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米博斌

作品数:14 被引量:171H指数:7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2篇骨折
  • 3篇髌骨
  • 3篇髌骨骨折
  • 3篇螺钉
  • 2篇手术
  • 2篇髓内
  • 2篇髓内钉
  • 2篇髓内钉治疗
  • 2篇胫骨
  • 2篇螺钉系统
  • 2篇内固定
  • 2篇骨折固定
  • 2篇骨折固定术
  • 2篇固定术
  • 2篇粉碎性
  • 2篇钢板
  • 2篇钢板治疗
  • 1篇低强度
  • 1篇电解质
  • 1篇血内

机构

  • 13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作者

  • 14篇米博斌
  • 14篇刘国辉
  • 11篇杨述华
  • 9篇李强
  • 6篇熊家伟
  • 3篇刘毅
  • 3篇周武
  • 2篇邵增务
  • 2篇夏天
  • 2篇熊蠡茗
  • 2篇刘静
  • 1篇曹发奇
  • 1篇陈熹
  • 1篇吴其鹏
  • 1篇查琨
  • 1篇刘梦非

传媒

  • 5篇临床骨科杂志
  • 2篇中华骨科杂志
  • 2篇中国中医骨伤...
  • 1篇中国矫形外科...
  • 1篇临床外科杂志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创伤外科杂志
  • 1篇中国骨与关节...

