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艺芳
- 作品数:54 被引量:192H指数:8
- 供职机构:河南省红十字血液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河南省18家血站2017~2019年HIV/HBV/HCV核酸单独阳性结果趋势性分析被引量:6
- 2021年
- 目的分析河南省不同地区HIV/HBV/HCV核酸阳性献血者的流行情况,为疾病防控及建立全省统一的核酸检测质量控制标准提供依据。方法统计河南省18家血站2017~2019年检出的核酸单阳性标本的数量及其阳性率,分析其变化趋势;并根据核酸检测混检拆分率,分析各实验室以及各检测系统的核酸检测质量情况。结果河南省18家血站2017~2019年共计检测标本3 501 251例,核酸单独阳性标本中HBV 2 606例(流行率74/10万)、HCV 21例(流行率0.63/10万)、HIV 34例(流行率1.00/10万)。HBV核酸单独阳性标本的阳性率全省总体数据呈上升趋势,HIV和HCV核酸单独阳性标本的阳性率3年无明显差异。核酸检测系统Ⅰ、Ⅱ、Ⅳ、Ⅴ为混检系统,混检阳性5 595例,拆分阳性2 661例,拆分阳性率为47.56%,其中核酸检测系统Ⅰ、Ⅱ、Ⅳ、Ⅴ的混检拆分率分别为39.63%~47.95%、40.43%~54.36%、51.61%、70.00%~45.45%。核酸检测混检拆分呈上升趋势的为B、D、E、F、I、K、L和Q 8家实验室,呈下降趋势的为A、C 2家实验室。核酸检测系统Ⅲ为单人份核酸检测系统,只有C实验室使用,其联检阳性率为0.19%(282/145 474),鉴别阳性率为46.45%(131/282)。结论河南省血站核酸检测单独阳性标本以HBV为主,且多呈逐年上升趋势。不同实验室核酸检测质量管理存在差异,提示应加强实验室质量管理。
- 张燕方建华葛文超王艺芳蒋祺陈善华陈丹吴佳陈楠孟毓韩慧云王登峰张晓贞张悦马凤勇贾宾李位杰孙四力赵菲周永清张素能
- 关键词:核酸检测献血者
- 2020年郑州地区不同献血场所献血者检测结果分析被引量:3
- 2022年
- 目的分析郑州地区不同献血场所献血者检测结果,为做好血液检测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2020年郑州地区流动献血车、固定献血屋无偿献血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2种献血场所酶免检测结果,采用SPSS 19.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流动献血车和固定献血屋血液检测不合格率分别为1.86%、0.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以ALT最高,Anti-TP次之、Anti-HCV最低;8个固定献血屋血液检测不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以H屋的Anti-TP(0.30%)不合格率最高。结论采血科室应及时对照酶免检测结果变化趋势,加强献血前初筛检测,有效降低血液报废率,确保血液质量和安全。
- 赵红娜赵磊王艺芳陈明军吕永磊
- 关键词:无偿献血者流动献血车
- 郑州地区初筛HBV DNA反应性献血者归队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5
- 2022年
- 目的了解核酸反应性献血者归队的影响因素,为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归队策略提供数据支持。方法收集2019年1月~2021年8月期间申请归队的174例核酸检测反应性献血者的基本资料和实验室检测结果,采用logistic回归等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74例HBV DNA反应性归队献血者归队成功81例,成功率为46.6%。献血类型和拆分Ct值是HBV DNA反应性献血者归队相关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混检Ct值和拆分Ct值的大小对归队结果有影响(P<0.05),混检Ct值大于拆分Ct值献血者的归队成功率明显偏低。归队未成功献血者拆分Ct值、首次归队Ct值和再次归队Ct值之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核酸反应性献血者归队成功率较低,有必要对归队条件加以限制,来提高归队成功率,如混检Ct值大于拆分Ct值的献血者,核酸初筛反应性再用另一种核酸试剂再次检测,也呈反应性的献血者,首次归队不成功的献血者等直接永久屏蔽。
- 陈明军王艺芳闫路敏魏跃光涂甜甜赵磊吕永磊
- 关键词:无偿献血者归队核酸检测
- 郑州地区无偿献血者中核酸检测的初步应用被引量:22
- 2014年
- 目的评估病毒核酸检测技术应用于献血者血液筛查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方法经2个不同厂家试剂同时进行ELISA检测HBsAg、抗-HCV和抗-HIV1/2(除酶免双试剂阳性)后的56 480人次无偿献血者标本,采用罗氏Cobas’s201系统进行HBV/HCV/HIV联合核酸检测。先进行6人份混样(pool,MPX)检测,再对阳性的混合标本进行单检。对核酸检测阳性标本,本实验室用罗氏二代试剂和科华试剂进行定性鉴别试验的同时,送卫计委临检中心做罗氏定量鉴别试验和乙肝补充血清学试验。结果 56 480人次标本共检测了9 492个pools(混合标本),发现83个阳性pools(pools阳性率为0.87%)。经拆分阳性混合标本发现46例阳性标本,其中27例阳性标本经Roche Cobas TaqScreen MPX Ver2.0鉴别:19例为HBV DNA+,1例为HIV RNA+;科华NAT试剂鉴别:15例为HBV DNA+,1例为HIV RNA+。26例标本(1例未送检)送卫计委临检中心鉴别:21例为HBV DNA+。其余标本未鉴别。结论NAT能在ELISA检测阴性的献血者血液标本中筛查到核酸阳性标本,有效地避免了经血传播传染病的危险。NAT的常规开展可进一步提高血液质量及保障血液安全。
- 赵红娜王艺芳葛文超李俊英李建斌方建华
- 关键词:无偿献血者
- 河南省红十字血液中心CITIC室间质评结果回顾性分析
- 目的通过分析中国国际输血感染预防和控制(CITIC)室间质评项目的血清学检测和病毒核酸检测室间质评的反馈结果,及时找出实验室存在的隐患和问题,提高血筛实验室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方法对河南省红十字血液中心血液筛查实验室201...
