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焦明甲

作品数:16 被引量:16H指数:2
供职机构:长春大学人文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吉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长春市科技局软科学项目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哲学宗教文化科学艺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文学
  • 3篇哲学宗教
  • 1篇政治法律
  • 1篇文化科学
  • 1篇艺术

主题

  • 9篇文学
  • 3篇文学批评
  • 3篇文学终结
  • 3篇先锋文学
  • 2篇意蕴
  • 2篇哲学
  • 2篇文学批评理论
  • 2篇现代主义
  • 2篇小说
  • 2篇后现代
  • 2篇后现代主义
  • 1篇代文
  • 1篇德里达
  • 1篇电影
  • 1篇电影《阿凡达...
  • 1篇信仰
  • 1篇叙述话语
  • 1篇义理
  • 1篇原型批评理论
  • 1篇詹姆逊

机构

  • 16篇长春大学
  • 2篇东北师范大学
  • 1篇沈阳大学
  • 1篇吉林省建筑工...

作者

  • 16篇焦明甲
  • 1篇栗华
  • 1篇孙悦
  • 1篇张宝春

传媒

  • 5篇长春大学学报
  • 1篇内蒙古民族大...
  • 1篇作家
  • 1篇社会科学战线
  • 1篇电影文学
  • 1篇文艺争鸣
  • 1篇学习与探索
  • 1篇社会科学辑刊
  • 1篇经济导刊
  • 1篇前沿
  • 1篇渤海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2
  • 1篇2011
  • 4篇2010
  • 2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3
  • 2篇2002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从“伦理价值批评”到“文化人类学知识建构”——“文学终结时代”中国文学批评理论主要形态被引量:1
2015年
在这个全球一体化的"文学终结时代",不同于过去。时下,中国文学批评理论工作者正在积极规避传统"伦理价值"批评范式,以文化批评、生态批评、图像理论为主要载体,通过现代"文化人类学知识建构",开阔批评视野、拓展批评深度,增强时代价值。
焦明甲
文学终结时代的“文学写作”——周建新小说的现代意蕴被引量:2
2012年
在这个资本主义日益全球化、生态危机不断肆虐、生活不断图像化的文学终结时代,辽宁作家周建新凭借一位"社会底层人"独有的道德良知与思想情愫,游走在残酷现实社会生存生活与美好主体意念愿望之间,以文学方式为人们打造了一座巍巍屹立在生活之海上的精神方舟。
焦明甲
关键词:小说现代意蕴
试论哈贝马斯社会交往行动理论的得与失被引量:2
2007年
在批判近代主体主义理性实践观的过程中,哈贝马斯以"社会交往"、"对话"等概念为核心,建构了关于社会历史发展本质的社会交往行动理论学说,在理性走向衰落的时代重铸了理性的权威。然而,这样一种理论却因为"纯粹理性"的理想,再次重蹈西方传统物性逻辑的覆辙,沦落为形而上学理性说教。
焦明甲
关键词:哈贝马斯
“非个人化”:近年写实小说创作叙述话语的人文立场被引量:1
2002年
通过对近年写实小说在创作上的态度、方式、方法、模式等方面的分析,揭示出近年写实小说创作叙述话语“非个人化”的人文立场,并指出这种人文立场必将为当下中国文学创作的发展带来一次较大契机。
焦明甲张宝春
关键词:小说创作非个人化写实小说叙述话语人文立场理性批判精神
再论后现代主义理论——从马克思主义视角看
2010年
新世纪的今天,后现代主义思潮伴随诸位后现代主义理论大师的相继离世而渐趋平静。然而,在这平静之中,后现代主义理论本身依然以其丰富的内涵引起我们不断反思。本文简单梳理了后现代主义理论发生发展历史,通过对后现代主义理论话语方式、进步思维特点、理论基石等方面的考察,再次揭示了后现代主义理论精神涵义。
焦明甲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理论话语方式思维特点理论基石
存在的焦虑与人性的徘徊——论中国新时期先锋文学的本体意蕴
2010年
作为一种具有民族自治性特点的文学探索,中国新时期先锋文学是新中国成立之后的作家们首次以本体(存在)关怀的态度进行的创作,同既往社会主义文学创作相比,表现出前所未有的个性化(人性化)。本文通过对先锋文学的思想前提、主要内容、精神特点、思维局限等方面的考察,揭示其本体意蕴。
焦明甲
关键词:先锋文学本体人性
新时期中国后现代主义文学创作的影响及其历史命运
<正>众所周知,后现代主义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是当代西方一支很有影响力的、进步的社会哲学文化思潮,其实质是当代西方资产阶级文化理论家向现存社会文化秩序的一次精神发难。后现代的主要倡导者——法国的福柯、德里...
栗华焦明甲
文献传递
从“文化批评”到“哲学批判”——詹姆逊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内在理路及其特点
2014年
詹姆逊教授曾经在他的经典性著作《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表示:“作为文学批评家,我认为我们任何时候都要从作品文本的句法分析开始评论”。这一说法源于新批评派的主张。新批评理论立足文本的语义分析,注重文学的形式研究,即从审美自治角度加强对文学深入探讨,提出文学本体论的研究路线。
孙悦焦明甲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詹姆逊内在理路哲学批判文化批评作品文本
从“本体诠释学”到“解构的实践批评”——对斯皮瓦克理论精神意蕴的一种马克思主义描述
2011年
著名的后殖民主义、新女性主义比较文学理论家斯皮瓦克曾坦诚地说自己受德里达与马克思的影响比较大,但又肯定地说自己不是"解构论者",也不是"基要主义马克思主义者"。她在对"解构论"深入细致的马克思理论批评与对马克思理论深入细致的"解构论"批判过程中,尤其在广泛、具体而深入、系统的"底层人"研究(包括后殖民主义与女性主义理论研究)中,逐渐实现了对德里达"超越视觉主义"性质"本体诠释学"的"解构的实践批评"超越,并提出著名的"学科终结"观点,树立"学科之后"研究路线。
焦明甲
关键词:斯皮瓦克本体诠释学德里达
论"原型批评"理论的历史贡献及其理论局限被引量:4
2002年
运用比较方法对弗莱的作为文学解读理论的"原型批评"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批判研究,一方面指出这一批评理论在西方文学解读理论发展史上的继往开来作用,另一方面也指出这一理论的不足与缺陷。
焦明甲
关键词:历史贡献文学批评理论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