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玉
- 作品数:7 被引量:24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一般工业技术化学工程更多>>
- 噬菌体随机肽库筛选肝癌细胞特异性结合肽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利用噬菌体随机肽库筛选特异性靶向人肝癌细胞的短肽,为肝癌的靶向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人肝癌细胞HepG2为靶细胞,对噬菌体随机十二肽库进行3轮筛选。建立HepG2荷瘤裸鼠实验动物模型,并在裸鼠体内对经过体外3轮筛选的肽库再进行1轮筛选。随机挑取30个阳性噬菌体克隆进行序列测定及同源性分析。通过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鉴定噬菌体展示肽的特异性。结果经过3轮体外筛选和1轮动物体内筛选,噬菌体在靶细胞HepG2上出现明显富集,随机挑选克隆测序结果表明十二肽VRKRSECLGAHD出现次数最多,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进一步证明该噬菌体能特异结合于肝癌细胞。结论筛选得到的短肽能够特异性与肝癌细胞结合,为进一步研制用于治疗肝癌的高靶向性药物奠定实验基础。
- 杨璞何剪太王吉伟胡玉于丽金鑫张阳德
- 关键词:噬菌体肽库肝癌HEPG2细胞
- Fe/_3O/_4//PANI磁性高分子微球的制备与研究
- 目的:为进一步开发磁性高分子微球的在生物医学领域中的应用,本文制备了Fe/_3O/_4//PANI抗氧化水基磁流体。
方法:在本研究中,我们利用化学共沉淀法在无需通氮气保护条件下制备出Fe/_3O/_4纳米粒...
- 胡玉
- 关键词:磁性高分子微球原位合成
- 文献传递
- 药物诱导SD大鼠大肠癌模型血清PpIX动力学实验研究被引量:1
- 2006年
- 目的探讨药物诱导SD大鼠大肠癌模型血清PpIX含量动力学变化规律。方法45只成功诱导大肠癌的SD大鼠分3组:A组ALA尾静脉注射;B组DFO腹腔注射半小时后ALA尾静脉注射;C组等量生理盐水尾静脉注射。各组用药后分别在1、2、4、6和12h经股动脉抽血,取其血清用高效液像色谱-荧光检测法测定PpIX含量。结果A、B两组大鼠血清内PpIX含量明显高于对照(C)组,B组PpIX含量明显高于A组(P<0.01);在0 ̄2h内血清PpIX的积聚率B组明显高于A组(P<0.05),在4 ̄6h血清PpIX的清除率B组明显高于A组(P<0.05)。结论DFO与ALA联合诱导,可使大肠癌SD大鼠体内PpIX迅速大量积聚并快速清除。
- 王自明张阳德何剪太李异凡胡玉
- 关键词:大肠癌去铁胺5-氨基酮戊酸
- 噬菌体随机肽库对肝癌细胞特异性结合短肽的筛选及鉴定被引量:4
- 2008年
- 目的:通过噬菌体随机肽库,筛选人肝癌细胞结合短肽,并对其与肝癌细胞的特异结合能力进行生物学鉴定.方法:以L-02为阴性消减细胞,HepG2为靶细胞,对噬菌体随机七肽库进行4轮消减筛选.并随机挑取26个阳性噬菌体克隆进行序列测定及同源性分析.以ELISA法鉴定噬菌体与HepG2细胞的结合活性.通过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鉴定H3噬菌体克隆与肝癌细胞结合的特异性.人工合成短肽HBP3,利用免疫荧光技术观察其与肝癌细胞的结合特异性.结果:4轮筛选使噬菌体在靶细胞HepG2上出现明显富集.所挑取的26个阳性噬菌斑,经测序得到各噬菌体单克隆的多肽插入序列,最终产生5条氨基酸序列.经BLAST分析发现,在蛋白质数据库中未发现与这些短肽序列具有较好同源性的蛋白质分子.ELISA分析鉴定显示,5个阳性克隆在HepG2和L-02细胞上有差异性结合,其中H3噬菌体克隆对两种细胞的结合差异性最大.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均显示,H3噬菌体克隆对肝癌细胞的结合靶向性明显高于对照细胞.免疫荧光显色证实,FITC-HBP3能特异性地结合于肝癌细胞的胞膜及核周胞质.结论:H3噬菌体克隆所呈现的七肽HBP3能与靶细胞高亲合性结合,为进一步研制用于治疗肝癌的高靶向性药物奠定实验基础.
