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秋菊 作品数:23 被引量:65 H指数:5 供职机构: 鞍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更多>> 发文基金: 卫生部疾病控制司委托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辽宁省碘缺乏病病区不同补碘时期出生儿童智力水平调查 被引量:8 2010年 目的 了解和比较辽宁省碘缺乏病病区不同补碘时期出生儿童智力水平.方法 1900-2007年,在辽宁省的6个碘缺乏病病区县(市、区)各选出1个乡,其中轻中重病区乡各2个.在6个乡的10所学校中,以病区供应碘盐初期(1978-1980年)、非碘盐充销期(1981-1990年)、恢复普及碘盐期(1991-1995年)、全民食盐加碘期(1996-2000年)出生的7~14岁儿童为凋查对象,用中国联合型瑞文测验(CRT-C)和第二版农村儿童智商(intelligence quotient,IQ)常模测试(CRT-RC2)检查儿童IQ.结果 病区儿童IQ在非碘盐充销期(91.9±14.3)明显低于供应碘盐初期(95.8±14.6,q=8.60,P〈0.01),恢复普及碘盐期(99.7 ±14.7)明显高于供应碘盐初期、非碘盐充销期(q值分别为9.53、18.13,P均〈0.01),全民食盐加碘期(104.3±14.9)明显高于供应碘盐初期、非碘盐充销期、恢复普及碘盐期(q值分别为20.00、28.00、10.46,P均〈0.01).儿童智力落后率(IQ≤69)在非碘盐充销期(6.7%,88/1314)高于供应碘盐初期(4.4%,21/471,χ^2=3.85,P〈0.05),恢复普及碘盐期(3.3%,48/1470)明显低于非碘盐充销期(χ^2=15.37,P〈0.01),全民食盐加碘期(2.7%,36/1344)低于供应碘盐初期(χ^2=4.41,P〈0.05)和非碘盐充销期(χ^2=26.34,P〈0.01).供应碘盐初期各年度出生儿童IQ及智力落后率未有明显变化;非碘盐充销期的10年间,出生儿童IQ呈"∪"形降升,智力落后率则呈"∩"形升降;恢复普及碘盐时期出生儿童IQ逐年提高,智力落后率逐年降低;全民食盐加碘期各年度儿童IQ继续上升,智力落后率降到历史最低程度.结论 碘缺乏病病区非碘盐充销时期出生儿童智力水平明显低于供应碘盐初期儿童,全民食盐加碘期病区出生儿童智力水平较供应碘盐初期和恢复普及碘盐时期出生儿童有明显提高. 滕瑞涛 王久春 张恩仁 肖长礼 苏秋菊 孙素莲 王健辉 赵伟光 高嵘 刘万洋 蒋恩耀 徐军 赵明亮关键词:碘 缺乏症 儿童 智力 2016-2019年鞍山市男男性行为人群的HIV感染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5 2021年 目的了解鞍山市男男性行为人群(MSM)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有针对性的防治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16-2019年鞍山市MSM人群艾滋病哨点的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1600例调查对象,HIV抗体阳性率为9.44%,呈逐年下降趋势(χ^(2)趋势=7.789,P<0.01);梅毒阳性率为6.25%,呈逐年下降趋势(χ^(2)趋势=85.280,P<0.01)。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92.69%;最近6个月与同性发生过肛交性行为的比例为94.63%,最近1次与同性发生肛交性行为时安全套使用率为84.08%,最近6个月与同性发生肛交性行为时安全套坚持使用率为65.52%;最近1年接受过预防艾滋病服务的比例为94.63%。文化程度低和感染梅毒的MSM人群感染HIV的风险较高;最近6个月与同性发生肛交性行为时坚持使用安全套的MSM人群感染HIV的风险较低。结论2016-2019年鞍山市MSM人群的HIV感染率仍处于较高水平,对不同特征的MSM人群应该采取有针对性的宣传和干预措施,同时加强性病防治工作,从而进一步控制HIV的传播。 赵文彬 苏秋菊 尹晔 吴迪关键词:男男性行为人群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 影响因素 2003~2009年辽宁省鞍山市布鲁氏菌病发病情况分析 2010年 目的了解鞍山市布鲁氏菌病疫情的趋势和主要原因,为制定布鲁氏菌病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查阅历史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3~2009年期间共发现布鲁氏菌病病人30例,从事农、牧业人员发病居多,海城市发现的病例占63.3%。