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胸大肌
  • 1篇胸肌
  • 1篇眼轮匝肌
  • 1篇脂肪垫
  • 1篇手术
  • 1篇术后
  • 1篇术后效果
  • 1篇隆乳
  • 1篇隆乳术
  • 1篇轮匝肌
  • 1篇内镜
  • 1篇内镜辅助
  • 1篇内镜所见
  • 1篇眶脂肪
  • 1篇后效
  • 1篇肌肉
  • 1篇肌肉松弛
  • 1篇颊脂肪垫
  • 1篇OPP
  • 1篇OSI

机构

  • 3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北京伊美尔健...

作者

  • 3篇王萃
  • 1篇白雪莉
  • 1篇吴慧玲
  • 1篇王守界
  • 1篇乐淑君
  • 1篇叶秀娣
  • 1篇虞渝生

传媒

  • 2篇中华整形外科...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08
  • 1篇2007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面中下部除皱术的进展被引量:2
2008年
面中下部主要指眶下区,颧颊区,颏外侧部(下颌骨表面)及鼻唇沟部。其老化的主要表现为:眼轮匝肌松弛下垂,眼轮匝肌下脂肪突出,眶脂肪囊疝出,进而出现颧眶部“弦月征”。颊脂肪垫松垂将会导致鼻唇沟加深,面部肌肉松弛及颈阔肌松垂,从而使颏颈颌部正常曲线中断(领下线中断)。面中下部除皱手术大致经历了以下各阶段的发展。
王萃周刚
关键词:眼轮匝肌颊脂肪垫肌肉松弛除皱手术眶脂肪
辅以内镜的经腋胸肌下隆乳术
2007年
Watanabe等在1982年首次提出“经腋胸大肌下隆乳术”,但由于胸大肌下囊腔的剥离是在盲视下进行,故无法精确完满地解剖出囊腔,尤其是内下象限,易导致假体位置过高或外形不佳。内镜的使用提供了一种改善上述缺点的方法。1998至2005年我院采用经腋胸大肌下隆乳术43例(85例)其中内镜辅助22例(43侧),我们对剥离腔中内镜所见和相应处理,以及术后效果,与同期常规经腋路胸肌下隆乳术进行了比较。
叶秀娣虞渝生王萃白雪莉
关键词:内镜辅助隆乳术胸肌胸大肌内镜所见术后效果
Double Opposing-rhomboid Flaps for Closing Circular Defect on Special Position of Face
Various techniques are used to repair circular defect on special position in face.Simple closure will yield un...
吴慧玲王萃乐淑君王守界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