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樊永平

作品数:281 被引量:1,328H指数:20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中医药重点学科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238篇期刊文章
  • 32篇会议论文
  • 3篇学位论文
  • 3篇专利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61篇医药卫生
  • 4篇文化科学
  • 1篇电子电信

主题

  • 95篇中医
  • 69篇多发
  • 69篇多发性
  • 69篇多发性硬化
  • 58篇脊髓炎
  • 38篇中医药
  • 38篇免疫
  • 38篇脑脊髓
  • 38篇脑脊髓炎
  • 37篇辨证
  • 31篇自身免疫性脑...
  • 30篇实验性自身免...
  • 30篇实验性自身免...
  • 29篇细胞
  • 23篇视神经
  • 22篇中医证
  • 19篇证论治
  • 19篇视神经脊髓炎
  • 17篇药疗
  • 17篇手术

机构

  • 260篇首都医科大学...
  • 64篇首都医科大学
  • 43篇北京中医药大...
  • 23篇北京中医药大...
  • 9篇首都医科大学...
  • 5篇首都医科大学...
  • 4篇中日友好医院
  • 4篇浙江中医药大...
  • 3篇北京同仁堂中...
  • 2篇北京中医学院
  • 2篇河北大学
  • 2篇青岛市海慈医...
  • 2篇中国中医科学...
  • 2篇中国中医科学...
  • 2篇中国科学院自...
  • 2篇北京医学会
  • 1篇北京市药品检...
  • 1篇北京市神经外...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北京大学第一...

作者

  • 279篇樊永平
  • 55篇王蕾
  • 48篇杨涛
  • 31篇周莉
  • 27篇龚海洋
  • 23篇胡以明
  • 20篇赵晖
  • 16篇李艳
  • 14篇周纡
  • 13篇曹静
  • 13篇叶明
  • 12篇李康宁
  • 11篇张庆
  • 11篇陈克龙
  • 10篇王苏
  • 9篇岳晓莉
  • 9篇刘智勤
  • 9篇黄启福
  • 9篇房玲
  • 9篇张秋霞

传媒

  • 54篇中华中医药杂...
  • 22篇北京中医药大...
  • 14篇环球中医药
  • 13篇北京中医药
  • 12篇首都医科大学...
  • 11篇中国中西医结...
  • 9篇辽宁中医杂志
  • 8篇中国中医药信...
  • 8篇北京中医
  • 5篇中国医药学报
  • 5篇中国病理生理...
  • 5篇中西医结合心...
  • 5篇世界中医药
  • 4篇山西中医
  • 4篇中国中医基础...
  • 4篇北京中医药学...
  • 3篇中国神经免疫...
  • 3篇中国实验方剂...
  • 3篇中国临床康复
  • 3篇湖南中医药大...