结论鞍山市布鲁氏菌病疫情暴发虽然得到有效的控制,但还存在暴发疫情的隐患,建议加强牲畜交易和免疫制度的管理,加强网络报告制度,密切关注网上疫情,防止疫情蔓延。 苏秋菊关键词:布鲁氏菌病 2016-2018年鞍山市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12 2021年 目的了解鞍山市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oluntary counseling and testing,VCT)情况,探讨感染HIV的影响因素,为完善艾滋病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2016-2018年鞍山市22个VCT门诊求询者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8 397名求询者中,男女性别比为0.37∶1,25~49岁年龄组占79.33%,已婚有配偶占55.38%,初中文化程度占52.30%,求询原因以商业异性性行为史为主,占54.25%。HIV抗体阳性率为1.69%,不同年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趋势=0.026,P=0.872);梅毒阳性率为0.63%,不同年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趋势=0.612,P=0.434)。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男性感染HIV的风险高于女性(OR=12.553,95%CI:6.347~24.828),婚姻状况为未婚、离异/丧偶者感染HIV的风险高于已婚有配偶者(OR=2.193,95%CI:1.570~3.063;OR=1.918,95%CI:1.230~2.990),年龄<25岁、25~49岁者感染HIV的风险低于≥50岁者(OR=0.280,95%CI:0.176~0.446;OR=0.269,95%CI:0.186~0.388),文化程度为初中、中专或高中、大专及以上者感染HIV的风险低于小学及以下者(OR=0.291,95%CI:0.168~0.501;OR=0.292,95%CI:0.165~0.519;OR=0.470,95%CI:0.268~0.825)。求询原因中,男男性行为史、配偶/固定性伴阳性、注射毒品史感染HIV的风险较高(OR=6.346,95%CI:3.623~11.114;OR=13.567,95%CI:6.655~27.660;OR=6.132,95%CI:1.950~19.279)。梅毒阳性者感染HIV的风险高于未感染梅毒者(OR=2.155,95%CI:1.167~3.981)。结论加大VCT门诊的宣传力度和服务范围,及时发现潜在的艾滋病感染者,同时将VCT作为切入点,对不同特征的人群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遏制艾滋病的进一步蔓延。 赵文彬 苏秋菊 尹晔 郑冰关键词:艾滋病 自愿咨询检测 HIV感染 影响因素 鞍山市MSM艾滋病综合干预效果评价 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评价鞍山市开展男男性行为人群(MSM)艾滋病综合干预的效果,为下一步制定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每年通过滚雪球的方式招募不少于400名MSM,进行行为学调查和血清学艾滋病病毒(HIV)抗体检测。采用描述统计和趋势χ2检验分析方法比较各年度数据,对综合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2006-2013年,通过综合干预,鞍山市MSM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从89.05%上升到93.52%;近6个月安全套坚持使用率从46.86%上升到63.14%,近1次安全套使用率从43.21%上升到88.52%,接受干预服务比例从82.86%上升到94.26%,近1年接受HIV抗体检测的比例从20.71%上升到68.83%。2006-2013年,各年HIV感染率分别为0.24%、1.48%、2.94%、4.23%、2.72%、4.25%、5.17%、8.48%,逐年上升趋势显著。结论鞍山市MSM综合干预措施已取得一定成效,但是MSM安全套坚持使用率还处于较低水平,切实采取针对性措施控制HIV通过MSM蔓延刻不容缓。 