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晓云

作品数:21 被引量:63H指数:4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南京市医学科技发展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缺血
  • 4篇血小板
  • 4篇血小板活化
  • 4篇血小板活化因...
  • 4篇活化
  • 4篇活化因子
  • 4篇梗死
  • 4篇大脑
  • 3篇中动脉
  • 3篇神经元
  • 3篇癫痫
  • 3篇大脑中动脉
  • 2篇电图
  • 2篇凋亡
  • 2篇症状
  • 2篇神经保护
  • 2篇受体
  • 2篇受体拮抗剂
  • 2篇缺血模型
  • 2篇拮抗剂

机构

  • 21篇南京大学医学...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约翰·霍普金...

作者

  • 21篇王晓云
  • 12篇徐运
  • 9篇黄嵘
  • 6篇朱文斌
  • 6篇王翀
  • 6篇王中原
  • 5篇管得宁
  • 4篇王岚
  • 4篇徐宏华
  • 3篇卢正娟
  • 2篇李敬伟
  • 2篇朱晓蕾
  • 2篇朱琳
  • 2篇王正阁
  • 1篇张梅娟
  • 1篇张颖冬
  • 1篇朱斌
  • 1篇陈蕾
  • 1篇陈雪梅
  • 1篇陶元祥

传媒

  • 3篇临床神经病学...
  • 2篇中西医结合心...
  • 2篇实用神经疾病...
  • 1篇中国神经免疫...
  • 1篇脑与神经疾病...
  • 1篇河北医学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中国临床康复
  • 1篇西部医学
  • 1篇中国脑血管病...
  • 1篇江苏省第十七...

