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潘捷云

作品数:41 被引量:239H指数:8
供职机构:广州市海珠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广州市医药卫生科技项目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广州市海珠区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1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9篇疫苗
  • 8篇流行病
  • 8篇流行病学
  • 7篇登革热
  • 7篇麻疹
  • 6篇接种
  • 5篇预防接种
  • 5篇病例
  • 4篇血清
  • 4篇流感
  • 4篇抗体
  • 3篇血清学
  • 3篇影响因素
  • 3篇糖尿
  • 3篇糖尿病
  • 3篇流行病学分析
  • 3篇儿童
  • 3篇风疹
  • 3篇肝炎
  • 3篇IGM抗体

机构

  • 39篇广州市海珠区...
  • 5篇广州市疾病预...
  • 3篇广东省疾病预...
  • 2篇海珠区卫生防...
  • 1篇广州市红十字...
  • 1篇广州市越秀区...

作者

  • 41篇潘捷云
  • 18篇杨波
  • 13篇王军
  • 11篇刘青连
  • 10篇郭钜旋
  • 8篇甘标
  • 7篇栾玉明
  • 5篇朱凯星
  • 4篇凌远理
  • 4篇王国玲
  • 4篇郭鹏娟
  • 3篇黄佩贞
  • 3篇郭坚明
  • 3篇张政
  • 2篇钟豪杰
  • 2篇刘于飞
  • 2篇李集宇
  • 2篇谢朝军
  • 2篇薛云
  • 2篇源柏定

