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凤霞 作品数:10 被引量:78 H指数:5 供职机构: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物营养与资源研究所 更多>> 发文基金: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科技创新能力建设专项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青年基金 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生物学 化学工程 环境科学与工程 更多>>
不同施肥种类对玉米产量及土壤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5 2019年 通过大田夏玉米试验,研究等氮量条件下不同施肥种类(不施肥、单施化肥、单施有机肥、有机肥+化肥混施)对夏玉米产量、土壤氮素含量、微生物种群数量、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化肥+有机肥混施处理的玉米鲜质量比单施化肥、单施有机肥分别提高11.1%、7.1%,总粒质量分别提高了8.9%、6.5%;土壤中铵态氮和硝态氮变化以0~20 cm土层最大,化肥+有机肥混施处理的铵态氮含量最高,为2.38 mg/L,化肥处理的硝态氮含量最高,为18.7 mg/L,40 cm以下土层的铵态氮、硝态氮含量很低,且处理之间差异不大;培养微生物检测和分子生物学鉴定表明,土壤微生物主要集中在土壤的0~60 cm土层,在0~20 cm土层混施处理和常规化肥处理的细菌数量高于其他处理,混施处理细菌种类最多。在0~20 cm土层混施处理真菌种类最多,但数量和其他处理差异不大;在0~20 cm土层化肥+有机肥处理的脲酶、过氧化氢酶活性都高于其他处理。不同指标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武凤霞 应梦真 李吉进 刘建斌关键词:施肥措施 微生物量 土壤氮素 土壤酶活 不同培养基浓度对土壤耐低温微生物分离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3 2019年 从环境中分离筛选具有特定功能的纯培养微生物是微生物应用研究的基础,而提高环境微生物的可培养性是筛选纯培养微生物的关键。本研究以常规微生物分离培养基营养浓度为基础,对贫营养、富营养培养基在低温条件下(8℃)获得的培养物进行比较分析,了解培养基营养浓度对低温土壤微生物分离培养的影响,以期为特殊培养基的设计及多培养基组合提高土壤低温微生物的可培养性提供思路和依据。结果表明在低温培养条件下,稀释培养基营养成分可以提高耐低温可培养性微生物种类,但会降低耐低温可培养微生物的数量。通过比较低温条件下实验室分离培养方法和16 s RNA高通量测序法对常年低温环境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分析,通用常规方法无法分离和培养出土壤中的绝大部分微生物,且通过常规方法分离培养出来的微生物也不一定是土壤环境的优势菌群。 武凤霞 张淑彬 应梦真 刘建斌关键词:微生物多样性 培养基 连作对设施番茄土壤微生物及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5 2018年 以北京市房山区设施番茄连作0、1、3、5、6、7、8、9、10、20年的土壤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平板计数法、测序分析法、KMnO_4滴定法和比色法对土壤微生物种类及数量、土壤理化性质、土壤酶活性的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土壤理化数据表明,随着连作年限的增加,土壤pH值逐渐减低,电导率、土壤全氮含量、有机质含量、有效磷含量、速效钾含量先逐步上升,后逐年下降。土壤细菌数量随连作年限增加而上升,连作6年达到最高值(2. 5×10~8CFU/g)后开始下降,真菌数量则在连作7年达到最高值(2. 4×10~5CFU/g)后下降。但细菌与真菌的比值一直呈下降趋势。