- 方建华王艺芳李建斌
- 关键词:室间质评病毒核酸检测回顾性分析
- 核酸检测与酶免检测在郑州地区血液筛查中的联合应用被引量:27
- 2015年
- 目的探讨NAT和ELISA联合应用于郑州地区血液筛查的意义。方法 184 095份标本(酶免检测双试剂阳性除外)采用2种核酸检测系统进行HBV DNA/HCV RNA/HIV RNA检测,并对ELISA阴性、NAT阳性标本进行鉴别试验、血清学补充实验和追踪随访。结果核酸试剂1共检测了98 371例标本,检出63例NAT阳性标本,NAT阳性率为0.06%;其中49例经鉴别确认,检出率分别为59.18%(29/49)、69.39%(34/49),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4例未鉴别。核酸试剂2共检测了85 724例标本,检出28例HBV DNA+、1例HCV RNA+,NAT阳性率为0.03%;其中22例经鉴别确认,检出率分别为72.73%(16/22)、63.64%(14/22),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例标本未鉴别。2厂家核酸试剂的拆分阳性率和NAT阳性率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追踪随访3例ELISA阴性、NAT阳性的献血者,确定2例为阴性,1例为HCV感染者。结论在血液筛查中,应用不同厂家NAT试剂能形成互补减少ELISA的漏检,有效地预防经输血传播病毒性疾病。将NAT阳性标本送检做鉴别确认,对NAT实验室的检测能力起到一定监控作用。
- 赵红娜王艺芳李俊英葛文超方建华
- 关键词:核酸检测酶联免疫吸附法血液筛查血液安全
- 人类白细胞抗原新等位基因A*2636的确认被引量:2
- 2009年
- 背景:目前中华骨髓库主要采用分辨率较高的聚合酶链反应-寡核苷酸探针分型反向杂交荧光微珠法检测人类白细胞抗原HLA-A、B、DRB1,该方法在提高分辨率的同时,有些检测结果难以一次性确定,可采用DNA测序技术确认。目的:识别和确认一个人类白细胞抗原新等位基因。设计、时间及地点:以DNA为观察对象的开放性实验。常规初检聚合酶链反应-寡核苷酸探针分型反向杂交荧光微珠法于2007-11在河南省红十字血液中心中华骨髓库河南分库人类白细胞抗原组织配型实验室完成,测序实验于2008-02在戴诺生物技术(北京)有限公司人类白细胞抗原实验室完成。材料: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初检结果可疑为新基因的重采血样5mL。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寡核苷酸探针分型反向杂交荧光微珠法进行常规人类白细胞抗原分型,发现A位点反应格局异常,提示有2个无法解释的假阳性探针反应(10FP、88FP)和1个假阴性探针反应(58FN)、不能正常判读给出确切结果时,采用DNA测序技术测定人类白细胞抗原A位点外显子2,3,4(Exon2,3,4)的核苷酸序列,并与已知相近等位基因进行序列对比分析。主要观察指标:测序结果与已知人类白细胞抗原等位基因序列的比较分析。结果:聚合酶链反应-寡核苷酸探针分型反向杂交荧光微珠法基因分析结果显示,受检者人类白细胞抗原基因分型为A*02xx,26xx(10FP、88FP58FN),B*15(75),55xx,DRB1 08xx,11xx,A位点反应格局异常,提示有2个无法解释假阳性反应*(10FP、88FP),有1个假阴性探针反应(58FN),不能指定为任何人类白细胞抗原A位点等位基因。对本例人类白细胞抗原A基因第2,3,4外显子双向之直接测序结果分析显示:A*02010101,A*260101292S/C。分析测序结果峰图,292位置应为C,分析软件提示该基因改变在A26new一侧。该序列与人类白细胞抗原A*260101进行比对,同源性99%,在第2外显子区域292�
- 钮泽雅王艺芳杜广有张伯伟
- 关键词:人类白细胞抗原
- 一例机采血小板标本HBsAg漏检对比分析
- 目的分析胶体金试纸条检测标本结果出现漏检的原因,以便能够为HBsAg胶体金法试纸条的改进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胶体金法、ELISA法、化学发光法、NAT进行比对。结果胶体金法难以判断,ELISA法、化学发光法、NAT均为阳性...
- 方建华张燕王艺芳
- 关键词:HBSAG胶体金法机采血小板
- 河南省红十字血液中心CITIC室间质评结果回顾性分析
- 方建华王艺芳李建斌
- 2种核酸筛查系统的病毒核酸检测应用比较
- 目的通过2种不同核酸检测系统的应用与比较,进一步探讨核酸检测在输血工作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以本中心2013年1月014年8月经初、复检为阴性的献血者标本共计245 658例为检测对象,采用罗氏Cobas s 201系统和...
- 李俊英王艺芳葛文超方建华
- 关键词:病毒核酸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