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立启

作品数:16 被引量:61H指数:6
供职机构:济南市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血压
  • 8篇高血压
  • 6篇动脉
  • 5篇颈动脉
  • 4篇高血压病
  • 3篇动脉粥样硬化
  • 3篇心肌
  • 3篇心力衰竭
  • 3篇血管
  • 3篇衰竭
  • 3篇细胞
  • 3篇基因
  • 2篇蛋白尿
  • 2篇动脉硬化
  • 2篇心肌梗死
  • 2篇中层厚度
  • 2篇左室
  • 2篇微量白蛋白
  • 2篇微量白蛋白尿
  • 2篇内膜

机构

  • 15篇济南市中心医...
  • 6篇山东大学
  • 1篇泰山医学院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山东省胸科医...
  • 1篇深圳市宝安人...

作者

  • 16篇王立启
  • 8篇朱世明
  • 4篇苏国海
  • 2篇杜乃立
  • 2篇刘爽
  • 2篇王立军
  • 2篇赵卓
  • 2篇王磊
  • 1篇郝恩魁
  • 1篇王晓琦
  • 1篇李长玲
  • 1篇才晓君
  • 1篇谢国红
  • 1篇刘玉英
  • 1篇夏茏
  • 1篇张雪晶
  • 1篇王维
  • 1篇杜洋
  • 1篇赵乾
  • 1篇吕以杰