过氧化氢酶活性和脲酶活性均呈现出先上升再下降的趋势,过氧化氢酶活性在连作6年达到最大值(0. 87 mL/g),脲酶活性在连作5年达到最大值(2. 52 mg/g)。结果表明,连作对设施番茄土壤微生物、土壤理化性质和土壤酶活性都有较深影响,特别是连作6~7年,土壤各方面的性质都出现极值。 李兰君 刘玳含 刘建斌 武凤霞 朱英波关键词:设施番茄 连作 土壤微生物 土壤酶活性 不同施磷水平下AM真菌发育及其对玉米氮磷吸收的影响 被引量:21 2017年 【目的】不同丛枝菌根(abuscular mycorrhizal,AM)真菌菌种(株)因其分离地点及宿主的不同,其生理发育与生态功能差异显著,尤其是土壤养分状况对其影响更明显。研究不同土壤磷水平对AM真菌侵染宿主及生长发育繁殖的影响,以及不同AM真菌对玉米生长及氮磷吸收的影响,可以深化了解AM真菌与土壤磷的关系。【方法】采用盆栽试验,以玉米为宿主植物,土壤灭菌后分别添加0、50、200、500 mg/kg 4个水平的磷营养(P0、P50、P200、P500),并分别接种6种AM真菌,以不接种为对照。测定了AM真菌侵染率、丛枝丰度、孢子数、菌丝密度、玉米植株氮磷比(N/P)生态化学计量特征,讨论了不同土壤磷水平与AM真菌生长发育间的关系,以及AM真菌对玉米吸收利用氮、磷的影响。【结果】在P50条件下,AM真菌的侵染率、根内丛枝结构、根外生物量(孢子数、菌丝密度)显著高于不加磷P0和P200和P500处理,而且AM真菌侵染及生长发育指标在高磷水平时,显著下降。不同磷水平处理下,不同AM真菌对玉米的侵染能力及生物量存在明显差异。在P0和P50条件下,接种G.m处理侵染率达到75%,菌丝密度达240 m/g,显著高于其他五个AM真菌。AM真菌C.c、R.a、C.et的菌根侵染状况及生物量次之,D.s、D.eb最差。在高磷P200和P500条件下,仅有F.m真菌处理的侵染状况及生物量最高。在P0、P50水平下,接种F.m、R.a、D.eb显著降低了植株氮含量;在不加磷(P0)水平下,接种处理均显著促进了玉米植株中磷含量的提高,在P50水平下,F.m植株磷含量显著高于不接种对照;在P0、P50、P200水平下,接种AM真菌处理降低了玉米植株中N/P比,且不同菌种间存在差异,接种真菌F.m处理的N/P比明显最低。【结论】土壤添加低量磷(50 mg/kg)更适合AM真菌的侵染及生长发育,也利于菌根效应的发挥。侵染能力及效应以耐高磷菌种F.m最好,然后依次为C.c、R.a、C.et。在适量 张淑彬 王幼珊 殷晓芳 刘建斌 武凤霞关键词:玉米 丛枝菌根真菌 氮磷比 堆肥茶生防作用影响因素及应用前景探讨 2020年 农业有机废弃物堆肥化处理是目前常用的资源化再循环技术,所得的堆肥产品兼具营养、促生和抗病作用,是促进“减肥减药”工作的重要产品。将腐熟的堆肥加水进行二次好氧或厌氧发酵制备的堆肥茶,可最大化地提取堆肥中功能性物质和养分,并促进有益微生物菌群的扩增繁殖,表现出更好的抗病、促生和营养功能。同时,由于堆肥茶是液态生防制品可以通过喷灌、滴灌等技术进行根层滴灌或叶面喷施,实现药肥一体的作用。本文旨在通过总结堆肥茶抗病效果、作用机理及影响其抗病效果的制备工艺、施用方法,分析其在生态农业中的应用价值,以期为后续开展应用技术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武凤霞 刘婧怡 李吉进 丁建莉 张淑彬 魏丹 刘建斌关键词:堆肥茶 生物防治 影响因素 抗病机制 中国大陆地区丛枝菌根真菌菌种资源的分离鉴定与形态学特征 被引量:15 2016年 【目的】分离收集保藏中国大陆各个地区不同生态环境的丛枝菌根真菌菌种资源,为丛枝菌根的研究提供资源、奠定基础。【方法】以高粱为宿主植物,采用诱导培养、单孢培养和扩繁培养分离土壤样品中的丛枝菌根真菌菌种并鉴定。【结果】从我国大陆的45个地区50余种宿主植物根区土壤中分离到丛枝菌根真菌135株,隶属于23个种;对各个菌株的形态特征进行了描述。【结论】我国蕴藏着丰富的丛枝菌根真菌菌种资源,文中描述的菌种资源是目前从我国大陆地区获得的种类和数量最多、覆盖范围最广的AM真菌菌种资源。 王幼珊 张淑彬 殷晓芳 刘建斌 武凤霞关键词:丛枝菌根真菌 保藏 土壤 高温纤维素分解菌群PN-8的筛选及微生物组成研究 被引量:8 2017年 研究旨在筛选具有分解纤维素物质的高温菌群,解决堆肥中的纤维素快速分解问题。通过限制性培养筛选了一组纤维素分解复合菌群PN-8,并对菌群的性质和微生物组成进行了研究和分析。