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4篇乳牙
  • 3篇牙列
  • 3篇前牙
  • 3篇口腔
  • 3篇矫治
  • 3篇恒牙
  • 3篇儿童
  • 2篇牙膏
  • 2篇乳牙列
  • 2篇体外
  • 2篇体外研究
  • 2篇年轻恒牙
  • 2篇前牙反HE
  • 2篇氢氧化钙
  • 2篇龋均
  • 2篇问卷
  • 2篇问卷调查
  • 2篇课程
  • 2篇口腔医学
  • 2篇矫治器

机构

  • 8篇同济大学
  • 2篇上海铁道大学

作者

  • 10篇王祝玲
  • 4篇石四箴
  • 4篇赵玉梅
  • 3篇李成皓
  • 2篇刘丹
  • 2篇华咏梅
  • 2篇俞芳
  • 1篇苏俭生
  • 1篇金丽梅
  • 1篇王强

传媒

  • 2篇牙体牙髓牙周...
  • 1篇口腔颌面外科...
  • 1篇中华口腔医学...
  • 1篇口腔医学
  • 1篇上海医学
  • 1篇口腔正畸学
  • 1篇教育教学论坛
  • 1篇中华口腔医学...
  • 1篇第七次全国儿...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5
  • 2篇2012
  • 1篇2008
  • 1篇2006
  • 2篇2001
  • 2篇2000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儿童固定矫治中龋病活跃性变化的观察被引量:18
2001年
目的 观察儿童固定矫治中龋病活跃性的变化。方法 以龋病活跃性检测法对进行方丝弓固定矫正器治疗的 30例恒牙列儿童 ,分别在戴用固定矫正器之前 ,戴固定矫正器后 1周 ,1、3和6个月时 ,检测龋病活跃性度数。结果 矫治前龋病活跃性度数与矫治后 1、3、6个月的差异均有显著性 ;矫治后 1周龋病活跃性度数与矫治后 3、6个月差异亦有显著性。结论 戴用固定矫正器的儿童龋病活跃性度数增加 。
华咏梅王祝玲石四箴
关键词:龋齿正畸
IgY牙膏预防乳牙龋的临床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研究抗龋IgY牙膏乳牙防龋效果。方法:4~4.5岁幼儿100人,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位受试者经过3个月洗脱期后,实验组应用抗龋IgY牙膏,对照组幼儿应用不含IgY的空白牙膏,并分别对实验前、实验后9个月、18个月的患龋率、龋均、龋面均的变化作一对比研究,以评价抗龋IgY牙膏的防龋效果。结果:应用抗龋IgY牙膏9个月,实验组、对照组间新增龋均、新增龋面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18个月,实验组、对照组间的发病率、新增龋均、新增龋面均有极为显著性差异(P〈0.01),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且随着抗龋IgY牙膏应用时间的延长,新增龋均、新增龋面均的下降趋势更加明显。结论:抗龋IgY牙膏能降低乳牙龋病的发病率、龋均,具有一定的防龋效果。
王祝玲苏俭生
关键词:牙膏龋均
前牙反矫治前后咀嚼效能的比较被引量:2
2000年
目的 探讨前牙反矫治前后咀嚼效能的变化。方法 选择替牙期和恒牙列期的前牙反患者各 1 3名 ,分别进行FR3 功能矫治器和方丝弓矫治器治疗 ,采用 72 2型光栅分光光度计的吸光度法测定治疗前后的咀嚼效能。结果 FR3 功能矫治器治疗前后 ,吸光度值有显著性差异 ;方丝弓矫治器治疗前后 ,吸光度值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前牙反矫治后咀嚼效能有很大提高。
华咏梅王祝玲石四箴
关键词:前牙反HE咀嚼效能功能矫治器方丝弓矫治器恒牙列
前牙反乳牙列的测量分析被引量:9
2000年
目的 :分析乳前牙反对牙列的影响。方法 :作者对 2 6名 3~ 5岁前牙反之乳牙列进行测量 ,对其牙列宽度、长度、高度的均值及末端平面的类型进行分析。结果 :各项牙列宽度、长度均为上颌大于下颌 ;除下颌牙列宽度为男性大于女性外 ,其余各项男女间均无显著性差异 ;末端平面双侧性多于混合性。其中双侧近中型占 80 77% ,双侧垂直型为 7 6 9% ,未见远中型。混合性均为近中型 +垂直型 ,为 11 5 4%。结论 :乳前牙反对上、下颌牙列均有影响 ,根据其末端平面的表现 ,推测有相当一部分乳前牙反患者恒牙期将发展成Ⅲ 类错关系。
王祝玲石四箴
关键词:乳牙列前牙反HE
