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晓辉

作品数:8 被引量:35H指数:3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吉林军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军队“十一五”科技攻关课题“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肺炎
  • 4篇感染性
  • 4篇感染性肺炎
  • 3篇院内肺炎
  • 3篇逆行
  • 3篇逆行感染
  • 2篇医院内
  • 2篇医院内感染
  • 2篇院内感染性肺...
  • 1篇多态
  • 1篇多态性
  • 1篇炎症
  • 1篇炎症反
  • 1篇炎症反应
  • 1篇医院感染
  • 1篇医院感染性
  • 1篇医院感染性肺...
  • 1篇细胞
  • 1篇流行病
  • 1篇流行病学

机构

  • 8篇第四军医大学...

作者

  • 8篇王晓辉
  • 8篇代芊
  • 8篇邓宏
  • 7篇黄汉朝
  • 6篇张红艳
  • 2篇刘铁

传媒

  • 2篇解放军预防医...
  • 2篇解放军医学杂...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人民军医

年份

  • 4篇2001
  • 4篇2000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白介素-8水平与医院感染性肺炎关系的初步研究被引量:3
2001年
目的 :探讨全身及局部白介素 - 8(IL - 8)水平与医院内感染性肺炎 (NosocomialPneumonia ,NP)发生的关系 ,为NP发病免疫机制的研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以气管切开 (或插管 )病人为研究对象 ,按全国医院感染监控中心制订的标准确诊NP。用防污染标本刷 (PSB)采集下呼吸道分泌物 ,ELISA法测定下呼吸道分泌物及血清中IL - 8的水平。结果 :NP组较对照组血清IL - 8水平显著升高 ,第 5天分别为 ( 3.96± 2 .75) μg·L- 1和 ( 3.54± 1.82 ) μg·L- 1,第 7天分别为 ( 4 .4 6± 1.13) μg·L- 1和 ( 3.4 1± 1.56) μg·L- 1;下呼吸道分泌物中的IL - 8水平第 5天分别为( 4 .36± 2 .68) μg·L- 1和 ( 3.79± 1.89) μg·L- 1,第 7天分别为 ( 4 .99± 2 .0 1) μg·L- 1和 ( 3.58± 2 .2 3)μg·L- 1,且高于血清IL - 8水平。NP组在入院第 5~ 7天血清IL - 8呈上升趋势 ,与出现NP的时间相吻合。结论 :IL - 8可能是免疫炎症反应中重要的细胞因子 ,IL - 8水平升高可能是NP发生的早期标志 ,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代芊刘铁王晓辉邓宏张红艳
关键词:免疫炎症反应白细胞介素8
随机扩增多态性技术在院内肺炎逆行感染途径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11
2001年
目的 为确证胃→咽→下呼吸道逆行感染途径存在与否 ,研究胃液 p H值变化与院内感染性肺炎(nosocom ial pneum onia,NP)发生的关系。方法 以气管切开 (或插管 )患者为对象 ,用防污染标本刷 (PSB)采集标本 ,由细菌表型分型 ,直至质粒 DNA、酶切、随机扩增多态性 (RAPD)等基因分型 ,前瞻性观察 NP的发生情况。结果  11名患者有逆行感染存在 (发生率为 2 2 % ) ,即在胃部分离出病原菌 1~ 2 d后 ,PSB在咽部及下呼吸道也检出相同的细菌 ,应用质粒图谱、酶切图谱和 RAPD等分子生物学技术进行同源性分析 ,证明其具有很高的同源性 ;将美蓝经胃管注入患者胃内 ,1~ 2 d后在咽部及下呼吸道可检出蓝色分泌物 ;随着胃液 p H值升高胃内细菌定植增加 ,NP的发生率升高。结论 存在胃→咽→下呼吸道的逆行感染途径 ;NP的发生与胃液 p
代芊邓宏黄汉朝王晓辉
关键词:院内感染性肺炎逆行感染流行病学
院内感染性肺炎逆行感染途径的基因多态性研究被引量:11
2000年
目的 为确证胃→咽→下呼吸道逆行感染途径存在与否 ,研究胃液pH值变化与院内感染性肺炎 (Nosocomialpneumonia ,NP)发生的关系。方法 以气管切开 (或插管 )病人为对象 ,用防污染标本刷 (PSB)采集标本 ,由细菌表型分型 ,直至质粒DNA、酶切、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等基因分型 ,前瞻性观察NP的发生情况。结果  11名患者有逆行感染存在 (发生率为 2 2 % ) ,即在胃部分离出病原菌 1、2d后 ,PSB在咽部及下呼吸道也检出相同的细菌 ,应用质粒图谱、酶切图谱和RAPD等分子生物学技术进行同源性分析 ,证明其具有很高的同源性。将美蓝经胃管注入病人胃内 ,1、2d后在咽部及下呼吸道可检出蓝色分泌物。随着胃液pH值升高 ,胃内细菌定植增加 ,NP的发生率升高。结论 存在胃→咽→下呼吸道的逆行感染途径。NP的发生与胃液pH值显著相关。
