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建浦

作品数:7 被引量:29H指数:2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光电信息工程学系现代光学仪器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理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电子电信
  • 2篇理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6篇发光
  • 5篇亚胺
  • 5篇二极管
  • 5篇发光二极管
  • 4篇电致发光
  • 4篇酰亚胺
  • 4篇聚酰亚胺
  • 3篇有机发光
  • 3篇有机发光二极...
  • 2篇微腔
  • 1篇电致发光性能
  • 1篇调谐
  • 1篇亚胺化
  • 1篇右手
  • 1篇折射率
  • 1篇全色显示
  • 1篇左右手
  • 1篇可调
  • 1篇可调谐
  • 1篇可溶性聚酰亚...

机构

  • 7篇浙江大学

作者

  • 7篇王建浦
  • 3篇刘旭
  • 2篇叶辉
  • 2篇顾培夫
  • 2篇徐慎刚
  • 1篇杨立功
  • 1篇陈海星
  • 1篇黄弼勤
  • 1篇沈伟东
  • 1篇李海峰
  • 1篇杨慕杰

传媒

  • 2篇光子学报
  • 1篇仪器仪表学报
  • 1篇2001年全...
  • 1篇中国仪器仪表...

年份

  • 1篇2004
  • 4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1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基于MEMS的波长可调谐微腔有机发光二极管的设计被引量:3
2004年
利用MEMS空气腔在静电力作用下的变形 ,设计了一种波长可调谐的微腔电致有机发光二极管 通过外加电压 ,可调制发光中心波长 模拟计算了不同电压下的光谱特性 ,结果表明可以获得半宽度为 2 .14nm ,可调谐范围为 15 0nm的发光光谱
沈伟东王建浦陈海星李海峰刘旭顾培夫
关键词:有机发光二极管微腔MEMS可调谐
含芇可溶性聚酰亚胺的合成和电致发光性能
本文设计并合成了一种未见报到的既含芴基又含芇酰亚胺的共聚型聚酰亚胺,简称PIPX,初步研究3PIPX的电致发光性能,发现PIPX具有空穴传输功能.以5MH/ML的PIP5氯仿溶液,加10℅PBD(变量比),200RPM旋...
杨慕杰徐慎刚叶辉王建浦刘旭
关键词:聚酰亚胺电致发光
文献传递网络资源链接
新型苝聚酰亚胺发光二极管的研究
该文研究了染料小分子苝键合在聚酰亚胺主链上的新型苝聚酰亚胺PFB5与PFF5的光致发光性质,以及发光二极管的制备与特性分析,可调谐微腔聚合物电致发光二极管的设计和模拟结果,聚合物链内的能量转移现象,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内...
王建浦
关键词:伏安特性电致发光
文献传递
光波在左右手系材料界面处的传输特性被引量:26
2003年
根据电磁场理论推导了左、右手系材料界面处菲涅耳公式及菲涅耳系数的角度表达形式 ,研究了界面处反射系数和透射系数的变化情况 ,以及布鲁斯特角的确定和全反射时的光学特性 。
杨立功顾培夫黄弼勤王建浦
关键词:负折射率
一种使用聚酰亚胺的新型有机发光二极管的研究
报道一种新型的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这种OLED是用热稳定性好的聚合物;芴基咔唑苝聚酰亚胺(PFF5)(玻璃化温度Tg=374℃)做发光层.其电致发光光谱有两上发射峰,分别位于450纳米和545纳米处.545纳米的...
王建浦刘旭叶辉徐慎刚杨幕杰
关键词:发光二极管电致发光聚酰亚胺
文献传递
一种使用聚酰亚胺的新型有机发光二极管的研究
2002年
报道一种新型的有机发光二极管 (OL ED) ,这种 OL ED是用热稳定性好的聚合物 ;芴基咔唑聚酰亚胺 (PFF5 ) (玻璃化温度 Tg=374℃ )做发光层。其电致发光光谱有两上发射峰 ,分别位于 45 0纳米和 5 45纳米处。 5 45纳米的发射峰源自基团的发光 ,而 45 0纳米处的发射峰有来自芴基团的发射。由于发射过程中有从芴基团到基团的能量转移 ,器件有较高的内量子效率。
王建浦刘旭叶辉徐慎刚杨幕杰
关键词:有机发光二极管电致发光聚酰亚胺
新型(艹北)聚酰亚胺发光二极管的研究
作为未来平板显示最有力竞争者的聚合物发光二极管由于众多优异表现而引起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兴趣。本文研究了染料小分子苝键合在聚酰亚胺主链上的新型苝聚酰亚胺PFB5与PFF5的光致发光性质,以及发光二极管的制备与特性分析,可调谐...
王建浦
关键词:发光二极管微腔空穴传输全色显示亚胺化发光强度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