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田
- 作品数:9 被引量:14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糖类抗原CA-50对肿瘤诊断的价值被引量:1
- 1993年
- 应用^(125)Ⅰ标记CA-50单克隆抗体的放射免疫抑制试验,检测37例恶性肿瘤患者、9例良性肿瘤、27例非肿瘤患者及30例正常人血清CA-50含量。其中正常人血清CA-50含量为6.03±1.15u/ml,原发性肝癌组为19.3±12.8u/ml,胰癌组为18.5±10.0u/ml,其他消化道癌肿为14.05±12.07u/ml,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均明显升高(P<0.001)。良性肿癌组为5.32±2.12u/ml,接近正常对照组。另外,本组有4例原发性肝癌栓塞后,随着肿瘤缩小,其血清CA-50由高值转为阴性。综上所述,血清CA-50可作为恶性上皮类肿瘤诊断、鉴别诊断、疗效观察及判断预后的一项指标。
- 庄宝珠沙文阁迟晶石田刘峥艳张玉魁
- 关键词:糖类抗原肿瘤
- 庚型肝炎病毒与各型肝炎病毒标致物的对比分析
- 1999年
- 随着甲、乙、丙、丁、戊型肝炎病毒的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的建立和趋于简单化,使大部分非甲非乙型肝炎得以分型诊断,但在临床中无论是在急慢性肝炎中或在严重的慢性肝病(肝硬化或肝癌)中,仍有10%~20%的患者不能分型诊断。最近,在非甲~戊型肝炎病毒之外,...
- 石田王炳元傅宝玉
- 关键词:庚型肝炎肝炎病毒标志物
- 肝硬化、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抗-HCV相关性的初步探讨被引量:2
- 1993年
- 采用ELISA方法,对48例肝硬化患者、47例原发性肝癌患者、12例慢性肝炎患者及8例急性黄疽型肝炎患者进行血清抗-HCV检测。结果麦明:原发性肝癌组其血清抗-HCV阳性与输血无密切关系,而肝硬化组血清抗-HCV阳性与输血关系密切。两组间抗-HCV阳性率无明显差异,但与对照组差异显著。
- 刘春荣刘东屏蔡至道石田董丽君
-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肝硬变乙型肝炎
- 腹水铁蛋白、腺苷脱氨酶联合检测鉴别良、恶性腹水的临床意义
- 1993年
- 本文测定38例恶性腹水和31例良性腹水铁蛋白和腺苷脱氨酶(ADA)的浓度。结果:铁蛋白浓度在恶性腹水组(Ⅰ)为320.9±132.8μg/L,结核性腹膜炎腹水组(Ⅰ,n=11)为366.8±72.5μg/L,其它良性腹水组(Ⅱ,n=20)为118.2±72.8μg/L。Ⅰ组与Ⅱ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与Ⅱ组间,Ⅰ组与Ⅱ组间差异均非常显著(P<0.01)。ADA浓度在Ⅰ组为21.26±7.33u/L,Ⅱ组为41.35±17.27u/L,Ⅱ组为16.48±4.47u/L。Ⅰ组与Ⅱ组间、Ⅱ组与Ⅲ组间差异均非常显著(P<0.01)。Ⅰ组与Ⅱ组间差异显著(P<0.05)。以腹水铁蛋白浓度230ug/L、ADA浓度30u/L作为良、恶性腹水分界值,铁蛋白敏感性为81.6%,特异性为61.3%.ADA敏感性为89.5%,特异性为29%。铁蛋白、ADA联合检测敏感性为73。7%,特异性为80.6%。揭示铁蛋白、ADA联合检测是鉴别良、恶性腹水有价值的指标。
- 赵金满沙文阁石田孙玉强
- 关键词:铁蛋白腺苷脱氨酶腹水
- 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血清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水平的变化被引量:1
- 2002年
