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赛 作品数:60 被引量:203 H指数:8 供职机构: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黑龙江省青年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金属学及工艺 理学 轻工技术与工程 更多>>
微量精准定点注射技术在改善面中部软组织松垂中的临床效果研究 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探讨微量定点注射技术在改善面中部软组织松垂中的应用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设计面中部4点为注射点:颧弓中点、颧骨最高点、眶下孔外侧0.5 cm、笑肌中外1/3交点。注射过程中用肌电设备监测相关肌肉的变化。应用3D数字扫描技术记录治疗前后外观,分析相关数据,以评估面中部软组织的改变。结果本组共58例患者,术后随访6~12个月(平均8.5个月),有效随访42例;注射4点过程中相关肌肉均有电位改变;术后即刻及1~3个月随访时均发现鼻唇沟变浅、面中部软组织提升,面部呈现自然、和谐、美感的年轻化改善;3D扫描分析发现,自术后6个月起,随透明质酸吸收,提升效果逐渐出现减弱趋势。结论面中部4点的选择以肌肉附着点及走行为理论基础,使得注射提升精准、有效;加强型透明质酸为软组织提升提供了很好的支撑;该注射技术获得了很高的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田媛 徐海倩 丛晓丹 陈依达 罗赛 郝立君关键词:面部年轻化 3D扫描 《微创注射填充安全操作管理规范及并发症防治措施指南(2015版)》在救治透明质酸注射后并发血运障碍中的应用 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应用《微创注射填充安全操作管理规范及并发症防治措施指南(2015版)》指导透明质酸注射填充后并发急性血运障碍患者的救治。方法自2015年6月至2016年12月,对35例面部透明质酸注射填充后并发急性血运障碍的患者,按照指南流程酌情给予切开减压、高压氧、抗炎、溶栓、抗凝、扩血管等对症治疗,最大程度地挽救缺血过渡区。并观察记录局部皮肤改善情况,对救治效果进行评估。结果 31例患者未遗留皮肤缺损及创面,2例患者仅有轻度色素沉着,1例患者单侧鼻翼轻度缺损,1例患者瘢痕愈合。结论眉间、鼻唇沟及鼻背均为注射填充的危险区,极易发生血管内注射,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微创注射填充安全操作管理规范及并发症防治措施指南(2015版)》能系统、规范、全面、有效地指导局部血运障碍的救治,值得临床参考。 徐海倩 罗赛 祝仰东 陈依达 郝立君关键词:透明质酸 血管栓塞 皮肤坏死 改良的中面部除皱术在临床中的应用 目的:改良的中面部除皱的手术方法,对其手术要点及优势进行探讨.方法:在2012年2月-2013年11月期间,对43名面中部皮肤及软组织松弛的女性行颞部"W"形+耳前倒"L"型切口.... 祝仰东 罗赛 刘洋 郝立君眉下切口上提内固定技术在眶周年轻化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2020年 目的探讨眉下切口上提内固定技术在眶周年轻化中的应用技巧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36例行眉下切口提眉眶周年轻化患者的临床资料。120例采用传统眉下切口切眉术(对照组),116例采用眉下切口上提内固定技术(实验组)。采用EVA3D相机采集图像并测量眉峰至睑缘的距离变化;METLAB软件测量睑裂宽度的变化;VISIA测量鱼尾纹、上睑皱纹的数量变化。结果本组236例患者获随访3~12个月,切口均一期愈合,无出血、感染、瘢痕增生等并发症发生,所有患者对手术效果满意。实验组眉部提升(1.09±1.43)mm,对照组眉部下降(4.13±1.19)m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眉下切口上提内固定技术在眶周年轻化中应用效果较显著,该方法适应证广泛,创伤较小,瘢痕不明显,不破坏眉毛正常生理结构及功能,眼睑紧致、重睑效果自然,值得推广。 崔煜煜 罗赛 郑杨 赵芳宁 董慧双 郝立君关键词:上睑皮肤松弛 鱼尾纹 眉下垂 微量精准定点注射技术在改善面中部软组织松垂中的临床效果研究 田媛 徐海倩 陈依达 罗赛 郝立君自体脂肪移植术在乳腺癌术后乳房重建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 2023年 乳房作为美学和功能的重要器官,随着乳腺癌的存活率明显提高,使得越来越多的女性对乳房重建的需求增加。自体脂肪是一种自体软组织填充剂,具有质地柔软、低免疫排斥反应,可广泛获得且易于收集等优点,目前用于乳房切除术或乳腺癌的保守治疗后的重建病例显著增加。本文系统性地回顾了近年来自体脂肪移植技术在乳腺癌术后的应用进展,包括目前乳房重建的临床应用、并发症以及安全性等,为自体脂肪移植技术在乳房整形领域和临床乳腺外科领域的进一步实践提供理论基础。 李柔(综述) 陈鑫尧 郝立君 罗赛关键词:自体脂肪 乳腺癌 乳房重建 3D成像测量技术在SVF-gel注射隆颏术效果评估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将3D成像技术应用于注射隆下颏的术前、术后即刻及术后6个月的测量,为临床颏部注射填充效果评估提供更完善的数据参考。方法自2018年7月至2019年1月,以脂肪干细胞胶(stromal vascular fraction-gel,SVF-gel)注射隆下颏进行面部轮廓重塑,符合入组条件32例,年龄18~45岁,用Artec Eva 3D扫描仪对颏部术前、术后即刻及术后6个月采集3D成像数据,并从线距、角度等方面进行对比,综合评估治疗效果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2例患者注射隆颏后未出现并发症,失访2例,共收集数据30例,对颏部塑形效果均较满意。基于本研究组制定的颏部3D成像测量评估指标,30例患者术前、术后即刻及术后6个月下颏冠状位、矢状位的线距、角度等数据变化值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应用3D成像技术测量和评估颏部注射SVF-gel塑形手术的术后效果,较传统方法更直观、精确和客观,值得临床应用。 王思越 罗赛 董慧双 赵弘历 郝立君生物膜片在乳房悬吊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探讨用生物膜片行乳房悬吊术治疗乳房下垂的适应证、手术技巧及优点。方法首先设计悬吊后的乳头位置,然后对乳房轻度下垂者于乳晕上缘行“橘瓣”样切口,对中、重度下垂者采用“双环”样切口。沿设计切开皮肤后锐、钝性分离皮肤和乳腺组织,锐性分离皮下脂肪与腺体后将生物膜片置入。自2007年12月至2009年10月,对18例乳房下垂患者行乳房悬吊。结果术后随访其中的14例患者3—18个月,下垂乳房上提高度2—6cm,有效率达100%;乳房上极饱满、外形佳。其中有2例乳房中度下垂患者的右侧乳晕上缘切口处瘢痕较明显,余者均正常。患者满意率约为93%。结论将生物膜片应用于乳房悬吊术,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乳房外形佳、效果确实持久且安全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郝立君 韩剑宇 于冬梅 尚勇 罗赛 刁志勇 吕远东关键词:乳房下垂 悬吊术 下睑整形同期眶隔脂肪释放治疗泪沟畸形的临床分析 罗赛 郝立君用生物膜片微创悬吊上提下垂乳房新技术 目的:探讨应用生物膜片悬吊下垂乳房的适应症、手术技巧及优点。方法:自2007年12月至今,我们应用生物膜片微创悬吊上提下垂乳房21例,其中轻度下垂7例,中度下垂11例,重度下垂3例,其中7例行隆乳加悬吊。年龄30-48岁... 郝立君 吕远东 于冬梅 尚勇 罗赛 刁志勇 韩剑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