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急诊
  • 4篇创伤
  • 3篇多发伤
  • 3篇危重
  • 3篇静脉
  • 2篇休克
  • 2篇血性
  • 2篇预后
  • 2篇镇痛
  • 2篇伤患者
  • 2篇失血
  • 2篇失血性
  • 2篇失血性休克
  • 2篇抢救
  • 2篇重症
  • 2篇危重病
  • 2篇疗效
  • 2篇疗效观察
  • 2篇氯诺昔康
  • 2篇结石

机构

  • 16篇广西壮族自治...
  • 2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右江民族医学...

作者

  • 18篇王雄明
  • 5篇邹昂儒
  • 3篇李赛梅
  • 2篇罗强
  • 2篇周光悦
  • 2篇凌英
  • 2篇吴晓精
  • 1篇李文妹
  • 1篇罗强
  • 1篇凌鹰
  • 1篇姜福富
  • 1篇林伟芬
  • 1篇韦华
  • 1篇韦成聪
  • 1篇岑小浴
  • 1篇周志宇
  • 1篇杨西宁
  • 1篇农文伟
  • 1篇韦柳青
  • 1篇莫春梅

传媒

  • 2篇右江民族医学...
  • 2篇中外医学研究
  • 1篇临床荟萃
  • 1篇华夏医学
  • 1篇临床误诊误治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海南医学
  • 1篇中国社区医师
  • 1篇中国现代普通...
  • 1篇疑难病杂志
  • 1篇中国社区医师...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医学信息
  • 1篇医学食疗与健...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2
  • 2篇2020
  • 2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安全静脉留置针行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在危重病人抢救中的应用研究
李赛梅杨西宁岑小浴林伟芬王雄明韦柳青戴玉琴周育丽凌秋妮莫春梅
急诊科急危重症病人,尤其是休克、心肺复苏病人,发病后4-6分钟为抢救的“黄金时间”,如何能在最快的时间内建立静脉通道应用抢救药物是抢救成功的关键。由于危重患者外周静脉穿刺困难,耗时长,而进行中心静脉导管置管耗时更长,病人...
关键词:
关键词:危重病人抢救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
急诊胸痛患者心理状态和临床特征分析被引量:12
2015年
目的探讨急诊胸痛患者心理状态和临床特征。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5年2月急诊收治的胸痛患者287例,按照病因分为心源性胸痛组(CCP组,n=67)和非心源性胸痛组(NCCP组,n=220)。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评估2组患者的心理状态,以HAMA评分>14分、HAMD-17评分>7分判定为肯定焦虑和肯定抑郁,比较2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及临床特征。结果 NCCP组患者平均年龄为(42.1±10.8)岁,小于CCP组的(56.7±12.3)岁(t=-1.847,P<0.05);CCP组平均HAMA评分(13.24±4.28)分明显低于NCCP组(16.54±5.85)分(t=2.293,P<0.05);CCP组肯定焦虑和肯定抑郁发生率分别为40.3%(27/67)、29.9%(20/67),NCCP组患者分别为66.4%(146/220)、29.5%(65/220),NCCP组的肯定焦虑发生率明显高于CCP组(X^2=4.394,P<0.05);NCCP组患者死亡恐惧、害怕、过度换气、失控感及手脚麻木等伴随症状发生率明显高于CCP组,且发生4种以上伴随症状的比例明显高于CCP组(P<0.05);NCCP组患者病程≥6个月的比例明湿高于CCP组(X^2=4.904,P<0.05)。结论急诊胸痛患者的焦虑心理状态比较突出,大多数为NCCP患者,且临床特征为年龄相对较轻,心电网无明显异常,胸痛发作时特征性伴随症状较多。
王威权王雄明李赛梅
关键词:胸痛急诊心理状态
盐酸戊乙奎醚联合氯诺昔康治疗胆绞痛65例
2010年
邹昂儒周光悦李赛梅王雄明凌英罗强
关键词:胆囊结石病镇痛剂
血皮质醇、危重病评分与老年外伤危重患者预后的相关性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研究老年外伤危重患者血皮质醇(Blood Cortisol)浓度、危重病评分的变化,并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26例老年外伤危重患者入院24h内记录的APACHEⅡ评分和测定Blood Cortisol、血糖(BS)、三碘甲腺原氨酸(T3)和甲状腺素(T4)浓度的变化。结果:(1)老年外伤危重患者组Blood Cortisol、T3和T4[(396.79±126.68)nmol/L,(1.37±0.62)pmol/L,(108.2±12.1)pmol/L]明显低于非老年组[(447.05±131.32)nmol/L,(2.14±1.07)pmol/L,(114.5±21.7)pmol/L],而BS浓度(12.36±6.17)明显高于非老年组(9.27±2.36)mmol/L,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老年外伤危重患者随APACHEⅡ评分的上升,BloodCortisol浓度先升后降,BS浓度逐步上升,且不同APACHEⅡ评分组间BloodCortisol、BS、T3和T4浓度的变化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3)死亡组的老年外伤危重患者APACHEⅡ评分与BS浓度明显增高,BloodCortisol浓度(278.06±66.39)nmol/L比存活组(401.21±112.40)nmol/L明显下降,且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经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老年外伤危重患者的APACHEⅡ评分与BloodCortisol、T3和T4浓度呈负相关,与BS呈正相关。结论:老年外伤危重患者BloodCortisol与BS浓度有明显变化并呈分离现象且与APACHEⅡ均可提示病情严重程度,三者结合可作为评估老年外伤危重患者预后的可靠指标。
