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甘晓玲

作品数:42 被引量:508H指数:13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斜视
  • 5篇儿童
  • 4篇斜肌
  • 3篇下斜肌
  • 3篇肌麻痹
  • 2篇眼肌
  • 2篇眼肌麻痹
  • 2篇直肌
  • 2篇弱视
  • 2篇上斜肌
  • 2篇手术
  • 2篇内斜
  • 2篇内斜视
  • 2篇外斜
  • 2篇外斜视
  • 2篇先天
  • 2篇先天性
  • 2篇后徙
  • 2篇共同性斜视
  • 1篇单眼

机构

  • 11篇北京大学第一...
  • 4篇北京医科大学...

作者

  • 15篇甘晓玲
  • 6篇李巧娴
  • 5篇郭静秋
  • 4篇田桂芬
  • 3篇刘海华
  • 2篇刘家琦
  • 2篇杨素红
  • 1篇任华明
  • 1篇臧英芬
  • 1篇陈斯同
  • 1篇吴夕

传媒

  • 7篇中国实用眼科...
  • 4篇父母必读
  • 1篇中华眼科杂志
  • 1篇实用眼科杂志
  • 1篇北京医科大学...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5篇2004
  • 1篇2003
  • 1篇1997
  • 1篇1995
  • 2篇1993
4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斜视是怎样发生的?
2004年
斜视是严重影响儿童视觉发育的常见眼病。它是怎样发生的呢?这要从分类上来说。斜视的类型非常多,病因也十分复杂。其中,共同性斜视是由于大脑的高级神经反射活动和眼的调节,融合等功能异常所致。例如,患有远视性屈光不正的儿童,有的是由于经常过度调节视力,从而发生内斜视。在配戴了合适的眼镜后,内斜视得到了矫正或部分矫正。还有一些幼儿,在出生后半岁前发病,被称为先天性斜视。患先天性斜视的幼儿视觉功能发育受损更加严重,应该特别引起重视。
甘晓玲
关键词:眼外肌外斜视共同性斜视内斜视麻痹性斜视
眼散光与屈光变化的观察被引量:18
2004年
目的 了解少年儿童眼散光对屈光变化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 2 3 6名有不同程度及轴向散光的儿童自 6岁到 16岁逐年的屈光变化。结果 散光≥ 1 0 0D组 6~ 16岁的 10年中屈光度年平均向近视方向发展 0 48± 0 3 6D ,散光 <1 0 0D组 6~ 16岁的 10年中屈光度年平均向近视方向发展 0 2 4± 0 2 0D。散光≥ 1 0 0D组在 6~ 9岁、~ 12岁、~ 16岁分别向近视方向发展 1 2 2± 0 86D、1 61± 0 86D、 1 62± 0 91D ,散光 <1 0 0D组在 6~ 9岁、~ 12岁、~ 16岁分别向近视方向发展0 76± 0 63D、 0 90± 0 69D、 0 91± 0 71D ,两组差异均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 (P <0 0 1)。顺规散光组 6~ 16岁的 10年中屈光度年平均向近视方向发展 0 2 2± 0 2 0D ,逆规散光组 6~ 16岁的 10年中屈光度年平均向近视方向发展 0 5 4± 0 3 8D ,顺规散光在 6~ 9岁、~ 12岁、~ 16岁分别向近视方向发展 0 65± 0 5 6D、 0 80± 0 78D、 0 82± 0 77D ,逆规散光在 6~ 9岁、~ 12岁、~ 16岁分别向近视方向发展 1 43± 0 90D、 1 88± 0 96D、 1 84± 0 89D ,两组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1)。结论 眼散光尤其是≥ 1 0 0D和 (或 )逆规散光在生长发育期可加速近视化的发展。
杨素红任华明甘晓玲
关键词:散光屈光近视回顾性分析
儿童立体视的成熟期及几种检查法的比较被引量:53
1993年
应用Titmus、Frisby及颜氏立体图对890名双眼视功能正常的3~12岁儿童做了立体视锐测定,我们认为儿童立体视成熟期在3岁以前;应用不同检测手段所得儿童立体视锐正常值不一致:Frisby及颜氏法为≤60秒,Titmus法为≤100秒,Frisby及颜氏法较Titmus法更适用于年幼儿童。
郭静秋臧英芬甘晓玲
关键词:立体视成熟期
儿童双上斜肌隐蔽性麻痹与外旋视被引量:2
