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世家
- 作品数:12 被引量:116H指数:6
- 供职机构:有色金属矿产地质调查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矿业工程更多>>
- 金顶矿床古元古锆石SHRIMP年龄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3
- 2006年
- 利用兰坪盆地内金顶矿床容矿围岩中的锆石,在SHRIMPⅡ上获得了一组1800~2000Ma的古元古代U-Pb年龄信息,认为它很可能来自扬子基底;由锆石的形态特征判断,它们未经强烈改造和长距离迁移,暗示该盆地形成和演化过程中有老物源物质的参与,为探讨三江造山带、兰坪盆地的大地构造演化及扬子原地台基底边界的划定、金顶超大型矿床成因的探讨提供了新的证据。
- 修群业高兰王安建刘俊来曹殿华范世家翟云峰
- 关键词:古元古代锆石U-PB年龄大地构造演化
- 岩浆铜-镍-铂族金属硫化矿床“深部熔离-贯入”成矿作用与模式--加拿 大伏伊希湾和中国金川矿床地质特征对比被引量:6
- 2009年
- 通过对金川铜镍矿床地质、矿化特征与加拿大伏伊希湾(Voisey′s Bay)铜-镍-铂族金属硫化物矿床进行系统对比分析,总结出这2个世界级铜镍硫化物矿床形成演化方面的相似性、可比性及其共同特点,即深部岩浆房含矿岩浆沿通道脉动式上侵,到上部表现为"小岩体,成大矿"。成矿作用过程和模式表现为:①含矿岩浆的有序侵位显示岩浆在深部岩浆房停歇过程中曾发生熔离分异,形成岩浆、含矿岩浆、富矿岩浆和矿浆分层结构;②成矿作用是在富有动力的岩浆环境下岩浆不连续(脉动式)上侵过程中发生的,岩浆熔融体富含挥发组分,上侵活动剧烈,围岩角砾化;③含矿岩浆沿相同的通道或越位上侵,在先期侵入岩体下侧或上方不同空间成矿;④岩浆运移过程中与围岩发生相互作用、组分交换和成矿物质的富集。深入阐明了含矿岩浆不连续(脉动式)上侵、后续岩浆补给和混合是镁铁—超镁铁岩体中硫化物被聚集在岩浆流动的通道内形成超大型铜镍硫化物型铂族元素矿床的重要机制。
- 高辉曹殿华范世家
- 关键词:成矿模式地质特征
- 胶西北焦家断裂带成矿后断裂活动对焦家式金矿破坏作用及找矿方向探讨被引量:2
- 2022年
- 本文以焦家断裂带深部上盘发现金矿体的地质事实为依据,将焦家断裂在成矿后对矿体的破坏作用作为讨论重点,根据现今焦家断裂上、下盘金矿体以断层泥为界,有被错断的明显特征,指出发育在焦家断裂主断裂面中的断层泥为成矿后断裂活动的产物。依据上、下盘金矿在矿石类型、围岩蚀变、矿石矿物、成矿阶段等方面具有极为相似一致特征,提出在117.69~121 Ma成矿期,焦家断裂带中的上、下盘蚀变岩型金矿统一形成于深度3~9 km之间成矿期的焦家断裂带中,二者在成矿时具有时、空上的完全统一性。受焦家断裂总体正断层效应影响,现今焦家断裂深部新发现的上盘金矿(化)体应为下盘金矿(化)体被错断的部分。
- 范世家薛伟
- 关键词:断层泥
- 金顶超大型矿床容矿围岩时代探讨及地质意义被引量:9
- 2006年
- 本文由兰坪盆地内金顶超大型矿床容矿围岩中的孢粉组合特征、铅同位素年龄和稀土元素特征等证据判断,其围岩灰岩角砾岩和砂岩的成岩年代和铅锌主矿化的时期一致,均属中-晚三叠纪,约在235Ma±。结合区域构造演化认为它属于碰撞后裂谷环境下的热水沉积矿床。这一认识一改过去新生代陆相盆地成矿的观点,对矿区内的构造、矿体的分布特征、矿质来源等一系列矿床地质问题均得到了较合理的解释。
- 修群业王安建高兰刘俊来于春林曹殿华范世家翟云峰
- 关键词:围岩孢粉铅同位素地质年代
- 论兰坪盆地白秧坪铜(钴)矿床成因的氦氩同位素证据被引量:17
- 2006年
- 对兰坪盆地白秧坪铜钴矿床围岩及流体包裹体的研究揭示,蚀变围岩中存在锂元素的高浓集异常,相对于上地壳值(20×10-6)平均富集系数为14.55;在成矿早阶段(主成矿阶段)的流体包裹体中,Li+的含量占阳离子总量的20%以上;在假定锂的丰度同地壳一致的前提下,前人依据白秧坪铜钴矿床矿物流体包裹体中He和Ar同位素值,得出成矿流体中有幔源氦加入的结论。但由于核反应6Li(n,α)3He的存在,其3He/4He值异常于正常地壳值的原因是由于矿区存在锂的元素高浓集。故笔者认为,尚无确切证据推断白秧坪铜钴矿床成矿流体中及成矿过程中有幔源氦的参与。
- 范世家王安建刘汉斌修群业曹殿华李瑞萍高辉陈其慎
- 关键词:幔源流体氦同位素兰坪盆地
- 矿产资源储备战略研究
- 王安建王高尚陈其慎范世家唐建韩梅高辉李瑞萍耿诺
- 该项目分析和阐述了当今全球矿产资源供需态势,指出国内资源短缺问题已成为约束中国可持续发展的首要瓶颈,论证了建立矿产资源储备的必要性和紧迫性。通过对美、日等国战略物资储备历史经验和当前世界资源地缘政治分析,阐明了以控制和占...
