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泽荣
- 作品数:6 被引量:21H指数:3
-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二甲基亚硝胺所致慢性肝炎模型中IL-18和Fas mRNA的动态变化被引量:5
- 2003年
- 吴建成柏淑禹王泽荣万千红王爱珍
- 关键词:二甲基亚硝胺FAS白细胞介素18
- 清热凉血方抗急性免疫性肝坏死过程中对IL-18及相关因子的影响
- 2005年
- 目的:研究清热凉血方预防急性免疫性肝坏死的作用及机理。方法:将BALB/c小鼠分为3组,A组为正常对照组,B组、C组采用BCG+LPS诱导法建立急性免疫性肝损伤模型,B组为单纯病理组,C组在模型形成前予中药清热凉血方制剂。实验结束进行病理学观察和相关指标检测。结果:肝组织炎症活动度计分(HAI)比较C组与A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B、C组血清IL-18及肝组织IL-18、INF-γ、TNF-α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A组(P<0.05),各组间比较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IL-18、INF-γ、TNF-α在急性免疫性肝坏死动物模型的形成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中药清热凉血方可以防止或减轻急性免疫性肝坏死动物模型的形成。
- 吴建成王泽荣万千红谭友文
-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清热凉血BALB/C小鼠雄性
- IL-18抗体对急性免疫性肝坏死动物模型的影响被引量:2
- 2005年
-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IL) 18 抗体干预,了解IL 18 抗体对急性免疫性肝坏死动物模型的影响。方法取BALB/c 小鼠18 只,随机平分为三组A组(正常对照组);采用结核菌苗(BCG)加脂多糖(LPS)诱导法建立急性免疫性肝损伤模型B组(单纯病理组);抗体治疗组(C组)在模型形成前用IL 18抗体干预。实验结束取所有BALB/c小鼠肝组织,行病理学肝组织炎症活动度计分(HAI),血清IL 18由ELISA法检测,肝组织IL 18、肿瘤坏死因子α(INF α)、干扰素γ(IFN γ)由RT PCR检测。结果C组HAI 3 333±1 633,明显低于B组19 000±0 548(P<0 05);B组血清IL 18明显较C组增高(P<0 05);B组肝组织IL 18、IFN γ、INF αmRNA表达水平明显较C组增高(P<0 05)。结论IL 18、IFN γ、TNF α在急性免疫性肝坏死动物模型的形成中发挥重要作用,IL 18抗体可干预其形成。
- 吴建成王泽荣万千红徐杰
- 关键词:动物模型肝坏死血清IL-18肝组织炎症活动度INF-Α结核菌苗
- 中药补肾方在体外对乙肝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及TNF-α的调节作用被引量:11
- 2003年
- 目的 观察中药补肾方在体外对慢乙肝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及其对TNF -α的诱导作用。方法 选择 32例慢乙肝患者 ,静脉取肝素抗凝血 ,分离出单个核细胞 ,用RPMI- 16 4 0培养液培养后 ,加入中药补肾方 ,分别检测淋巴细胞亚群和TNF -α。结果 补肾方能促进CD4 + 细胞的增殖 (P <0 .0 1) ,从而提高CD4 + /CD8+ 比值 (P <0 .0 5 ) ,对TNF -α的产生有促进作用 (P <0 .0 1)。结论 补肾方在一定程度上能直接促进CD4 +细胞增殖 ,提高CD4 + /CD8+ 比值 ,诱导TNF -α的产生 ,从而调整乙肝患者细胞免疫功能 ,维持乙肝患者免疫平稳 ,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和抗病毒的能力。
- 王泽荣吴建成
- 关键词:补肾方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
- DMN诱导的小鼠慢性中毒性肝炎过程中IL-18、TNF-αmRNA及FasmRNA的动态变化
- 2004年
- 目的 观察二甲基亚硝胺(DMN)所致小鼠慢性中毒性肝炎时肝组织损伤与IL-18、TNF-α mRNA、FasmRNA表达的动态变化。方法 取30只小鼠作为模型组,腹腔注射0.1%的DMN14 mg/kg,每隔4 d注射1次,共注射5次。分别在第1、3、5次注射后2 d(即实验第3 d、11 d、19 d)及停止注射14 d(即实验第31 d)眼球取血后分批处死动物(每次处死6只),检测血清IL-18、肝组织TNF-α mRNA及Fas mRNA的表达。对照组6只小鼠,腹腔注射生理盐水,每隔4 d 1次,共5次,于第31 d处死,检测指标同模型组。结果 小鼠第一次注射DMN后肝细胞气球样改变为主,炎症、坏死不明显。随着注射次数的增加,炎症、坏死逐渐加重。停止注射后,肝组织逐渐修复。血清IL-18、肝组织TNF-α mRNA及Fas mRNA水平随着炎症、坏死的加重而升高,且呈正相关关系。结论DMN所致小鼠中毒性慢性肝炎的IL-18、TNF-α mRNA、Fas mRNA的改变与肝组织病理改变同步,呈正相关关系,与人类肝炎时有一定的相似性。
- 吴建成柏淑禹王泽荣万千红王爱珍
- 关键词:DMNIL-18TNF-ΑMRNAMRNA
- 中药清热方及IL-18抗体抗急性免疫性肝坏死动物模型的实验性研究被引量:3
- 2007年
- 目的通过急性免疫性肝坏死动物模型的建立并予中药清热方及IL-18抗体干预,了解中药清热方及IL-18抗体在急性免疫性肝坏死动物模型形成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取BALB/c小鼠24只,随机分为四组:A组(正常对照组)6只,其他18只采用卡介苗+内毒素诱导法建立急性免疫性肝损伤模型并随机分为B组、C组、D组。B组为单纯病理组,C组、D组两组在模型形成前分别予中药清热方及IL-18抗体干预。实验结束取所有BALB/c小鼠肝组织予病理学炎症活动度计分,血清IL-18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肝组织IL-18、TNF-α、IFN-γ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检测。结果肝组织炎症活动度计分(HAI):C组、D组分别为5.76±1.43,3.33±1.63,与B组(19.00±0.5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IL-18:B、C、D组明显较A组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间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肝组织IL-18、INF-γ、TNF-αmRNA表达水平的比较,B组、C组、D组明显较A组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间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L-18、INF-γ、TNF-α在急性免疫性肝坏死动物模型的形成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中药清热方及IL-18抗体可以干预急性免疫性肝坏死动物模型的形成。
- 吴建成王泽荣万千红谭友文
-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中药肝坏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