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檀卫平

作品数:96 被引量:453H指数:11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学事业费计划项目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9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92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6篇细胞
  • 35篇哮喘
  • 21篇儿童
  • 20篇支气管
  • 20篇患儿
  • 18篇气管
  • 17篇哮喘患儿
  • 16篇病毒
  • 13篇白细胞介素
  • 12篇白细胞
  • 10篇基因
  • 9篇支气管上皮
  • 9篇上皮
  • 9篇气管上皮
  • 8篇支气管哮喘
  • 7篇呼吸道合胞病...
  • 7篇肺炎
  • 6篇人支气管上皮
  • 6篇气道
  • 6篇淋巴

机构

  • 49篇中山大学附属...
  • 33篇中山大学孙逸...
  • 14篇中山大学
  • 5篇中山医科大学...
  • 4篇广州医学院第...
  • 3篇中山大学附属...
  • 2篇聊城市人民医...
  • 2篇中山医科大学
  • 2篇广州医科大学
  • 1篇佛山市妇幼保...
  • 1篇广州呼吸疾病...
  • 1篇广东省体育运...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东莞市太平人...
  • 1篇广州市妇女儿...
  • 1篇江门市新会区...
  • 1篇澳门镜湖医院
  • 1篇东莞市第五人...

作者

  • 94篇檀卫平
  • 47篇麦贤弟
  • 40篇吴葆菁
  • 35篇黄花荣
  • 18篇李静
  • 17篇黄绍良
  • 14篇蓝丹
  • 10篇欧榕琼
  • 8篇夏焱
  • 7篇李文益
  • 6篇李莎
  • 5篇王海燕
  • 5篇麦友刚
  • 5篇陈环
  • 5篇刘然义
  • 5篇李晓圆
  • 5篇刘甜甜
  • 5篇黄文林
  • 5篇张碧红
  • 5篇黄雪琼

传媒

  • 15篇新医学
  • 14篇中山大学学报...
  • 5篇广东医学
  • 5篇中国病理生理...
  • 4篇实用儿科临床...
  • 4篇岭南急诊医学...
  • 4篇中华实用儿科...
  • 3篇中华临床医师...
  • 2篇现代临床医学...
  • 2篇中华儿科杂志
  • 2篇中山医科大学...
  • 2篇实用医学杂志
  • 2篇免疫学杂志
  • 2篇中国热带医学
  • 2篇国际儿科学杂...
  • 1篇保健与生活
  • 1篇国际医药卫生...
  • 1篇中国当代儿科...
  • 1篇中国急救医学
  • 1篇中华结核和呼...