- 张旭彭健王顺伟杨璞于丽胡玉张阳德
- 关键词:肝肿瘤噬菌体肽库短肽
- 荧光标记的叶酸修饰壳聚糖纳米载体研制被引量:9
- 2010年
- 制备荧光标记的叶酸偶联壳聚糖纳米粒,为抗肿瘤药物给药系统提供载体材料。通过叶酸活性酯与壳聚糖上的氨基反应,使叶酸与壳聚糖偶联。将异硫氰基荧光素与叶酸偶联壳聚糖进行化学嫁接,以离子交联法制成具有荧光的叶酸偶联壳聚糖纳米粒,并与肝癌HepG2细胞进行体外细胞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叶酸活性酯用量和反应温度及试剂滴加速度是影响偶联比的主要因素;在叶酸活性酯与壳聚糖用量质量比为1:1,反应温度为30℃,滴加速度为2mL/min,反应时间为12h的条件下可得到偶联稳定的叶酸偶联壳聚糖;所制得的纳米粒粒径为290nm,形态规则,细胞荧光效果明显;此方法能用于制备荧光标记的叶酸修饰壳聚糖纳米粒载体。
- 金鑫张阳德王吉伟张丽华杨璞张旭胡玉于丽
- 关键词:叶酸纳米粒
- Fe_3O_4/PANI抗氧化水基磁流体的制备与表征被引量:8
- 2009年
- 在无氮气保护条件下,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了四氧化三铁(Fe3O4)纳米颗粒,并通过表面原位合成法将颗粒用聚苯胺(PANI)包裹,由此获得兼具磁性和导电性能的纳米四氧化三铁/聚苯胺(Fe3O4/PANI)材料。作者称其为Fe3O4/PANI抗氧化水基磁流体。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分析表明,该法制备的Fe3O4/PANI复合粒子的粒径在30-50nm,其分散性能比包裹前的Fe3O4粒子明显改善。红外光谱(FTIR)和X射线衍射(XRD)测试结果发现,Fe3O4粒子及Fe3O4/PANI复合粒子具有不同的物态和晶相结构。对纳米复合粒子的抗氧化性能和磁性能的检测证实,原位合成的Fe3O4/PANI复合粒子不仅能有效防止在空气中被氧化,还可在磁场环境中实现快速富集、定位,为Fe3O4/PANI纳米复合粒子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提供了可能。
- 胡玉王吉伟任力锋于丽金鑫杨璞张阳德
- 关键词:纳米FE3O4原位合成功能材料
- 载TK基因PEG-PEI Fe_3O_4纳米磁流体的制备及其相关性质
- 2009年
- 目的:制备载pAFP-TK基因PEG-PEIFe3O4纳米磁流体并探讨其相关特性。方法: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PEG-PEIFe3O4纳米磁流体,将pAFP-TK自杀基因表达质粒包裹,形成载TK基因的PEG-PEIFe3O4纳米磁流体。结果:粒径分析仪及原子力显微镜检测载TK基因PEG-PEIFe3O4纳米磁流体平均粒径202.6nm,分布均匀,无黏附团聚。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PEG-PEIFe3O4纳米磁流体与DNA比例达10∶1时,结合率最高,达93.56%。PEG-PEIFe3O4纳米磁流体中的DNA在37℃、DNaseI及血清存在下消化数小时后,仍然保持结构的完整。结论:载pAFP-TK基因表达质粒的PEG-PEIFe3O4纳米磁流体与DNA有较高的结合率,可以有效地保护质粒DNA等特性。
- 薛敦彭健何剪太胡玉罗勇张阳德
- 关键词:甲胎蛋白启动子自杀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