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丹

作品数:84 被引量:678H指数:15
供职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青年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8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8篇医药卫生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经济管理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18篇职业病
  • 18篇ACGIH
  • 16篇TLVS
  • 13篇职业卫生
  • 10篇劳动者
  • 9篇职业病防治
  • 8篇职业病报告
  • 7篇接触限值
  • 7篇健康
  • 7篇尘肺
  • 6篇化学物
  • 6篇化学物质
  • 6篇尘肺病
  • 5篇职业接触限值
  • 5篇中毒
  • 5篇推荐性
  • 5篇监测预警
  • 5篇发病
  • 4篇应激
  • 4篇职业卫生服务

机构

  • 84篇中国疾病预防...
  • 20篇中国医学科学...
  • 11篇广东省职业病...
  • 6篇中国医科大学
  • 4篇世界卫生组织
  • 3篇福建省职业病...
  • 2篇北京大学
  • 2篇北京市和平里...
  • 2篇北京协和医学...
  • 1篇滨州医学院

作者

  • 84篇王丹
  • 60篇张敏
  • 56篇杜燮祎
  • 52篇李涛
  • 29篇金晔鑫
  • 22篇王焕强
  • 19篇乌正赉
  • 17篇王恩业
  • 17篇吴维皑
  • 16篇李文捷
  • 16篇邱兵
  • 15篇徐伯洪
  • 12篇陈青松
  • 10篇朱晓俊
  • 7篇王鸿飞
  • 5篇胡伟江
  • 5篇王宝华
  • 5篇肖培
  • 4篇齐士格
  • 4篇鲁洋

传媒

  • 29篇国外医学(卫...
  • 14篇中华劳动卫生...
  • 12篇中国卫生监督...
  • 5篇中国工业医学...
  • 3篇中国安全生产...
  • 2篇中华流行病学...
  • 2篇工业卫生与职...
  • 2篇第十次全国劳...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卫生研究
  • 1篇职业与健康
  • 1篇劳动保护
  • 1篇中国职业医学
  • 1篇中国慢性病预...
  • 1篇职业卫生与应...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中华全科医学
  • 1篇中华疾病控制...
  • 1篇中国卫生标准...