1995年
通过对5-10岁6例双上斜肌隐蔽性麻痹患儿进行眼底照相,观察手术前后客观外旋转性斜视的变化。结果表明眼底照相能够判定双侧外旋转性斜视的存在,这有助于对临床上不易区分的双上斜肌隐蔽性麻痹和真正的单侧性上斜肌麻痹的鉴别诊断;并对指导手术设计、提高一次性手术成功率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吴夕甘晓玲郭静秋
关键词:眼肌麻痹
用多焦视网膜电图方法研究弱视眼视网膜功能被引量:19
2005年
目的用多焦视网膜电图的方法对两种类型单眼弱视弱视眼与健眼的视网膜功能进行对比分析,探讨不同弱视的视网膜功能状况。方法使用视觉诱发电位仪,刺激图形为黑白同心圆形阵列,共有63个刺激单元,刺激野30°,检测52例单眼弱视儿童,对弱视眼与健眼一阶反映的P1波振幅密度值及潜伏期值进行比较。结果(1)弱视眼与健眼第一环P1波振幅密度值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双眼第二至第五环P1波振幅密度值、双眼各环P1波潜伏期值均无统计学差异。(2)所有弱视眼与健眼在第一环P1波振幅密度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但弱视眼第一环P1波振幅密度值在不同程度及类型弱视中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1)弱视眼黄斑区视网膜功能存在异常,而周边视网膜功能无异常改变,信息传导时间在视网膜层无异常。(2)不同程度及类型的弱视眼黄斑区视网膜功能异常的程度未见明显差别。
刘海华田桂芬甘晓玲
关键词:视网膜多焦视网膜电图弱视多焦视网膜电图弱视眼单眼弱视诱发电位仪
低龄儿童不同类型斜视手术远期疗效被引量:9
2011年
目的分析早期手术治疗儿童斜视的远期疗效,探讨低龄儿童不同类型斜视的手术时机和设计。方法手术治疗397例3岁以下斜视患儿,手术后随访6~144个月,观察术后眼位、双眼单视功能及二次手术情况。结果(1)外斜视组、垂直分离性斜视(DVD)组远期正位率分别为78.1%、68.4%,低于术后正位率,P〈0.05;内斜视组、上斜肌麻痹(SOP)、A—V综合征及特殊类型斜视远期正位率与术后正位率无差异,P〉0.05。(2)各组远期立体视〈800”的比率均高于术前,P〈0.05。(3)发病年龄早、伴有垂直斜视及术后一周欠矫或过矫是影响内、外斜视术后远期效果的主要因素,P〈0.05;手术年龄在24个月内与25-36个月远期眼位无差别,P〉0.05。结论(1)内斜视,SOP及A—V综合征,3岁前手术远期眼位较满意并有利于立体视功能。(2)内、外斜视近期应适度欠矫和过矫,以+10^△之内为宜。垂直斜视诊断明确者尽量一次手术,特殊类型斜视宜选分次手术。
刘海华甘晓玲李巧娴田桂芬
关键词:儿童手术外斜视内斜视垂直斜视
保护心灵这扇窗——儿童眼睛保健
2007年
你最关心的宝宝视力问题,编辑与专家的线下聊天,"专家在线"背后的故事……这里,一定有你感兴趣的话题。
甘晓玲
关键词:儿童眼科
下直肌后徙加眼球筋膜囊头部复位术初步探讨被引量:2
2004年
目的 探讨有效地防止下直肌后徙术后下睑退缩的手术方法。方法  3 7例下直肌后徙加CPH复位术病人 ,下直肌后徙 4~ 6mm ,中位数 6mm ,CPH缝合在新肌止端前浅层巩膜或肌肉断端上 ,手术前后采用三棱镜遮盖试验测量双眼分别注视时的斜视角 ,测定双眼下睑缘的位置关系。结果 术后双眼下睑缘位置关系无变化 ,术后无一例发生下睑退缩 ,15例随访 1~ 2 0月 ,中位数 6月 ,也未出现下睑退缩 ,多数病人眼位满意。
李巧娴甘晓玲
关键词:复位术下睑退缩筋膜睑缘
眼镜是越戴越深吗?
2004年
孩子需要戴眼镜了,你是不是有些疑虑?担心再也摘不下来,担心越戴越深。究竟该如何来看待来这个问题?
甘晓玲
关键词:眼镜弱视视觉障碍
先天性下斜肌麻痹的临床特点和治疗被引量:1
1997年
目的讨论先天性下斜肌麻痹的诊断及鉴别诊断,阐述该病的手术观点。方法回顾总结1984~1994年在我科行手术治疗的全部先天性单根下斜肌麻痹病例。结果全组13例于术后随诊6~75个月,其中6例眼位完全正位,7例改善。结论单根先天性下斜肌麻痹临床上极为少见,诊断主要依靠(1)原在位存在垂直斜视,(2)双眼和单眼运动检查,(3)施行被动牵拉试验除外Brown征。大多数患者需采取手术治疗,主要方法为同侧上斜肌减弱术,对侧上直肌后徙术。
甘晓玲刘家琦李巧娴郭静秋
关键词:先天性下斜肌眼肌麻痹外科手术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