氢氧化钙对年轻恒牙抗折裂强度影响的体外研究
目的:比较3种不同氢氧化钙制剂根充后,在短期内对年轻恒牙牙体抗折裂强度的影响。方法:临床选取因正畸需要而拔除人前磨牙140颗,随机分成4组,其中3组为实验组,分别在常规开髓扩根后于根管内充填Ca(OH)2一水糊剂、Met...
李成皓王祝玲刘丹赵玉梅
抗龋IgY牙膏对乳牙防龋效果的临床研究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研究含抗变形链球菌鸡蛋黄免疫球蛋白抗体IgY的牙膏对乳牙的防龋效果。方法:采用双盲法,以260名3~4岁幼儿为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位受试者均经过3个月洗脱期,洗脱期内统一使用不含IgY的空白牙膏,洗脱期后,实验组应用抗龋IgY牙膏,对照组应用不含IgY的空白牙膏,并分别在实验前、实验后6个月、1年、1.5年进行口腔检查。结果:本研究3~4岁幼儿的患龋率为53.78%,在基线检查中,实验组与对照组间的患龋率、龋均和龋面均均无显著性差异;应用抗龋IgY牙膏6个月后,两组间发病率、新增龋均、新增龋面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1年后,实验组与对照组间新增龋均、新增龋面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18个月后实验组与对照组间的发病率、新增龋均和新增龋面均有显著性或极为显著性差异(P〈0.01),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抗龋IgY牙膏的应用能降低乳牙龋病的发病率及新增龋均、龋面均,具有一定的防龋效果,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王祝玲王强
关键词:变形链球菌抗体牙膏龋均
三种氢氧化钙制剂对年轻恒牙断裂抗力影响的体外研究
目的:体外比较3种氢氧化钙制剂根管充填后对年轻恒牙牙体断裂抗力的影响,以期为临床更合理地使用氢氧化钙制剂提供依据.方法:临床选取因正畸拔除的人前磨牙140颗,使用计算机产生的随机数分组法将其分为10组,每组14个样本.其...
李成皓金丽梅刘丹王祝玲赵玉梅
关键词:口腔外科氢氧化钙制剂
文献传递
《儿童口腔医学》课程双语教学的问卷调查报告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通过问卷调查同济大学口腔医学院学生对在《儿童口腔医学》课程中开展双语教学的态度及看法,探讨合适的双语教学模式,提高双语教学质量。方法:以2013-2014年在校的同济大学口腔医学专业76名五年级本科生及66名三年制硕士生为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研究。结果:68.4%的本科生及97.0%的研究生认为在《儿童口腔医学》课程中有必要开展双语教学;半数以上的本科生对自身原有英语水平接受双语教学课程缺少信心(55.3%)和准备不足(73.7%),而研究生的比例分别为42.4%和45.5%。对于双语教学模式。多数同学(78.9%和71.2%1认为过渡式或双重语言式教学较合理。而英文授课的适宜比例本科生多认为应在30%~50%.研究生则认为在50%。70%之间较合适。60.5%和75.8%的同学认为应当选用原版+部分译文的教材.而79.0%和77.2%的同学认为多媒体课件应当中英文并存.结论.《儿童口腔医学》课程府因材旆教针对不同对象分阶殷诼步开展双语教学。
王祝玲俞芳赵玉梅
关键词:儿童口腔医学双语教学问卷调查
“翻转课堂”应用于《儿童口腔医学》课程的调查研究被引量:9
2019年
目的:探讨"翻转课堂"应用于《儿童口腔医学》课程中的可行性并探索具体的实践方法。方法:选取同济大学附属口腔医学院研究生和2013级本科生共83人进行了相关的问卷调查。结果:98%的调查对象表示愿意采用"翻转课堂"的学习方法,且大多数人认为自身具备参与"翻转课堂"学习方法所需的自学能力和自律性。具体实践时57%的调查对象喜欢以课前观看视频的方式进行自学,49%的人在课堂交流部分最喜欢以小组讨论的形式来巩固自己所学。结论:在我们学院将"翻转课堂"应用于《儿童口腔医学》课程教学中具有可行性;在具体教学实践时注意多结合学生自身能力和意愿来进行课程设计。
俞芳王祝玲李成皓梁惠霞赵玉梅
关键词:问卷调查
功能性矫治器矫治安氏Ⅲ类前牙反
2001年
王祝玲石四箴
关键词:功能性矫治器颅颌面乳牙列混合牙列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