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吉帮

作品数:6 被引量:86H指数:6
供职机构: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农业科学

主题

  • 6篇小麦
  • 5篇籽粒
  • 5篇高温
  • 4篇胁迫
  • 4篇高温胁迫
  • 3篇灌浆
  • 2篇蛋白质
  • 2篇淀粉
  • 2篇籽粒产量
  • 2篇小麦品种
  • 2篇小麦籽粒
  • 2篇花后
  • 2篇灌浆期
  • 2篇灌浆特性
  • 2篇干旱
  • 1篇蛋白质含量
  • 1篇蛋白质积累
  • 1篇淀粉含量
  • 1篇冬小麦
  • 1篇冬小麦籽粒

机构

  • 6篇河南农业大学

作者

  • 6篇胡吉帮
  • 5篇郭天财
  • 5篇王晨阳
  • 2篇朱云集
  • 2篇张双利
  • 2篇敬海霞
  • 2篇王永华
  • 2篇苗建利
  • 1篇贺德先
  • 1篇左学玲
  • 1篇马冬云
  • 1篇冯辉

传媒

  • 3篇麦类作物学报
  • 1篇河南农业大学...
  • 1篇河南农业科学

年份

  • 3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小麦灌浆期高温、干旱及其互作对籽粒蛋白质形成、品质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试验于2006~2008年在河南农业大学科教示范园区进行,采用盆栽与人工气候室模拟相结合的方式,以豫麦34(强筋)和豫麦50(弱筋)为试验材料,研究了灌浆期不同时段高温、干旱胁迫及其互作对籽粒蛋白质积累调控关键酶活性、蛋...
胡吉帮
关键词:小麦灌浆期高温胁迫籽粒产量
文献传递
花后高温胁迫对不同筋型小麦籽粒品质的影响被引量:6
2010年
采用盆栽与人工气候室模拟相结合的方法,于2007-2008年在河南农业大学科教示范园区,以强筋小麦郑麦366、中筋小麦洛旱2号和弱筋小麦豫麦50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了花后高温胁迫对不同筋型小麦蛋白质和淀粉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强筋郑麦366受高温胁迫的影响最大;高温显著提高了小麦籽粒蛋白质、清蛋白、醇溶蛋白、麦谷蛋白和直链淀粉含量,降低了小麦籽粒、球蛋白、蛋白质和淀粉产量,及总淀粉、支链淀粉含量和支直比;从高温处理时期看,花后20 d高温胁迫的影响略大于花后10 d。
敬海霞王晨阳郭天财张双利胡吉帮王永华
关键词:小麦高温胁迫筋型籽粒品质
高温与干旱互作对两种筋力小麦品种籽粒淀粉及其组分含量的影响被引量:21
2008年
为了给小麦抗逆栽培提供参考依据,采用盆栽的试验方法,研究了花后高温、干旱及其互作对两种筋力小麦品种豫麦34(强筋)和豫麦50(弱筋)籽粒淀粉及其组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胁迫均导致两品种籽粒直链淀粉、支链淀粉及总淀粉含量下降,但不同时期高温胁迫对两品种不同组分淀粉的影响表现不同:高温胁迫对豫麦34支链淀粉含量影响相对较大,且以灌浆前期降幅最大;豫麦50则以直链淀粉含量受灌浆前期高温胁迫的影响相对较大。干旱胁迫下两品种直链淀粉的含量均显著下降,但支链淀粉在不同时期干旱胁迫下表现出品种间的差异:灌浆前期干旱对两品种影响均不显著,中、后期显著降低豫麦50支链淀粉含量,而豫麦34的支链淀粉含量在灌浆后期干旱胁迫下有所升高。研究结果还表明,花后高温与干旱对小麦籽粒淀粉及组分的影响存在显著的互作效应,说明高温与干旱对淀粉品质的影响具有叠加效应和复杂性。
苗建利王晨阳郭天财马冬云胡吉帮冯辉
关键词:小麦高温胁迫干旱胁迫淀粉含量
花后高温胁迫对小麦籽粒产量和蛋白质含量的影响被引量:28
2010年
为了筛选耐高温胁迫的优良小麦品种,采用盆栽与人工气候室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花后高温胁迫对15个小麦品种产量和籽粒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花后10 d和20 d高温处理分别使不同品种千粒重下降4.3%~34.8%和8.5%~32.5%,产量下降6.8%~35.0%和13.9%~37.9%,籽粒蛋白质含量增加1.0%~8.7%和2.4%~16.4%,表明不同品种对高温胁迫的敏感性存在明显差异。从高温处理时期来看,花后20 d高温胁迫的影响略大于花后10 d。依据花后高温胁迫下千粒重和产量的降幅进行聚类分析,将15个小麦品种划分为5类,其中洛旱6号受高温胁迫的影响较大,偃展4110、洛旱2号和郑麦366对高温胁迫的耐性较强。从籽粒蛋白质含量变化来看,豫麦50受高温胁迫影响较小,豫农949和豫农202受影响较大。
敬海霞王晨阳左学玲胡吉帮王永华郭天财
关键词:小麦品种高温胁迫籽粒产量蛋白质含量
灌浆期高温和干旱对小麦灌浆特性的影响被引量:27
2008年
在盆栽和人工气候箱模拟条件下,研究了高温与干旱胁迫对两个不同筋力小麦品种豫麦34号(强筋)和豫麦50号(弱筋)灌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胁迫抑制了子粒灌浆速率,使最大灌浆速率出现时间提前,灌浆持续期缩短,导致子粒干物质积累量下降.不同时段高温胁迫对粒重的影响有差异,豫麦34号和豫麦50号分别以前期和中期受高温胁迫影响最大,后期相对小.豫麦34号以中期干旱胁迫粒重降幅最大,而豫麦50号在前期受干旱胁迫影响最大,后期干旱使两品种的粒重略有增加.高温和干旱对小麦子粒灌浆特性及粒重的影响存在明显的水、温互作效应.研究还表明,渐增期平均灌浆速率的降低及快增期、缓增期持续时间的缩短是最终导致粒重降低的主要原因.
胡吉帮王晨阳郭天财苗建利朱云集贺德先
关键词:小麦高温干旱灌浆特性
行距配置对高产冬小麦籽粒灌浆特性及淀粉和蛋白质积累的影响被引量:9
2010年
为研究不同行距配置对小麦籽粒发育及淀粉和蛋白质积累的影响,以4个高产冬小麦品种为材料,在河南浚县农业科学研究所超高产攻关田研究了不同行距配置下小麦籽粒灌浆特性及淀粉、蛋白质的积累动态。结果表明,高产小麦籽粒中可溶性糖含量下降与淀粉含量的增加趋势基本吻合,宽窄行种植模式(S1)籽粒中可溶性糖含量较高,且转化利用较快,促进了籽粒淀粉积累。从行距配置看,周麦22籽粒蛋白质含量以等行距种植模式(S2)较高,偃展4110和矮抗58均以S1较高,而豫麦49-198在两种种植模式下无明显差异。籽粒灌浆速率、千粒重和产量则表现为豫麦49-198、周麦22和矮抗58均以S1较高,而偃展4110以S2较高。灌浆模型分析表明,灌浆持续天数和最大灌浆速率出现时间是行距配置影响粒重的主要因素。
张双利王晨阳胡吉帮郭天财朱云集梅兹君
关键词:小麦行距配置淀粉蛋白质灌浆特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