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少冰
- 作品数:8 被引量:184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厅农业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 珠江口水体、沉积物及水生动物中HCHs和DDTs的含量与生态风险评价被引量:19
- 2009年
- 利用气相色谱(GC-ECD)方法对珠江口水、沉积物及水生动物体内六六六(HCHs)和滴滴涕(DDTs)的污染现状进行了调查,并对该类污染物在水体多介质中的转移分配规律及对水生态环境安全的影响作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珠江口表层水中HCHs总量检出范围为1.12~8·91ng·L-1,平均值为4.25ng·L-1;;DDTs总量检出范围为2.61~16.86ng·L-1,平均值为7.66ng·L-1.表层沉积物(以干重计)中HCHs总量检出范围2.51~4.75ng·g-1,平均值为3.61ng·g-1;;DDTs总量检出范围为3.01~6.24ng·g-1平均值为4.33ng·g-1.水生动物中河蚬体内的HCHs和DDTs含量最高,分别为44.49和122.62ng·g-1;;虾类次之,为41.04和82.27ng·g-1;;鱼类最低,平均值分别为27.95和65.43ng·g-1.同国内外其他地区河流比较,珠江口水体和底泥中的HCHs和DDTs污染程度较低,但仍具有一定的潜在生态风险.林丹、三氯杀螨醇取代工业生产HCHs、DDTs,成为该水域有机氯污染的重要来源.
- 谢文平朱新平陈昆慈聂湘平郑光明罗建仁潘德博王少冰
- 关键词:珠江口沉积物水生动物DDTSHCHS
- 氯氰菊酯对草鱼组织Na^+/K^+-ATP酶活性及肝、鳃超显微结构的影响被引量:19
- 2009年
- 以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为实验材料,采用毒性实验方法研究了氯氰菊酯对草鱼肝、鳃、肾组织Na+/K+-ATP酶活性及超显微结构的影响。将草鱼分别浸泡于氯氰菊酯(质量浓度0μg·L-1、1μg·L-1、3μg·L-1、5μg·L-1)溶液中,结果显示,鳃组织Na+/K+-ATP酶活性呈波动性变化;肝、肾组织Na+/K+-ATP酶活性呈抑制效应,肝组织高浓度处理组在72h时出现显著差异(P<0.05),肾组织Na+/K+-ATP酶活性呈抑制效应不显著,用草鱼肝组织Na+/K+-ATP酶活性作为毒理学指标能较好地评价氯氰菊酯毒性效应;超显微观察发现草鱼暴露于氯氰菊酯质量浓度3μg·L-11周后,鳃小叶粘连、鳃上皮细胞损伤脱落、溶酶体数量增加、细胞萎缩及间隙扩大,表明氯氰菊酯暴露对草鱼鳃呼吸膜造成了严重损伤,肝细胞线粒体膨大及部分结构溶解、内质网片断化、细胞内溶酶体增加和出现脂褐素、胞质内出现空泡,表明氯氰菊酯暴露能对草鱼肝的能量代谢及物质合成等生理功能造成影响。
- 谢文平朱新平陈昆慈郑光明潘德博王少冰
- 关键词:草鱼氯氰菊酯超微结构
- 珠江三角洲河网区水体及鱼体内重金属含量分析与评价被引量:80
- 2010年
- 采用原子吸收及原子荧光法,对珠江三角洲河网区水体及鱼体中重金属Cr、Cu、Pb、Fe、Zn、Mn、Ni、Cd、As和Hg含量进行了检测,并以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及水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限量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水体中Cr、Pb和Hg为主要污染元素,超标率分别为22.2%、11.1%和5.6%,水体中不同季节Pb和Cr含量变化基本特征为丰水期>平水期>枯水期,河网不同江段变化特征不同,这与重金属在水体中的存在形态及受水动力条件影响有关;鱼体中残留的重金属元素有Cr、Pb和As,超标率分别为36.7%、27.1%和6.3%,超标鱼类主要分布于肇庆-富湾及大塘-三水江段。不同鱼类重金属元素残留特征为底层鱼大于中上层鱼,肉食性鱼大于植食性鱼和杂食性鱼。Pb和Cr为珠江三角洲河网区水体及鱼体中重金属污染的主要元素。
- 谢文平陈昆慈朱新平聂湘平郑光明潘德博王少冰
- 关键词:重金属珠江三角洲
- 广东北江和西江水体及水生动物体中氯苯类有机物含量调查被引量:1
- 2010年
