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超声
  • 6篇乳腺
  • 5篇超声检查
  • 3篇高频超声
  • 2篇导管
  • 2篇导管内
  • 2篇乳腺导管
  • 2篇乳腺导管内
  • 2篇黏液
  • 2篇黏液腺癌
  • 2篇腺癌
  • 2篇触诊
  • 1篇单纯性
  • 1篇导管内癌
  • 1篇导管内乳头状...
  • 1篇动脉
  • 1篇动脉供血
  • 1篇动脉供血不足
  • 1篇多普勒超声
  • 1篇原发性

机构

  • 7篇大连医科大学...

作者

  • 7篇石键
  • 6篇吴佳玲
  • 5篇杨光
  • 2篇孙丽鹏
  • 1篇陶冶
  • 1篇徐文林
  • 1篇王晓蕾

传媒

  • 2篇大连医科大学...
  • 2篇生物医学工程...
  • 1篇中华医学超声...
  • 1篇医学与哲学(...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6
  • 2篇2012
  • 3篇2011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超声多探头联合检测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诊断价值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椎动脉超声应用多探头联合检测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的诊断价值。方法 89例VBI患者(VBI组),其中男性49例,女性40例,平均年龄58.0岁;40例正常人(对照组),其中男性21例,女性19例,平均年龄53.0岁。采用小凸阵探头(6.0~10.0 MHz)、线阵探头(5.0~10.0 MHz)及凸阵探头(2.0 MHz)对VBI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椎动脉起始段、颈段及颅内段的走行、结构和血流动力学参数进行检测分析。结果高频小凸阵探头诊断VBI的灵敏度为65.6%;高频线阵探头诊断VBI灵敏度为81.8%;低频凸阵探头诊断VBI灵敏度为89.2%;三者联合检查,灵敏度达94.2%。结论多探头联合应用检查椎动脉,可以较全面观察椎动脉的走行和结构,获得血流动力学参数,提高超声对VBI诊断的灵敏度。
石键吴佳玲孙丽鹏
关键词:超声检查椎动脉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高频超声结合声触诊组织量化技术对乳腺单纯性黏液腺癌的诊断价值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应用高频超声结合声触诊组织量化技术(VTQ)分析乳腺单纯性黏液腺癌的特征。[方法]应用高频超声结合VTQ技术分析12例乳腺单纯性黏液腺癌和30例纤维腺瘤的声像图特征和弹性特征。[结果]常规超声表现乳腺单纯性黏液腺癌组在形状、边界、内部回声上与纤维腺瘤组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VTQ技术中单纯性黏液腺癌组的剪切波速度(Vs)平均值较纤维腺瘤组的明显减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常规高频超声结合VTQ技术对乳腺单纯性黏液腺癌的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
石键杨光陶冶
关键词:乳腺超声检查
高频超声结合组织声触诊量化技术对乳腺黏液腺癌特征分析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应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结合组织声触诊量化技术(VTQ)分析乳腺黏液腺癌的特征。方法 21例乳腺黏液腺癌患者,均为女性,年龄48-83岁,平均年龄61.15岁。应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分析其乳腺黏液腺癌的声像图特征,根据病理组织分型分为单纯型乳腺黏液腺癌和混合型乳腺黏液腺癌两组,并结合VTQ检测肿块的弹性特征[剪切波速度(Vs)]。结果乳腺黏液腺癌的形态不规则,边缘较清晰,后方回声增强,肿块内部回声低,内有微钙化者较少,肿瘤内血流分布少;单纯型和混合型乳腺黏液腺癌之间的内部回声均匀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的VTQ参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单纯型乳腺黏液腺癌组Vs=(1.15±0.75)m/s,混合型乳腺黏液腺癌组Vs=(4.32±0.63)m/s;P〈0.05],单纯型乳腺黏液腺癌组肿瘤内部硬度较周边和正常乳腺组织的低,混合型乳腺黏液腺癌组硬度较周边和正常乳腺组织的高(P〈0.05)。结论乳腺黏液腺癌常规声像图具有一定的特征,VTQ的应用对于乳腺黏液腺癌的诊断具有进一步的补充意义。
石键杨光吴佳玲徐文林
关键词:乳腺黏液腺癌超声检查
高频超声诊断乳腺实性小肿块的价值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对乳腺实性小肿块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应用高频超声对76例(81个肿块)乳腺实性小肿块患者进行检查,按照BI-RADS-US分级标准,分析肿块的超声特点与各级别之间的关系,并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高频超声显示各级别肿块的形态、边缘、后方回声、微钙化及血流分布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BI-RADS-US分级诊断与病理结果对照,阳性预测值为73.91%(34/46),敏感度为94.44%(34/36),特异度为73.33%(33/45)。结论高频超声结合BI-RADS-US分级标准诊断乳腺实性小肿块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石键杨光吴佳玲
关键词:超声检查乳腺小肿块
乳腺原发性鳞状细胞癌的临床病理与超声表现特征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总结乳腺原发性鳞状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特征与超声表现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1月至2016年1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经病理检查证实的乳腺原发性鳞状细胞癌患者12例,共12个病灶。采用t检验比较有无淋巴结转移、有无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表达患者超声评分差异;采用方差分析比较不同分化类型、Dukes分期患者超声评分差异。结果所有患者均发现乳腺肿块,5例患者肿块周围有卫星结节。12例患者中,乳房各象限均有肿块分布。超声检查提示,12个病灶中,9个为低回声,3个为混合回声;12个病灶均边界模糊且形状不规则,7个病灶内呈囊腔样,4个病灶钙化。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显示,5个、2个、2个、3个病灶分别测及1级、2级、3级、4级血流信号。12个病灶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超声评分为(3.5±0.1)分。有无淋巴结转移、不同分化类型、Dukes分期病灶超声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933、F=3.099、F=4.133,P均<0.05),而有无ER、PR表达病灶超声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33、0.378,P均>0.05)。结论乳腺原发性鳞状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有其特异性,超声检查显示肿瘤内部有较多囊性成分及丰富的血流,这有助于临床对乳腺原发性鳞状细胞癌的诊断。
王晓艳吴佳玲石键
关键词:乳腺肿瘤病理学超声检查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评价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患者的89个病灶,根据其声像图表现进行分型,并对发现的实性病灶按BI-RADS-US分级标准进行评价。[结果]64例中与手术病理相符者47例,准确率73.4%,按声像图表现可分为导管型及实质型。导管型诊断准确率22/25(88.0%);实质型诊断准确率25/37(67.6%)。将实质型病灶按大小(≧2 cm及<2 cm)进行形态学特征比较,发现良、恶性病灶按BI-RADS-US分级标准的超声特征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以对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做出较明确的诊断和定位,但对于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仍有一定局限性。临床应用中要注意对实质性导管内乳头状瘤提高认识,为临床提供相关信息,提早治疗,减少发生恶变的可能性。
吴佳玲石键杨光
关键词:超声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
自动乳腺全容积成像在乳腺导管内癌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7
2016年
探讨自动乳腺全容积成像(ABVS)在乳腺导管内癌诊断中的价值。收集手术病理证实的36例乳腺导管内癌患者资料,回顾性分析钼靶X线、常规超声及ABVS的影像表现。常规超声、ABVS及钼靶X线对病灶的检出率分别为63.16%、86.84%、84.21%,ABVS及钼靶X线检出率均高于常规超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4.34及5.68,P〈0.05)。ABVS能提高超声对乳腺导管内癌的检出率,有助于乳腺癌早期发现及治疗。
吴佳玲孙丽鹏杨光石键王晓蕾
关键词:超声导管内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