- 目的 了解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血清可溶性白介素 2受体 (sIL 2R)水平的变化及其与肝炎活动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 3 7例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血清sIL 2R水平。结果 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血清sIL 2R水平显著增高 (P <0 0 1) ,并与血清丙氨酸转氨酶水平呈正相关 (r =0 3 8,P <0 0 5 )。结论 检测血清sIL
- 徐秀英迟晶石田杨澍张艳晨
- 关键词: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ELISA
- 血清α-L-岩藻糖苷酶及糖类抗原CA-50对原发性肝细胞癌诊断的探讨被引量:2
- 1996年
- 对78例原发性肝细胞癌(HCC)、15例其他消化道恶性肿瘤,19例肝硬化、5例肝血管用及健康对照30例,同时检测α-L-岩藻糖苷酶(AFU)、糖类抗原CA-50并与甲胎蛋白(AFP)对照。结果:AFU、CA-50对HCC诊断的阳性率分别为76.2%和69.2%高于AFP(62.8%)。27例AFP阴性的HCC中,AFU、CA-50呈阳性者分别为17和9例。三者联合检测诊断的特异性为85.2%,敏感性达91.1%。16例术后检测结果,AFU阴转率为87.5%,CA-50为81.3%。AFU和CA-50做为诊断HCC的标志物,对AFP阴性者有互补诊断价值,联合检测诊断率更高。
- 庄宝珠奚淑芹石田刘峥艳张恩杰
- 关键词:原发性岩藻糖苷酶糖类抗原
- 胃癌患者血清3种肿瘤标志物测定的临床意义被引量:8
- 1997年
- 对30例胃癌患者和30例对照组患者血清测定癌胚抗原(CEA)及癌相关抗原(CA19-9,CA125)水平。结果表明胃癌组血清中CEA,CA19-9及CA125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胃癌组血清CEA,CA19-9,CA125的灵敏度分别是36.67%,40.00%及33.33%。在三者联合检测中,以CA19-9与CEA联合检测最佳,其灵敏度可提高至60%,阳性似然比为6.0。由此认为,肿瘤标志物的联合检测可提高胃癌的诊断灵敏度。
- 周睿哲傅宝玉王炳元石田陆建忠
- 关键词:癌胚抗原癌相关抗原胃肿瘤肿瘤标志物
- 胃、结肠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清唾液酸的变化
- 1996年
- 胃、结肠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清唾液酸的变化迟晶,李月华金锋(沈阳第一临床学院消化内科沈阳110001)(沈阳第一临床学院肿瘤科沈阳110001)石田(沈阳第一临床学院消化内科实验室沈阳110001)关键词胃癌,结肠癌,血清唾液酸为了解胃、结肠癌患者手术前...
- 迟晶李月华金锋石田
- 关键词:胃肿瘤结肠肿瘤血清唾液酸
- 慢性肝病与乙型、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关系的探讨
- 1994年
- 采用ELISA法对25例慢性肝炎,105例肝硬化,64例肝癌以及8例急性黄疸型肝炎进行了HBV标志物及抗-HCV的检测.结果:HBV感染率为80.6%,抗-HCV检测阳性率为46%,二者均阳性的双重感染率为32%.其中肝癌组双重感染明显高于肝硬化组P<0.001.单纯抗-HCV检出率为10.8%,说明HBV是引起肝炎、肝硬化、肝癌的主要病因,而HCV感染也是致病因素.对有输血史的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100例进行抗-HCV检测,其阳性率59%,而102例无输血史的肝病患者抗-HCV检出率为25%,输血组抗HCV检出率明显高于无输血组P<0.001.其中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病人输血组抗-HCV检出率亦明显高于无输血组,各组P<0.001.故提示:HCV感染与输血有密切关系.50例HBV标志物阴性的健康献血员抗-HCV阳性率为6%.
- 刘春荣刘东屏蔡至道石田董丽君庄宝珠
- 关键词:肝病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