- 关键词:
- 海相砂页岩型铜矿成矿模式与地质对比——以中国云南东川铜矿和阿富汗安纳克铜矿为例被引量:27
- 2012年
- 从海相砂页岩型铜矿时空分布、经济特征、成矿地质背景与沉积环境入手,对中国云南东川-易门铜矿带和阿富汗安纳克铜矿床(带)等进行典型矿床分析与地质特征对比,从成矿物质来源、成矿机制(流体的性质、作用和动力学,金属元素迁移、富集、沉淀和就位机制)等方面对海相砂页岩型铜矿床成因进行探讨,系统分析各种"沉积-成岩-改造"成矿模式、成矿作用与过程,对阿富汗安纳克、云南东川落雪式铜矿床等沉积岩容矿的层状铜矿床成因模型进行总结;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入阐述了海相砂页岩型铜矿成矿与超级古大陆事件的耦合性及衍生成矿作用。通过分析,对中国东川-易门铜矿带,以及与阿富汗安纳克铜矿床毗邻的新疆西昆仑成矿省的海相砂页岩型铜矿找矿前景进行评价和预测。
- 高辉裴荣富王安建曹殿华范世家梅燕雄
- 关键词:成矿模式
- 新疆库车盆地康村地区砂岩型铜矿成矿模式研究被引量:1
- 2022年
- 新疆库车盆地分布着一系列砂岩型铜矿床和矿点,文章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开展康村地区铜矿沉积环境和成矿模式研究,总结了区内沉积环境、沉积相与铜矿化体的配置关系,进而探讨了矿化成因和成矿模式。结果表明:康村地区新近系中可以识别出主要的沉积相类型有冲积扇相、扇三角洲相和湖泊相,以及5种亚相和7种微相。砂岩型铜矿化与沉积环境相关,矿(化)体主要分布在扇三角洲平原相和扇三角洲前缘相。2件样品LA-ICP-MS测年数据分别为427.4±6.6 Ma、387.3±3.3 Ma和424.6±2.3 Ma、279.9±6.8 Ma,表明康村地区中新统吉迪克组(N_(1)j)含铜砂砾岩的物源主要来自于库车盆地北西南天山造山带古生代晚志留世至早二叠世地质演化所形成的地层和岩浆岩产物。康村地区的矿化类型为砂岩型铜矿化,深部铜富集为硫酸盐热化学还原作用(TSR)型矿化成因,近地表矿化为后期盆地地上和地下卤水改造成因。库车盆地康村地区的铜矿化形成于新近系砂岩成岩之后,为后生富集,主要受新近纪后期断裂构造及后生卤水控制。
- 蔡厚安高海欧范世家肖文进张磊
- 关键词:库车盆地砂岩型铜矿LA-ICP-MS成矿模式
- 云南金顶矿床矿体三维模型的建立及其研究意义被引量:29
- 2005年
- 利用澳大利亚Surpac公司的三维立体制作软件将“金顶铅锌矿详细勘探地质报告”中的318个钻孔、14多万个数据和49张勘探线剖面图等资料,首次做出了可从任意角度观察的金顶矿床矿体三维空间实体模型。铅锌矿体展示了穹隆状分布特征,(硬)石膏、天青石矿体在空间上展现了残余盐丘的某些特点,为盐丘破坏、油气逃逸形成超大型铅锌矿的模式提供了佐证。文章初步讨论了砂岩型矿体和灰岩角砾岩型矿体的关系。
- 修群业王军高兰曹殿华王安建刘俊来范世家王高尚
- 关键词:地质学三维模型矿床地质矿体
- 论兰坪金顶超大型铅锌矿容矿角砾岩的成因被引量:29
- 2007年
- 兰坪金顶超大型铅锌矿容矿角砾岩分为两类:一是构造-膏溶角砾岩,不含矿,胶结物孢粉组合显示晚三叠世特征;二是底辟-侵位角砾岩,含铅锌、黄铁矿、天青石和硬石膏矿化,是重要的矿石类型之一,呈脉状产出,系构造-膏溶角砾岩底辟-侵位的产物。它们并非是古新世滑塌堆积成因的角砾岩,不应划归于老第三系云龙组。流行的金顶超大型铅锌矿成矿模式需要重新审定。
- 王安建高兰刘俊来曹殿华修群业范世家
- 关键词:膏溶角砾岩兰坪金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