苏秋菊 金大庆 袁月 尹晔 赵文彬 郑冰 姜春红 郑军 赵丽君 庄承颐关键词:艾滋病病毒 男男性行为人群 干预效果评价 鞍山市2010-2012年暗娼人群梅毒感染情况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了解暗娼人群梅毒感染率及影响因素,为暗娼人群干预措施的调整提供依据。方法根据《全国艾滋病哨点监测实施方案》,2010-2012年,通过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性服务场所的暗娼进行梅毒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和问卷调查。结果鞍山市2010-2012年暗娼人群梅毒感染率分别是1.24%、0.50%、1.42%,影响梅毒感染率的的因素包括: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和最近一次与客人发生性行为时安全套的使用情况。结论安全套的正确使用可以有效地降低暗娼人群的梅毒感染风险,应鼓励她们坚持使用安全套;加强较低文化程度暗娼的干预;从心理学的角度提高暗娼使用安全套的自我效能和正向预期。 位晓东 苏秋菊关键词:暗娼 梅毒 影响因素 2010~2014年鞍山市丙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分析2010年1月~2014年12月鞍山市丙型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病学特征,为丙型病毒性肝炎的预防和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0年1月~2014年12月鞍山市丙型病毒性肝炎的病例资料,并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2010年1月~2014年12月鞍山市共报告丙型病毒性肝炎4079例。年平均发病率为23.28/10万。2010年和2011年立山区和铁西区的丙肝发病数较高.但此后3年其发病数逐年减少;台安县发病数呈上升趋势,至2014年成为发病数最高的地区;千山区是发病数最少的地区。丙型病毒性肝炎在各年龄段均有发生,40~55岁是其高发年龄段。2010—2014年鞍山市共报告男性丙肝患者2659例(65.19%),女性患者1420例(34.81%)。男女性别比例为1.87:1。家务及待业人员的丙肝发病率最高,占发病总人数的31.97%,其次为农民(25.99%)和离退人员(16.33%)。结论鞍山市应重点预防控制台安县的丙型病毒性肝炎发病情况。重视40~55岁的家务及待就业人员和农民,尤其是男性的丙肝防治工作。 姜春红 苏秋菊 赵文彬关键词:丙型病毒性肝炎 流行病学 发病率 191例婴幼儿尿碘检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1 2006年 苏秋菊 张丽娟 刘波关键词:婴幼儿时期 尿碘检测 碘营养水平 大脑神经 智力损害 不可逆性 2014年鞍山市艾滋病哨点监测结果分析 2015年 目的了解鞍山市高危人群的艾滋病知识行为及感染情况,为艾滋病综合防治、制定干预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连续抽样调查的方法,对暗娼、男男性行为者(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吸毒者、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进行问卷调查和血清学检测。结果 2014年共监测4类人群2803人。MSM和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的HIV阳性检出率分别6.48%、0.63%,暗娼和吸毒者未检出阳性。暗娼最近1个月商业性行为时坚持使用安全套的比例为87.17%,M SM最近6个月与同性肛交时坚持使用安全套的比例为72.25%,吸毒者最近1个月共用针具的比例为4.94%、最近一年发生商业性行为时坚持使用安全套的比例为3.39%,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最近3个月与暗娼发生性行为的比例为23.88%。结论高危人群感染艾滋病的危险因素仍然广泛存在,MSM人群的HIV阳性检出率处于较高水平,迫切需要加强高危人群的宣传教育和行为干预,防止艾滋病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蔓延。 赵文彬 苏秋菊 姜春红关键词:艾滋病 高危人群 哨点监测 鞍山市2004年布氏菌病暴发病例流行病学调查 2005年 苏秋菊 刘波 刘晓东 刘丽红关键词:流行病学调查 布氏菌病 市卫生防疫站 血清学诊断 关节疼痛 疑似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