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罗海敏

作品数:40 被引量:330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法治建设与法学理论研究部级科研一般项目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一般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9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2篇政治法律
  • 3篇文化科学
  • 2篇经济管理
  • 2篇社会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21篇刑事
  • 15篇诉讼
  • 14篇刑事诉讼
  • 8篇刑事诉讼法
  • 8篇诉讼法
  • 7篇羁押
  • 5篇司法
  • 5篇法律
  • 5篇法学
  • 5篇犯罪
  • 4篇审判
  • 4篇未决羁押
  • 3篇侦查
  • 3篇审前羁押
  • 3篇新《刑事诉讼...
  • 3篇教学
  • 3篇《刑事诉讼法...
  • 2篇刑事程序
  • 2篇刑事和解
  • 2篇刑事诉讼法学

机构

  • 37篇中国政法大学
  • 3篇北京师范大学
  • 2篇国家检察官学...
  • 1篇中国人民大学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 1篇北京市朝阳区...
  • 1篇北京市朝阳区...

作者

  • 37篇罗海敏
  • 4篇宋英辉
  • 2篇王贞会
  • 2篇郭云忠
  • 2篇陈光中
  • 1篇李哲
  • 1篇向燕
  • 1篇何挺
  • 1篇冯诏锋
  • 1篇许身健
  • 1篇雷小政

传媒

  • 3篇国家检察官学...
  • 2篇政法论坛
  • 2篇河南社会科学
  • 1篇当代法学
  • 1篇法学杂志
  • 1篇法学研究
  • 1篇中国法学
  • 1篇法学评论
  • 1篇民主与法制
  • 1篇政治与法律
  • 1篇青海社会科学
  • 1篇现代法学
  • 1篇人民检察
  • 1篇比较法研究
  • 1篇研究生法学
  • 1篇燕山大学学报...
  • 1篇浙江工商大学...
  • 1篇中国科教创新...
  • 1篇华东政法大学...
  • 1篇证据科学

