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范晨璐

作品数:30 被引量:211H指数:9
供职机构:哈尔滨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卫生厅科研项目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中国肝炎防治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2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流行病
  • 10篇流行病学
  • 6篇疫苗
  • 6篇流行病学特征
  • 6篇抗体
  • 5篇乙型
  • 5篇麻疹
  • 5篇肝炎
  • 4篇腮腺炎
  • 4篇流行性
  • 4篇流行性腮腺炎
  • 4篇接种
  • 4篇抗体水平
  • 4篇风疹
  • 3篇乙肝
  • 3篇乙型肝炎
  • 3篇乙型肝炎疫苗
  • 3篇流行病学特征...
  • 3篇成人
  • 2篇毒性肝炎

机构

  • 24篇哈尔滨市疾病...
  • 4篇黑龙江省疾病...
  • 2篇北京大学
  • 2篇中国疾病预防...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浙江中医药大...
  • 1篇哈尔滨市道里...
  • 1篇中华预防医学...

作者

  • 24篇范晨璐
  • 16篇姜立坤
  • 14篇李玺琨
  • 12篇徐虹
  • 11篇刘木子
  • 10篇高晓丽
  • 8篇胡丽楠
  • 7篇李岩
  • 6篇闫明宇
  • 2篇马玉杰
  • 2篇崔富强
  • 2篇王富珍
  • 2篇薄芳
  • 2篇张伟
  • 2篇张国民
  • 1篇关欣
  • 1篇梁珊珊
  • 1篇段玉玲
  • 1篇杨超
  • 1篇郑徽

