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儿童
  • 7篇小儿
  • 6篇动脉
  • 6篇先天
  • 6篇先天性
  • 5篇心动图
  • 5篇心脏
  • 5篇先天性心脏
  • 5篇先天性心脏病
  • 5篇超声心动图
  • 4篇动脉瓣
  • 4篇心脏病
  • 4篇造影
  • 4篇缺损
  • 4篇介入
  • 4篇介入治疗
  • 3篇心肌
  • 3篇血管
  • 3篇血管造影
  • 3篇球囊

机构

  • 2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医科大学

作者

  • 21篇胡宝珍
  • 12篇王大为
  • 10篇王凤鸣
  • 6篇龚小平
  • 5篇秦玉明
  • 4篇钱建华
  • 4篇黄元勋
  • 4篇陈明生
  • 3篇龚晓平
  • 3篇赵乃琤
  • 3篇曹黎明
  • 3篇张冬玲
  • 2篇陈炜明
  • 2篇左维嵩
  • 1篇李黎
  • 1篇赵乃铮
  • 1篇张拓红
  • 1篇成建华
  • 1篇杨世伟
  • 1篇周凯

传媒

  • 4篇江苏医药
  • 4篇实用儿科临床...
  • 2篇南京铁道医学...
  • 2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优生与遗...
  • 1篇中华流行病学...
  • 1篇南通医学院学...
  • 1篇临床儿科杂志
  • 1篇中国实用儿科...
  • 1篇实用临床医药...
  • 1篇2003年全...
  • 1篇2006(第...

