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达

作品数:9 被引量:43H指数:4
供职机构:上海市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普通高等学校强势特色学科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理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理学

主题

  • 6篇天牛
  • 4篇星天牛
  • 4篇桑天牛
  • 4篇光肩星天牛
  • 3篇幼虫
  • 3篇天牛幼虫
  • 3篇绿僵菌
  • 3篇光肩星天牛幼...
  • 2篇致病力
  • 2篇桑天牛卵啮小...
  • 2篇沃尔巴克氏体
  • 2篇小蜂
  • 2篇菌株
  • 2篇孤雌
  • 2篇孤雌生殖
  • 2篇分子检测
  • 2篇WOLBAC...
  • 1篇电镜
  • 1篇电镜观察
  • 1篇血淋

机构

  • 8篇河北农业大学
  • 3篇上海市农业科...
  • 1篇浙江大学
  • 1篇保定广播电视...

作者

  • 9篇王达
  • 7篇黄大庄
  • 3篇苏筱雨
  • 3篇袁芳芳
  • 2篇郑建伟
  • 1篇张爽
  • 1篇纪慧芳
  • 1篇王宝辉
  • 1篇袁秀洁
  • 1篇王志刚
  • 1篇韩小勇
  • 1篇马向超
  • 1篇李会平
  • 1篇赵志辉
  • 1篇唐秀光
  • 1篇阎海霞
  • 1篇李振波