传媒

  • 6篇山东大学学报...
  • 1篇医学综述
  • 1篇临床荟萃
  • 1篇中国动脉硬化...
  • 1篇山东医药
  • 1篇安徽医学
  • 1篇临床心血管病...
  • 1篇中国循环杂志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7
  • 2篇2005
  • 2篇2004
  • 2篇2003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G蛋白偶联雌激素受体1对血管紧张素Ⅱ诱导心肌细胞肥大的影响及其机制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观察激活G蛋白偶联雌激素受体1(GPER1)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心肌细胞肥大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2~3日龄乳鼠心肌细胞体外原代培养。利用串联质谱标签(TMT)蛋白质谱技术检测蛋白表达差异,并作相关生物信息学分析,筛查其可能的调节机制。机制研究分6组,空白对照组、AngⅡ组、AngⅡ+GPER1激活剂(G1)组、AngⅡ+G1+GPER1抑制剂(G15)组、AngⅡ+G1+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抑制剂(U0126)组和AngⅡ+G1+丝氨酸/苏氨酸激酶(AKT)抑制剂(MK2206)组,各组n=3。检测各组心肌细胞GPER1的表达,心房钠尿肽(ANP)和B型利钠肽(BNP)的m RNA水平,ERK、AKT蛋白的表达及其相互作用,以及对自噬相关蛋白胞浆型自噬标记轻链3(LC3II)和膜型自噬标记轻链3(LC3I)的调控。流式细胞技术检测GPER1对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AngⅡ诱导心肌细胞肥大呈浓度依赖性,ANP和BNP m RNA水平梯度升高(P<0.05)。细胞免疫荧光染色显示,心肌细胞上存在GPER1蛋白表达。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q RT-PCR)结果显示,激活剂G1激活GPER1,并以浓度依赖方式抑制心肌细胞ANP和BNP m RNA水平(P<0.05);在AngⅡ+G1+G15组,心肌细胞ANP和BNP m RNA水平重新升高(P<0.05)。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blot)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或AngⅡ组相比,AngⅡ+G1组p-ERK、p-AKT蛋白表达增强(P<0.05);与AngⅡ+G1组相比,AngⅡ+G1+G15组p-ERK和p-AKT蛋白表达降低(P<0.05),AngⅡ+G1+MK2206组p-ERK、p-AKT蛋白表达水平和ANP、BNP m RNA水平降低(P<0.05);AngⅡ+G1+U0126组对G1诱导的p-AKT蛋白的表达无影响。流式细胞技术显示,AngⅡ+G1组与AngⅡ组心肌细胞凋亡水平无差异(P>0.05)。AngⅡ组较空白对照组LC3II/LC3I比值增大,其自噬水平显著升高(P<0.01)。而AngⅡ+G1组较AngⅡ组LC3II/LC3I比值降低,其心肌细胞自噬水平降低(P<0.01)。结论:GPER1的激活抑制心肌细胞肥大,其作用机制可能与AKT和ERK信号通路以及细
裴慧王立启王磊王维毕秀萍才晓君苏国海赵卓
关键词:心肌细胞肥大
米力农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血清TNF-α IL-6的影响被引量:12
2014年
目的研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运用米力农治疗后的心功能改善情况及其对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6(IL-6)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运用米力农进行10 d的治疗,分别在治疗前后测定患者的血压、心功能、心率以及血清TNF-α、IL-6水平,同时选择同期60例健康体检的人员作为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前后和两组患者的血压、心功能、心率以及血清TNF-α、IL-6水平变化。结果患者经过米力农治疗后虽然仍与正常人的心功能、血清TNF-α、IL-6水平有一定差距,但是与治疗前相比,有明显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力农能够不同程度的缓解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使血清TNF-α、IL-6水平降低。
苗伟李震花王立启张雪晶
关键词:米力农慢性心力衰竭心功能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
一种充盈压力泵
一种充盈压力泵,包括压力泵主体与压力泵主体连接的多向压力输送装置,所述的压力泵主体包括压力表和压力筒,所述的压力筒的下端连接压力推进器,所述的压力推进器连接有手柄和锁定装置,所述的压力筒的底部外圆面上设置有防滑纹,所述的...
苏国英苏国海王立启
文献传递
伴代谢综合征高血压患者微量白蛋白尿和血清高分子量脂联素的变化
2010年
目的比较伴代谢综合征(MS)高血压患者与单纯高血压患者的微量白蛋白尿(MAU)及高分子量脂联素(HMW-ADP)水平的差异,探讨MAU与HMW-ADP的相关性及二者与伴MS高血压的关系。方法6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根据有无MS分为伴MS高血压组(33例)与单纯高血压组(35例)。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尿白蛋白/肌酐比(ACR),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血清HMW-ADP。结果同单纯高血压组相比,伴MS高血压患者的尿ACR增高,血清HMW-ADP降低(P<0.01);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血清HMW-ADP与尿AC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Binary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空腹血糖(FP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ACR及HMW-ADP与高血压患者MS的发生具有关联性(P<0.05或0.01)。结论MS加重高血压患者肾功能损害;尿ACR与血清HMW-ADP没有明显相关性;尿ACR增高及血清HMW-ADP降低可促进高血压患者MS的发生。
黄坤玲王立启朱世明
关键词:代谢综合征微量白蛋白尿
外周血Th22和Th17细胞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变化及临床意义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外周血Th22和Th17细胞,及其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22和IL-17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冠心病患者(CHD)34例,其中AMI患者19例(AMI组)、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15例(SAP组),另取15例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作为健康对照组(HC组);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各组外周血Th22和Th17细胞在CD4+T细胞中的比例;ELISA法检测血浆IL-22和IL-17浓度。结果:AMI组外周血Th22细胞(2.43±1.77)%、Th17细胞(2.80±1.15)%,均显著高于SAP组(0.92±0.26)%,(1.59±0.49)%及HC组(0.84±0.19)%、(1.35±0.32)%(均P<0.05),SAP组与H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MI组血浆IL-22(33.74±7.25)pg/ml、IL-17(24.95±8.86)pg/ml浓度均显著高于SAP组(26.95±3.19)pg/ml,(18.86±5.65)pg/ml及HC组(24.17±2.55)pg/ml、(14.63±2.57)pg/ml(均P<0.05),SAP与H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MI组患者的Th22细胞比例与Th17细胞比例(r=0.525,P<0.05)、IL-22浓度(r=0.771,P<0.01)均呈显著正相关,AMI组的Th17细胞比例与IL-17浓度也呈显著正相关(r=0.627,P<0.01)。结论:外周血Th22、Th17细胞及其相关细胞因子在AMI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付才华杜乃立张磊王晓琦关玉庆王立启杜洋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TH22细胞TH17细胞白细胞介素-22白细胞介素-17
调脂治疗对高血压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及合并脑卒中的干预被引量:8
2003年
为探讨在降压治疗的同时调脂对高血压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及合并脑卒中的干预作用。对 10 2例高血压病患者应用微粒化非诺贝特进行为期 2 4个月的调脂干预并与 10 5例患者对照 ,观察干预前后患者颈动脉超声及血脂等指标的变化。结果发现 ,干预组调脂 2 4个月后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基本保持稳定 ,内膜中膜厚度 内径比率及颈动脉斑块发生率均比调脂前有明显降低 (P <0 .0 5 ) ;与对照组相比 ,干预组脑卒中的相对危险性降低 34%。提示在有效降压治疗的同时加用调脂 ,对高血压病患者延缓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和降低患者脑卒中的发生有良好的干预作用。
朱世明刘爽王立启吕以杰宋志民
关键词:高血压病颈动脉粥样硬化调脂治疗超声检测脑卒中非诺贝特
高血压病颈动脉IMT与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基因多态性关系的临床研究
目的:高血压病为多基因遗传病,是环境因素与遗传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与多种基因变异有关.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在高血压病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而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R)介导了其绝大多数生物学作用.因此AT...
王立启
关键词:内膜中层厚度颈动脉脑血管循环高血压基因多态性
文献传递
运动试验诱发无心肌梗死者ST段抬高的意义被引量:2
2004年
王立启王立军
关键词:诱发电位
转化生长因子β_1与高血压靶器官损害的关系被引量:8
2007年
目的:探讨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 (TGFβ1)与原发性高血压(EH)靶器官损害之间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方法:82例EH患者,按照尿白蛋白/肌酐比(albumin-to-creatinine ratio, ACR)分为3组:ACR≥300 mg/g为临床蛋白尿组(A组,28例);30 mg/g<ACR<300 mg/g为微量蛋白尿组(B组,31例);ACR≤30 mg/g为无蛋白尿组(C组,23例).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空腹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放射性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浆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水平及尿ACR;应用超声心动图测定并计算左室重量指数(LVMI).比较3组间上述指标的差异性,分析EH组TGFβ1与LVMI、ACR和AngⅡ的相关性.结果:血清TGFβ1水平A组明显高于B组和C组(P<0.01),B组和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表明,EH患者血清TGFβ1水平与血浆ACR、AngⅡ、LVMI呈正相关(P<0.05~0.01).结论:TGFβ1在原发性高血压心肾靶器官损害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刘玉英王立启朱世明
关键词:高血压转化生长因子Β微量白蛋白尿左室肥厚
心力衰竭终末期非药物治疗研究进展
2009年
心力衰竭是临床各种病因所致心脏病的最终转归,是人类健康和生命的主要威胁。许多药物在延缓心力衰竭患者寿命、改善心力衰竭症状和提高生活质量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同时也显示出各自疗效的局限性,患者最终仍进入心力衰竭的终末期。近年来基础和临床医学专家在心力衰竭的非药物治疗方面进行了有意义的探索,并取得了一些进展。
王立启王立军公茂梅
关键词:心力衰竭非药物治疗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