年份

  • 1篇2007
  • 2篇2006
  • 3篇2003
  • 1篇2002
  • 2篇2001
  • 2篇2000
  • 1篇1999
  • 4篇1998
  • 2篇1996
  • 2篇1995
  • 1篇1991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经皮球囊肺动脉瓣成形术对患儿心肌细胞的影响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了解经皮球囊肺动脉瓣成形术(PBPV)前后不同时间点血浆心肌钙蛋白-I以及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MB(CK-MB)水平的动态变化,以此来评估该治疗方法对患儿心肌细胞的影响。方法2004-01—2005-06在南京市儿童医院接受PBPV的肺动脉瓣狭窄患儿18例,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以及免疫抑制法分别测定18例先天性肺动脉瓣狭窄患儿在行球囊扩张治疗不同时间点血浆心肌钙蛋白-I和CK-MB水平。结果术后心肌钙蛋白-I水平明显升高,术后即刻所测心肌钙蛋白-I达到所有时间点的峰值[为(1.34±0.32)μg/L],而1d后绝大多数患儿心肌钙蛋白-I仍维持在术后即刻水平,术后3d已显著下降[为(0.43±0.20)μg/L],与术前[(0.31±0.11)μg/L]相比差异已无显著性。CK-MB于术后即刻也明显升高[为(44.7±8.9)U/L],与术前[为(24.2±7.10)U/L]相比差异有显著性,而术后1d则明显下降,于术后3d降至术前水平[为(27.2±5.3)U/L]。结论经皮球囊肺动脉瓣成形术存在对心肌细胞的损伤作用,但这种损伤是暂时的、可逆的。
秦玉明王大为曹黎明杨世伟赵乃铮王凤鸣钱建华龚晓平周凯胡宝珍
关键词:肺动脉狭窄心肌钙蛋白球囊成形术心肌损害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在复杂型先天性心脏病54例诊断中的应用
2002年
张冬玲胡宝珍
关键词: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复杂型先天性心脏病
经皮球囊扩张成形术治疗肺动脉瓣狭窄
2003年
王凤鸣王大为龚小平胡宝珍
关键词:经皮球囊扩张成形术肺动脉瓣狭窄先天性心脏病
彩色多普勒诊断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的价值被引量:1
1998年
对160例小儿先天性心脏病超声与手术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从定性、定位、定量三方面考查彩色多普勒诊断符合率,并分析了误诊病例。
左维嵩胡宝珍陈玉芬陈明生李黎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超声波诊断彩色多普勒儿童
先天性心脏病复合畸形的介入治疗
2006年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小儿先天性心脏病(CHD)复合畸形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对CHD复合畸形患儿10例施行联合介入治疗,其中房间隔缺损(ASD)并肺动脉瓣狭窄(PS)2例,室间隔缺损(VSD)并动脉导管未闭(PDA)4例,PDA并PS 2例,ASD并PDA 2例。结果7例1次治疗成功,余3例中2例分2次治疗,1例8个月患儿,因其在最初0.5年随访中发现VSD明显缩小,故先封堵了PDA,目前正在随访中。成功率100%,无严重并发症。经1个月-3年随访,患儿心脏缩小,心脏功能改善。结论在病例选择恰当情况下,对小儿CHD复合畸形进行介入治疗是安全、可行的。
赵乃王大为王凤鸣龚小平秦玉明曹黎明钱建华胡宝珍
关键词:心脏缺损先天性复合畸形介入治疗
江苏省川崎病流行病学调查
王大为胡宝珍王风呜
该课题进行了川崎病流行病学的调查。调查对象为1993年1月-1997年12月5年间江苏省设有儿科病床的医院就诊的川崎病住院患儿。结果显示:5年间江苏省共发现川崎病患儿509例,男329例,女180例。自1995年以来川崎...
关键词:
关键词:川崎病流行病学
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评估扩张型心肌病左室收缩功能
1996年
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13例小儿扩张型心肌病(DCM)患儿左室收缩功能进行研究,结果显示EF、FS低于正常,LPEP/LVET高于正常(P<0.001),且与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增大程度明显相关(r>0.9)。结果提示小儿DCM不仅存在收缩功能障碍,且与左室增大程度相关。
杨芹黄元勋胡宝珍
关键词:扩张型心肌病心肌病超声心动图左心室收缩
儿童动脉导管未闭和房间隔缺损的介入治疗被引量:1
2003年
目的 评价应用Amplatzer封堵器治疗儿童房间隔缺损 (ASD)和动脉导管未闭 (PDA)的效果、安全性及其并发症等。方法 超声心动图及临床诊断ASD、PDA患儿 ,在透视和 (或 )经胸超声心动图 (TTE)下置入Amplatzer封堵器 ,术后 2 4h、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及以后每年分别经胸超声、心电图和X线胸片检查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16例ASD患儿 ,球囊测量值 13~ 2 8mm ,选择封堵器直径 13~ 30mm ;2 5例PDA患儿 ,造影测量值 2~ 7.7mm ,选择封堵器直径 4~ 12mm。技术成功率为 10 0 % ,术中未发生任何并发症 ,无急诊手术病例。术后即刻造影或TTE显示 10例存在残余分流 ,术后 3个月TTE检查所有病例无残余分流和再通 ,肺动脉压下降。结论 应用Amplatzer封堵器治疗PDA和ASD ,具有操作简单、安全、损伤小、成功率高等优点 ,适合儿童继发孔型ASD及各种类型PDA的介入治疗。
赵乃琤王大为王凤鸣龚小平秦玉明胡宝珍
关键词:动脉导管未闭房间隔缺损介入治疗
小儿室间隔缺损伴主动脉瓣脱垂41例报告被引量:1
1995年
主动脉瓣脱垂(AVP)是室间隔缺损(VSD)的重要并发症,占VSD10.3%。脱垂往往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加重,一旦出现主动脉瓣返流(AR),病情比单纯VSD易于恶化,预后差。因此AVP早期诊断至关重要,目前超声心动图普遍用于临床,对早期发现AVP提供方便。现将我院自1983~1991年间住院治疗的41例VSD伴AVP的心脏超声及手术结果报告如下。
陈明生胡宝珍陈炜明陈玉芬
关键词:室间隔缺损超声心动图儿童
小儿室间隔缺损临床及其并发症(附322例资料分析)
1991年
单纯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 septaldefect,VSD)是小儿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之一,约占先心病发病总数的20%。我院心血管内科1983年1月至1989年底共收治先心病儿962例,单纯VSD322例,占33.5%,322例中264例(82%)经直视手术证实,余58例(18%)经超声心动图和/或右心导管术并结合临床诊断。 临床资料 一、一般资料 1、本组患儿男207例,女115例,男女之比为1.8:1,年龄最小6个月,最大13岁,平均为5.3岁,其中幼儿77例(23.9%),学龄前儿童167例(51.9%),学龄儿童78例(24.2%)。 2、临床表现:病史中有喂养困难者21例,经常呼吸道感染者225例。
陈炜明陈明生胡宝珍黄元勋陈玉芬张冬玲
关键词:室间隔缺损右心导管呼吸道感染者漏斗部直视手术右室肥厚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