PN-8在对水稻秸秆的分解过程中,pH值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对水稻的最佳分解温度为55℃,分解率为80.9%;平板分离法从PN-8共获得5株细菌。经序列鉴定4株为芽孢杆菌目(Bacillales)的细菌,分别为Ureibacillus suwonensis,Bacillus thermoamylovorans(淀粉芽孢杆菌),Ureibacillus thermosphaericus(嗜热球形脲芽胞杆菌)和Bacillus borbori(污泥芽孢杆菌)。另外1株为Serratia sp.(沙雷氏菌)。高通量测序结果同样表明,芽孢杆菌科(Bacillaceae)的细菌是PN-8的最主要组成菌株,占菌群组成的31.83%。PN-8的主要功能细菌为芽孢杆菌,良好的高温纤维素分解能力对于加快堆肥速度和提高品质都具有潜在价值。 刘建斌 武凤霞 张淑彬 李兰君 王幼珊关键词:纤维素降解 高通量测序 堆肥 芽孢杆菌科 北苍术根区土壤中AM真菌多样性及其与土壤养分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7 2021年 本研究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河北承德栽培和野生北苍术根区土壤AM真菌群落多样性的差异和群落组成进行了检测,同时解析了土壤养分因子对AM真菌群落多样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北苍术根区土壤中检测的AM-OTU分属于1门1纲5目6科8属AM真菌。野生北苍术AM真菌群落由球囊霉属(77.20%)等组成;栽培北苍术由巨孢囊霉属(34.48%~47.20%)、球囊霉属(30.05%~53.7%)等组成;土壤有机质、pH、有效磷、有效钾与AM真菌多样性指数Shannon、Simpsoneven呈正相关,其中有机质对AM真菌群落多样性影响最大。硼与AM真菌多样性指数Shannon、Simpsoneven、Sobs均呈正相关,铁、铜、锰、锌与之呈负相关。本研究阐明了野生与栽培北苍术根区AM真菌多样性及优势菌群差异,揭示了土壤养分因子与其多样性间的关系,为AM真菌在北苍术仿野生栽培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李铭杰 周志杰 邢礼军 尹鑫 武凤霞 刘建斌 邹国元 张毅功 张淑彬关键词:丛枝菌根真菌 高通量测序 野生 木糖氧化无色杆菌反硝化亚种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菲降解特性研究 被引量:2 2007年 利用选择性富集培养及升华法,从石油污染的土壤中分离到2株菲降解细菌,它们在以菲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上生长良好。应用BIOLOG细菌鉴定系统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两株细菌进行鉴定,两株菌分别为坚强芽孢杆菌(Bacillus firmus)和木糖氧化无色杆菌反硝化亚种(Achromobacter xylosoxidanssub sp.denitrificans),两株菌均具有邻苯二酚氧化酶活性。两株细菌在液体培养条件下都表现较强降解菲的能力,液体培养60 h约90%的加入菲被降解。通过测定液体培养基中菲浓度和菌体密度变化发现,菌株降解菲的量与其生长密度相关;随着菌体浓度(吸光度)的增加,代谢底物菲的浓度明显降低,两株菌混合使用能够大幅度提高降解菲的能力。 武凤霞 范丙全 刘建玲关键词:多环芳烃 降解 坚强芽孢杆菌 菲降解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降解效果研究 多环芳烃(PAHs)在环境中分布广泛,且存在时间长,遗传毒性高,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具有很大危害,由于其具有“三致”作用而备受人们关注。本研究利用选择性富集培养及平板升华法,从受石油多年浸泡污染的土壤中分离到2株菲降解细... 武凤霞关键词:多环芳烃 坚强芽孢杆菌 木糖 反硝化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