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殿冰

作品数:26 被引量:8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重点部署项目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专利
  • 5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篇生物学
  • 3篇医药卫生
  • 3篇农业科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理学

主题

  • 10篇杆菌
  • 8篇芽孢
  • 6篇炭疽
  • 5篇蛋白
  • 5篇纳米
  • 5篇基因
  • 4篇芽孢杆菌
  • 4篇荧光
  • 4篇脂肪酶
  • 4篇脂肪酶产生菌
  • 4篇炭疽芽孢
  • 4篇重叠PCR
  • 4篇结构基因
  • 4篇枯草芽孢杆菌
  • 4篇产生菌
  • 3篇炭疽芽孢杆菌
  • 3篇吡嗪酰胺
  • 3篇细胞
  • 3篇免疫
  • 3篇纳米材料

机构

  • 26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东南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普瑞基准科技...

作者

  • 26篇王殿冰
  • 25篇张先恩
  • 14篇危宏平
  • 14篇张治平
  • 5篇崔宗强
  • 4篇周亚凤
  • 4篇王晓英
  • 3篇周满
  • 2篇赵金凤
  • 2篇余军平
  • 2篇李峰
  • 2篇李恒
  • 2篇杨航
  • 2篇门冬
  • 2篇耿学磊
  • 2篇王旭颖
  • 2篇顾宁
  • 1篇田博
  • 1篇田博

传媒

  • 2篇生物工程学报
  • 1篇科学通报
  • 1篇中国科学院院...
  • 1篇中国科学:化...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2
  • 1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5篇2012
  • 3篇2011
  • 2篇2010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S-层蛋白体外自组装的多功能新型生物纳米材料
本发明首次将炭疽芽孢杆菌S-层蛋白EA1与甲基对硫磷水解酶MPH融合表达,通过体外自组装技术,获得了一种全新的基于S-层蛋白体外自组装的多功能新型生物纳米材料。该材料制备步骤包括重组载体PQE30-MPH和PQE30-E...
张先恩王殿冰王旭颖张治平
文献传递
一种定量检测炭疽芽孢的磁性免疫层析试纸条及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定量检测样品中炭疽芽孢的磁性免疫层析试纸条及制备方法,硝酸纤维素膜上预包被有炭疽芽孢检测线和质控线,粘贴于底板上的第一层为硝酸纤维素膜,硝酸纤维素膜靠近检测线的一端粘贴有结合垫,另一端粘贴有吸收垫,结合垫...
张先恩王殿冰田博危宏平张治平
文献传递
一种枯草芽孢杆菌脂肪酶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枯草芽孢杆菌脂肪酶及制备方法和应用,一种枯草芽孢杆菌脂肪酶,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BL21/pET28a-Lip A f<Sub>12</Sub>-C<Sub>2</Sub>(R33...
张先恩周亚凤王晓英张治平王殿冰危宏平崔宗强
一种枯草芽孢杆菌脂肪酶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枯草芽孢杆菌脂肪酶及制备方法和应用,一种枯草芽孢杆菌脂肪酶,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BL21/pET28a-/Lip A f<Sub>10</Sub>-H<Sub>1</Sub>(I1...
张先恩周亚凤王晓英张治平王殿冰危宏平崔宗强
文献传递
识别炭疽芽胞杆菌芽孢的多肽序列及其应用
本发明涉及一种识别炭疽芽胞杆菌芽孢的多肽序列及其应用,具体是公开了一段能识别炭疽芽胞杆菌芽孢的NVRTHQSWSGKYCPHRMLAEG氨基酸序列;在此氨基酸序列基础上,增加一些在plyG酶上的氨基酸序列后,能获得对炭疽...
危宏平杨航王殿冰张先恩
文献传递
基于S-层蛋白体外自组装的多功能生物纳米材料
本发明首次将炭疽芽孢杆菌S‑层蛋白EA1与甲基对硫磷水解酶MPH融合表达,通过体外自组装技术,获得了一种全新的基于S‑层蛋白体外自组装的多功能生物纳米材料。该材料制备步骤包括重组载体PQE30‑MPH和PQE30‑EA1...
张先恩王殿冰王旭颖张治平
文献传递
一种基于免疫磁珠富集的甲型流感病毒检测试剂盒及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免疫磁珠富集的甲型流感病毒检测试剂盒及方法,试剂盒包括A、免疫富集反应体系组分;B、环介导的等温核酸扩增体系组分;C、抗体的制备;D、免疫磁珠的制备;E、设计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特异性引物,用于环介...
张先恩王殿冰危宏平张治平
生物传感新原理研究
张先恩张治平李峰王殿冰门冬
生物传感属于典型的汇聚科学领域,是国际前沿研究热点之一,在生命过程深层次、动态信息提取、天然生物体系的模拟和相关应用领域有重要意义。该项目基于微生物学及生物元件的基因操控,致力于生物传感基础研究与创新,建立了一系列新概念...
关键词:
关键词:生物传感生物电子学微生物学
分子生物传感器与细胞内分子影像被引量:2
2017年
分子生物传感器是由生物大分子通过基因重组或DNA合成所构成的传感器,能够实时、可视化探测活细胞及活体内关键分子事件。目前研究热度高、应用广的分子生物传感器包括分子信标(MB)、共振能量转移系统(荧光共振能量转移和生物发光共振能量转移)和分子荧光互补系统(如双分子荧光互补、三分子荧光互补等)。文章介绍了这几类分子生物传感器的原理和特点,重点强调了它们在活细胞分子影像学中的运用,如:研究细胞内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探索生物大分子在细胞中的定位、运动和动力学等。此外,还讨论了分子生物传感器的局限性和面临的挑战,并展望了未来发展方向。"眼见为实",分子生物传感器在这方面发挥独特的作用,它使我们前所未有地深入到细胞内部去观察生物分子事件乃至生物学过程,从而解答更多的生物学难题。
王殿冰崔宗强张先恩
关键词:分子信标荧光共振能量转移
细胞外囊泡及其在疾病诊疗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9年
细胞外囊泡(extracellular vesicles, EVs)是细胞分泌的一种脂质囊泡,尺寸介于30~5000 nm.通过不同的发生机理, EVs可以形成微囊泡体(microvesicles)、凋亡小体(apoptotic bodies)和外泌体(exosomes)等.它们通过携带母细胞的不同脂质、蛋白质和核酸等活性成分来靶向附近或远端细胞,在细胞的信息交流及生理病理过程中均具有重要作用. EVs在生物体系内广泛存在,其生物学功能也越来越多地被认识,或许正在成为一个“细胞外囊泡生物学”领域.对EVs性质的认识也促进了相关应用研究,涉及疾病诊断、治疗和药物运送等.本文重点阐述了EVs的生物起源、生物组成、生物学特性、生物学功能、制备和表征手段,并针对EVs在疾病诊疗中的应用所面临的问题开展讨论.可以预期,对EVs形成和调控机理的深入认识,一方面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EVs的生物学功能、异质性和功能多样性;另一方面有可能基于这些知识来解决EVs开发应用中的瓶颈问题.
黄琳王殿冰顾宁张先恩
关键词:外泌体纳米材料肿瘤标志物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