- 利用气相色谱(GC-ECD)方法对广东省北江及西江河道水体及水生动物受氯苯类(CBs)污染现状进行调查,并对其污染现状及生态影响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西江表层水中CBs的总质量浓度为27.63~122.19ng·L^(-1),平均值为60.02 ng·L^(-1);北江表层水为33.07~169.4 ng·L^(-1),平均值为76.65 ng·L^(-1)。DCBs、TCBs、TeCBs、PeCB和HCB所占比例在西江依次为94.56%、2.53%、0.11%、1.30%、0.13%,北江依次为95.14%、1.26%、0.76%、1.21%、0.72%。干流河段丰水季氯苯质量浓度高于枯水季,河网段没有明显季节变化,不同江段的分布从大到小为北江河网、西江河网、北江干流、西江干流。水生动物体中CBs平均质量比,贝类为4 159.81ng·g^(-1),虾为1342.32ng·g^(-1),鱼类为1524.85 ng·g^(-1)。氯苯类有机物在水生动物体内所占的比例从大到小依次为DCBs、TeCBs、TCBs、PeCB、HCB。CBs在水和生物体之间存在富集和放大作用,河蚬和肉食性鱼类对高氯代苯富集程度高于低氯代苯,同时也高于虾类和其他食性鱼类。
- 谢文平朱新平陈昆慈聂湘平郑光明王少冰
- 关键词:环境学氯苯类有机物水生动物
- 宝石鲈苗种繁育及养殖技术研究与应用
- 陈昆慈朱新平潘德博李凯彬陈永乐赵建史燕郑光明刘毅辉谢文平马丽莎吴仕辉戴晓欣王少冰
- 引进澳大利亚宝石鲈,研究了宝石鲈在驯化过程中的生态特点与生物学特性,获得遗传种质和池塘驯化养殖的基础数据,建立了宝石鲈的驯化养殖技术。建立了完整的宝石鲈人工繁殖技术并获得国家发明专利。使亲鱼催产产卵率达到92%,受精率及...
- 关键词:
- 关键词:宝石鲈人工繁殖池塘养殖
- 珠江下游河段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及污染评价被引量:61
- 2012年
- 为了解珠江下游出海河道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及各污染物的潜在生态危害程度,用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法和原子荧光法测定了21个样点沉积物中13种元素的总量,及对底泥中主要重金属污染状况和潜在生态风险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珠江下游河道总Fe、总Mn含量分别为41 658.73 mg.kg-1和1 104.73 mg.kg-1,微量元素Cr、Co、Ni、Cu、Zn、As、Se、Cd、Sb、Pb和Hg的平均值分别为86.62、18.18、54.10、80.20、543.60、119.55、4.28、10.60、20.26、104.58和0.520 mg.kg-1,地积累指数评价结果显示,表层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程度顺序为:Cd>As≈Zn>Hg>Pb≈Cu≈Cr,潜在生态风险程度大小顺序:Cd>Hg>As>Cu>Pb>Zn>Cr,Cd是该水域污染和潜在生态风险最大的元素,单项潜在生态风险与区域综合潜在生态风险一致.珠江下游河道底泥Cd、Hg和Pb污染受输入影响北江大于西江和东江.聚类分析结果表明,研究站位潜在生态风险可分5类,基本反映了站位分布及沉积物环境污染变化特征.总体而言,重金属污染和生态风险程度较高的江段有陈村-沙湾段、陈村-顺德港段及外海-虎跳门段,北江及相关河道污染程度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高于区域其他江段.
- 谢文平王少冰朱新平陈昆慈潘德博洪孝友尹怡
- 关键词:ICP-MS地积累指数潜在生态风险指数聚类分析
- 麦溪鲤肌肉营养成分分析被引量:3
- 2013年
- 利用常规肌肉营养检测方法测定了麦溪鲤肌肉营养成分。结果表明,麦溪鲤肌肉中水分、粗蛋白质、粗脂肪和灰分的质量分数分别为76.50%、14.81%、6.85%、1.11%。麦溪鲤肌肉中检测出17种氨基酸,氨基酸总量占鲜样重的13.05%,其中鲜味氨基酸(天冬氨酸、谷氨酸、甘氨酸和丙氨酸)总量为5.09%,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EAA/TAA)比例为38.31%。根据氨基酸评分(AAS)、化学评分(CS),麦溪鲤肌肉限制性氨基酸为甲硫氨酸+半胱氨酸。麦溪鲤肌肉共检测出脂肪酸25种,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SFA/UFA)含量比为0.64:1,富含的十六碳酸(C16∶0)和油酸甲酯(C18∶1n9c)占到全部脂肪酸含量的70%以上。
- 王少冰洪孝友朱新平潘德博
- 关键词:肌肉营养成分
- 气相色谱法测定水产品中五氯苯酚及其钠盐残留量的不确定度分析被引量:3
- 2012年
- 采用分层建模的方法,对气相色谱法测定水产品中五氯苯酚及其钠盐残留量的不确定度进行评定,分析了测量过程中不确定度的各项来源,计算了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结果为标准曲线回归拟合的不确定度贡献最大,其次为样品前处理的不确定度。
- 王少冰尹怡朱新平谢文平
- 关键词:不确定度五氯苯酚水产品气相色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