年份

  • 3篇2023
  • 7篇2022
  • 5篇2021
  • 15篇2020
  • 13篇2019
  • 15篇2018
  • 5篇2017
  • 15篇2016
  • 3篇2015
  • 11篇2014
  • 20篇2013
  • 9篇2012
  • 12篇2011
  • 14篇2010
  • 16篇2009
  • 20篇2008
  • 12篇2007
  • 13篇2006
  • 13篇2005
  • 15篇2004
28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医辨证论治对视神经脊髓炎年复发率影响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4
2014年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论治对视神经脊髓炎(NMO)复发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连续服用辨证论治开立的中药6个月以上的31例NMO患者,根据服用免疫抑制剂与否将其分为中药组和中药+免疫抑制剂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年复发率的变化,及治疗后两组间年复发率有无差异。结果:中药组NMO患者19例,中药+免疫抑制剂组NMO患者12例。中药组患者治疗后年复发率显著下降(P<0.01);中药+免疫抑制剂组患者治疗后年复发率低于治疗前(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年复发率无差异,治疗后亦无显著差异。结论:单纯中药治疗及中药联合免疫抑制剂均能显著降低NMO患者年复发率,联合免疫抑制剂效果未明显优于单纯中药治疗。
王苏樊永平张永超万江龙
关键词:视神经脊髓炎辨证论治免疫抑制剂年复发率
补肾益髓方及其拆方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小鼠的神经保护作用及NF200和CSPGs表达的影响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观察补肾益髓(BSYS)方及其拆方补肾(BS)和化痰活血(HTHX)方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小鼠的神经保护作用及脑和脊髓神经丝蛋白(NF)200和硫酸软骨素蛋白多糖(CSPGs)表达的影响。方法:雌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醋酸泼尼松组、梓醇组、BSYS组、BS组和HTHX组。各造模小鼠以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MOG)35-55诱导EAE模型。各治疗组小鼠每日予相应药物灌胃,共40d。醋酸泼尼松和梓醇为阳性对照药物。每日观察小鼠神经功能评分。取小鼠脑和脊髓,HE染色观察其病理变化,透射电镜观察轴突和髓鞘变化,免疫组化法测定NF200和CSPGs蛋白表达。结果:发病第25-40天,BSYS方和BS方明显降低小鼠神经功能评分(P<0.05,P<0.01);第37-40天,BSYS方优于BS方(P<0.05)。BSYS方及BS方可明显减轻小鼠脑和脊髓内炎细胞浸润评分(P<0.05,P<0.01);降低髓鞘/轴突面积比值(P<0.05,P<0.01),明显减轻髓鞘及轴突损伤;升高NF200蛋白表达(P<0.05,P<0.01);下调CSPGs表达(P<0.05,P<0.01)。HTHX方只升高NF200蛋白表达(P<0.05)。结论:补肾益髓方及其拆方补肾方具有明显的神经保护作用。并通过上调NF200及下调CSPGs促进轴突修复及再生,化痰活血方的作用不明显。
安辰王永强师一民赵晖李明齐放张秋霞陈振振樊永平王蕾
关键词:拆方多发性硬化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硫酸软骨素蛋白多糖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补肾益髓胶囊治疗多发性硬化机制研究被引量:12
2019年
目的应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分析补肾益髓胶囊主要组成药物的核心组分及治疗多发性硬化可能的分子作用机制,为中药复方研究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和分析平台(TCMSP)收录的补肾益髓胶囊主要组成药物(熟地黄、连翘、大黄、益母草、浙贝母)的化学成分,进行吸收、分布、代谢、排泄(ADME)分析,预测化合物对应的作用靶点。以口服生物利用度≥30%、类药性≥0.18或节点度≥5筛选核心化合物,采用Cytoscape3.2.0构建核心化合物-靶点网络,筛选多发性硬化相关靶点及对应化合物信息。运用STRING数据库构建靶蛋白互作网络,并进行KEGG信号通路富集和GO功能富集。结果筛选出核心组分23种、疾病相关靶点43个、GO生物过程229个、代谢通路54条。结论补肾益髓胶囊治疗多发性硬化主要从调节炎症因子、生长因子,调节细胞免疫,促进髓鞘、轴突再生等方面发挥作用,具有多成分、多靶点的特点,与多条信号通路存在直接或间接关系,是多因素诱导的综合效应。
李康宁王蕾于佳佳樊永平
关键词:多发性硬化网络药理学靶点
志在学术,服务现代临床;重视质控,加强科研设计
2015年
加强科研是振兴中医事业的重要内容与基础,意义重大。但科研应该立足中医学术创新与服务临床,以正确的科研动机为导向,以提高临床疗效作为目的,以坚持中医特色为根基,以完善的顶层设计与严格的质控为保证,如此开展中医科研工作才有实际意义,有利于提高中医临床整体疗效,推动学术发展。
朱立赵进喜肖永华贾海忠樊永平田元祥马同长王艺霖贾冕
关键词:中医科研中医特色临床疗效质控
针刺镇痛机制的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被引量:55
2004年
