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田劲松

作品数:6 被引量:48H指数:3
供职机构:娄底市中心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疗效
  • 3篇衰竭
  • 2篇心肌
  • 2篇心肌梗死
  • 2篇心力衰竭
  • 2篇血压
  • 2篇疗效观察
  • 2篇急性心肌梗死
  • 2篇高血压
  • 2篇梗死
  • 1篇动脉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 1篇心病
  • 1篇心功能
  • 1篇心功能不全
  • 1篇心肌梗死后
  • 1篇心衰
  • 1篇心衰竭
  • 1篇血糖
  • 1篇血脂

机构

  • 6篇娄底市中心医...

作者

  • 6篇田劲松
  • 2篇曾国平
  • 2篇段世英
  • 1篇谭华清

传媒

  • 2篇临床医学
  • 1篇医学信息(医...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 1篇中外医学研究

年份

  • 2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三高'因素与冠心病临床发作之间的关联探索
2014年
目的:探究'三高'因素,即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与冠心病临床发作之间的关联,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自2010年3月~2013年3月所收治的220例疑似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16层螺旋CT进行冠脉CTA检查,然后依据患者冠脉狭窄程度分为冠心病及非冠心病组。以χ2检验、Logistic回归、t检验和ROC曲线分析'三高'因素与冠心病发作的关联。结果单因素χ2检验显示,冠心病发病率在年龄、TC、TG、LDL等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显示冠心病发作与TC及年龄关系密切(P<0.05);组间各参数t检验显示,两组患者在年龄、TC及LDL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其余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C、GT、HDL及LDL的ROC曲线AUC值均<0.7,对冠心病发作无预测价值。结论'三高'因素中,TC水平与冠心病发作密切相关,LDL次之,其余无明显关联性;血脂四项指标对冠心病发作无预测性。
田劲松
关键词:冠心病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
坎地沙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观察评价使用坎地沙坦对慢性心功能衰竭患者心功能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慢性心力衰竭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卡托普利及地高辛等,治疗组加用坎地沙坦。对治疗前后两组间使用条件、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7.6%和75.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心功能NYHA分级好转率优于对照组(P<0.05);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缩小(P<0.01),左室射血分数(LVEF)增加(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用坎地沙坦治疗慢性心功能衰竭明显优于常规治疗,可以改善心力衰竭患者临床症状。
田劲松申道君
关键词:坎地沙坦慢性心力衰竭
阿司匹林肠溶片、阿托伐他汀联合疗法对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的干预治疗研究被引量:13
2011年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07年9月~2011年9月收治的150例老年糖尿病伴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治疗组(75例)和对照组(7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中药方剂控制血糖,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阿司匹林和阿托伐他汀,随访1年,比较两组患者血脂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TC、TG、LDL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司匹林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能降低患者的血脂,起到稳定动脉粥样斑块的作用,疗效满意,值得在临床推广。
曾国平田劲松段世英
关键词: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
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和溶栓治疗的临床疗效比较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比较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和溶栓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笔者所在医院2011年5月-2013年4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0例纳入本研究,根据就诊顺序奇偶数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溶栓治疗,试验组患者接受介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在再灌注成功率、6周内死亡率和12周内再次梗死率等方面的差异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再灌注成功率较高,6周内死亡率和12周内再次梗死率较低。两组再灌注成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比溶栓治疗具有更好的近远期疗效,今后可将介入治疗作为急性心肌梗死的有效治疗方案进行推广应用。
田劲松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溶栓治疗
依那普利和倍他乐克对原发性高血压左心衰竭的疗效研究
2009年
目的进一步探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与β-受体阻滞剂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慢性心功能不全的疗效,研究其对左心肥厚的逆转作用和降低病死率的作用。方法206例高血压左心功能不全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25例,在传统治疗的基础上根据血压、心率情况加用依那普利2.5~5 mg,每天2次,倍他乐克12.5~25 mg,每天2次。对照组81例,按照强心、利尿、扩血管的传统治疗,应用非洛地平降血压2.5~5 mg,2次/d。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率、心率(HR)、左心质量指数(LVMI)和病死率。结果两组比较,治疗组LVMI和HR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治疗组死亡4例(3.1%),对照组死亡10例(12.3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那普利和倍他乐克对原发性高血压慢性心功能不全的疗效明显,优于传统治疗方案,可明显逆转左心肥大,降低患者病死率。
田劲松谭华清
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左心功能不全依那普利倍他乐克
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6
2012年
目的探讨重组人脑利钠钛(rhBNP)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将2007年1月~2011年2月收治的110例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55例。对照组在常规抗心衰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硝酸甘油,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rhBNP,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用药后心功能改善情况、治疗前后的呼吸困难程度、整体临床状况、尿量及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心功能改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用药后24 h、48 h、72 h的整体临床状况好转程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1);用药后24 h实验组患者呼吸困难程度、尿量、尿量与入量的差值、EF值、Tei指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hBNP能有效改善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的呼吸困难和临床状况,提高心功能改善的总有效率,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曾国平田劲松段世英
关键词:心肌梗死心力衰竭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