传媒

  • 7篇热带医学杂志
  • 5篇医学动物防制
  • 3篇中国公共卫生...
  • 3篇中国热带医学
  • 3篇华南预防医学
  • 2篇中国卫生检验...
  • 2篇中国慢性病预...
  • 2篇海峡预防医学...
  • 2篇中国疫苗和免...
  • 1篇疾病监测
  • 1篇中国初级卫生...
  • 1篇中国学校卫生
  • 1篇中华流行病学...
  • 1篇实用预防医学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广东卫生防疫
  • 1篇中国艾滋病性...
  • 1篇中华卫生杀虫...
  • 1篇中国临床研究
  • 1篇中国医药科学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20
  • 5篇2017
  • 3篇2016
  • 3篇2015
  • 5篇2014
  • 1篇2013
  • 5篇2012
  • 2篇2011
  • 4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5篇2007
  • 1篇2006
  • 1篇1998
  • 1篇1997
4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1992~1995年广东省登革热病原学和血清学监测报告被引量:7
1997年
1992~1995年,在广州市珠海区和海康市各选择1个既往登革热(简称DF)流行区和非流行区作为DF监测点,并对省内临床疑似DF病人进行监测。从104份疑似DF患者急性期血清分离出34株病毒。分离阳性率为32.69%,分别是1993年的登革2型和1995年的登革1型。1316只蚊分为116组,经C6/36白纹伊蚊细胞培养和单克隆抗体间接免疫荧光试验检测,全部未分离出DF病毒。198份疑似DF患者血清作登革IgG抗体(DV-IgG)检测,检出阳性55份,检出率为27.78%,2份是1993年同一患者双相血清。53份是1995年单份血清,与各型DF病毒抗原呈高度广泛交叉反应,不能判定流行型。5例病后约100天的DF患者其IgG抗体滴度普遍下降。检测972份健康人血清DV-IgG,检出131份阳性,检出率为13.4%,阳性抗体滴度大多在1∶40。但1994年抗体滴度1∶80~1∶160的有19份,明显高于其它年。
梁凤屏文建华罗会明杜志明郑夔潘捷云王爵铭
关键词:登革热病原学血清学
广州市1例境外误诊登革热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调查
2020年
对1例境外误诊为登革热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探讨被误诊的可能关键环节,为制定登革热流行期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策略提供依据。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COVID-19病例及其密切接触者和可疑感染来源进行调查和分析,采用RT-PCR方法进行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免疫层析法进行登革热病毒抗原、抗体检测。结果该COVID-19病例于病前14 d有武汉和柬埔寨居住史,2020年1月23日发病,在柬埔寨"某集团医院"门诊就诊1月30日检测登革热抗原NS1结果为可疑阳性,登革热抗体IgM、IgG结果均为阴性,该医院诊断为"可疑登革热"。1月31日凌晨,病例入境广州在某酒店隔离观察。经酒店驻点医务人员为病例采血送海珠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以免疫层析法(胶体金)排查登革热,结果登革病毒NS1抗原阴性,IgM、IgG抗体均为阴性,排除"登革热"。1月31日医院采集咽拭子标本检测,结果新型冠状病毒核酸阳性,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疑似病例"网络直报,2月1日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复核新型冠状病毒核酸阳性,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进行订正。COVID-19早期症状与登革热相似。在登革热流行期,做好登革热与COVID-19早期鉴别诊断非常重要,早诊早治,是预防疫情扩散的关键。
潘捷云杨森林庄佳嘉于海波郭鹏娟孙莹
关键词:登革热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免疫层析法
广州市海珠区居民健康素养及其影响因素调查研究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调查广州市海珠区居民健康素养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今后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素养促进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海珠区36个社区居委的864名成年居民进行面对面的问卷调查,并采用频数、χ2检验和Logistics回归分析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1)该区居民具有良好健康素养的比例为12.8%;(2)该区居民具有基本知识与理念素养、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和基本健康技能素养的人口比例分别为19.0%、8.7%和46.0%;(3)该区居民具有科学健康观、传染病预防、慢性病预防、安全与急救和基本医疗5类健康素养的人口比例分别为22.6%、36.7%、12.4%、75.9%和77.5%;(4)女性、55~65岁年龄组、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和高学历人群倾向于具有较高的健康素养(P<0.05)。结论该区居民的总体健康素养水平较低,在健康素养3个方面和5类健康相关素养中,健康生活方式、行为素养及慢性病预防相关素养较低,应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素养促进工作。
郭坚明张弛潘捷云
关键词:影响因素
广州市海珠区76例婴儿麻疹病例分析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对广州市海珠区76例婴儿麻疹病例进行分析,以了解其不断增多的原因,制定防制策略。方法将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上报的该区婴儿麻疹病例采集静脉血测麻疹IgM抗体,并问卷调查,然后进行分析。结果76例病例中,有55例麻疹抗体阳性,21例抗体阴性。阳性病例中,小于8月龄26例(47.3%),而≥8月龄(麻疹免初月龄)的29例病例中有麻疹疫苗(MV)接种史的占31.0%,其中本地病例接种率为63.6%,外地病例为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18,P<0.05)。病例调查前后的诊断一致率为81.6%(χ2=25.47,P<0.05);医院未抽血检验的达19例(25.0%),其误诊率达31.6%。结论抽血送检率低、误诊率较高、外地儿童增多且其MV及时接种率低、存在免疫失败、母传抗体低使未到MV初免月龄的婴儿发病增多等是导致该区婴儿麻疹病例不断增多的原因。
杨波栾玉明潘捷云
关键词:婴儿麻疹
