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篇电气工程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冶金工程

主题

  • 5篇电池
  • 5篇锂离子
  • 3篇锂离子电池
  • 3篇离子
  • 3篇离子电池
  • 3篇尖晶石
  • 2篇性能研究
  • 2篇蓄电池
  • 2篇循环性能
  • 2篇热稳定
  • 2篇热稳定性
  • 2篇锂离子蓄电池
  • 2篇安全性
  • 2篇LI
  • 1篇电化学
  • 1篇电化学性能
  • 1篇短路
  • 1篇影响因素
  • 1篇正极
  • 1篇正极材料

机构

  • 9篇北京科技大学
  • 5篇江西理工大学

作者

  • 9篇胡杨
  • 7篇刘庆国
  • 7篇李艳
  • 6篇钟盛文
  • 4篇李培植
  • 2篇连芳
  • 1篇梅佳
  • 1篇万新华
  • 1篇梅桂

传媒

  • 3篇电源技术
  • 3篇电池
  • 1篇江西有色金属

年份

  • 1篇2016
  • 5篇2006
  • 3篇2005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18650型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能研究被引量:26
2006年
用质量比为5:5和7:3的锰酸锂和包覆镍酸锂混合的复合材料作为正极,球形石墨作为负极,制成18650型锂离子电池并进行了安全性测试.结果表明:在热箱实验中,复合材料组装的电池可以耐145~150℃的高温,且在3 C、10 V和5C、10 V过充电条件下安全可靠.随着复合材料中锰酸锂比例的增加,电池的安全性提高.在电池内装置正温度系数端子(PTC),可提高电池的耐过充性和短路安全性.
胡杨李艳钟盛文李培植王茹英刘庆国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复合正极材料安全性能
尖晶石LiMn_2O_4表面改性的研究与新进展被引量:2
2005年
LiMn_2O_4作为未来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基材,一直是人们研究的热点。但高温下与循环中容量衰减的问题,是制约它商品化的最重要因素。笔者详细阐述了近年来有关尖晶石LiMn2O4容量衰减机理和表面改性的研究与最新进展。
李培植钟盛文梅佳李艳胡杨刘庆国
关键词:锰酸锂包覆表面改性
放电倍率对锂离子蓄电池循环性能的影响被引量:20
2006年
通过对常温不同放电倍率的18650型锂离子蓄电池循环性能的测试表明,2C高倍率循环的锂离子蓄电池,300次容量衰减率为18.8%,而1C和0.5C放电倍率循环的电池容量衰减率分别为14.2%和10.5%。高倍率循环的Li-CoO2/石墨系锂离子蓄电池容量衰减严重。X射线衍射法(XRD)、透射电子显微镜法(TEM)、扫描电子显微镜法(SEM)分析表明,循环后的正极材料结构有明显的改变,负极表面膜增厚,导致Li+数量的减少及扩散通道阻塞,是引起锂离子蓄电池容量衰减的基本原因。
李艳胡杨刘庆国
关键词:放电倍率循环性能锂离子蓄电池
不同锂锰比尖晶石型LiMn_2O_4的结构与电化学性能的分析被引量:8
2006年
分析了系列不同锂锰比对尖晶石型LiMn2O4性能的的影响。并对样品进行TG-DTA(热重/差热分析仪)、XRD(X射线衍射光谱)、SEM(扫描电镜)与电性能测试。研究结果表明:Li∶2Mn为1.00~1.50时,都可以得到尖晶石结构的LiMn2O4;当Li∶2Mn比值为1时,LiMn2O4的晶粒单体形态表现为规则的八面体状;随Li∶2Mn比值增大,LiMn2O4晶胞轴长有变小趋势,电化学稳定性有一定增强,比容量和电循环性能均有所改善,Li∶2Mn比值约为1.04~1.05时,其电化学性能表现较好;随着锂锰比的增加,杂相也相应增加,LiMn2O4由规则粒状渐变为团块状。由于杂质相含量的增加及LiMn2O4晶格变形增强,当Li∶2Mn比大于1.2时,电化学性能也明显变差。
钟盛文李培植梅桂李艳胡杨刘庆国
关键词:LIMN2O4晶体结构电化学性能
锂离子电池耐过充性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05年
在电池串、并联使用过程中,锂离子电池的耐过充性在其正常运行时,发挥着重要作用。概述了过充电时电池内部的反应机理和提高电池耐过充性的措施。研究表明:建立内在的过充保护机制,选择具有良好热稳定性的正极材料,可以提高电池的耐过充性。采用适当的充电模式,避免高倍率充电,可以防止电池爆炸。
胡杨李艳连芳钟盛文刘庆国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过充保护
尖晶石相Li_(1+x)Mn_2O_4及LiAl_(0.1)Mn_(1.9)O_(4-y)F_y的循环性能被引量:3
2005年
用高温固相法制备了尖晶石相Li1+xMn2O4及LiAl0.1Mn1.9O4-yFy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电性能测试表明,Al、F共掺杂能提高LiMn2O4的容量。LiAl0.1Mn1.9O4-yFy(y=0.05、0.10)常温下的初始容量分别为104.4 mAh/g和105.3mAh/g,高于Li1+xMn2O4;100次循环后,容量仍高于Li1+xMn2O4。Li1+xMn2O4(x=0.05、0.06和0.07)的高温(55℃)循环性能较好,100次循环后,容量衰减率分别为24.02%、21.78%和22.23%,除Li1.04Mn2O4(x=0.04)外,均低于LiAl0.1Mn1.9O4-yFy。阴离子的掺杂提高了材料的容量,阳离子掺杂抑制了Jahn-Teller效应,增强了尖晶石结构的稳定性,提高了材料的循环性能。
李艳胡杨钟盛文刘庆国
关键词:尖晶石LIMN2O4循环性能
锂离子蓄电池热稳定性的机理被引量:8
2006年
研究了18650型锂离子蓄电池及其组分的热稳定性。热箱实验证明LiMn2O4组装的电池,比LiCoO2和包埋-LiNiO2组装的电池安全性好。通过X射线衍射光谱法(XRD)和差示扫描量热法(DSC)进一步确定在升温过程中正极/负极材料的热量释放过程和差异。结果表明,LiCoO2和包埋-LiNiO2组装的电池热失控主要是由正极的分解及其和电解液反应的放热造成;而LiMn2O4电池爆炸的主要原因是高温下石墨嵌锂和金属锂沉积与聚偏氟乙烯(PVDF)、电解液之间的反应。
胡杨李艳连芳钟盛文李培植万新华刘庆国
关键词:锂离子蓄电池热稳定性差示扫描量热法
开源设计知识协作网络的特征分析与仿真研究
随着市场需求进一步的个性化与定制化,传统设计模式不断面临设计周期缩短,创新性要求提高和成本压力增大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近年来出现了开源设计模式,强调以大量的具备一定知识技能的互联网用户为核心,通过搭建开源设计平台,使得...
胡杨
关键词:影响因素
文献传递
18650型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能研究
胡杨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安全性热稳定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