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越

作品数:48 被引量:325H指数:9
供职机构:教育部更多>>
发文基金: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北京市共建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建筑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3篇期刊文章
  • 7篇专利
  • 4篇学位论文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农业科学
  • 11篇建筑科学
  • 7篇环境科学与工...
  • 5篇生物学
  • 4篇水利工程
  • 3篇天文地球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电气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5篇园林
  • 5篇植物
  • 5篇土壤
  • 5篇土壤生物
  • 5篇土壤生物工程
  • 4篇生态修复
  • 4篇河流
  • 3篇套袋
  • 3篇护坡
  • 3篇果实
  • 3篇风景园林
  • 3篇超低温
  • 3篇超低温保存
  • 3篇城市
  • 2篇鸭梨
  • 2篇鸭梨果实
  • 2篇乙醇
  • 2篇生态护岸
  • 2篇生态护坡
  • 2篇食用乙醇

机构

  • 37篇北京林业大学
  • 7篇山东省果树研...
  • 4篇教育部
  • 2篇北京市水利规...
  • 2篇北京多义景观...
  • 1篇长安大学
  • 1篇山东科技大学
  • 1篇山东建筑大学
  • 1篇新疆大学
  • 1篇河北省电力勘...
  • 1篇国网天津市电...
  • 1篇北京市怀柔区...
  • 1篇北京市水土保...

作者

  • 47篇王越
  • 15篇高甲荣
  • 10篇顾岚
  • 9篇钱斌天
  • 7篇魏树伟
  • 7篇王少敏
  • 7篇刘志成
  • 5篇高宇婷
  • 4篇林箐
  • 4篇刘燕
  • 4篇郭维
  • 3篇冉昆
  • 3篇王宏伟
  • 3篇王颖
  • 2篇张启翔
  • 2篇温放
  • 2篇崔强
  • 2篇靳启伟
  • 2篇张勇
  • 2篇娄会品

传媒

  • 4篇水土保持研究
  • 3篇中国水土保持...
  • 3篇城市建筑
  • 2篇植物生理学通...
  • 2篇水土保持通报
  • 2篇建筑与文化
  • 2篇风景园林
  • 1篇林业科学
  • 1篇水土保持学报
  • 1篇东北林业大学...
  • 1篇燃料化学学报
  • 1篇落叶果树
  • 1篇长江科学院院...
  • 1篇广东农业科学
  • 1篇广西植物
  • 1篇中国园林
  • 1篇园艺学报
  • 1篇中国水土保持
  • 1篇中国公路学报
  • 1篇电力建设