中小学接种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疫苗的安全性和保护效果观察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观察海珠区中小学接种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疫苗(简称甲流疫苗)的安全性和流行病学保护效果。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队列研究方法,对2116名接受甲流疫苗接种(接种组)和2762名未接受甲流疫苗接种(对照组)的在校中小学随访1年,观察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安全性和流行病学保护效果。结果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师生中,累计报告不良反应人数为4例,报告率为189/10万,所有接种对象在接种后半年内未报告格林巴例综合征(GBS);接种组流感样病例发病率为3.2%,对照组发病率为4.5%,疫苗保护率为28.9%,保护效果指数为1.39。接种组甲流病例发病率为0.24%,对照组发病率为0.72%,疫苗保护率为67.37%,保护效果指数为3.06。结论甲型H1N1流感疫苗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较好的流行病学保护效果。
王军栾玉明甘标潘捷云杨波
关键词:甲型H1N1流感疫苗安全性
广州市海珠区2015年工地伊蚊孳生情况分析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了解不同类型工地伊蚊孳生地的分布特点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工地登革热媒介控制措施和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5年随机抽取12条街道,进行工地伊蚊密度横断面调查,计算容器指数(Container Index,CI),并评价蚊媒风险。结果海珠区共调查88个工地,平均容器指数M(P25,P75)为15(0,40),城乡结合地区显著高于城区(Z=40.06,P<0.001);闲置工地平均容器指数最高,小型工地则最低,大中型、小型和闲置工地间有显著性差异(Z=12.38,P=0.002);此外,蚊媒风险评估,工地达标率仅36.36%。结论海珠区工地伊蚊媒介密度较高,存在登革热爆发风险,因此,必须加强工地蚊媒控制,坚持卫生环境、清除孳生地和定期灭蚊等有效措施,才能有效防控登革热疫情。
潘捷云蔡振练凌远理刘青连王军
关键词:白纹伊蚊工地登革热
社区儿童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危险因素病例对照研究被引量:8
2012年
目的分析儿童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危险因素,为降低其感染率提供依据。方法采取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抽取1~20岁常住儿童及青少年,对其乙肝疫苗接种情况及主要乙肝感染危险因素等进行问卷调查,并采集静脉血检测乙肝血清学指标,按是否感染HBV分为病例组和对照组,进行单因素分析并拟合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 366名调查对象中感染HBV70例,感染率为19.12%;经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密接者HBsAg状况、乙肝疫苗接种史、出生地点是影响儿童感染HBV的危险因素。结论当前降低HBV感染率的工作重点在于发现HBsAg阳性孕妇并建议其到较好的医院分娩,同时改善卫生状况较差的地区特别是农村儿童乙肝疫苗接种状况。
杨波潘捷云王军
关键词:乙型肝炎儿童
广州市某小区一起楼栋内登革热疫情的调查处置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通过分析广州市某小区一起楼栋内登革热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处置效果,为居民小区登革热疫情处置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病例进行调查分析,采集患者血液进行实验室检测,采用布雷图指数、标准间指数、成蚊密度对蚊媒密度进行监测和评估。结果此起疫情首例2018年8月2日发病,末例9月1日发病,持续30 d。采取速杀成蚊、清除孳生地的措施后,第3天室外成蚊密度和孳生地密度均达到合格水平,成蚊密度为0只/(人·h),标准间指数为0,且持续至疫情结束,而室内蚊媒密度在疫情处置后第10天反弹为低风险水平(布雷图指数为7.81),导致续发病例出现,经再次入户灭成蚊和清除孳生地后疫情得到控制。结论根据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测结果,判断本起疫情为一起楼栋内本地感染登革热暴发疫情。户内、外全覆盖灭蚊是成功控制登革热疫情的必要措施,不能顾此失彼。在提高户内灭蚊方面应加强健康教育宣传、推广更容易落实的灭蚊措施,以提高户内灭蚊覆盖率和效率。
张政刘青连蔡振练郭钜旋潘捷云刘杰
关键词:登革热疫情
2007-2010年广州市海珠区疑似麻疹风疹病例血清学检测结果分析被引量:12
2011年
目的分析广州市海珠区2007-2010年麻疹及风疹的流行特征。方法采用IgM抗体捕捉ELISA对广州市海珠区2007-2010年麻疹、风疹疑似病例血清标本进行IgM抗体检测。数据用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麻疹IgM抗体总阳性率为44.30%,风疹IgM抗体总阳性率为13.09%,各年度麻疹、风疹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1.708,P<0.05;χ2=34.191,P<0.05)。男女麻疹、风疹病例性别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麻疹阳性病例年龄主要分布在8月龄~7岁及15~29岁,风疹阳性病例年龄主要分布在15~29岁。4年间麻疹、风疹阳性病例分别集中在3~7月、3~6月。结论海珠区2010年麻疹阳性率较前几年明显降低,说明防控措施有力,但2010年风疹的阳性率升高应引起足够的重视。麻疹的发病人群主要为学龄前儿童和青年,风疹的发病人群以青年为主。春季为麻疹、风疹的高发季节,应适时进行防控,避免暴发流行。
王国玲郭鹏娟杨波潘捷云李集宇甘标
关键词:麻疹风疹IGM抗体
2007-2014年广州市海珠区麻疹风疹疑似病例血清学检测结果分析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分析2007-2014年广州市海珠区麻疹及风疹流行特征,为疾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疑似麻疹、风疹病例血清标本进行Ig M抗体检测,SPSS13.0软件统计分析检测结果。结果共检测样本2 281例,麻疹Ig M抗体阳性总检出率为33.14%,风疹Ig M抗体阳性总检出率为7.85%,不同年份之间麻疹、风疹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5.805,P=0.000;χ2=143.681,P=0.000)。不同年份之间麻疹、风疹阳性病例性别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麻疹发病高峰主要在3-7月,0~5岁婴幼儿及15~29岁中青年高发;风疹发病高峰集中在3-6月份,15~25岁青少年为主要发病人群。结论 8年间辖区内麻疹阳性率有明显波动,近3年呈上升趋势,应引起足够重视。要达到消除麻疹控制风疹的目标,必须持续做好计划免疫,严密监测,控制暴发。
郭鹏娟甘标潘捷云王国玲王军
关键词:麻疹风疹IGM抗体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