年份

  • 2篇2022
  • 1篇2021
  • 3篇2019
  • 1篇2018
  • 5篇2017
  • 2篇2016
  • 4篇2015
  • 4篇2014
  • 2篇2013
  • 4篇2012
  • 7篇2011
  • 7篇2010
  • 10篇2009
  • 5篇2008
  • 6篇2007
  • 6篇2006
  • 8篇2005
  • 4篇2004
  • 4篇2003
  • 3篇2002
9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Xaf1调节TNFR信号转导而诱导细胞凋亡的机制研究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利用基因开关调节的Xaf1-Saos诱导细胞株,检测Xaf1对TNFR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探索Xaf1与TNF-α协同诱导细胞凋亡的机制。方法:以免疫印迹法和RT-PCR检测Xaf1对TNFR1表达的影响,细胞周期DNA含量流式细胞术检测NF-κB对Xaf1诱导细胞凋亡的影响,gelmobility shift assay检测NF-κB的DNA结合活性,luciferase活性检测法及RT-PCR检测NF-κB的转录活性,激酶分析法检测SAPK/JNK激酶的活性。结果:Xaf1不影响TNFR1蛋白及mRNA水平的表达,细胞内诱导活性的NF-κB可抑制Xaf1诱导的细胞凋亡,Xaf1的表达抑制TNF-α所介导的NF-κB的DNA结合活性和转录活性,也抑制了SAPK/JNK激酶的活性。结论:Xaf1对TNFR信号转导的抑制是Xaf1协同TNF-α诱导细胞凋亡的机制之一。
夏焱檀卫平梁立阳苏浩彬郭海霞方建培黄绍良
关键词:XAF1细胞凋亡受体肿瘤坏死因子信号转导
热毒宁抑制RSV感染人支气管上皮细胞分泌IL-8的体外研究
目的探讨热毒宁对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人支气管上皮细(NHBE)分泌白介素(IL)-8的影响。方法用Hep-2细胞扩增病毒并进行毒力鉴定,建立并鉴定RSV感染NHBE的体外细胞模型。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
蓝丹檀卫平陈环吴葆菁麦贤弟
T—bet质粒基因转染对哮喘小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白细胞介素13和内皮素1的影响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 观察气道内T-bet质粒基因转染对哮喘小鼠气道肺泡灌洗液白细胞介素13(IL13)、内皮素1(ET-1)的影响.方法 C57BL/6J小鼠32只,完全随机分为4组(n=8),即哮喘模型组(A组)、正常对照组(B组)、空质粒干预组(C组)和模型T-bet质粒干预组(D组).用卵白蛋白(OVA)抗原溶液小鼠腹腔注射致敏,滴鼻造模.B组用生理盐水代替卵白蛋白,C组和D组卵白蛋白激发48 h前,分别经鼻滴入50μg空质粒或重组T-bet质粒.免疫印迹检测和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各组小鼠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IL-13、ET-1的水平.结果 哮喘模型组小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Th2因子IL-13和ET-1水平比正常对照组升高[(2.32±0.40)ng/L比(0.38±0.16)ng/L,(40.07±6.52)ng/L比(14.16±0.51)ng/L,均P<0.05];模型T-bet质粒干预组BALF中Th2因子IL-13和ET-1水平[(1.16±0.19)和(23.08±2.59)ng/L]比哮喘模型组降低(均P<0.05).结论 气道内转染T-bet质粒能有效下调小鼠BALF中Th2因子IL-13及ET-1水平.
徐小彩檀卫平吴葆菁麦贤弟黄花荣
关键词:支气管肺泡灌洗液T-BET基因白介素13内皮素1
哮喘患儿IL-4、IL-12与IgE水平的初步研究被引量:36
2001年
采用双抗夹心EIASA法测定30例哮喘发作期、12例哮喘缓解期患儿血浆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2(IL-12)与血清IgE的水平,结果表明:哮喘患儿发作期、缓解期血清IgE水平、血浆及PBMC经PHA和LPS刺激后的IL-4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IL-12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且缓解期IgE、IL-4及IL-12水平较发作期均有明显差异(P<0.05)。提示哮喘患儿发作期及缓解期均存在IgE、IL-4及IL-12水平失衡。
赵莉麦贤弟檀卫平黄花荣黄绍良朱昌国
关键词:哮喘白细胞介素4白细胞介素12免疫球蛋白E
