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祁冰

作品数:47 被引量:214H指数:9
供职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5篇期刊文章
  • 1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5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2篇卵巢
  • 29篇多囊
  • 29篇多囊卵巢
  • 29篇多囊卵巢综合
  • 29篇多囊卵巢综合...
  • 29篇综合征
  • 29篇卵巢综合征
  • 14篇中医
  • 12篇胰岛
  • 12篇胰岛素
  • 10篇胰岛素抵抗
  • 7篇中医药
  • 7篇PCOS
  • 6篇生殖
  • 6篇活血
  • 6篇补肾
  • 5篇细胞
  • 4篇血症
  • 4篇中医妇科
  • 4篇中医妇科学

机构

  • 35篇黑龙江中医药...
  • 8篇黑龙江中医药...
  • 8篇北京中医药大...
  • 2篇黄岩中医院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河北中医学院
  • 1篇北京同仁堂中...

作者

  • 47篇祁冰
  • 41篇侯丽辉
  • 18篇郝松莉
  • 18篇吴效科
  • 5篇苏丹
  • 4篇杨琳
  • 3篇李妍
  • 3篇宋家欣
  • 3篇都松莉
  • 3篇孟小钰
  • 2篇王玉娜
  • 2篇闫晓明
  • 2篇杨琳
  • 2篇李晨希
  • 2篇鲁彩霞
  • 2篇黄海涛
  • 2篇王薇
  • 2篇董蕊
  • 1篇赵宁宁
  • 1篇李勤