代芊邓宏黄汉朝王晓辉张红艳
关键词:逆行感染基因多态性
吉林地区院内肺炎危险因素的巢式病例对照研究
2001年
采用巢式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 ,探讨院内感染性肺炎 (NP)的致病危险因素。对 2 0多种可能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 ,有 17种呈显著性差异。对这 17种主变量进行多因素条件性Logistic回归分析 ,其中意识障碍 (OR =11.0 819)、气管切开 (或插管 ) >2周 (OR =9.6 5 13)、手术持续时间≥ 4h(OR =7.315 4)、预防性应用抗生素 (OR =8.96 98)、免疫功能低下 (OR =6 .886 1)、应用激素 (OR =6 .5 896 )、应激性溃疡预防用药 (OR =12 .6 371)、留置胃管 (OR =9.95 14)、多器官功能衰竭 (OR =10 .2 836 )为NP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本研究证明NP的发生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且证明存在胃→咽→下呼吸道的逆行感染途径。
代芊王晓辉邓宏黄汉朝张红艳
关键词:肺炎巢式病例对照研究LOGISTIC模型医院内感染
GM-PFGE在院内肺炎逆行感染途径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00年
本文以气管切开 (或插管 )病人为研究对象 ,用防污染标本刷 (PSB)采集标本 ,用质粒DNA图谱、酶切图谱、全基因组DNA稀有位点酶切脉冲电场电泳 (GM PFGE)等基因分型方法 ,前瞻性观察NP的发生情况。结果 11名患者有逆行感染存在 (发生率为 10 2 % ,占感染病例的 2 2 % ) ,即在胃液分离出病原菌一、二天后 ,PSB在咽部及下呼吸道也检出相同的细菌 ,应用上述分子生物学技术进行同源性分析 ,聚类分析相似系数为 10 0 %。将美兰经胃管注入病人胃内 ,而后在咽部及下呼吸道也有蓝色分泌物检出。
代芊邓宏黄汉朝王晓辉张红艳
关键词:逆行感染肺炎
防污染标本刷在医院内感染性肺炎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00年
目的 :研究防污染标本刷 (PSB)采样法在院内感染性肺炎 (NP)病原学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气管切开 (或插管 )的患者 10 8例 ,发生NP的为病例组 ( 50例 ) ,未发生NP的为对照组 ( 58例 ) ,所有病例分别用PSB法、吸痰法和常规咽拭子法作细菌定量培养 ,比较各种采样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PSB法和吸痰法所分离到的细菌类型基本一致 ,有 5例患者同时分离到 2种致病菌。PSB法和吸痰法的敏感性分别为 92 %与 84 % ;特异性分别为 96.6%与 93.1% ,均显著优于咽拭子法的敏感性及特异性 ( 4 2 % ,2 9.3% ) ,前者 χ2 =19.62 ,P <0 .0 1,后者 χ2 =17.16,P <0 .0 1。PSB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虽然略高于吸痰法 ,但无显著性差异 ,χ2 =1.17,P>0 .0 5。然而吸痰法操作复杂 ,标本处理繁琐 ,污染环节多。结论 :PSB采样法是目前NP病原学诊断上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高的采样技术 ,且操作安全简便 。
代芊邓宏黄汉朝王晓辉张红艳
关键词:感染性肺炎
医院内感染的前瞻性监测被引量:2
2001年
为了解吉林市医院感染状况 ,建立和完善医院感染监控系统 ,随机选择三所医院内科、外科系统进行随机抽样的医院感染前瞻性监测。结果共监测 135 9例 ,院内感染总例次为 2 2 8例 ,发生率为 16 .80 % ,以呼吸内科感染率最高 ,为 18.6 3%。感染部位依次为下呼吸道 (38.6 0 % )、泌尿道 (2 6 .32 % )、伤口 (17.11% )等。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 ,占 6 1.2 0 % ,其中铜绿假单孢菌最多见 ,占 2 5 .6 0 %。各种病原菌对多种抗生素耐药 ,存在抗生素使用不合理及盲目用药问题。提示必须建立完善的院内感染监控系统 ,采取综合防治措施 。
代芊王晓辉邓宏黄汉朝刘铁
关键词:医院内感染
医院内感染性肺炎病原学诊断3种采样方法的比较被引量:1
2000年
代芊邓宏黄汉朝王晓辉张红艳
关键词:肺炎医院感染病原学采样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