王雄明韦华罗强
关键词:危重病外伤血皮质醇危重病评分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治疗进展分析
2022年
蛛网膜下腔出血为人类健康危害的严重疾病。动脉瘤性状蛛网膜下腔出血为临床致死率、致残率较高的疾病,属于临床研究治疗的重点。我国传统医学对其病因病机具备深入理解。伴随临床医疗设备的逐步完善,检查手段多样化发展,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治疗手段引起了临床医生的重视,具备较高的研究意义。
王雄明周志宇韦成聪
关键词:动脉瘤蛛网膜下腔出血微创
急诊胸腹联合创伤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分析急诊胸腹联合伤(CTI)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为提高CTI患者的存活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460例急诊CTI患者,按照其预后情况分为死亡组(78例)和存活组(382例),分析影响CTI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多因素分析发现,高龄(OR=1.839,95%CI=1.121~3.879)、伤后长时间未就诊(OR=3.462,95%CI=1.982~7.833)、ISS评分高(OR=1.912,95%CI=1.112~6.545)、APACHEⅡ评分高(OR=1.293,95%CI=1.011~3.982)、机械通气时间长(OR=2.788,95%CI=1.653~6.542)、呼吸功能障碍(OR=2.434,95%CI=1.422~5.435)、循环功能障碍(OR=1.453,95%CI=1.211~3.877)、肾功能障碍(OR=2.546,95%CI=1.674~11.879)是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结论在临床急救工作中应采取相应措施,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者存活率。
王雄明
急诊多发伤患者危险因素及急救措施研究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研究急诊多发伤患者危险因素,并探究高效急救措施。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2015年4月-2016年4月收入实施急诊抢救的230例多发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观察,记录并汇总所有患者急诊抢救具体情况,根据患者急诊抢救相关资料分析多发伤患者急诊危险因素,且以此为依据探究高效的急救措施。结果:多发伤患者不同性别、致伤原因病死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60岁以上患者其病死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阶段的病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就诊时间晚、损伤部位数多、存在呼吸系统感染、体温过低、ISS评分高患者其病死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发伤患者在急诊过程中可见其年龄、就诊时间、损伤部位数、ISS评分等因素都有可能提高患者的病死率。因此,医护人员还需以此为参考依据深入探究降低多发伤病死率的有效急救措施。
王雄明
关键词:急诊多发伤急救措施
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在腹腔镜肝叶切除术中的应用进展
2024年
肝切除术是治疗各种肝脏疾病的有效且广泛使用的手术方法[1-2]。然而,由于肝脏独特的解剖结构及其丰富的血液供应,肝切除术极具挑战性。肝切除术和围手术期术中过多的出血和输血对发病率和死亡率以及长期生存率有显著的负面影响[3-5]。因此,有必要寻找一种有效、安全的方法来减少肝切除术中的出血。学者普遍认为,在肝实质横断术中应用肝血管流入控制和麻醉技术可以增加安全和快速切除的概率[6]。据推测,在肝切除术中将中心静脉压(central venous pressure,CVP)保持在5cm H2O(1 cmH2O=0.098 kPa)并结合Pringle操作对于减少传统肝切除术中的失血是最佳的[7]。
冯耀响王雄明
关键词:腹腔镜肝切除术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
急诊绿色通道在严重多发伤抢救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探讨急诊绿色通道在多发伤抢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1日~2009年10月30日笔者所在医院实施绿色通道后抢救352例多发伤的临床资料,并与实施绿色通道前的2005年1月1日~2006年12月30日间抢救的298例多发伤患者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从伤员入院到开始手术的平均时间、平均住院天数分别为(50.9±23.6)分、(16.6±5.1)d,低于对照组(75.4±35.2)分、(25.3±7.0)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25例,死亡率约7.1%,亦低于对照组(死亡31例,死亡率约10.4%)。结论急诊绿色通道在严重多发伤抢救中的应用可赢得抢救时间,减少住院时间,降低死亡率。
王雄明
关键词:严重多发伤抢救
急诊床旁超声检查在196例多发伤评估及救治中的应用分析
2020年
目的:分析急诊床旁超声检查在多发伤评估及救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多发伤患者196例,依照实际病情提供急诊床旁超声检查,记录急诊床旁超声检查所需时间及检查结果。结果:196例患者,接受急诊床旁超声检查所需时间平均为(4.42±2.53)h;超声检查敏感性为80.07%,特异性为94.64%,准确性为89.16%。结论:临床中对于多发伤患者,为其提供急诊床旁超声检查的耗时更短,操作方法简单,检查准确性比较高,能够直观显示患者身体情况。
潘志国吴晓精王雄明邹昂儒
关键词:多发伤急诊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