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秦万民

作品数:6 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青岛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肝癌
  • 2篇手术
  • 2篇树突
  • 2篇切除
  • 2篇切除术
  • 2篇肿瘤
  • 2篇细胞
  • 2篇腺病
  • 2篇腺病毒
  • 2篇腺病毒携带
  • 2篇抗原
  • 2篇抗原致敏
  • 2篇基因
  • 2篇IL-12
  • 1篇胆囊
  • 1篇胆囊切除
  • 1篇胆囊切除术
  • 1篇胆囊切除术后
  • 1篇胆囊切除术后...
  • 1篇胆总管

机构

  • 4篇青岛大学
  • 3篇青岛大学医学...

作者

  • 6篇秦万民
  • 5篇孙传东
  • 2篇曹松丽
  • 2篇张炳远
  • 2篇刘世海
  • 2篇崔清昱
  • 1篇卢云
  • 1篇赵伟
  • 1篇马湘
  • 1篇王静
  • 1篇商和振
  • 1篇冯玉洁

传媒

  • 3篇齐鲁医学杂志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年份

  • 2篇2014
  • 4篇2013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先天性肝内胆管囊肿1例
2014年
先天性肝内胆管囊肿又称先天性肝内胆管囊性扩张症,由法国医生CAROLI于1958年系统描述并报道其特征性表现而命名。该病临床较少见,其特征为肝内胆管囊性扩张并形成胆管囊肿,可多发,亦可单发。我院收治1例,现报告如下。
曹松丽秦万民马湘孙传东
关键词:胆总管囊肿病例报告
腺病毒携带IL-12治疗肝癌细胞株HepG2的体外实验
2013年
目的:探讨腺病毒介导的白介素12(interleukin-12,IL-12)基因(AdvIL-12)转染能否在体外诱导出更强的抗(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免疫效应.方法:在体外,用AdvIL-12转染HepG2作为实验组,以Adv-绿色荧光蛋自(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转染的HepG2和未转染的HepG2作为对照组进行培养.用划痕试验检测载有IL-12的腺病毒对HepG2细胞的迁移能力的影响;结晶紫法检测对HepG2的生长能力的抑制和杀伤作用;MTT检测对HepG2细胞增殖能力的抑制作用的影响;TUNEL法检测对HepG2细胞的凋亡效应的影响.结果:正常生长的HepG2单层贴壁生长,生长旺盛,镜下观察为梭形,胞浆均质透明,折光性好,胞间紧密连接,核质均匀,核仁清晰可见.实验组AdvIL-12作用24 h后HepG2细胞迁移距离明显受到抑制,且随浓度增大,HepG2细胞向划痕区移动的距离越来越小,细胞数量越少,划痕越宽.实验组AdvIL-12结晶紫染色深度随浓度梯度减少而逐渐加深.取10 L AdvIL-12时对HepG2细胞杀伤效果最为明显.酶标仪检测AdvIL-12组、Adv-GFP组和HepG2空白对照组分别培养24、48、72 h后的A值(F1=95.7,F2=103.6,F3=165.8,P<0.01)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光镜下可见凋亡细胞明显固缩,体积变小,胞质致密,核浓缩甚至消失,形成凋亡小体.实验组AdvIL-12组凋亡细胞数量明显多于对照组Adv-GFP组.结论:转染AdvIL-12的HepG2细胞能有效抑制HepG2细胞的生长,增殖和迁移能力,效果随浓度增大而增强,并能够促进HepG2细胞的凋亡效应,从而在体外达到明显的肿瘤抑制作用.
崔清昱秦万民张炳远刘世海孙传东
关键词:腺病毒白介素-12肝癌TUNEL
IL-12基因增强肿瘤抗原致敏树突状细胞及其抗肝癌效应的研究
目的:(1)对正常外周血树突状细胞(DCs)进行分离及纯化,获得较高纯度和活性的DCs。(2)重组人IL-12腺病毒(Adv-IL12)转染肿瘤抗原致敏的树突状细胞,检测树突状细胞分子表型的变化、IL-12的分泌水平及诱...
秦万民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12树突状细胞肿瘤抗原
文献传递
腺病毒携带IL-12增强抗原致敏树突细胞在肝癌基因治疗中的研究
2014年