目的 利用fMRI观察针刺在健康志愿者疼痛模型中所产生的脑区激活灶变化 ,探讨针刺镇痛机制。方法 建立疼痛模型 ,行针刺太冲穴和非穴位前后的疼痛任务fMRI扫描 ,应用SPM 99分析功能数据。观察分析疼痛激活区以及针刺后疼痛信号变化。记录疼痛评分和得气感。结果 疼痛任务中多个脑区被激活。针刺太冲穴后 ,观察到ACC和丘脑的疼痛任务激活体积下降。结论 针刺参与到疼痛处理多个脑区的整合 。
艾林戴建平赵百孝田杰樊永平李少武李兴峰
关键词:针刺疼痛功能性磁共振成像
脑热清对EP性发热家兔下丘脑及脑脊液cAMP含量的影响被引量:4
2005年
目的探讨脑热清(NRQ)口服液的解热机制。方法复制内生致热原性发热家兔模型,观察NRQ对体温的影响,并利用放射免疫法检测下丘脑及脑脊液cAMP的含量。结果NRQ对家兔内生致热原性发热有显著的解热作用(P<001);能够明显降低下丘脑及脑脊液中cAMP的含量(P<001)。相关分析显示,4组家兔的体温变化与下丘脑cAMP含量呈明显正相关(r=0899,P<001);下丘脑与脑脊液cAMP含量变化亦呈显著正相关(r=0971,P<001)。结论抑制下丘脑和脑脊液中cAMP含量的升高,可能是脑热清的解热机制之一。
岳晓莉蒋玉凤刘智勤樊永平王文荣任丽薇黄启福胡以明
关键词:内生致热原环AMP
二黄胶囊对大鼠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的影响被引量:7
2008年
目的观察二黄胶囊对大鼠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experimental autoimmune encephalomyelitis,EAE)淋巴细胞亚群和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NK)的影响。方法80只雄性Lewis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完全弗氏佐剂(CFA)对照组和造模组。造模组用髓鞘碱性蛋白(myelin base protein,MBP)与CFA混合制成抗原,建立EAE大鼠模型,并将其分为模型组、激素组和二黄胶囊组。造模后第7,14,28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大鼠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第14,28天取大鼠脑和脊髓进行病理观察。结果CFA对照组、模型组、激素组和二黄胶囊组大鼠的CD4^+在发病前期已明显降低,急性期CD8^+也明显降低,而CD4^+/CD8^+比值明显升高,各组NK细胞均有明显升高。恢复期模型组CD4^+/CD8^+比值明显低于正常组,而激素组和二黄胶囊组则恢复正常。NK细胞除CFA对照组外,其他组基本也达到正常水平。病理观察发现模型组大鼠大脑和脊髓病变表现为小静脉周围炎性细胞浸润形成袖套样改变,核固缩及软化灶。激素组和二黄胶囊组均有不同程度减轻,病灶区域的炎性浸润细胞数较少,袖套样改变少见。结论二黄胶囊能改善EAE大鼠临床症状和评分,缩短病程,减轻EAE大鼠中枢神经系统炎症反应和髓鞘脱失,对淋巴细胞亚群CD4^+、CD8^+、CD4^+/CD8^+比值及NK细胞有一定的调节作用。故认为二黄胶囊防治EAE可能是通过调节细胞免疫系统来实现的。
王蕾樊永平龚慕辛龚海洋叶明周莉刘妍薛然闫晓媛
关键词: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淋巴细胞亚群自然杀伤细胞
论多发性硬化血瘀与活血化瘀治法被引量:9
2018年
多发性硬化(MS)是一种主要累及中枢神经系统白质的炎性脱髓鞘疾病,中医药在MS的治疗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血瘀证是MS的一个重要证候要素,是导致许多重要症状出现的核心病机,顽固且稳定,贯穿疾病始终。活血化瘀法是MS中医治疗中的常用治法,可有效缓解肢体运动、感觉、视觉障碍等症状。在临床治疗中,应当注重活血化瘀法的运用,辨证使用各类活血药物,做到精准治疗。
樊永平王少卿
关键词:多发性硬化血瘀证活血化瘀
脑热清口服液治疗颅脑手术后发热的临床疗效研究被引量:3
2004年
目的 观察脑热清口服液治疗颅脑术后发热的临床疗效。方法 按神经外科自然病区随机分成脑热清组 (简称治疗组 ,86例 ) ,脑热清结合西药组 (简称结合组 ,2 76例 )和西药组 (89例 )。治疗组给予脑热清口服液 5 0mL ,每天 2~ 3次口服 ,西药组给予西药常规治疗 ,结合组在西药基础上给予脑热清 ,方法剂量同治疗组 ,连续用药 7d。比较 3组的退热度数、治愈率、治愈加显效率、总有效率 ;比较治疗组和结合组组内对感染和非感染性发热的退热度数和疗效 ,对脑膜瘤和胶质瘤的退热度数和疗效。结果 治疗组和结合组 ,其退热幅度明显大于西药组 ,治愈率、治愈加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西药组 ,治疗组和结合组间无显著性差异。脑热清对颅内感染和非感染性发热均有较好的退热作用 ,其对两者的退热度数、治愈率、治愈加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无显著性差异 ;结合组对感染性发热退热幅度大 ,其余也无显著性差异。治疗组和结合组对脑膜瘤和胶质瘤术后发热均有较好的退热作用 ,退热度数、治愈率、治愈加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脑热清口服液对术后发热有显著的退热作用 ,对感染和非感染性发热均有效 ,退热作用与脑瘤性质无关。
樊永平胡以明李艳张琨张庆
关键词:颅脑手术脑膜瘤胶质瘤
836例急性中风中医证型变化的观察及小复方辨证治疗在卒中单元中的疗效评价
目的 探讨卒中单元中急性中风病病因、证型分布、病机特点和中医小复方辨证治疗的疗效。方法 将符合诊断标准的病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19例)和治疗组(317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中医小复方辨证治疗,...
樊永平周纡赵性泉李康宁
关键词:卒中单元中医药辨证治疗小复方
共28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