年份

  • 2篇2021
  • 1篇2020
  • 4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7篇2015
  • 8篇2014
  • 5篇2013
  • 5篇2012
  • 4篇2011
  • 4篇2008
  • 3篇2006
4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松材线虫病成灾率的空间格网化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松材线虫病成灾率的空间格网化方法。获取研究区松材线虫病疫区发生面积或发生率数据,遥感数据及基础地理数据,使用地理加权回归和克里金插值(GWATARK)方法进行尺度下推,以形成更高分辨率的格网化数据。本...
黄季夏刘传瀛方国飞王越
文献传递
码石扦插联合生态护坡技术研究及其应用被引量:2
2012年
为探讨码石扦插柳干措施在边坡治理中的适用性,系统地介绍了该技术的施工方法,并对其生态效果进行了调查。以北京市延庆县上辛庄水土保持试验示范基地码石扦插柳枝护坡小区为例,对扦插植物生长情况、根系生物量和土壤理化性质性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完工4a后,试验小区旱柳成活率达到94.19%,旱柳生长状况良好,枝繁叶茂,坡面生境得到较快恢复,物种多样性增加,土壤理化性质有所改善,坡面稳定性增强,土壤剪切力增大,水土保持效果显著。最后总结了码石扦插联合措施在边坡防护中的施工要点以及后期管理措施,以期实现该技术的推广应用。
顾岚高甲荣王颖钱斌天王越郭维
关键词:生态护坡扦插
大旗瓣凤仙花的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被引量:12
2008年
1植物名称 大旗瓣风仙花(Impatiens macrovexilla Y.L.Chen)。 2材料类别 茎上侧芽。 3培养条件 增殖培养基:(1)MS+6-BA1.5mg·L^-1(单位下同);继代和生根培养基:(2)MS+6-BA1.0。以上培养基中均加入30g·L^-1蔗糖和5.5g·L^-1琼脂,pH5.8。培养温度(25±3)℃,光照时间12h·d^-1,光照强度40~50gmol·m^-2·s^-1。
王越刘燕
关键词:快速繁殖凤仙花增殖培养基植物名称培养温度
北京王虎沟泥石流堆积物粒度参数分析被引量:11
2011年
通过野外实地调查与室内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对王虎沟泥石流堆积物的粒度组成进行研究分析,采用平均粒径、分选系数、偏度、峰度等粒度参数分析了北京王虎沟堆积物特征。研究表明:颗粒平均粒径在上、中和下游表现为大—小—大,整个流域颗粒的分选均较差,上游和中游堆积区颗粒粒径偏度比下游更趋于对称;上中下游峰度值表现为大—小—大。通过对当地泥石流堆积物颗粒参数的分析,得出:此流域如遇暴雨极易发生泥石流灾害,会对当地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重要影响。
李柏高甲荣胡封兵崔强杨麒麟王越
关键词:泥石流堆积物粒度参数
一种Y形整形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Y形整形装置,包括两臂和支撑杆,两臂和支撑杆呈Y形连接,两臂包括臂一和臂二,臂一和臂二之间的夹角范围为80°-90°。本实用新型臂一和臂二之间的夹角为80°-90°,便于为果实套袋、采摘果实等操作,减少...
魏树伟王越王少敏王宏伟
文献传递
植物混凝土格栅技术在北京地区生态护坡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2年
植物混凝土格栅技术是一种新型的生态护坡技术。选择北京地区延庆县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内一处陡峭裸露边坡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植物混凝土格栅技术在北京地区的适用性以及在岸坡生态修复中的作用。针对该段坡面存在的溅蚀、面蚀以及沟蚀等土壤侵蚀现象,采用植物扦插与混凝土格栅相结合的方法对裸露边坡进行近自然修复。分别对施工后3个月、15个月和47个月时旱柳的成活率、覆盖度以及47个月后旱柳的生长状况、土壤养分和生物多样性进行了调查监测。结果表明,利用该技术使旱柳的生长情况达到了较高的水平。47个月后旱柳的平均基径和平均株高分别为2.02cm和317.2cm,而且岸坡植被迅速恢复,生物多样性明显增加,土壤性质有所改良。
钱斌天高甲荣王越顾岚王颖郭维
关键词:土壤生物工程生态修复旱柳
松木桩拦挡配置灌木护坡技术效果研究被引量:3
2013年
简述了松木桩拦挡配置灌木护坡技术的方法原理及施工要点,并以北京市延庆县上辛庄水土保持试验基地松木桩拦挡配置灌木护坡试验小区为例,对扦插植物的生长情况、成活率以及小区内土壤的理化性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紫穗槐、沙棘生长良好,改良土壤效果显著;施工4年后,紫穗槐、沙棘的新枝高度分别平均增长到132、117.2 cm,新枝基径分别平均增长到0.93、1.33 cm;与空白对照小区相比,扦插紫穗槐区域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5.06 g/kg,全氮增加0.02 g/kg,速效磷增加5.62 mg/kg,速效钾增加20.55 mg/kg,pH值下降0.11;扦插沙棘区域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10.15 g/kg,全氮增加0.05 g/kg,速效磷增加5.82 mg/kg,速效钾增加28.06 mg/kg,pH下降0.18。说明沙棘适应性强,改良土壤的作用优于紫穗槐;松木桩拦挡配置灌木护坡技术水土保持效果显著,值得大力推广。
王越高甲荣魏伟刘培斌
关键词:松木桩沙棘紫穗槐土壤生物工程
用于密植梨树园的喷药管的支架
一种用于密植梨树园的喷药管的支架,包含有具有转动轴(3)的转笼装置、设置在转动轴(3)中并用于连接喷药管和进药管的接头(5)装置,接头(5)设置为与转动轴(3)间隙配合联接,当喷药管进行喷药时,药液流动产生的冲击力被接头...
王少敏王越王绍彬魏树伟张勇
文献传递
北京市永定河生态护岸效果评价被引量:9
2014年
河岸带是水陆交错带,其生态状况对河流生态系统有着很大的影响,而生态护岸评价对生态护岸实践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根据评价指标的筛选原则,结合北京市永定河的实际情况,从防洪安全效果、生态效果、社会经济性效果3个方面选取9个评价指标建立了指标评价体系,采用专家-层次分析法确定了评价指标的权重,并确立了生态护岸的健康等级和评价标准;最后采用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综合评价指数法作为评价方法建立了一套评价体系,并用这套评价体系对永定河生态护岸11种护岸措施的效果进行了评价。
王兵高甲荣王越杨建英顾岚高宇婷
关键词:生态护岸指标体系
道路基础设施数字化研究进展与展望被引量:57
2020年
为进一步促进交通基础设施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采用文献研究法对道路基础设施数字化领域的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进行分析。首先通过检索中国知网(CNKI)中文核心合集数据库和Web of ScienceTM、IEEE等英文数据库中与主题相关的文献(中文229篇,英文2395篇),基于科学知识图谱对文献进行梳理与分析,并结合现有研究中的技术领域与工程应用场景,对道路基础设施数字化做出了定义。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构建了道路基础设施数字化的技术架构,包括:感知获取层、集成处理层、业务应用层、标准与规范体系以及安全与管控体系;此外重点介绍了数字道路信息感知技术、数据管理与分析技术、全生命周期工程应用等关键技术的发展现状,进一步展望了未来技术发展的前景。最终通过梳理道路基础设施数字化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对其今后的发展做出展望。结果表明:道路基础设施数字化是由特定的检测与感知技术、数据传输与通讯网络、信息平台与安全系统构成,具有多元智能性。在路面信息的采集过程中,传感器在耐久性和实用性等方面存在的技术难题仍需进一步解决;物联网、地理信息系统、建筑信息模型、信息物理系统、数字孪生、大数据驱动在内的多种技术手段在道路基础设施性能监测和管理过程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王建伟高超王建伟高超袁长伟高超黄泽滨卜杉杉常青袁长伟
关键词:交通工程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