年份

  • 2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0
  • 1篇2009
  • 4篇2007
  • 1篇2006
  • 3篇2005
  • 4篇2004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血小板活化因子受体拮抗剂的神经保护作用
2005年
目的:探讨血小板活化因子(platelet-activatingfactor,PAF)所致的神经元损伤是否通过PAF受体而起作用,PAF受体拮抗剂对神经元损伤是否具有保护作用。方法:实验于2003-05/2004-05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神经科研究室和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Dr.Tao实验室完成。使用原代野生型小鼠皮质神经元细胞培养系统;不同剂量PAF处理神经元细胞24h,并经PAF拮抗剂5μmol/LBN52021预处理;碘化物/钙黄绿素染色检测细胞凋亡,MTT法测定神经元生存能力。结果:0.3和0.6μmol/LPAF明显增加神经元细胞死亡率,0.01和0.10μmol/L增加死亡率不明显;PAF受体拮抗剂5μmol/LBN52021明显地抑制0.3μmol/LPAF所致的神经毒性。结论:PAF介导的神经元损伤是通过其受体而作用的,PAF受体拮抗剂对神经元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王岚徐运黄嵘王翀朱琳管得宁王晓云朱文斌
关键词:神经元细胞凋亡
急性脑卒中患者的睡眠障碍被引量:5
2007年
管得宁徐运黄嵘王晓云朱文斌卢正娟
关键词:睡眠障碍发生率大脑皮质脑卒中患者急性脑卒中
兔大脑中动脉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制作和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观察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探讨线栓法制作兔大脑中动脉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的最适线栓头端直径,并采用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技术(PET)检查缺血脑组织葡萄糖代谢水平的变化。方法将兔龄5~6个月的健康雄性新西兰白兔27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手术组,其中假手术组3只,手术组24只。根据线栓头端直径不同再将手术组随机分为0.25~0.29(A组)、0.30~0.34(B组)、0.35~0.39(C组)及0.40~0.45mm组(D组),每组6只兔。所有兔在手术后30min、3及6h行脑PET检查,6h行神经功能评分。检查结束后,解剖观察并取脑组织做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FC)染色。结果①有1/3枕动脉起自颈内动脉。②手术组24只兔中,有15只模型成功,线栓进人大脑中动脉,A、B、C及D组插线成功的比例分别为3/6、5/6、5/6及2/6,B、C组与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缺血30min,15只成功模型的PET结果即显示双侧基底核、颞叶、顶叶皮质葡萄糖代谢率的比值(右侧/左侧)下降,且随缺血时间延长下降越明显;似手术组无下降。与假手术组比较,A、B、C、D组比值下降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P〈0.01,P〈0.05)。④A组6h神经功能评分〈2级,TFC染色未发现明显异常:B、C及D组6h神经功能评分≥2级,TTC染色可见明显的梗死病灶。结论制作兔大脑中动脉局灶性缺血模型最佳线栓头径为0.30~0.40mm。PET检查对早期血流量减少很敏感,可作为研究脑缺血的有效评估手段。
王晓云朱文斌陈雪梅陈蕾徐运
关键词: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16例痛性眼肌麻痹患者的诊断及预后分析被引量:2
2004年
目的 了解痛性眼肌麻痹的诊断、鉴别诊断、病因及预后。方法 总结16例痛性眼肌麻痹患者(THS)的临床特点、实 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治疗效果及预后。结果 16例患者中单纯动眼神经损害7例,动眼及滑车神经同时受累3例,动眼、滑车及 外展神经受累4例;累及到三叉神经第一、二支者2例。16例患者均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头痛消失时间1-14d。眼肌麻痹恢复 时间为10-65d,随访1年内有2例复发。结论 THS是一种排除性的诊断,必需在多方面检查排除了其它引起眼肌麻痹的病变的 基础上才能确诊;肾上腺皮质激素对THS治疗有效。
王晓云徐宏华
关键词:痛性眼肌麻痹动眼神经展神经三叉神经
支架成形术治疗症状性大脑中动脉狭窄3例报告被引量:2
2007年
大脑中动脉狭窄是引起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重要原因之一,以往预防脑卒中的主要措施是抗凝及抗血小板治疗。然而,临床研究显示,以往的预防措施并不能有效预防脑卒中的发生。支架成形术作为治疗症状性大脑中动脉狭窄的一种措施越来越引起了人们的兴趣。现将我们诊治的3例报告如下。
王晓云朱文斌李敬伟
关键词:大脑中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
耐药性原发全面强直阵挛性癫痫患者的默认模式网络连接活性降低
王中原王正阁乔婷婷王晓云卢正娟徐运
基于模块的原发全面性癫痫丘脑皮层网络的连接组学研究
<正>原发全面强直阵挛性癫痫发作症状严重,对患者影响大,但是常规的磁共振检查是正常的,没有明确的致痫灶。近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其丘脑皮层网络的结构和功能异常,电生理研究发现丘脑和皮层都参与了全面性发作的起始和传播,脑结...
王正阁朱斌张冰王晓云王中原徐运刘翔宇
文献传递
老年人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56例临床分析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研究老年人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临床特点。方法对老年人自发性SAH临床资料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老年人自发性SAH仍以动脉瘤破裂出血为主,56例患者中行DSA检查43例(76.8%),发现动脉瘤患者35例(81.4%),发现动脉瘤42个,其中多发性动脉瘤4例,动脉瘤多分布在前、后交通动脉。DSA阴性者6例,动静脉畸形(AVM)2例。头痛、脑膜刺激征常不明显,早期出现意识障碍者和有并发症、伴发病者多见。结论了解老年人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特点,早期DSA检查并积极治疗,可减少再出血的风险,降低死亡率。
王晓云王翀黄嵘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出血老年人
ERαKO小鼠缺血模型中雌激素的作用机制研究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通过对ERαKO(ER-α受体缺乏)小鼠大脑中动脉梗死模型的研究,了解ER-α受体亚型的作用,进一步了解雌激素的作用机制。方法用生理盐水、25μg/ml、50μg/mlβ-雌二醇分别处理雄性野生型小鼠(WT)和α基因敲除型小鼠(ERαKO),3d后制成大脑中动脉梗死模型(MCAO),分别于2h、24h进行行为学评分,缺血2h后再灌注22h后处死取脑测定脑梗死面积。结果WT组中雌激素处理后的小鼠梗死面积明显减少(P<0.05),ERαKO小鼠中雌激素同样有效(P<0.05)。结论雌激素对缺血性脑组织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去除雌激素α受体基因后并不影响雌激素的脑保护作用,结果说明α受体在雌激素的作用机制中并非必需。
徐宏华王晓云
关键词:梗死面积雌激素缺血模型ERΑ小鼠大脑中动脉梗塞
24小时动态脑电图对发作性意识丧失成年患者的病因诊断价值被引量:8
2010年
目的探讨24 h动态脑电图(AEEG)对成年患者发作性意识丧失病因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39例发作性意识丧失成年患者的24 h AEEG监测结果。结果 39例患者中癫痫11例(28.2%),心源性晕厥8例(20.5%),脑源性晕厥5例(12.8%),反射性晕厥15例(38.5%)。癫痫患者均出现棘波、棘慢波、尖慢波等典型痫样放电;37.5%(3/8)的心源性晕厥出现阵发性弥漫性中至高波幅慢波;80.0%(4/5)的脑源性晕厥患者有脑电图异常,表现为基本节律减慢、阵发性局限性θ波或散在θ波增多;40.0%(6/15)的反射性晕厥患者AEEG为轻度异常。结论 24 h AEEG是鉴别癫痫与晕厥的有力手段。晕厥发作间期脑电图显示广泛阵发性慢波的患者应警惕心源性晕厥的可能。
王中原王晓云徐运
关键词:24H动态脑电图癫痫晕厥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