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汪俊云

作品数:76 被引量:215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7篇期刊文章
  • 15篇专利
  • 3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3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5篇原虫
  • 19篇利什曼原虫
  • 19篇免疫层析
  • 19篇免疫层析试条
  • 18篇虫病
  • 17篇利什曼病
  • 16篇抗体
  • 13篇抗原
  • 12篇内脏利什曼病
  • 10篇胶体金
  • 10篇包虫
  • 10篇包虫病
  • 9篇囊型包虫病
  • 9篇黑热病
  • 8篇疟疾
  • 8篇金标
  • 8篇克隆
  • 7篇棘球蚴
  • 6篇单克隆
  • 6篇单克隆抗体

机构

  • 68篇中国疾病预防...
  • 8篇中国预防医学...
  • 3篇新疆疾病预防...
  • 2篇四川大学
  • 2篇甘肃省疾病预...
  • 1篇安徽省疾病预...
  • 1篇南京军区南京...
  • 1篇韦恩州立大学
  • 1篇卫生部疾病预...
  • 1篇四川省疾病预...
  • 1篇青海省地方病...
  • 1篇新疆维吾尔自...

作者

  • 76篇汪俊云
  • 50篇杨玥涛
  • 48篇高春花
  • 36篇石锋
  • 14篇包意芳
  • 13篇朱慧慧
  • 7篇汤林华
  • 7篇瞿靖琦
  • 7篇周晓农
  • 7篇杨益
  • 6篇李石柱
  • 5篇管立人
  • 4篇钱颖骏
  • 4篇王强
  • 3篇丁丹
  • 3篇伍卫平
  • 3篇危芙蓉
  • 3篇许永湘
  • 3篇洪远东
  • 3篇胡薇

