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锐

作品数:23 被引量:146H指数:7
供职机构:四川省肿瘤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四川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0篇乳腺
  • 17篇乳腺癌
  • 17篇腺癌
  • 5篇预后
  • 5篇基因
  • 4篇多态
  • 4篇多态性
  • 4篇细胞
  • 3篇肿瘤
  • 3篇免疫
  • 3篇基因多态性
  • 2篇蛋白
  • 2篇遗传多态
  • 2篇遗传多态性
  • 2篇疫病
  • 2篇有机氯
  • 2篇有机氯农药
  • 2篇增生
  • 2篇增生症
  • 2篇乳腺癌骨转移

机构

  • 23篇四川省肿瘤医...
  • 3篇华西医科大学...
  • 3篇四川大学
  • 2篇四川大学华西...
  • 1篇川北医学院附...
  • 1篇四川省人民医...
  • 1篇四川省肿瘤研...

作者

  • 23篇胡锐
  • 20篇龙启明
  • 11篇李卉
  • 10篇陶苹
  • 8篇田超
  • 5篇魏阳
  • 4篇张剑辉
  • 4篇姚文秀
  • 4篇蒋文军
  • 4篇杨金巧
  • 3篇唐小兰
  • 3篇李佳圆
  • 3篇申晓敏
  • 2篇李双飞
  • 2篇姚先莹
  • 2篇张蒲容
  • 2篇吴德生
  • 1篇周蕾蕾
  • 1篇周蕾蕾
  • 1篇梁英

传媒

  • 4篇中国普外基础...
  • 3篇四川医学
  • 3篇四川大学学报...
  • 2篇肿瘤预防与治...
  • 1篇卫生研究
  • 1篇临床肿瘤学杂...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肿瘤学杂志
  • 1篇肿瘤防治研究
  • 1篇现代预防医学
  • 1篇华西医学
  • 1篇华西医科大学...
  • 1篇华人消化杂志
  • 1篇西部医学
  • 1篇中华内分泌外...