传媒

  • 4篇医学研究杂志
  • 4篇中华中医药学...
  • 3篇科技导报
  • 3篇中国中医药现...
  • 3篇世界中西医结...
  • 2篇中医杂志
  • 2篇时珍国医国药
  • 2篇辽宁中医杂志
  • 2篇天津中医药
  • 2篇中国妇幼健康...
  • 2篇第四届全国中...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医研究
  • 1篇实用妇产科杂...
  • 1篇中医教育
  • 1篇中国中医基础...
  • 1篇中华中医药学...
  • 1篇北京中医药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3
  • 7篇2012
  • 8篇2011
  • 12篇2010
  • 4篇2009
  • 6篇2008
  • 1篇2006
4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流行病学调查探讨三辨诊疗模式在多囊卵巢综合征中的应用
本文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对确诊为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患者按照体质评分和证素诊断标准对其体质类型及证候要素进行判定。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的证候要素特点、中医体质类型与疾病的相关性,为进一步开展三辨诊疗模式在多囊卵巢...
王薇祁冰郝松莉侯丽辉
关键词:多囊卵巢综合征体质证候要素
文献传递
妍婷颗粒对脂多糖诱导小鼠脾细胞产生TNF-α的影响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研究中药复方妍婷颗粒对脂多糖(LPS)诱导小鼠脾细胞产生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初步探讨妍婷颗粒对慢性盆腔炎抗炎、免疫调节的内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小鼠脾细胞用LPS刺激,用不同浓度妍婷颗粒含药血清干预,酶联免疫银光法(ELISA)法检测上清液中TNF-ɑ含量,反向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法测细胞中TNF-ɑmRNA表达。[结果]1)经LPS诱导后小鼠脾细胞TNF-ɑ分泌量明显升高,TNF-ɑmRNA表达增强。2)小鼠脾细胞TNF-ɑ的分泌量与表达与妍婷颗粒含药血清浓度呈剂量依赖性。[结论]妍婷颗粒具有抑制LPS诱导的小鼠脾细胞产生TNF-ɑ的作用,据此推测妍婷颗粒的抗炎、免疫调节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抑制脂多糖介导的TNF-ɑ释放有关。
蔡静祁冰侯丽辉吴效科
关键词:脂多糖脾细胞肿瘤坏死因子
从现代医案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证候分布规律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从现代医案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证候分布规律。方法对检索到的200篇关于PCOS的现代医案的临床症状、体征进行分类研究,采用现代文献研究方法与统计学相结合,对纳入研究的医案用ACCESS软件建立症状、体征数据库,运用频数、聚类的统计方法进行研究。结果月经后期、肥胖、月经量少等是PCOS的主要症状,通过对28种高频症状进行聚类分析,得出4个比较有意义的聚类组合。结论先天、后天、情志因素皆可导致PCOS,其证候分布规律为肾虚、脾虚、血瘀、痰湿、肝郁。
郝松莉祁冰侯丽辉李妍吴效科
关键词:多囊卵巢综合征医案证候规律
中医药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中医药对子宫内膜异位症(EMt)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情况。方法:总结、归纳和分析近年来中医药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免疫功能影响的相关文献。结果:中医治疗采用辨证论治,常用活血化瘀法、补肾活血法、补肾温阳化瘀法、理气化痰祛法、益气化瘀止痛法等法治疗,治疗采用大黄虫丸特技茯苓流浸膏加味散结镇痛方治疗。目前许多研究认为,EMt与机体免疫功能异常有关,中医药改善EMt免疫功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结论:中医药能显著改善子宫内膜异位症免疫功能。
徐帅祁冰侯丽辉
关键词:补肾活血法理气化痰祛瘀法清热利湿活血法
多囊卵巢综合征胰岛素抵抗与中医药干预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为女性常见疾病,表现为月经稀发、闭经、不孕、多毛和肥胖。是同时影响患者生殖功能和能量代谢的典型疾病。胰岛素抵抗在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中医药治疗PCOS改善胰岛素抵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文探...
祁冰郝松莉侯丽辉
关键词:多囊卵巢综合征胰岛素抵抗中医药干预
文献传递
浅谈《金匮妇人三篇》中治未病思想对防治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重要性被引量:2
2010年
张仲景所著的《金匮要略》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论述诊治杂病的专书。特别是其中的妇人三篇的意义十分重大,其中蕴含着"治未病"的先进思想。"治未病"的中医传统防治观点可整理归纳为三层涵义:治在证先,调摄固本;欲病救萌,防微杜渐;既病防变,治在证先。张仲景这些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的学术思想,迄今仍具有广泛的现实指导意义。
王睿侯丽辉祁冰
关键词:金匮要略治未病多囊卵巢综合征
基于流行病学调查探讨三辨诊疗模式在多囊卵巢综合征中的应用
本文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对确诊为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患者按照体质评分和证素诊断标准对其体质类型及证候要素进行判定。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的证候要素特点、中医体质类型与疾病的相关性,为进一步开展三辨诊疗模式在多囊卵巢...
王薇祁冰都松莉侯丽辉
关键词:多囊卵巢综合征体质证候要素
文献传递
中医药治疗PCOS患者胰岛素抵抗被引量:5
2010年
侯丽辉祁冰
关键词:胰岛素抵抗PCOS中医药治疗代谢紊乱性疾病病理生理改变育龄妇女
自拟固胎煎对复发性流产小鼠脾脏Th17/Treg细胞平衡的影响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观察自拟固胎煎对自然流产模型小鼠脾脏Th17/Treg细胞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采用CBA/J雌鼠×BALB/c雄鼠建立正常妊娠模型,以CBA/J雌鼠×DBA/2雄鼠建立自然流产模型,自然流产孕鼠分为自然流产组、地屈孕酮组、中药低、中、高剂量组,正常妊娠组和自然流产组给予生理盐水,中药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7.125、14.25、28.5 g/kg自拟固胎煎汤剂,地屈孕酮组给予3.0 mg/kg地屈孕酮溶液,连续2周灌胃,每日1次。给药结束后处死并解剖小鼠,观察子宫胚胎数量并计算胚胎丢失率,流式细胞法检测脾脏中Th17细胞、Treg细胞含量及Th17/Treg细胞比例。[结果] 1)与自然流产组相比,中药低剂量组胚胎丢失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和地屈孕酮组胚胎丢失率均显著降低(P<0.05),且中药中剂量组、中药高剂量组、地屈孕酮组3组间比较,胚胎丢失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与自然流产组相比,中药低剂量组Th17细胞数、Treg细胞数及Th17/Treg细胞百分率比值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中药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和地屈孕酮组,Th17细胞数及Th17/Treg细胞百分率比值均显著降低(P<0.05),Treg细胞数均显著升高(P<0.05);且中药中剂量组、中药高剂量组、地屈孕酮组3组间比较,Th17细胞数、Treg细胞数及Th17/Treg细胞百分率比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固胎煎可降低Th17/Treg比例,诱导免疫耐受,减少胚胎丢失率,改善妊娠结局。
周兰黄海涛徐彩左茜茜张芸娜黄文玲祁冰卜晓玲
关键词:TH17TREG复发性流产
补肾活血汤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孕早期复发性流产血栓前状态的效果和安全性分析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分析补肾活血汤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孕早期复发性流产血栓前状态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于北京同仁堂中医医院妇科门诊就诊的60例血栓前状态所致复发性流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自愿原则随机分组,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基础黄体支持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低分子肝素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补肾活血汤进行治疗。经过42 d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子宫动脉血流参数、凝血功能指标、中医证候积分、治疗总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左侧子宫动脉阻力指数(RI)为(0.771±0.056)、右侧RI为(0.784±0.047)、子宫动脉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舒张末期血流速度(S/D)之和为(10.66±1.35)、纤维蛋白原为(2.22±0.16)g/L、D-二聚体为(161.53±45.38)μg/mL,均低于对照组的(0.817±0.076)、(0.844±0.053)、(11.73±1.39)、(3.48±0.27)g/L和(262.70±43.51)μ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为(7.83±2.33)分,低于对照组的(11.89±1.8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3.34%)高于对照组(76.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6.67%)低于对照组(1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一般的西药治疗相比,补肾活血汤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血栓前状态所致复发性流产的效果显著,对改善患者机体的各项指标更加有利,使得治疗总有效率大幅度提升,安全可行。
刘宇新祁冰
关键词:补肾活血汤复发性流产血栓前状态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