年份

  • 3篇2017
  • 1篇2015
  • 5篇2013
  • 5篇2012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Multiloc髓内钉治疗肱骨近端二、三部分骨折被引量:10
2017年
2015年12月-2016年7月,我们采用Multiloc髓内钉治疗8例肱骨近端二、三部分骨折患者,疗效满意,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本组8例,男5例,女3例;年龄25-68岁。均为闭合骨折。按Neer分型,二部分骨折2例,三部分骨折6例。伤后至手术时间2-10 d。1.2治疗方法全身麻醉下手术。
吴其鹏刘国辉夏天卿湘城查琨刘毅米博斌刘静
关键词:肱骨近端骨折
掌侧锁定加压钢板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被引量:23
2013年
目的探讨锁定加压钢板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对27例桡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采用切开复位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必要时植骨。结果 27例均获得随访,时间5~17个月。骨折均骨性愈合。按照改良McBride腕关节功能评价标准评定疗效:优19例,良6例,可2例。结论锁定加压钢板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具有比普通钢板更好的力学稳定性,尤其对不稳定及骨质疏松患者,允许术后早期功能锻炼,临床疗效满意。
李强刘国辉杨述华米博斌
关键词:桡骨远端骨折锁定加压钢板
骨盆骨折的治疗进展被引量:7
2012年
随着交通事故及工伤事故的日益增多,骨盆骨折的发病率逐年提升,占全身骨折总数的1%~3%。大多数稳定的骨盆骨折由低能量创伤所引起,如发生在由肌肉骤然用力收缩导致的撕脱骨折。不稳定骨盆骨折通常由于高能量外伤引起,如:交通伤、高处坠落伤等所致。这些创伤能够导致危及生命的出血或引起长期的疼痛及不同程度的残疾,
米博斌刘国辉
关键词:骨盆骨折
前后联合入路治疗髋臼骨折并中心性脱位被引量:12
2013年
目的探讨前后联合入路治疗髋臼骨折并中心性脱位的疗效。方法对2008年6月~2011年12月采用前后联合入路治疗的24例髋臼骨折并中心性脱位进行回顾性分析。均采用切开复位重建钢板螺钉内固定术。结果所有患者获得6~36个月(平均15个月)随访。临床结果按照Matta标准:解剖复位15例,满意复位9例。髋关节功能采用Matta改良的d'Aubigne-Postel评分标准评定:优7例,良14例,可3例,优良率87.5%。创伤性关节炎6例,异位骨化4例。医源性股外侧皮神经损伤3例,均为不完全性损伤,术后1个月左右完全恢复。结论手术治疗髋臼骨折并中心性脱位时,采用前后联合入路显露较好,方便骨折复位及固定,并发症较少,可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李强刘国辉杨述华熊家伟米博斌
关键词:髋臼骨折髋关节中心性脱位联合入路内固定
瑞恤定在闭合性股骨骨折术后补液的应用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研究瑞恤定[复方右旋糖酐(40)注射液]在闭合性股骨骨折术后补液的应用价值。方法123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72例)和对照组(51例),实验组术后输瑞恤定,对照组术后输右旋糖酐(40)葡萄糖注射液,1000mL/d,连续5d,不足的液体及电解质按患者需要补充。监测患者术后生命体征、不良反应及输液5d后血电解质、血糖、血液流变学及凝血功能的变化。结果所有患者术后生命体征平稳。实验组1例,对照组4例出现不良反应。两组患者术后5d血K+、cl+、ca+的正常率均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Na+和血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0.05)。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及凝血功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后患者应用瑞恤定,既能补充血容量,降低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的危险性,对血糖水平作用较小,又能降低血液黏滞度,改善微循环,延长凝血时间,降低血栓形成的风险。
刘国辉米博斌杨述华熊家伟李强
关键词:电解质血糖凝血
外固定架结合有限内固定加植骨治疗Rüedi-Allgower Ⅲ型Pilon骨折被引量:2
2012年
27例Rüedi-Allgower Ⅲ型Pilon骨折,采用跨踝关节外固定架结合小切口有限内固定加植骨治疗,均骨性愈合,优良率为77.8%。该方法可同时达到整复关节面及牢靠固定,且创伤小、并发症少。
李强刘国辉杨述华熊家伟米博斌
关键词:PILON骨折外固定架内固定骨移植
尺骨鹰嘴解剖型钢板治疗粉碎性尺骨鹰嘴骨折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探讨尺骨鹰嘴解剖型钢板治疗粉碎性尺骨鹰嘴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尺骨鹰嘴解剖型钢板治疗36例粉碎性尺骨鹰嘴骨折患者。结果患者骨折均获得解剖复位。36例均获随访,时间8~15个月。按Broberg和Morrey评估标准进行功能评定:优28例,良5例,可3例,优良率为91.6%。无伤口感染、神经损伤等并发症。2例发生创伤性关节炎,经药物治疗后症状缓解。结论尺骨鹰嘴解剖型钢板治疗尺骨鹰嘴粉碎性骨折疗效好,能够达到解剖复位,手术固定牢靠。
米博斌刘国辉杨述华熊家伟李强
关键词:解剖型钢板尺骨鹰嘴骨折骨折粉碎性
低强度跑台运动对大鼠外周血内皮祖细胞数及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等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 观察低强度跑台运动对大鼠外周血内皮祖细胞(EPCs)数量及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等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8周龄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运动组与非运动组,运动组给予低强度跑台运动训练2个月,非运动组同等条件下饲养2个月.2个月后经心脏穿刺抽血,流式细胞术检测CD34+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 EPCs比例,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血浆中eNOS、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等细胞因子的浓度.结果 流式细胞术显示运动组外周血EPCs数量(0.612 ±0.018)%增加,与非运动组(0.292±0.02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ELISA结果显示,eNOS运动组(29.72士0.52)U/L,非运动组(22.85±1.75) U/L(P <0.01);VEGF运动组(17.05±0.34) U/L,非运动组(5.61±0.45) U/L(P<0.01);bFGF运动组(66.98±1.80) U/L,非运动组(51.21±1.90) U/L(P <0.01).以上结果显示运动组各细胞因子浓度升高,与非运动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低强度运动可以刺激大鼠体内细胞因子增多并增加外周血中EPCs的数量,而细胞因子的增多可能是动员SD大鼠EPCs人血和迁移的分子机制.
