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敏

作品数:61 被引量:183H指数:8
供职机构: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业务建设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7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 1篇专利

领域

  • 5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9篇针刺
  • 10篇中风
  • 10篇中风后
  • 9篇神经麻痹
  • 8篇验案
  • 8篇针刺疗
  • 8篇针刺疗法
  • 8篇刺法
  • 8篇刺法治疗
  • 8篇刺疗法
  • 7篇针刺治疗
  • 7篇针药
  • 7篇周围性面神经...
  • 7篇面神经
  • 7篇面神经麻痹
  • 7篇经筋
  • 7篇经筋刺法
  • 6篇血压
  • 6篇针灸
  • 6篇高血压

机构

  • 58篇天津中医药大...
  • 1篇天津市第三中...
  • 1篇天津市公安医...
  • 1篇宁河县中医医...

作者

  • 58篇王敏
  • 7篇李银虹
  • 7篇高莹
  • 7篇王舒
  • 6篇张杰
  • 4篇武连仲
  • 4篇高淑红
  • 4篇王颖
  • 3篇李晶
  • 3篇刘雅静
  • 3篇杨建
  • 2篇王季良
  • 2篇李春梅
  • 2篇武琳
  • 2篇吴敬
  • 1篇路明
  • 1篇刘健
  • 1篇李桂平
  • 1篇杨进
  • 1篇杨强

传媒

  • 12篇湖南中医杂志
  • 5篇天津中医药
  • 3篇山西中医
  • 3篇上海针灸杂志
  • 3篇新中医
  • 3篇中华针灸电子...
  • 2篇中国针灸
  • 2篇辽宁中医杂志
  • 2篇天津中医药大...
  • 2篇第六届天津国...
  • 1篇World ...
  • 1篇实用中医内科...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中风与神经疾...
  • 1篇河南中医
  • 1篇陕西中医
  • 1篇甘肃中医
  • 1篇中医药导报
  • 1篇医学研究杂志
  • 1篇中医临床研究

