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盈盈

作品数:8 被引量:47H指数:5
供职机构: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技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农业科学

主题

  • 5篇水稻
  • 3篇性状
  • 3篇粳稻
  • 3篇剑叶
  • 3篇QTL定位
  • 2篇异交
  • 2篇QTL
  • 2篇SSR标记
  • 1篇稻穗
  • 1篇性状基因
  • 1篇异交率
  • 1篇异交性状
  • 1篇生长环境
  • 1篇数量性状
  • 1篇数量性状基因
  • 1篇数量性状基因...
  • 1篇穗期
  • 1篇太湖
  • 1篇太湖流域
  • 1篇种子

机构

  • 8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黑龙江大学
  • 1篇北京奥瑞金种...

作者

  • 8篇王盈盈
  • 7篇洪德林
  • 3篇胡文德
  • 3篇江建华
  • 3篇乔保建
  • 2篇朱晓彪
  • 1篇王洋
  • 1篇孙大运
  • 1篇张红
  • 1篇王晓帅

传媒

  • 2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遗传
  • 1篇中国水稻科学
  • 1篇作物学报
  • 1篇杂交水稻
  • 1篇第一届中国杂...

年份

  • 1篇2012
  • 3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不同生长环境下水稻最上节间长度QTL定位研究被引量:6
2007年
利用由98个家系组成的Nipponbare/Kasalath//Nipponbare回交重组自交系(backcross inbred lines,BIL)作图群体(BC1F12和BC1F13)和复合区间作图方法(CIM),在3种不同的生长环境下对水稻最上节间长度进行了QTL分析。结果表明,3种不同的生长环境共检测到13个QTL,分布于第1,2,3,5,6,8,10,11染色体上,解释性状变异的3.97%~15.21%。其中qUIL-6在3种不同生长环境中均检测到,qUIL-1a,qUIL-3a,qUIL-3b和qUIL-10a等4个位点在两种不同生长环境中均被检测到,说明这些QTL位点受环境影响较小,表达较为稳定。
乔保建王盈盈朱晓彪洪德林
关键词:水稻复合区间作图法
水稻剑叶角度的QTL定位分析
水稻杂种一代种子的生产需要人工辅助授粉以提高异交结实率。水稻剑叶角度小会使传粉受到阻碍,通常要把雄性不育系的剑叶割去上部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这个环节不仅需要高强度的劳动,而且需要较高的操作技术以免割到正在抽出的幼嫩稻穗。...
王盈盈
关键词:水稻剑叶QTL定位
文献传递
粳稻剑叶斜下伸资源的发现与大剑叶角度的遗传和SSR标记
水稻制种需对不育系割叶,此过程不但要求较高的操作技术和高强度的劳动,且对抽出的幼嫩稻穗也有伤害。本课题组在研究太湖流域粳稻地方品种资源生物多样性的过程中,发现了剑叶斜下伸的粳香糯A7444。本研究利用粳稻保持系863B(...
洪德林江建华胡文德王盈盈
文献传递
太湖流域水稻种子活力和耐缺氧能力遗传变异研究被引量:22
2009年
测定了太湖流域5个生态类型297个粳稻地方品种和2个对照育成品种的种子活力指数和5 cm水深条件下生长7 d的芽鞘长度,研究了这两个性状的遗传变异及它们与水直播14 d的幼苗高、成苗指数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地方品种的种子活力和幼苗耐缺氧能力的遗传变异系数分别为19.5%和15.2%,这两个性状的遗传变异主要存在于早熟晚粳生态型中。种子活力指数、缺氧条件下芽鞘长度均与水直播14 d的幼苗高及成苗指数呈极显著正相关。从早熟晚粳中筛选到薄稻3、硬头茎、三百粒头、大稻头、乌金香糯、荒三石4、晚八哥头7个高活力和耐缺氧能力的品种资源,可供适于直播的水稻新品种选育利用。
王洋王盈盈洪德林
关键词:水稻种子活力耐缺氧能力
水稻抽穗期4个异交相关性状对外源GA_3的敏感性及其QTLs定位被引量:3
2010年
以98个家系组成的Nipponbare/Kasalath//Nipponbare回交重组自交系(BIL)及其亲本为遗传材料,利用复合区间作图方法(CIM)在两个环境下研究了水稻抽穗期4个异交性状对外源GA3处理的敏感性及其QTLs定位。结果表明:两个环境下BIL群体4个异交性状GA3处理值较对照显著增加。最上节间长度反应指数在两个生长环境中共检测到3个QTLs,分别位于第1、3、11染色体上,对GA3敏感的等位基因分别来自Kasalath、Kasalath、Nipponbare,解释表型变异的7.70%~13.77%。柱头外露率反应指数共检测到2个QTLs,分别位于第2和第7染色体上,对GA3敏感的等位基因分别来自Nipponbare和Kasalath,解释表型变异的14.17%和20.58%。小花开花历时反应指数在两个生长环境中检测到1个QTL,位于第11染色体上,对GA3敏感的等位基因来自Kasalath,解释表型变异的10.76%。开颖角度反应指数共检测到2个QTLs,分别位于第1和第7染色体上,对GA3敏感的等位基因分别来自Nipponbare和Kasalath,解释表型变异的9.42%和14.17%。与Nipponbare相比,Kasalath含有较多的增强GA3敏感性的等位基因。