年份

  • 7篇2023
  • 4篇2022
  • 1篇2021
  • 3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7
  • 4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6篇2010
  • 28篇2009
  • 5篇2008
  • 15篇2007
  • 1篇2006
8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本职业卫生服务——工作环境监测被引量:1
2009年
2002年由WHO/EURO职业卫生合作中心在法国南锡提出"基本职业卫生服务(BasicOccupational Health Service,BOHS)"的概念,其含义是指为保护和促进劳动者健康、工作能力以及为预防控制疾病和事故所需的必要服务,该服务要考虑科学性和社会经济可行性,并通过初级卫生保健方式实现。2006年初WHO与我国卫生部合作项目开始在中国五省市的试点探索基本职业卫生服务及干预,2006年7月卫生部在全国遴选19个区县正式启动了卫生部基本职业卫生服务试点工作。2008年4月,国际职业卫生学会前主席、WHO基本职业卫生服务试点顾问Jorma Rantanen应邀参加了卫生部在深圳宝安举办的全国基本职业卫生服务试点经验交流会,并进行了演讲。受其委托,相关人员将Jorma Rantanen教授撰写并在会上演讲的关于工作环境监测、风险评估、健康监护、事故预防和管理、急救准备的基本职业卫生服务工具包英文版译成中文,并作为会议资料送发与会者。这些工具包对于指导我国基本职业卫生服务试点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深远影响,本刊将集中发表(有关风险评估的文章发表于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2009,27(2):108-110.),希望能够更广泛、深入地推动我国基本职业卫生服务工作。
李文捷杜燮祎王丹张敏李涛JORMA RANTANEN
关键词:职业卫生服务环境监测劳动卫生职业病卫生服务工作劳动者健康
基本职业卫生服务——劳动者健康监护被引量:1
2009年
王丹杜燮祎李文捷张敏李涛JORMA RANTANEN
关键词:职业卫生服务劳动者健康健康监护非职业性早预防
基本职业卫生服务——事故风险预防和管理
2009年
王丹杜燮祎李文捷张敏李涛JORMA RANTANEN
关键词:职业卫生服务财产损失突发事件
网络时代的职业病报告被引量:23
2008年
1982年恢复的全国职业病报告制度经历了逐步完善、健全的过程,现已基本走上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和自动化的轨道。25年来,全国职业病报告的发展历程表明了职业病报告统计工作与各个阶段经济发展的特征、与政府、公众日益关注、重视保护劳动者生命健康权益的程度攸攸相关;且是以逐步健全、完善的职业卫生法规标准体系为基础而建立的信息收集系统。
陈曙旸王丹张敏
关键词:职业病报告网络时代经济发展统计工作健康权益信息收集
诊断机构职业病报告质量控制要素分析被引量:11
2017年
目的通过分析职业病诊断机构2014年职业病报告的常见错误,分析职业病诊断机构职业病报告质量的控制要素,以有效指导各地职业病诊断机构的报告及各级职业病报告业务管理机构的审核、质控。方法使用全国各职业病诊断机构于2014年1月1日—12月31日通过"职业病与职业卫生信息监测系统"进行的常规职业病个案报告,并经省级职业病报告业务管理机构审核但未修改的各类职业病(不包括职业性放射性疾病)原始个案资料,对报告数据的常见错误进行描述性分析,对职业病报告质量控制要素进行识别。结果 30 005条尘肺记录的主要问题是关键信息缺失(279条)、新病例重复记录(1 077条)、用人单位基本信息有误(8 093条)、统计工种错误或需核实(545条)等;除尘肺外的3 094条职业病记录的主要问题有用人单位信息缺失(15条)、重复报告(24条)、职业性化学中毒急慢性归类错误(16条)等。结论职业病诊断机构职业病报告的质控要点在于准确收集病例职业史以及相关基本信息,如用人单位所属行业、开始接尘年龄、实际接尘工龄、劳动者工种等;职业病报告业务审核机构要重点审核用人单位行业归类、新病例重复报告及急慢性中毒的归类;同时通过完善"职业病与职业卫生信息监测系统"、加强职业病报告相关知识培训、保持报告人员的稳定等措施,亦有利于进一步提高职业病报告质量。
王丹朱晓俊肖培
关键词:职业病报告
加快建立我国职业卫生的协调与合作机制被引量:28
2009年
本文围绕着保障工作场所的职业安全卫生,阐明了我国的职业卫生工作所涉及的责任相关方及其责任。包括责任主体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政府监管管理部门,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支撑体系,研究和技术支持体系,社会相关方(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体表,行业协会、学会等),从国家级和企业级两个层面提出我国应加快建立的职业病防治工作的协调与合作机制,包括多部门协调机制、三方协调机制和社会对话,职业卫生专项集体合同的协商,中小企业联合委员会,职业卫生信息共享等,以期推动我国职业卫生协调与合作机制的建立与发展。
张敏杜燮祎王丹
关键词:职业卫生政府企业工会
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工作评估指南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探讨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评估体系及工具。方法根据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指南,提出大型企业职业病防治工作评估工具,通过同行评议、现场验证以及全国征求意见、标委会审议等方式进行修正完善。结果提出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评估体系、评估组织、评估内容和评估方法,从12个方面95个细目提出具体评分标准、要点及依据,具体包括:组织机构和规章制度建设、前期预防、材料和设备管理、工作场所管理、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履行告知、防护设施和个人职业病防护用品、职业健康监护、职业病危害事故的应急救援、职业卫生培训、职业病诊断与病人保障、群众监督等,并给出各细目内容的分级方法及其管理要求。结论就职业病防治工作评估指南能够量化反映大企业所存在的职业卫生问题和薄弱环节,其评估工具可帮助指导企业采取措施解决其职业卫生问题,为改善和加强大中型企业自我管理、行业自律、政府监督和评价、工会主动参与提供了有效手段和客观工具。