传媒

  • 17篇中国寄生虫学...
  • 16篇国际医学寄生...
  • 7篇中国人兽共患...
  • 5篇中国血吸虫病...
  • 4篇国外医学(寄...
  • 3篇地方病通报
  • 2篇中华预防医学...
  • 1篇中国寄生虫病...
  • 1篇中国人兽共患...
  • 1篇中国病原生物...
  • 1篇2008中国...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0
  • 3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5篇2016
  • 3篇2015
  • 5篇2014
  • 5篇2013
  • 10篇2012
  • 8篇2011
  • 3篇2010
  • 4篇2009
  • 3篇2008
  • 3篇2007
  • 3篇2006
  • 3篇2005
  • 1篇2004
  • 3篇2003
  • 1篇2001
7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快速检测钩虫病感染的免疫层析试条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一种快速检测钩虫病感染的免疫层析试条,包括:样品垫、紧密连接于样品垫的含有胶体金标记探针的金标垫、与金标垫紧密连接的纤维素膜和紧密连接于纤维素膜另一端的吸水垫;纤维素膜上远离金标垫的一端设置质控线,在质控线和金标垫...
汪俊云石锋杨玥涛高春花杨益朱慧慧陈颖丹
文献传递
利什曼原虫—DNA重复序列在虫种鉴定上的价值分析被引量:9
2005年
目的 通过分析和比较我国利什曼原虫分离株与相应的利什曼原虫世界卫生组织(WHO)参照株在一种DNA重复序列上的同源性以考察这一DNA重复序列应用于鉴别我国利什曼原虫的价值。方法 PCR扩增各利什曼原虫分离株的DNA重复序列片段并测序,用GENEDOC软件比较扩增的各分离株DNA重复序列的同源性。结果 该DNA重复序列在种内各利什曼原虫分离株间完全同源或高度同源(99%~10 0 % ) ,且碱基变异具有高度稳定性,而在种间则显示相当的差异(一般同源性小于90 % )。结论 该DNA重复序列在我国利什曼原虫的鉴定上有较好的实用价值。
汪俊云高春花杨玥涛包意芳
关键词:利什曼原虫DNA重复序列
恶性疟原虫现场样品HRP-Ⅱ基因部分序列分析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 分析和比较不同地理株恶性疟原虫现场样品及我国恶性疟原虫现场样品与实验室培养虫株在HRP Ⅱ基因上的多态性。 方法 分别以在中国感染的恶性疟病人和在非洲感染的恶性疟病人全血为材料 ,PCR扩增HRP Ⅱ基因片段 ,扩增的产物分别克隆于 pUCm T载体并进行测序 ,用GENEDOC软件比较分析核苷酸序列及其推导的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 结果 从中国海南省和云南省恶性疟病人血样中扩增出序列和长度完全相同的片段 ,大小为44 7bp ;从在非洲感染的恶性疟病人血样中扩增出 813bp的片段 ;中国恶性疟原虫实验室培养株相应核苷酸序列长度为870bp。从中国恶性疟病人血样扩增出的HRP Ⅱ基因片段序列与从非洲恶性疟病人血样扩增出的HRP Ⅱ基因片段序列及我国恶性疟原虫培养株相应的核苷酸序列相比 ,不但有多个长短不等序列的缺失和插入 ,还有多个碱基发生了突变 ;比较推导的氨基酸序列 ,除了有多个长短不等氨基酸序列的缺失和插入外 ,其他氨基酸残基没有发生改变。 结论 恶性疟原虫HRP Ⅱ基因在不同地理株间存在差异 ,在同一地理株的实验室培养株与现场样品间也存在差异 。
汪俊云洪远东杨玥涛包意芳
关键词:多态性
一种基于检测循环抗原的诊断黑热病的免疫层析试条
一种基于检测循环抗原的诊断黑热病的免疫层析试条,包括一个样品垫、一个含有胶体金标记探针的金标垫、一个纤维素膜、一个吸水垫组成,纤维素膜上远离金标垫的一端设置质控线,在质控线和金标垫之间的纤维素膜上设置检测线,检测线由特异...
汪俊云杨玥涛石锋高春花杨益周晓农
文献传递
检测囊型包虫病和泡型包虫病的免疫层析试条及制备方法
本发明属于生物工程领域,公开了一种检测囊型包虫病和泡型包虫病的免疫层析试条,包括一个背板,背板的上侧的一端设置有一个样品垫,另外一端设置有一个吸水垫,在样品垫和吸水垫之间设置有一个纤维素膜,在样品垫和纤维素膜之间设置有一...
汪俊云石锋高春花杨玥涛胡薇
疫苗投递系统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03年
现代疫苗大都基于所选定的特定单一分子的靶抗原以诱导保护性免疫反应 ,但通常这样的分子疫苗免疫原性都较差 ,急需开发合适的疫苗投递系统投递疫苗抗原以诱导有效的保护性免疫反应 ,因此近十年来开发疫苗投递系统的研究成为疫苗研究领域的研究热点 。
洪远东汪俊云
关键词:病原体体液免疫反应抗体
快速诊断多房棘球蚴病胶体金免疫层析试条方法的建立与评价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建立快速、简便诊断多房棘球蚴病的胶体金免疫层析试条方法。方法提取多房棘球蚴原头节总RNA,通过RT-PCR获得编码Em18基因片段并克隆入pGEX-3X表达载体,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表达得到重组蛋白;采用柠檬酸三钠还原法制备胶体金,标记抗人IgG单克隆抗体;将重组Em18抗原包被于硝酸纤维素膜适当位置,制成检测特异抗体的胶体金免疫层析试条。用该试条检测多房棘球蚴病(56份)、细粒棘球蚴病(87份)、囊尾蚴病(30份)、日本血吸虫病(10份)和弓形虫病(10份)患者血清,以及健康人(50份)血清,以评价其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同时用ELISA法进行平行检测,以评价该试条的诊断性能。结果以重组蛋白Em18为抗原胶体金免疫层析试条检测多房棘球蚴病患者血清,敏感性为92.9%(52/56)。与细粒棘球蚴病和囊尾蚴病患者血清分别存在9.2%(8/87)和3.3%(1/30)的交叉反应,与健康人血清存在8.0%(4/50)的假阳性率,与日本血吸虫病和弓形虫病患者血清则无交叉反应,特异性为93.0%(174/187)。ELISA法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4.6%(54/56)和92%(172/187),与试条法比较两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kappa分析结果显示,试条法与ELISA法检测多房棘球蚴病患者血清的结果高度一致(κ=0.98)。结论以重组Em18抗原建立的快速诊断胶体金免疫层析试条,检测多房棘球蚴病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高。
高春花石锋汪俊云杨玥涛朱慧慧
关键词:多房棘球蚴病免疫层析试条ELISA
细粒棘球蚴生发细胞特异性抗原的ELIB分析被引量:3
1993年
应用SDS-PAGE和免疫印渍试验(EITB),证明体外培养的细粒棘球蚴生发细胞和囊液含有特异性抗原,分子量为52kDa和38kDa,而囊壁则含有此2种抗原。生发细胞的52kDa抗原可识别感染小鼠和包虫病患者血清的特异性抗体,而对囊虫病人和正常人血清则无反应条带。
冯建军汪俊云翟靖琦肖树华
关键词:棘球属体外培养抗原抗体
四川省黑水县人群利什曼原虫感染血清学调查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了解四川省黑水县人群血清利什曼原虫特异抗体阳性率。方法在四川省黑水县近年有内脏利什曼病病例报告的乡村采集人群血清.采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利什曼原虫特异抗体。计算人群血清阳性率,统计不同年龄、职业组的阳性率,各组阳性率的比较采用r检验。结果共采集397份血清.抗体阳性者48人。阳性率为12.09%。色尔古乡、龙坝乡、维古乡、洛多乡的人群血清抗体阳性率依次为13.74%(18/131)、11.11%(9/81)、12.82%(11/107)和10.28%(10/78),各乡人群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78,P〉0.05)。1~5、6-10、11,15、16~20和21岁以上各年龄组人群抗体阳性率分别为23.08%(3/13)、11.54%(6/52)、11.56%(26/225)、0(0/6)和12.87%(13/101),不同年龄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06,P〈0.05),以1-5岁年龄组最高(23.08%)。男、女性阳性率为12.21%(26/213)、11.96%(22/184),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05,P〉0.05)。散居儿童、学生、教师及农民的阳性率依次为14.29%(3,21)、11.72%(32/273)、6.38%(3/47)和17.86%(10/56),职业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3.05,P〉0.05)。结论四川省黑水县人群血清利什曼原虫特异抗体阳性率较高.应加强内脏利什曼病的防治工作。
杨玥涛唐晓军张富南汪俊云高春花石锋
关键词:内脏利什曼病血清学调查
酶标记单克隆抗体检测黑热病患者血清循环抗原的研究被引量:5
1990年
抗杜氏利什曼原虫单克隆抗体L_(12)F_7标记过氧化物酶后,用斑点-ELISA直接法检测黑热病患者血清中循环抗原,159份患者血清,阳性144份,阳性率为90.6%;检测50份正常人血清,均为阴性反应。另外,对治愈后3个月至16年的黑热病患者血清50份进行检测,未见阳性反应。从镜检原虫阳性的32份患者血清检测结果观察,原虫数与循环抗原的滴度呈正相关。此法具有较好的特异性及敏感性,且对药物的疗效考核有一定价值,方法简易可行,适合现场应用。
瞿靖琦许永湘包意芳杨玥涛汪俊云
关键词:单克隆抗体酶标记黑热病血清学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