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其伟

作品数:5 被引量:85H指数:3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教学科研奖励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天文地球

主题

  • 2篇地形
  • 1篇低涡
  • 1篇映射
  • 1篇灾害
  • 1篇中国地形
  • 1篇上空
  • 1篇特征映射
  • 1篇天气型
  • 1篇天气灾害
  • 1篇气流
  • 1篇气象
  • 1篇气象分析
  • 1篇绕流
  • 1篇自组织
  • 1篇自组织特征映...
  • 1篇西南低涡
  • 1篇流域
  • 1篇极端降水
  • 1篇降水
  • 1篇过山气流

机构

  • 5篇南京大学

作者

  • 5篇王其伟
  • 2篇谈哲敏
  • 1篇陈启智
  • 1篇黄奕武
  • 1篇徐昕
  • 1篇王元

传媒

  • 2篇南京大学学报...
  • 1篇气象科学
  • 1篇地球物理学报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0
  • 1篇2007
  • 2篇2006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迎风坡降水对中国东南地区降水贡献的估测被引量:3
2010年
本文利用2001-2007年中国东南地区84个观测台站的逐日降水资料,0.5°×0.5°的中国地形资料,以及日本气象厅20 km分辨率的再分析风场、温度场和湿度场资料,研究了迎风坡降水对中国东南地区观测降水的可能贡献.研究发现,中国东南地区北部迎风坡降水对观测降水的贡献最大,而中部地区迎风坡降水对观测降水的贡献最小.迎风坡降水占观测降水的比例与地形梯度的经向分布基本一致,表明地形因素对东南地区的降水有着重要的影响.
徐昕王其伟王元
我国主要地形上空理想定常流的流域分界分析被引量:19
2006年
本文根据旋转层结流体过山的基本理论,从总体上对影响我国天气、气候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地形进行了动力学分析,定性地给出了中纬度典型的东西、南北向气流过我国主要地形的整体特征:以绕流还是爬流为主以及地形流动的准地转动力学性质.结果表明我国地形大致可以分成三类:第一类是以爬流为主,满足准地转平衡动力学;第二类是以爬流为主,不满足准地转平衡动力学;第三类以绕流为主,不满足准地转动力学平衡.具体地形流动的整体特征取决于地形特征尺度、过山气流方向、地形高度以及地形的几何形状等.数值模拟的验证结果表明定性分析是可信的.
王其伟谈哲敏
关键词:中国地形过山气流绕流
影响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天气的地形扰动的若干问题研究
长江中下游地处西部青藏高原等大地形的背风区,一定天气条件下,其上游大地形背景扰动常与当地的局地中尺度地形扰动共同作用,影响该地区灾害性天气的发生发展。为了进一步理解这些不同尺度地形的扰动特征,本文从整体上对理想气流过我国...
王其伟
关键词:天气灾害气象分析
大别山地区极端降水天气事件的天气背景分型研究被引量:2
2021年
基于我国自动站与CMORPH降水产品融合的逐时降水资料和NCEP再分析资料,利用自组织特征映射方法对2008-2014年大别山地区极端降水天气事件的天气背景进行了分型研究。结果表明大别山地区极端降水背景环境的类型主要可分为三类,分别是西南强气流型(类型Ⅰ)、副高西北侧气流型(类型Ⅱ)和偏南强气流型(类型Ⅲ)。其中,类型I和类型Ⅱ的极端降水分别集中在6-8月和7-9月,代表了夏季极端降水,而类型Ⅲ的极端降水主要出现在3-6月及10-12月,属于春秋季节的极端降水。通过分析大别山地形与不同类型降水场及背景场的配置关系发现:(1)迎风坡降水是类型I极端降水的主要原因,中层的高湿度、强气流为极端降水提供水汽和抬升条件;(2)类型Ⅱ的极端降水是由气流过大别山西北侧较低山脊时在山脊前和山脊后形成,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北抬和西进是导致此类环流背景的重要原因;(3)偏南气流与大别山及其西南方地形的配置使得类型Ⅲ的极端降水主要分布在大别山南侧往西南方向。
张伟勇王其伟
关键词:极端降水天气型自组织特征映射
1990—2004年西南低涡活动的统计研究被引量:59
2007年
利用15年(1990年—2004年)的逐日天气图资料对西南低涡的产生和移动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低涡的发生频次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15年共统计出1038次西南低涡,其中生命史维持1d以上的西南低涡共有262次,春、夏两季出现的频数比较多,其中春季一共发生77次占29.4%,夏季一共发生92次占35.1%;而秋、冬两季比较少,秋季一共发生55例占21.0%,冬季一共发生38例占14.5%.西南低涡存在两个主要的生成区,高原东南缘生成区和四川盆地生成区,其中,高原东南缘生成区是最主要的生成区.大多数西南低涡的维持时间较短,生命史在1d以内的共776例占74.8%,生命史在1~3d之间的有239例占23.0%,生命史在3~6d之间的有21例占2.0%,只有2例生命史达到6~7d.移动性低涡占西南低涡总数的极少部分,15年仅统计出60例,约占全部西南低涡总数的6%,其中,按移动情况大致可分为四种,分别为东北路径(占移动类低涡的33.3%)、偏东路径(占移动类低涡的50.0%)、东南路径(占移动类低涡的5.0%)和少动路径(占移动类低涡的11.7%).西南低涡的强度分布从南至北明显递增,在东西方向上也略有变化,为先增强再减弱.从南往北移动有利于西南低涡的维持和发展,从东往西移动,西南低涡将先有所增强,然后再有所减弱.
陈启智黄奕武王其伟谈哲敏
关键词:西南低涡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