年份

  • 1篇2025
  • 2篇2024
  • 5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21
  • 5篇2020
  • 5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4
  • 4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3篇2009
  • 7篇2007
  • 2篇2004
  • 4篇2000
6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针刺治疗桡神经麻痹临床疗效及肌电图观察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桡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桡神经麻痹患者60例,采用针刺治疗,治疗14 d后进行运动功能检查及肌电图检测。结果 60例患者中,痊愈36例,好转21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5.0%。结论针刺治疗桡神经麻痹疗效显著,有利于受损神经运动功能恢复。
王敏吴敬李银虹张杰
关键词:针刺桡神经麻痹肌电描记术
“经筋刺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50例疗效观察
笔者于1997年11月~1998年11月采用天津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石学敏教授所创立的“经筋刺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50例,并设对照组30例进行疗效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80例患者均来自本院针灸门诊,根...
王舒王敏张杰吴玉兰武连仲孙兰荣
关键词: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经筋刺法面神经功能
文献传递
针刺治疗妈富隆诱发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验案1则
2018年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erebral Venous Sinus Thrombosis,CVST)属缺血性脑血管病范畴,是指颅内静脉窦形成血栓,引起窦腔狭窄、闭塞,脑静脉血回流和脑脊液吸收障碍,继而引起脑水肿、颅内压增高等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以及相应局灶症状的一组疾病。
胡琮琦王敏张昕垚
关键词: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妈富隆针刺疗法验案
针刺治疗脑出血术后运动性失语一例
2013年
患者女,48岁。主因右侧肢体不遂伴语言障碍22d,于2011年3月21日到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患者于2011年2月27日下午3时许,如厕后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右侧肢体活动不便,神昏,
王敏戚玉芝
关键词:脑出血
针药结合治疗急性脊髓炎后遗症1例
2019年
急性脊髓炎是指各种感染后引起自身免疫反应所致的急性横贯性脊髓炎性病变,又称急性横贯性脊髓炎,以病损平面以下肢体瘫痪、传导束性感觉障碍和尿便障碍为特征[1]。笔者以针药结合治疗急性脊髓炎患者1例,现报道如下。
吴林峰王敏
关键词:针药夹脊穴
洛书九宫针法治疗卒中后偏瘫患肢水肿临床观察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观察洛书九宫针法治疗卒中后偏瘫患肢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为洛书九宫针法组和常规针刺治疗组,每日针刺1次,每周5次,共进行10次针刺治疗,于针刺治疗前后测量患者下肢周径,观察水肿改善程度。结果洛书九宫针法组有效率93.3%,疗效显著优于常规针刺治疗组。结论洛书九宫针法治疗偏瘫后下肢水肿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杨建高莹王敏
关键词:偏瘫下肢水肿
经筋刺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50例临床观察被引量:8
2007年
目的:观察经筋刺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及时患者面部穴位微循环的影响。方法:对50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采用经筋刺法治疗(主穴:阳白、颧髎、颊车),每天针刺1次,30天为1疗程。治疗1疗程后评价临床疗效,并于治疗前及治疗1疗程后进行面部穴位(阳白、颧骼、颊车)微循环参数的检测。结果:总有效率为100%,愈显率为92%;阳白、颊车穴微循环血流量、血流速度及血细胞浓度相对值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顿移穴微循环血流量、血流速度、血细胞浓度相对值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经筋刺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显著,其机制可能与改善患者局部微循环损伤状态有关。
王敏刘雅静
关键词: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经筋刺法微循环
Therapeutic effect on windstroke combined with obesity treated with acupoint application被引量:1
2009年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influences on functional rehabilitation of affected extremities after suffering windstroke and recurrence rate by weight control. Methods One hundred and seven cases of windstroke were randomized into acupoint application with puncture group (55 cases) and puncture group (52 case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the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 (NIHSS) scores, Barthel index score and recurrence rates within one year were observed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in two groups.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81.8% in acupoint application with puncture group and 44.2% in puncture group, 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 01) ; th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ere presented statistically in comparison of NIHSS and Barthel between the two groups after treatment, and in both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P〈0.01), and presented as well in comparison of recurrence rates within one year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 Conclusion Weight intervention helps to not only recover the function of affected extremities, but also probably be good for reducing recurrence rate of windstroke.
尹丽丽李春梅高淑红王敏
关键词:OBESITY
火针配合体针围刺治疗局限性神经性皮炎疗效观察被引量:16
2014年
[目的]观察火针配合体针围刺治疗局限性神经性皮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7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40例,采用火针配合体针围刺治疗;对照组36例,采用醋酸去炎松尿素软膏外用治疗,2周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3%;两组有效病例随访半年,治疗组复发率为5.3%,对照组为23.3%;两组主要症状、体征,即瘙痒及皮损改善程度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火针配合体针围刺治疗局限性神经性皮炎疗效确切,取穴简便,无毒副作用,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王敏杨进李岩
关键词:神经性皮炎火针疗法
关于使用化学物理方法治疗中风后口咽部吞咽障碍的研究进展:当前证据回顾和未来考虑
2024年
中风后口咽部吞咽困难是中风的常见并发症。口咽部吞咽困难是指由于脑中风影响了支配咽部肌肉的神经、感觉功能,使患者吞咽食物时出现吞咽反射消失和进食食物进入气管引起呛咳。目的:探讨使用化学物理治疗中风后口咽部吞咽障碍的最新研究进展。方法:检索PubMed和知网1992年―2023年口咽部吞咽困难相关的化学物理治疗方法,分析总结化学治疗之肉毒杆菌毒素注射术、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之鼻胃管、球囊导管扩张术、神经调节、迷走神经刺激及针灸的最新进展研究报告和临床证据。结果: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药物治疗正以前所未有的步伐走向临床治疗的舞台。肉毒杆菌毒素注射术和球囊导管扩张术也随着设备的不断完善和创新带给了患者更方便、舒适的体验。迷走神经刺激更是新起之秀。神经调节则是中风后口咽部吞咽困难不可或缺的治疗方式。针灸治疗更是同时兼具安全性和普适性的特点。结论:但尽管有如此多丰硕的成果,仍存在几个关键问题。包括肉毒杆菌毒素治疗定位的准确性和操作的简易性、药物治疗剂量的安全性、迷走神经治疗的最佳刺激参数及神经调节治疗的最佳治疗靶点和长期效果等,都在未来的临床试验中还有待解决。
彭晓南张军风秦文秀王敏
关键词:中风神经调节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