传媒

  • 3篇林业科学
  • 2篇蚕业科学
  • 1篇上海农业学报
  • 1篇农药学学报
  • 1篇中国昆虫学会...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区域协同创新的实践与探索被引量:1
2018年
从长三角区域农业经济特征入手,分析了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在长三角区域内农业科技协同创新实践,以及在农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模式方面的探索,并针对如何推进长三角区域农业科技协同创新提出了打破目前的分割化、碎片化的"人"、"物"管理模式,使之形成区域化、共享化的"人"、"物";健全农业技术推广和科技合作绩效考评机制;做强做大长三角区域性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平台;使以短期项目为主的创新模式转向长三角区域内以长期科技创新联盟为主的协同创新模式;以市场化方式吸引创投,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等建议。
王达赵志辉
关键词:农业科技协同创新
绿僵菌侵染光肩星天牛幼虫过程的透射电镜观察被引量:3
2010年
应用透射电镜观察并研究光肩星天牛幼虫感染绿僵菌后体壁和中肠发生的病理变化。结果表明:接菌后16h,寄主表皮层中观察到少量菌丝段,至24h菌丝已普遍侵入,芽管在穿透过程中表现了机械压力和酶活性。36~48h菌丝即可穿透体壁进入血腔。菌丝和菌丝段经血淋巴循环侵入各器官组织。48~72h,随着菌丝和菌丝段在肠壁细胞中迅速大量增殖,肠壁组织逐渐被破坏,中肠微绒毛脱落,肠壁细胞形成空泡,围食膜被分解消失,最终中肠组织崩溃、解体。
王达袁芳芳黄大庄刘春延毕华明
关键词:绿僵菌光肩星天牛侵染过程透射电镜
光肩星天牛幼虫感染绿僵菌后血淋巴中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变化被引量:4
2008年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感染绿僵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后光肩星天牛Anoplophora glabripennis幼虫血淋巴中游离氨基酸的含量。结果表明,光肩星天牛幼虫血淋巴中共检测出17种游离氨基酸,感染绿僵菌后不同时段,游离氨基酸总量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变化趋势。感染24~72h时,幼虫血淋巴中游离氨基酸总量与对照组相比均呈小幅下降趋势,各时间点氨基酸总量互有高低,但相差不大;感染72h后至120h时,游离氨基酸总量明显下降,120h时降到最低值1042.33mg/100mL;之后急剧上升,144和168h时分别为120h时的1.44和1.51倍。赖氨酸、缬氨酸、苯丙氨酸、精氨酸、酪氨酸、苏氨酸、异亮氨酸、组氨酸、亮氨酸、丙氨酸、甘氨酸、蛋氨酸含量的变化与游离氨基酸总量的变化趋势大体一致;而脯氨酸、丝氨酸、谷氨酸、天门冬氨酸、胱氨酸的含量呈波动变化。
王达苏筱雨黄大庄张爽郑建伟刘春延毕华明
关键词:光肩星天牛绿僵菌血淋巴游离氨基酸
几株桑天牛成虫肠道优势细菌的分离与鉴定被引量:4
2011年
为了研究桑天牛成虫肠道微生态环境,探索破坏桑天牛营养利用等功能的生物防治新途径,对健康桑天牛成虫肠道的优势细菌进行分离鉴定。选择平皿上出现3个以上的菌落作为肠道优势细菌进行分离纯化,共获得6个菌株。6个菌株均呈杆状,革兰染色和氧化酶反应均呈阴性,在25~35℃、pH 5.5~9.5的环境中生长良好,但各菌株的菌落形态及多种生化性状有差异。通过菌体形态观察、染色反应、生理生化特征分析及16S rDNA碱基序列测定与同源性分析,鉴定1、2、3号菌株分别为产酸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 oxytoca)、大肠埃希氏菌(Escherichia coli)、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4、5、6号菌株分别属于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沙雷氏菌属(Serratia)、肠杆菌属(Enterobacter)。
袁秀洁唐秀光李会平黄大庄王达
关键词:桑天牛肠道细菌优势菌株生理生化特征
对光肩星天牛幼虫高致病力绿僵菌菌株筛选及其致病机理研究
应用绿僵菌防治光肩星天牛成虫及幼虫是光肩星天牛综合治理的一条重要途径。为了揭示绿僵菌对光肩星天牛幼虫的致病机理及控制潜能,明确绿僵菌与光肩星天牛幼虫的互作关系,本文以黄粉虫诱集法从土壤中诱集并筛选到对光肩星天牛幼虫具有较...
王达
关键词:绿僵菌光肩星天牛菌株筛选致病机理
桑天牛卵啮小蜂孤雌生殖及体内沃尔巴克氏体(Wolbachia)的检测被引量:4
2007年
桑天牛卵啮小蜂(Aprostocetus prolixus)有孤雌生殖现象,其后代几乎为雄性。沃尔巴克氏体(Wolbachia)是广泛分布于节肢动物体内的一类共生菌,参与多种调控寄主的生殖活动机制。通过对外膜蛋白基因(wsp)、细菌细胞分裂蛋白基因(ftsZ)和核糖体16S rDNA基因的特异性扩增,在米蛾(Corcyra cephalonica Stainton)的DNA中分别扩增出约600、1000和900 bp的片断,验证了米蛾体内已感染了Wolbachia;而在桑天牛卵啮小蜂的DNA中未扩增出任何片断,表明Wolbachia在桑天牛卵啮小蜂体内未被感染或感染率极低。
王达黄大庄袁芳芳王志刚杨威阎海霞
关键词:桑天牛卵啮小蜂孤雌生殖分子检测沃尔巴克氏体
桑天牛卵啮小蜂孤雌生殖及体内的沃尔巴克氏体(Wolbachia)的检测
研究表明桑天牛卵啮小蜂有孤雌生殖现象,后代都为雄性。Wolbachia是广泛分布于节肢动物体内的一类共生菌,它们参与多种调控寄主的生殖活动机制。通过对wsp、 ftsZ和16S rDNA基因的特异性扩增,在米蛾的DNA中...
黄大庄王达袁芳芳苏筱雨
关键词:桑天牛卵啮小蜂孤雌生殖沃尔巴克氏体分子检测
文献传递
绿僵菌MS01菌株的生物学特性及在不同温湿度下对光肩星天牛幼虫的致病力被引量:18
2009年
The effect of culture media,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on the mycelium growth,spores germination of Metarhizium MS01 strain,a high virulent strain from the soil and the pathogenicity against Anoplophora glabripennis larvae was tested. The result showed that the optimum culture medium was PPDA,the optimum temperature for the mycelium growth and spore germination was 26 ℃,and A. glabripennis larvae had the highest mortality from the fungus at this temperature. The optimum RH for the mycelium growth ranged from 95%to 100%. The speed and rate of spore germination increased with increasing of RH. The larvae died from the fugus most quickly and the mortality reached the highest under 100% RH.
王宝辉郑建伟黄大庄王达马向超韩小勇
关键词:生物学特性光肩星天牛幼虫温湿度致病力
桑天牛幼虫血淋巴对球孢白僵菌的防御反应被引量:8
2009年
研究球孢白僵菌侵入后桑天牛幼虫血细胞的防御反应。结果表明:对照桑天牛幼虫血细胞种类和数量基本稳定,而接种白僵菌分生孢子对桑天牛幼虫血细胞数量有显著影响。接种第1天,感染昆虫血细胞总数与对照差异不大;1天后,血细胞总数逐渐上升,显著高于对照;至2.5天达到最高值。接种2.5天后处理虫体内的血细胞总数开始下降,并逐渐降至较低水平。被感染虫体血淋巴中的浆血细胞和粒血细胞表现出类似规律。
王达苏筱雨黄大庄纪慧芳马凤新李振波
关键词:桑天牛球孢白僵菌血细胞防御反应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