美林混悬液与复方氨基比林注射液治疗小儿高热100例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评价美林混悬液与复方氨基比林注射液对小儿高热的退热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体温超过39.0℃的高热患儿100例,随机分为2组,分别给予美林混悬液口服和复方氨基比林肌肉注射治疗。结果美林组的退热开始时间、不良反应与复方氨基比林组相同,而退热效果、退热持续时间均优于复方氨基比林组。结论在小儿高热的临床治疗中,美林混悬液的退热作用强、维持时间长、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避免了肌注带来的疼痛和不良反应,可替代复方氨基比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吴葆菁朱军李静檀卫平黄花荣
关键词:高热美林混悬液
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侵袭性肺真菌病二例被引量:1
2015年
SLE是一种多系统受累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儿童SLE发病过程较成人更凶险,累及各个脏器的几率更高,因而需要使用更高强度的免疫抑制剂。由于自身的免疫功能受损以及免疫抑制剂的使用,侵袭性真菌病(IFD)尤其是侵袭性肺真菌病(IPFD)成为儿童SLE治疗过程中的突出问题。该文分析了2例SLE合并IPFD患儿的临床资料,2例患儿均符合2009 SLE国际合作组(SLICC)诊断标准,主要临床表现有发热、咳嗽、气促等,依据痰培养、血浆1,3-β-D-葡聚糖(G试验)和肺部CT临床诊断侵袭性肺真菌病,诊断后均在积极治疗SLE的基础上予经验性抗真菌治疗,治疗后IPFD均治愈。该2例的诊治经过提示,儿童SLE易合并IPFD,临床可依据真菌培养、G试验、肺部CT等协助诊断,一旦临床诊断,应早期予经验性或抢救性抗真菌治疗,同时积极控制SLE活动,从而提高危重患儿救治成功率。充足的抗真菌疗程是减少感染复发的保证。
欧榕琼檀卫平董红
关键词: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侵袭性肺真菌病抗真菌治疗
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高危非霍奇金病3例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探讨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PBSCT)治疗高危非霍奇金病患儿(NHL)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对2例高危小无裂型NHL进行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APBSCT),1例大细胞型淋巴瘤患儿进行血缘相关PBSCT。2例APBSCT采用环磷酰胺(CTX)3g/m2化疗联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动员,后予小剂量全身照射(TBI)加抗CD20单抗及不同化疗预处理;1例血缘相关PBSCT患儿予小剂量TBI加化疗预处理,其后回输保存的外周血干细胞。结果3例患儿均移植成功。2例APBSCT移植后1个月复查深部淋巴结消失,随访至移植后22、27个月,造血功能恢复良好,病情处于持续完全缓解状态,仍在继续随访中;1例血缘相关PBSCT移植后5个月死于肺炎。结论PBSCT是治疗儿童高危NHL的有效方法之一,合适的移植时机和预处理至关重要。在早期化疗敏感时行APBSCT,可改善预后。降低放射量,联合强化疗及利妥昔单抗的预处理方案,亦达到预期移植效果。
郭海霞檀卫平黄科严海燕方建培
关键词: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抗CD20单克隆抗体非霍奇金病
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周期性发热综合征一家系分析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分析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周期性发热综合征(TRAPS)的临床特征和基因突变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个广东普宁家系4例TRAPS患儿及其家族中3例成年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D4+T细胞、CD8+T细胞、B细胞、单核细胞和NK细胞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TNFR)表达水平;应用二代基因测序分析TNFRSF1A基因突变情况;通过Swiss-Model预测基因突变对TNFRSF1A蛋白三级结构的影响。结果该家系7例患者均以周期性发热为主要临床特点,有关节痛、肌痛、多浆膜炎、眶周水肿和皮疹,伴有发作期急性炎症反应物及白细胞升高。每代均有发病,男女均可受累。发病年龄为6月龄~30岁。患者血浆中的TNFR1水平为0~12.4 ng/L,家系正常成员为18.0~22.2 ng/L,血浆中TNFR2表达水平正常;患者NK细胞水平为0.070±0.034,低于家系正常成员0.152±0.122,T细胞、B细胞、单核细胞表达水平正常。基因检测提示先证者及家系中6例均存在TNFRSF1A点突变,位于外显子3:c.295T>A, p.C99S,突变体三维结构预测结果显示该位点突变导致氨基酸的侧链发生了变化,可能影响与受体的结合,进而影响功能。结论TRAPS主要临床特征包括周期性发热、关节痛、肌痛、多浆膜炎、眶周水肿和皮疹,血浆TNFR1水平显著下降及NK细胞数量减少。基因测序分析显示TNFRSF1A基因存在致病性变异。