王盈盈乔保建洪德林
关键词:水稻异交性状
粳稻剑叶斜下伸资源的发现与大剑叶角度的遗传和SSR标记被引量:6
2010年
杂交水稻制种需对不育系割叶,此过程不但要求较高的操作技术和高强度的劳动,且对抽出的幼嫩稻穗也有伤害。本课题组在研究太湖流域粳稻地方品种资源生物多样性的过程中,发现了剑叶斜下伸的粳香糯A7444。本研究利用粳稻保持系863B(P1)与A7444(P2)进行配组,构建了P1、P2、F1、B1、B2和F2 6个世代,对剑叶角度进行分离分析。结果表明:剑叶角度受2对主基因+多基因控制,以主基因遗传为主。在分离分析的基础上,调查了P1与P2及其863B/A7444∥863B的B1世代141个单株SSR标记基因型和剑叶角度,构建该组合的SSR标记连锁图谱并分析剑叶角度QTL。利用WinQTLCart 2.5软件中的CIM方法检测到4个控制剑叶角度的QTL,其中位于第8染色体上的qFLA-8-1和qFLA-8-2为新的控制剑叶角度的主效QTL。qFLA-8-1位于SSR标记RM152-RM281之间,贡献率为55.24%,加性效应为65.33,增效等位基因来自863B,RM152在863B和A7444间扩增出的bp数分别为150 bp和145 bp,RM281在863B和A7444间扩增出的bp数分别为140 bp和145 bp。qFLA-8-2位于RM264-RM6215之间,贡献率为62.37%,加性效应为66.75,增效等位基因来自A7444,RM264在863B和A7444间扩增出的bp数分别为170 bp和167 bp,RM6215在863B和A7444间扩增出的bp数分别为185 bp和182 bp。
洪德林江建华胡文德王盈盈
关键词:粳稻
不同生长环境下水稻穗抽出度三个相关性状QTL定位研究被引量:10
2008年
在3个生长环境下种植水稻Nipponbare/Kasalath//Nipponbare回交重组自交系(backcross inbred lines,BILs)98个家系(BC1F12和BC1F13)及其亲本,调查剑叶叶鞘长度、最上节间长度和包颈长度,运用复合区间作图方法(CIM),在全基因组5%显著水平上,对这3个性状进行了QTL分析。结果表明,共检测到3个剑叶叶鞘长度性状的QTL,分布于第1、3、4染色体,解释表型变异的12.83%~18.50%;qFLL-1位点在3个环境中均被检测到,增效等位基因来自Nipponbare,qFLL-3和qFLL-4位点在单个环境中被检测到,增效等位基因均来自Kasalath。共检测到3个最上节间长度性状的QTL,分别位于第1、3、6染色体,解释表型变异的5.64%~14.18%;qUIL-6位点在3个环境中都被检测到,增效等位基因来自Nipponbare,其余2个QTL均在2个环境中被检测到,增效等位基因均来自Kasalath。共检测到4个包颈长度性状的QTL,分布于第1、3、5、10染色体,解释表型变异的6.80%~17.76%;qPEL-10在3个环境中均被检测到,qPEL-5在两个环境中被检测到,这两个位点增效等位基因来自Nipponbare,其余2个位点分别在单个环境中被检测到,增效等位基因均来自Kasalath。
乔保建朱晓彪王盈盈洪德林
关键词:水稻生长环境
粳稻大剑叶角资源的发现及剑叶角度的遗传分析与QTL定位被引量:9
2012年
利用粳稻保持系863B(P1)与A7444(P2)进行配组,构建了P1、P2、F1、B1(F1/P1)、B2(F2/P2)和F26个世代,并对剑叶角度进行遗传分析。调查了P1与P2及BC1F1世代141个单株SSR标记基因型和剑叶角度,构建该组合的SSR标记连锁图谱并定位剑叶角度的QTL。该连锁图谱由79个多态位点构成,全长441.6cM,相邻标记的平均图距为5.6cM。主基因加多基因的遗传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剑叶角度受2对主基因+多基因控制,以主基因遗传为主。单标记分析显示有15个标记与剑叶角度呈极显著相关。利用两种分析软件WinQTLCart 2.5和QTL Network 2.0共同检测到2个控制剑叶角度的QTL(qFLA2、qFLA8)。qFLA2位于RM300-RM145区间,qFLA8位于RM6215-RM8265区间,这两个QTL增效等位基因都来自A7444。
胡文德张红江建华王盈盈孙大运王晓帅洪德林
关键词:粳稻异交率数量性状基因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