目的:近年来通过应用白介素-12治疗肿瘤取得良好效果,因此对国内外应用腺病毒携带IL-12增强抗原致敏树突细胞在肝癌基因治疗中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以探索更为可行治疗方法。方法:运用Pubmed、Elsevier Sciencedirect、CNKI及万方全文数据库检索系统,以腺病毒,IL-12,肝癌,树突细胞为关键词,检索2008-01至2012-11月发表的文献。纳入标准:1)IL-12的生物学特性,在抗肿瘤过程中的免疫作用,2)应用腺病毒携带IL-12对抗肝癌治疗研究,3)肿瘤抗原致敏树突细胞对肿瘤的影响。根据纳入标准分析文献26篇。结果:通过腺病毒携带IL-12可以增强肿瘤抗原致敏树突细胞的免疫应答。并通过诱导肿瘤细胞的凋亡,减少新生血管的生成而对肿瘤产生直接抑制,有效抑制肝癌的生长和转移。结论:本文通过对IL-12的生物学特征、抗肿瘤通路、作用机制及在腺病毒介导下肿瘤抗原致敏树突细胞研究进展的概述,为腺病毒携带IL-12作为肝癌的基因治疗进一步提供理论依据和探索,期待在将来应用IL-12为基础的基因治疗一定会为包括肝癌在内的肿瘤治疗提供新的途径。
崔清昱王静秦万民刘世海冯玉洁孙传东
关键词:腺病毒IL-12肝癌树突细胞
结直肠癌肝转移病人手术切除肝转移灶价值分析
2013年
目的评价结直肠癌肝转移病人手术切除肝转移灶的价值。方法联合检索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和维普期刊资源整合服务平台2007年1月—2012年9月关于结直肠癌肝转移手术治疗文献,并将文献中的治疗方案分为同期手术切除原发灶+肝转移灶组(A组)、手术切除原发灶+二期切除肝转移灶组(B组)、单独切除原发灶+术后介入治疗组(C组)、单纯手术切除原发灶组(D组)及非手术治疗组(E组)5组,比较各组3年或5年生存率。结果 A组5年生存率与B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A组与C、D、E组5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8.158~22.130,P<0.05);C组与D、E组3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4.117、8.295,P<0.05)。结论对于可以切除肝转移灶的结直肠癌肝转移病人,手术切除原发灶及肝转移灶是首选的治疗方案。另外,二期行手术切除肝转移灶也是可以选择的。对于手术可以切除原发灶而不能切除肝转移灶的病人,手术切除原发灶后行介入治疗,可以改善预后并提高生存率。
商和振孙传东卢云赵伟秦万民张炳远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肿瘤转移肝切除术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及防治(附1860例报告)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并发症发生的常见原因及其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2012年1月在我院行LC的1 860例病人的临床资料,采用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方法对可能导致LC并发症发生的9个临床因素进行分析。结果病人年龄、性别、结石数量、手术方式与LC并发症的发生率没有相关性(P>0.05),而术前血浆清蛋白水平、胆囊三角的解剖、胆囊萎缩、胆囊壁厚度以及术者的经验5个因素与LC并发症的发生率有关(χ2=4.664~18.552,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胆囊三角的解剖结构不清、胆囊壁厚度、术者的经验对LC手术并发症发生有影响(OR=1.440~3.064,P<0.05)。结论严格的术前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提高手术的安全性;术中规范的手术操作程序可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并发症一旦发生,应尽早处理,确保病人的生命安全。
秦万民孙传东曹松丽
关键词:手术后并发症LOGISTIC模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