周武刘国辉杨述华米博斌陈熹
关键词:内皮祖细胞细胞因子
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治疗的系统文献综述被引量:62
2017年
目的分析老年髋部骨折的好发年龄、发病部位以及不同治疗方式的效果和并发症。方法在数据库中检索“hip fractures,therapy,elderly”、“髋部骨折,治疗,老年”,时间选取1979年至2017年。所有被检索的文献均被用于分析,经文题、摘要及内容二次筛选,共筛选出32篇文献,将所涉及的髋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删除重复报告的病例;收集每例入选患者的发病年龄、性别、骨折部位、手术方式、随访时间、并发症等。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对数据进行分项研究。结果筛选出的32篇文献中,共2758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纳入系统研究,其中股骨颈骨折1791例,转子间骨折967例,股骨颈骨折:转子间骨折=1.85:1;发病年龄54-92岁,平均76.7岁,高发年龄70-79岁(52.4%,1445/2758);男1037例,女1721例,男、女比例1:1.66;随访时间0.5-18年,平均7.8年。其中股骨颈骨折采用3枚空心拉力螺钉内固定治疗927例,术后并发骨折不愈合278例(29.9%),并发股骨头坏死139例(15.1%),并发内固定松动19例(2.0%);采用动力髋(DHS)系统内固定治疗183例,并发骨折不愈合51例(28.1%),并发股骨头坏死31例(17.0%),并发内固定松动3例(1.8%),并发切割效应27例(15%);采用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400例,术后并发关节脱位6例(1.5%),并发股骨干骨折14例(3.5%),并发深部感染8例(2.0%);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281例,术后并发关节脱位14例(5.O%),并发股骨干骨折11例(4.0%),并发深部感染10例(3.5%)。转子间骨折采用股骨近端髓内钉(PFN或PFNA)固定治疗354例,术后并发转子部位骨折18例(5.0%),并发髋内翻28例(8.1%),并发骨折移位32例(9.0%);采用Gamma钉治疗210例,术后并发转子部位骨折17例(7.9
周武刘国辉杨述华邵增务米博斌
关键词:老年人骨折
3D打印技术辅助手术对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治疗的价值被引量:39
2017年
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辅助手术在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治疗方面的优势及应用前景。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至2016年9月治疗41例(48膝)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完整资料。根据术前是否行3D打印技术分为3D打印辅助手术组和传统手术组。3D打印辅助手术组18例(22膝),男12例,女6例;年龄16-68岁,平均(45.5±7.2)岁;骨折SehatzkerⅤ型12膝,SchatzkerⅥ型10膝。传统手术组23例(26膝),男15例,女8例;年龄19-69岁,平均(46.2±6.8)岁;骨折Schatzker Ⅴ型14膝,SchatzkerⅥ型12膝。术后对比两组单膝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6个月膝关节Rasmussen评分和纽约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 knee score, HSS)。结果术后41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7~20个月,平均15个月。3D打印辅助手术组平均手术时间:SchatzkerⅤ型(81.4±6.3)min,SchatzkerⅥ型(90.6±15.4)min;平均术中出血量:SchatzkerⅤ型(200.4±72.3)ml,SchatzkerⅥ型(280.6±101.6)ml;术后6个月影像学Rasmussen评分:优14膝,良6膝,可2膝,优良率90.9%(20/22);HSS评分:优15膝,良5膝,可2膝,优良率90.9%(20/22)。传统手术组平均手术时间:SchatzkerⅤ型(100.4±15.3)min,SchatzkerⅥ型(111.5±20.2)min;平均术中出血量:SchatzkerⅤ型(450.4±173.3)ml,SchatzkerⅥ型(500.5±247.2)ml;术后6个月Rasmussen评分:优14膝,良8膝,可2膝,差2膝,优良率84.6%(22/26);HSS评分:优13膝,良8膝,可2膝,差3膝,优良率80.8%(21/26)。3D打印辅助手术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与传统手术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6个月Rasmussen及HSS评分与传统手术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3D打印技术辅助手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与传统手术相比,可以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减少
周武曹发奇刘国辉邵增务杨述华刘梦非夏天米博斌刘毅刘静
关键词:胫骨骨折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