张敏杜燮祎王丹
关键词:职业病防治
职业卫生示范企业创建实践中得失分情况分析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工作运行机制。方法根据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指南及评估工具,通过制定创建职业卫生示范企业的方案和程序文件,研制了《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自评估表》,企业使用评估表开展基线评估、针对评估中发现的问题采取改进措施、再经专家审议、现场评审等程序,组织企业创建职业卫生示范企业。本研究建立了参加现场评审的64家企业基本情况数据库、示范企业评分结果数据库,并应用SPSS 15.0、EpiData 3.1软件,使用加权平均分法计算得失分率进行资料统计与分析。结果(1)研究对象以大中型企业为主,覆盖东中西部地区,涉及16个行业;(2)综合得分低于平均分的行业按得分从低到高依次是航空、有色、轻工、纺织,各行业企业的薄弱环节呈现不同分布,各经济大区企业的薄弱环节呈现不同分布;(3)排在12大项失分前五位的依次是作业场所管理、履行告知义务、作业场所监测、前期预防和群众监督;(4)排在97小项失分前八位的分别是高毒作业场所设置红色区域警示线,按规定组织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职业性有害因素的强度或者浓度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放射工作场所配置报警装置,签订劳动合同并在合同中载明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签订劳动合同并在合同中载明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可能发生急性职业损伤的有毒、有害工作场所配置冲洗设备,可能发生急性职业损伤的有毒、有害工作场所设置报警装置。结论(1)根据评审结果,这些企业成功的特点是建立并落实职业病防治责任制,为劳动者创造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依法参加工伤社会保险,建立工会组织对职业病防治工作的监督机制,把职业病防治工作纳入企业管理的总体目标;(2)各行业针对失分高的大项及细目加强职业病防治工作;(3)重点�
张敏杜燮祎王丹金晔鑫鲁洋王焕强李文捷
关键词:职业病防治
基于全民健康保障信息化工程的职业病监测系统概述被引量:1
2023年
随着全民健康保障信息化工程的开展,我国的职业病监测进入到新的发展阶段。为提高职业病监测信息报告效率和质量,本文介绍了在全民健康保障信息化工程框架下的职业病及健康危害因素监测信息系统的系统架构及其相关管理规定,对比了与原信息报告系统相比的重大变化和成效,分析了当前监测系统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系统发展和完善的方向。
王丹杜雪杰李欣欣柳安琪胡伟江
关键词:卫生信息化
我国三省社区老年人认知功能现况及与看电视时长关联性的横断面研究
2023年
目的分析社区老年人认知功能情况,探究其与看电视时长的关联。方法本研究使用2019年1月—2020年12月老年期重点疾病预防和干预项目调查数据,其中对认知功能评估采用简易智能状态检查表(mini 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采用SAS 9.4进行描述分析,χ2检验、Kruskal-Walis相关分析,用有序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不同看电视时长与社区老年人认知功能的关系。结果共纳入10347例研究者,其中认知异常者1972例,认知异常检出率为19.06%(95%CI:18.30~19.82),认知功能总体得分为(24.53±5.11)分,其中定向力、即刻记忆力、注意力和计算力、回忆能力、语言及时空能力维度得分分别为(8.85±1.84)、(2.73±0.72)、(3.12±1.87)、(2.07±1.46)和(7.77±1.46)分。在调整人口学特征和生活方式因素后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看电视时长在>0~2 h/d的研究对象相比,不看电视的老年人认知功能中定向力(OR=0.770,95%CI:0.691~0.856)、注意力和计算力(OR=0.820,95%CI:0.740~0.908)、回忆能力(OR=0.865,95%CI:0.779~0.962)、语言及视空能力(OR=0.839,95%CI:0.757~0.929)、MMSE总分(OR=0.766,95%CI:0.695~0.845)得分均较低;看电视时长>2~4 h/d的老年人定向力(OR=1.126,95%CI:1.019~1.245)、即刻记忆力(OR=1.433,95%CI:1.228~1.673)、注意力和计算力(OR=1.122,95%CI:1.024~1.229)、语言及视空能力(OR=1.100,95%CI:1.003~1.206)、MMSE总分(OR=1.129,95%CI:1.035~1.232)得分较高;看电视时长>4~6 h/d的老年人定向力(OR=1.231,95%CI:1.021~1.485)、注意力和计算力(OR=1.213,95%CI:1.025~1.436)、语言及视空能力(OR=1.198,95%CI:1.011~1.419)、MMSE总体(OR=1.256,95%CI:1.071~1.472)得分较高。结论不看电视、看电视时长>6 h/d可能与社区老年人认知异常有关。建议社区老年人每天看电视时长控制在6 h内。
胡亚男齐士格王丹王丹张志航王宝华
关键词:老年人看电视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