年份

  • 1篇2024
  • 4篇2022
  • 3篇2021
  • 3篇2019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5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4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 3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 2篇2002
4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论协商性司法与未决羁押的限制适用被引量:13
2022年
协商性司法与未决羁押适用之间存在双向影响关系:协商性司法客观上有利于减少未决羁押的适用,尤其是缩短羁押的期限;未决羁押的适用可能加剧协商的不平等,甚至沦为压迫式协商的工具。在未决羁押正当适用方面确立的一系列程序保障措施,有助于缩减、控制未决羁押对协商自愿性的负面影响。我国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运行背景下的未决羁押适用并未呈现出完全理想的状态:一方面,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在限制未决羁押适用方面的正向影响作用并未充分发挥;另一方面,未决羁押影响认罪认罚自愿性的可能性难以排除。就今后完善的方向而言,应当在未决羁押制度独立设置的基础上,确立“羁押是例外,非羁押是原则”的基本理念,充分发挥认罪认罚从宽这种新兴司法模式在减少未决羁押适用方面的积极作用,并预防、抑制未决羁押的适用可能对认罪认罚自愿性造成的负面影响。
罗海敏
关键词:协商性司法未决羁押
性侵害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人员信息系统的建构--以区块链技术为基础被引量:2
2022年
对性侵害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人员信息进行登记并在一定范围内公开的做法,在域外多个国家和地区得以确立,也被我国新近立法规定所肯认。目前,我国各地相关信息系统建构的实践多采用传统数据库的技术与方式,存在数据信息内容不完整、信息结构不统一、更新延迟、安全难保障、共享不联通等明显不足。与传统技术相比,区块链技术能够更好地满足数据全面性、一致性、及时性、安全性及共享性等要求。总结国内外相关违法犯罪人员信息系统建设经验,尝试建构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性侵害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人员信息系统,可以为进一步提升犯罪预防与社会治理水平探索可行之路。
罗海敏
关键词:区块链信息系统性侵害未成年人
严格证明与自由证明初论
从行为意义层面,即证明方式和过程的角度,可以将"证明"分为严格证明与自由证明两种。从字面含义理解,严格证明就是对证明方式和过程有着严格要求的一种诉讼证明;而自由证明是对证明方式和过程限制较少的一种诉讼...
罗海敏
关键词:刑事诉讼
论死刑复核程序中的辩护权保障——以我国新《刑事诉讼法》及相关司法解释规定为视角被引量:7
2013年
死刑复核程序中的辩护权保障对于维护被告人权利及死刑程序控制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我国新《刑事诉讼法》在死刑复核程序辩护权保障方面取得了积极突破,但相关规定仍存在进一步完善的空间。在对死刑复核程序进行更深入的诉讼化改造的基础上,有必要进一步明确辩护律师在死刑复核程序中的权利义务、明确法律援助适用于死刑复核程序,并建立死刑复核阶段的程序制裁机制。
罗海敏
关键词:死刑复核辩护权新《刑事诉讼法》
《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与我国刑事诉讼制度改革
本文拟结合公约的有关规定,就我国刑事诉讼制度中反腐败机构的设立、特殊侦查手段的运用、污点证人制度等多方面的改革进行了探讨。
宋英辉罗海敏
关键词:刑事诉讼法《联合国反腐败公约》
论“双碳”战略背景下法学人才培养机制的优化
2021年
“双碳”战略的实施为法学人才提供更多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对我国法学人才培养提出更高要求。我国当前法学人才培养中,“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传统、单向灌输的教学方式和实践教学成效差,都制约着高素质法学人才的造就。因而有必要通过优化课程设计、转变教学理念和完善实践教学等措施进一步优化我国法学人才培养机制,以培养更多理论功底深厚、实践能力强的法学人才服务于“双碳”战略目标的实施。
罗海敏
关键词:法学人才实践教学
被审前羁押者获得律师帮助权探究被引量:7
2022年
在被审前羁押者享有的各项诉讼权利中,获得律师帮助的权利尤为关键。从域外经验看,在被审前羁押者获得律师帮助权的权利覆盖面日益扩大的同时,该项权利的实质性程度日益成为关注的重点。我国值班律师制度的确立增加了被审前羁押者获得律师帮助的可能,但被审前羁押者获得律师帮助权在“形式覆盖”与“实质覆盖”层面都还有进一步完善的空间。在多数刑事案件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背景下,应当进一步强调保障被审前羁押者获得律师帮助权的重要性,通过强化自行委托辩护律师的权利、扩大法定法律援助的范围、强制提供值班律师法律帮助以及提高辩护权保障和权利救济水平、明确值班律师制度定位等途径,为被审前羁押者提供覆盖面更广、更实质有效的法律帮助。
罗海敏
关键词:审前羁押律师帮助权
改革开放30年的刑事诉讼法学被引量:3
2009年
目次一、刑事诉讼法学研究成果丰硕二、刑事诉讼法学研究理论成就突出三、刑事诉讼法学研究组织发挥重要作用四、刑事诉讼法学研究队伍不断发展壮大结语:刑事诉讼法学研究的经验与展望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30年,是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辉煌成绩的30年,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和法学研究取得显著成绩的30年,也是我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和刑事诉讼法制建设在互动中取得令人鼓舞的成就的30年。现就刑事诉讼法学研究30年的成就作一概括性的回顾。
陈光中罗海敏
关键词:刑事诉讼法学刑事辩护制度程序公正刑事审判程序证据法
程序法定原则与我国刑事诉讼法的修改被引量:5
2005年
由于刑事诉讼涉及公民一系列重要权利,程序法定原则作为现代刑事诉讼的重要原则,从立法和司法两个方面对刑事诉讼程序提出要求,这不仅是诉讼公正理念的体现,也是诉讼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与外国有关程序法定原则的立法及适用情况相比,我国在程序法定原则的贯彻、实施方面还有许多需要改进之处。
宋英辉罗海敏
关键词:程序法定原则司法刑事诉讼法
中英刑事审前程序研讨会纪要被引量:5
2002年
许身健罗海敏
关键词:审前程序侦查沉默权讯问犯罪嫌疑人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