李莎欧榕琼张碧红张燕楠王海燕檀卫平
关键词:发热基因
联用依托泊苷成功治疗儿童组织细胞吞噬性脂膜炎合并EB病毒感染一例并文献复习
2017年
目的探讨儿童组织细胞吞噬性脂膜炎(CHP)合并EB病毒感染的临床特征、诊断与治疗经验。方法报道1例婴儿期起病的CHP合并EB病毒感染患儿临床诊治经过,并以"儿童""CHP""EB病毒"为检索词,在PubMed、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检索,结合国内外报道的相关资料对该病进行文献复习。结果该例为2岁10月龄女童,反复皮下结节伴发热2年4个月,伴肝脾肿大、淋巴结肿大、全血细胞减少、肝功能异常、高甘油三酯血症、凝血功能障碍、血浆EB病毒DNA增多,骨髓细胞学检查见噬血细胞,皮肤活组织检查见"豆袋样细胞"。患儿在外院被拟诊为"结节性非化脓性脂膜炎并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并给予泼尼松、环孢素及甲氨蝶呤治疗,病情进展。收入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诊断为CHP合并EB病毒感染。确诊后予联用依托泊苷,患儿逐渐获得临床及病理学缓解,随访13个月未见复发。检索文献后收集到已被详细报道的CHP 13例,患儿年龄6个月~19岁、中位年龄11岁,其中既往有EB病毒感染4例,患儿多以发热、皮下结节起病,可伴有肝、脾、淋巴结肿大。治疗上多数予糖皮质激素(激素)及免疫抑制剂,国外3例中有2例联用依托泊苷治疗,病情缓解;国内尚无应用依托泊苷的报道。结论儿童CHP是一种少见的特殊类型脂膜炎,进展快,病死率高;合并EB病毒感染者更为罕见,误诊率及治疗难度增加,病死率上升,传统的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效果欠佳,尽早联用依托泊苷有助于缓解病情。
李莎欧榕琼檀卫平
关键词:脂膜炎组织细胞依托泊苷EB病毒
T-bet基因转染对哮喘小鼠脾脏Th1/Th2平衡的影响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观察气道内T-bet基因转染对哮喘小鼠脾脏淋巴细胞Th1/Th2平衡、T-bet及GATA-3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将C57BL/6小鼠32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8只,分别为正常对照组(A组)、哮喘模型组(B组)、空质粒干预组(C组)和T-bet质粒干预组(D组)。卵白蛋白(OVA)抗原溶液腹腔注射致敏,滴鼻造模。空质粒组和T-bet质粒干预组OVA激发24h前,分别经鼻滴入50μg空质粒、重组T-bet质粒,对照组用生理盐水代替OVA。最后一次滴鼻激发48h后处死小鼠,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实验小鼠的脾脏淋巴细胞的Th1/Th2,RT-PCR检测小鼠脾脏淋巴细胞的T-bet及GATA-3mRNA表达。【结果】哮喘小鼠气道转染pcDNA3-T-bet质粒后:①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脾脏Th1百分率较哮喘模型组显著升高[(2.29±1.55)%vs.(1.93±1.14)%,P﹤0.05],Th2百分率显著降低[(0.93±0.64)%vs.(1.63±0.59)%];②RT-PCR检测发现脾脏淋巴细胞转录因子T-bet mRNA表达水平显著增加(0.53±0.027vs.0.28±0.035,P﹤0.05),GATA-3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0.24±0.022vs.0.58±0.038,P﹤0.05)。而pcDNA3空质粒干预后与哮喘模型组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气道内转导pcDNA3-T-bet质粒后,可显著上调哮喘小鼠体内T-betmRNA表达,下调GATA-3mRNA表达,有效改善哮喘小鼠体内Th1/Th2比例失衡,从而抑制哮喘小鼠的气道炎症,为哮喘的T-bet基因治疗提供依据。
蓝丹檀卫平夏焱吴葆菁麦贤弟李晓圆黄花荣
关键词:哮喘T-BETGATA-3TH2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