年份

  • 1篇2013
  • 2篇2012
  • 4篇2011
  • 1篇2010
  • 5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4
  • 1篇2003
  • 2篇2000
  • 2篇1998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p16基因甲基化在乳腺癌发展中的作用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研究p16基因甲基化在乳腺癌中的分布情况,并探讨其与乳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甲基化特异的PCR技术检测四川省肿瘤医院乳腺科2008年3~9月期间收治的38例原发性乳腺癌组织及距离肿瘤>5 cm以远的正常乳腺组织中p16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甲基化频率。结果乳腺癌组织中p16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甲基化频率〔31.6%(12/38)〕明显高于其正常乳腺组织〔5.3%(2/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有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患者中p16基因甲基化频率〔45.5%(10/22)〕高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12.5%(2/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4)。结论 p16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甲基化可能在乳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胡锐田超蒋文军魏阳姚文秀龙启明周行王礼阳谢华
关键词:乳腺癌P16基因甲基化
有机氯农药非职业暴露与乳腺癌患病风险的病例-对照研究被引量:20
2006年
目的研究有机氯农药二氯二苯三氯乙烷(DDT)和六氯环乙烷(HCH)类雌激素污染物在非职业暴露人群的内暴露水平及与乳腺癌患病风险的关系。方法采用成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调查90名乳腺癌新确诊患者和136名社区健康女性对照。采用问卷调查表收集病例及对照的乳腺癌相关危险因素信息。采用气相色谱-电子捕获(GC-ECD)方法检测血清中有机氯农药残留物水平。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8种有机氯农药残留物的血清水平与乳腺癌患病风险的相对危险度(OR)。结果病例和对照血清中均能检出p,p’-DDT、p,p’-DDE、o,p’-DDT、p,p’-DDD以及α、β、γ、δ-HCHs有机氯农药残留物,其中β-HCH、p,p’-DDE及p,p’-DDT的总检出率为91·2%、92·1%和91·2%;各物质检出水平在乳腺癌组和对照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控制了混杂因素后,p,p’-DDT、p,p’-DDD及δ-HCH暴露与总乳腺癌患病呈正相关(OR>2,P<0·05)。分层分析中绝经前女性的p,p’-DDT、p,p’-DDD、β-HCH血清水平与乳腺癌呈正相关,调整OR分别为3·59、5·70和3·06(P<0·05)。结论有机氯农药残留物(DDTs和HCHs)可能增加妇女,尤其在绝经前妇女患乳腺癌的风险。
李佳圆李卉陶苹雷放鸣周卫东胡锐龙启明李双飞吴德生
关键词:乳腺癌病例-对照研究
89例乳腺癌新辅助化疗近期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04年
[目的]通过新辅助化疗提高乳腺癌的手术切除率及综合治疗的近期疗效。[方法]89例乳腺癌病例采取CMF及CEF两种方案进行新辅助化疗,观察肿瘤、腋窝淋巴结及转移灶的变化,为手术切除提供较好的条件。[结果]新辅助化疗总的有效率为69.66%,其中CMF方案有效率为50.00%,蒽环类方案有效率为73.97%。[结论]新辅助化疗疗效与肿瘤临床分期无关,蒽环类化疗方案效果优于CMF方案,术前化疗为根治性手术及保乳手术创造了条件。
龙启明胡锐申晓敏
关键词:乳腺癌综合疗法
男性乳腺癌的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探讨男性乳腺癌的临床特征及合理的临床治疗和预后因素。方法对25例男性乳腺癌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中位随访68个月,5年总生存率为60%,无瘤生存率为52%,Ⅱ期5年生存率为72%,Ⅲ期5年生存率为42.9%,Ⅳ期为0,腋淋巴结阴性5年生存率为83.3%,腋淋巴结阳性5年生存率为47.4%,在预后指标单因素分析中,发现腋淋巴结转移为唯一临床预后指标,未能发现年龄、肿瘤大小等因素对预后产生影响。结论男性乳腺癌的治疗应采取手术、化疗,放射和内分泌治疗相结合的综合治疗措施。
陶苹龙启明胡锐张剑辉李卉
关键词:乳腺癌预后
乳腺癌骨转移106例临床分析被引量:5
2004年
目的 探讨影响乳腺癌骨转移发生、发展的因素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 10 6例乳腺癌骨转移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近期疗效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 乳腺癌骨转移的发生及发生早晚与腋窝淋巴结的转移数目相关。治疗以全身治疗为主 ,包括化疗、内分泌治疗、放疗、放射性同位素内照射及二磷酸盐的综合治疗。结论 乳腺癌患者 ,特别是伴有较多数目腋窝淋巴结转移者 ,应进行同位素骨扫描检查 ,一旦出现骨转移 ,应积极进行全身治疗 ,转移局限者 ,可进行局部外放射治疗。
龙启明胡锐申晓敏魏阳
关键词:乳腺癌骨转移
86例青年乳腺癌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8
2008年
目的分析青年乳腺癌的临床和病理特点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86例〈35岁乳腺癌的临床资料。观察患者的长期生存率,分析其临床特点及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全组〈35岁乳腺癌占同期收治乳腺癌的7.90%。总的5年和10年生存率分别为63.5%和46.3%,肿瘤〈2cm、2—5cm、〉5cm患者的10年生存率分别为84.5%、53.8%和25.6%(P〈0.05);腋淋巴结转移阴性,1-3枚阳性,和≥4枚阳性患者10年生存率分别为79.7%、43.9%和32.4%(P〈0.05);用三苯氧胺(TAM)治疗和未用TAM治疗的患者,10年生存率分别为64.5%和43.7%(P〈0.05);妊娠哺乳期乳腺癌占本组患者的13.95%,其10年生存率与非妊娠哺乳期乳腺癌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本组青年乳腺癌患者,影响其预后的主要因素为肿瘤大小、腋淋巴结转移和受体状况,进行正规的综合治疗可能改善生存期。
陶苹龙启明胡锐李卉
关键词:青年女性乳腺癌生存率预后
Cyclin D1蛋白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7
2000年
为探讨周期素 D1(Cyclin D1)蛋白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采用免疫组化 L SAB法对 110例乳腺癌标本进行了 Cyclin D1蛋白的检测。结果显示 :本组病例的 Cyclin D1蛋白表达阳性率为 74.5 5 %(82 / 110 ) ;生存时间≤ 5年及≥ 10年者 ,其 Cyclin D1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 96 .2 2 % (5 1/ 5 3)和 40 .5 4% (15 / 37) ;Cyclin D1蛋白过度表达与乳腺癌的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腋窝淋巴结转移有关。由此揭示 Cyclin D1蛋白的过度表达是判断乳腺癌患者预后的一项重要指标。
胡锐杨金巧周蕾蕾龙启明张尚福张世羽
关键词:乳腺癌CYCLIND1蛋白免疫组化LSAB法
乳腺癌中p62^(m-myc)和p16蛋白表达与预后的关系探讨被引量:2
1998年
本研究采用免疫组化LSAB法对107例有随访资料的乳腺癌石蜡标本进行了p62cmyc和p16蛋白的联合检测,结合ER、PR、病理类型、组织学分级等进行了cox模型分析,并绘制了两者表达相反时的kaplanMeier生存曲线。结果显示:p62cmyc蛋白在乳腺癌的阳性表达率为6355%,p16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4019%。p62cmyc表达阳性的乳腺癌患者存活时间较短,p16蛋白表达阳性者存活时间较长。
周蕾蕾杨金巧幸天勇幸天勇姚先莹赵俊玲范伟龙启明
关键词:乳腺癌预后P16蛋白
BRCA2基因与RAD51基因的常见多态位点与乳腺癌的关系研究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研究BRCA2基因的N372H和RAD51基因的135G/C位点的多态性与乳腺癌的关系。方法应用变性高效液相色谱和限制酶片段长度多态分析技术,在71例乳腺癌患者和85例正常女性中,对上述两个多态位点的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进行调查和比较。结果在乳腺癌患者中,BRCA2基因的N372H位点的基因型HH的频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9.9%vs 2.4%,χ2=4.010,P=0.045),但RAD51基因的135G/C位点的多态分布在两组人群中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BRCA2基因的N372H位点的基因型HH与乳腺癌相关,可能是中国人群乳腺癌的风险遗传因子。
胡锐魏阳蒋文军姚文秀龙启明张剑辉梁英唐小兰
关键词:BRCA2基因RAD51基因多态性乳腺癌
雌激素受体α基因PvuⅡ、XbaⅠ遗传多态性与乳腺增生症的关系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雌激素受体(ER)α基因PvuⅡ和XbaⅠ遗传多态性与乳腺增生症的相关性。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技术检测89例乳腺增生症患者(研究组)和35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ERα基因PvuⅡ和XbaⅠ遗传多态性。结果 ERα基因XbaⅠ位点的基因型频率及等位基因频率在研究组和对照组中的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等位基因频率的相对风险分析,携带X等位基因者患乳腺增生症的风险是x等位基因的0.551倍;PvuⅡ位点的基因型频率及等位基因频率在研究组和对照组中的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Rα基因XbaⅠ遗传多态性与乳腺增生症发病有关,突变基因增加了乳腺增生症的发病风险。
田超陶苹李卉龙启明胡锐
关键词:乳腺增生症雌激素受体基因多态性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