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九洋
- 作品数:16 被引量:35H指数:3
- 供职机构:大连地震台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地震局地震科技星火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 东北地区未来3~5年地震活动趋势预测研究
- 2007年
- 本文在文献[1]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析了东北地区自上个世纪以来5级以上地震的活动特征,给出了东北地区未来3~5年的地震活动趋势以及最大震级。
- 张卫东李茂林王九洋史宏伟陈楠
- 关键词:地震活动
- 地震台站日常工作中计算机的应用
- 2014年
-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地震台站的基本工作思路都是由数字化地震计采集地动信号。信号拾取后,由前台计算机控制和存储,并由后台计算机联网进行分析。对于分析结果,通过互联网传递到台网中心。计算机的大量使用使得其在地震台站日常工作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本文列举了大量工作中常见的计算机问题与解决方法。
- 马莉王九洋李君荆涛
- 关键词:地震台站局域网互联网
- 菲律宾--印度尼西亚东部地区地震S波走时异常分析
- 王九洋
- 模拟退火法在反演地震断层参数中的运用被引量:2
- 2011年
- 在地震断层参数的反演中,选取合适的反演方法,对于反演的结果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模拟退火法是一种非线性的反演方法,为了验证此方法在地震断层反演中的准确性,以2004年的仲巴6.7级地震为研究对象,采用模拟退火的方法,通过调用Rongjiang Wang的Okada程序,对用四叉数方法处理过的INSAR地震数据进行反演,从而得到该次地震的断层参数。
- 齐浪翁辉辉魏代云王九洋王亮文雯邓晓华杨峰
- 关键词:模拟退火法断层参数
- 2017年长岛M3.9地震序列性质的研究被引量:1
- 2018年
- 2017年3月3日长岛发生M3.9地震,震源深度10km。此后,震中出现密集小震活动,并持续至今,形成显著地震序列。该序列的发生使得长岛窗继2015年7月、2016年2月后再次出现开窗活动。此次地震序列空间分布主要集中在大竹岛—威海北断层,呈NWW—SEE方向分布,震源深度主要集中在9~13km。对长岛M3.9地震序列进行了地震活动性研究。通过对本次长岛窗频次、蠕变、地震参数特征及序列机理与发震构造的分析推测出长岛震群为前兆震群。
- 高银鸿王九洋胡伟王晓睿
- 关键词:地震窗前兆震群
- P_(diff)震相在短周期的记录特征
- 2018年
- 通过对改则台2014—2017年间极远震记录的分析,简要讨论P_(diff)震相在100~110o范围内深源地震的记录特征。所选取改则台记录的震例M≥6.5,震源深度400km≤h<600km。对比大连台和改则台对P_(diff)震相的记录特征发现,只要满足条件,P_(diff)震相在短周期也有良好的响应,而非通常所认为的P_(diff)震相仅具有长周期特征,这与传统认识有很大的不同,如能进一步分析P_(diff)震相的短周期记录特征,将有助于我们丰富对该震相的产生、传播机制的认识,对以后的地震分析也将起到促进作用。
- 胡伟王九洋高银鸿
- 关键词:深源地震极远震短周期
- 华北地区未来50年地震危险性与强震预测研究被引量:3
- 2006年
- 本文对文献[1]、[2]的某些结论和结果作了认真的分析和讨论,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应用极值理论和b值方法对华北地震区未来50年的地震危险性和活动水平进行了分析,给出了各震级档次地震发生的概率预测。
- 张卫东李茂林王九洋史宏伟
- 关键词:地震危险性强震预测
- 中美两国全球6级以上地震目录对比分析
- 2013年
-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CENC)和美国国家地震信息中心(NEIC)提供的全球地震目录经常出现较大偏差。CENC发震时刻较早,CENC震源深度较深。2001年至2010年全球6.0级以上地震约11.67%存在明显目录偏差,印度洋板块北侧集中约70%有各类偏差地震。印度洋板块北侧各项误差统计占全世界同类地震约70%,表现出较好的一致性。这种现象应与震源过程有关,与该地区S波走时异常问题耦合,而不是算法或随机误差造成的。
- 王九洋吴小平焦明若李广平
- 关键词:印度洋板块地震目录发震时刻震源深度
- 辽阳灯塔M_S5.1地震震源深度分析被引量:3
- 2018年
- 对不同震中距台站的记录采用入射角法、s PL-Pg等震相到时差,对辽宁地震台网记录采用单纯形法研究了辽阳灯塔5.1级地震的震源深度。结果表明,该地震震源深度应为14km,略大于目录给出的10km。利用四川松潘台、青海湟源台的远台记录也得到同样的结果。通过对辽宁1970年以来5.0级以上地震进行分析发现,辽宁地震的震源分布存在东西两侧偏深、中部偏浅、中部地区南浅北深的统计规律,灯塔地震震源深度符合该统计规律。
- 谢弘臻王九洋
- 关键词:震源深度
- 前震序列型震群的判别方法及预报意义研究被引量:1
- 2012年
- 一个震群发生后,迅速判断该震群是“大震”的前震序列,还是并不伴有大震发生的一般震群,对减轻地震灾害和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辽宁省境内发生的部分震群类型做了系统地对比分析和研究,提出前震序列型震群的概念。重点分析和研究了前震序列型震群的识别方法,这对地震短临预报具有一定的意义。
- 刘旭东王九洋
- 关键词:前震序列震群地震短临预报社会稳定地震灾害识别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