传媒

  • 6篇中国疫苗和免...
  • 4篇实用预防医学
  • 4篇中国公共卫生...
  • 3篇中国初级卫生...
  • 2篇黑龙江医学
  • 2篇中国卫生标准...
  • 1篇中国当代儿科...
  • 1篇中国卫生工程...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21
  • 4篇2020
  • 2篇2019
  • 6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016年哈尔滨市1~19岁健康人群水痘血清流行病学调查被引量:11
2019年
目的了解哈尔滨市1~19岁健康人群水痘IgG抗体水平,为完善水痘防控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随机抽样方法在全市范围内选取1 203名1~19岁健康调查对象,按年龄分为1岁~组(n=240)、4岁~组(n=396)、7岁~组(n=364)和14~19岁组(n=203)。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中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抗体(VZV-IgG)浓度,VZV-IgG浓度≥100 mIU/mL判定为阳性,表明调查对象具有抵抗水痘病毒感染的能力。结果 VZV-IgG的抗体阳性率为71.49%(860/1 203),抗体浓度为447±17 mIU/mL。随着年龄增加,VZV-IgG抗体浓度呈上升趋势(P<0.05);城市人群抗体阳性率高于农村(P<0.05);不同剂次水痘疫苗免疫史人群VZV-IgG的抗体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以2剂次免疫史人群的抗体阳性率最高。不同病史人群VZV-IgG的抗体浓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以患过水痘人群的抗体浓度最高。结论哈尔滨市1~19岁健康人群水痘抗体水平存在城乡及年龄差异,需加强薄弱地区和14岁以下人群含水痘成分疫苗的接种工作。
李玺琨高晓丽李岩徐虹范晨璐
关键词:水痘疫苗IGG抗体
哈尔滨市某校高中部一起流行性腮腺炎暴发疫情调查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分析哈尔滨市某校高中部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特征及发生原因,为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此次流行性腮腺炎暴发疫情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哈尔滨市某校高中部共有96个班级,学生5012人,教职工367人。全校共发病118人,其中男性64人,女性54人,流行性腮腺炎病例总罹患率为2.21%(118/5332)。首发病例时间是2018年11月8日,终末病例病例发病时间是2019年1月29日,持续83 d。118例流行性腮腺炎病例中有明确含腮疫苗既往接种史人数为25人,免疫接种比例为21.19%。结论学校加强传染病防控管理,增强校医配备,及早发现传染源并有效隔离;做好日常健康教育工作,落实学生相应疫苗应急接种,保护易感人群,是预防和控制流行性腮腺炎暴发疫情的重要措施。
刘木子闫明宇李梦奇范晨璐李玺琨姜立坤
关键词:流行性腮腺炎疫情
哈尔滨市2010-2015年水痘流行病学特征分析及防控策略研究被引量:17
2017年
目的了解哈尔滨市水痘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水痘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10-2015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报告的哈尔滨市水痘病例资料开展分析。结果 2010-2015年哈尔滨市水痘发病整体呈现下降趋势;5-6月份、11-12月份为发病高峰;5~岁、10~岁组发病率及病例构成均较高;男性发病高于女性;学生占全部病例的66.08%。结论由于水痘减毒活疫苗(VarV)是二类疫苗,且一剂次VarV免疫效果欠佳,哈尔滨市水痘发病仍处于较高水平,急需将VarV纳入国家计划免疫程序,并适时开展VarV补充免疫工作。
范晨璐徐虹高晓丽姜立坤胡丽楠刘木子李玺琨
关键词:水痘流行病学
哈尔滨市2016-2017年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分析2016-2017年哈尔滨市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特征,为哈尔滨市制定更有效的防控流行性腮腺炎政策提供数据支持。方法采用流行病学的描述性研究方法对哈尔滨市2016-2017年流行性腮腺炎病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2016-2017年哈尔滨市共累计报告流行性腮腺炎病例715例,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3.37/10万,2017年报告发病率较2016年高。哈尔滨市各区、县(市)报告发病率也存在一定差异,为0~9.22/10万。流行性腮腺炎发病高峰在春季和冬季;男性多于女性,男女比为1.40∶1,且性别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20,P<0.05);流行性腮腺炎好发于1~15岁的儿童,尤其以5~9岁儿童占比最高(41.26%);职业构成最主要的是学生(占总病例数的49.65%),其次是幼托儿童(占23.50%)和散居儿童(占13.43%)。结论哈尔滨市流行性腮腺炎的发病率水平较低,流行病学特征较为典型,若在4周岁进行1剂次的加强免疫,可更好地控制发病情况,有效降低发病率。
刘木子姜立坤闫明宇范晨璐李梦奇高晓丽
关键词: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特征
2005-2019年哈尔滨市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特征及免疫策略探讨被引量:8
2022年
目的:了解哈尔滨市流行性腮腺炎三间分布及出生队列特征,为完善流行性腮腺炎防控策略提供数据支持。方法:对2005—2019年哈尔滨市流行性腮腺炎病例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并采用出生队列分析进行纵向研究。结果:2005—2019年哈尔滨市流行性腮腺炎发病整体呈下降趋势,报告发病率从2007年的36.01/10万(最高)下降至2016年的3.18/10万(最低),发病高峰为每年的5—6月和12月—次年1月,年龄别发病率高峰从2011年起逐年后移。结论:含流行性腮腺炎病毒疫苗纳入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后,哈尔滨市流行性腮腺炎的发病率整体呈下降趋势,发病年龄有后移趋势,8岁以上人群将可能成为流行性腮腺炎易感人群。后续可通过流行性腮腺炎抗体水平的监测,观察流行性腮腺炎抗体水平在不同年龄人群中的变化,从而指导相应年龄的重点人群进行疫苗接种,以降低相应年龄人群流行性腮腺炎的发病风险。
闫明宇刘木子姜立坤范晨璐梁珊珊段玉玲
关键词: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特征
哈尔滨市2004-2017年扩大国家免疫规划针对传染病发病情况分析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分析哈尔滨市2004-2017年扩大国家免疫规划(NEPI)针对疾病发病情况,评价NEPI效果,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Excel软件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应用SPSS 17. 0软件对组间发病率进行χ~2检验,对哈尔滨市2004-2017年NEPI针对疾病发病情况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哈尔滨市2004-2017年累计报告麻疹、百日咳、乙型病毒性肝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甲型病毒性肝炎、流行性腮腺炎和风疹7种免疫规划针对传染病74 974例,累计死亡66例。7种传染病报告发病率分别为3. 57/10万、0. 14/10万、31. 91/10万、0. 24/10万、1.68/10万、14. 26/10万和1. 92/10万,无脊髓灰质炎、新生儿破伤风、白喉和乙型脑炎病例发生。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和乙型病毒性肝炎有死亡病例发生,死亡率分别为0. 01/10万和0. 03/10万。除百日咳外,其余6种传染病2013-2017年发病率均较2008-2012年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1)。结论哈尔滨市实施NEPI对降低相关传染病的发生效果显著。
高晓丽李岩范晨璐薄芳姜立坤李玺琨胡丽楠徐虹
关键词:扩大国家免疫规划
哈尔滨市1-19岁健康人群流行性腮腺炎抗体水平调查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了解哈尔滨市1-19岁健康人群流行性腮腺炎(腮腺炎)抗体水平。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选择10个县(区、市)1-3岁、4-6岁、7-13岁、14-19岁组健康人群采集血标本,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腮腺炎IgG抗体。结果调查对象腮腺炎IgG抗体总阳性率为88.60%(1 065/1 202),抗体几何平均浓度(GMC)为446.68U/mL。农村、城市人群抗体阳性率分别为86.81%、90.31%(χ~2=3.79,P=0.051)。各年龄组人群腮腺炎IgG抗体阳性率在84.17%(1-3岁)-95.45%(4-6岁)之间(χ~2=28.16,P〈0.001)。含腮腺炎成分疫苗0剂次、1剂次、2剂次、不详免疫史人群的腮腺炎IgG抗体阳性率分别为81.13%、90.80%、94.39%、83.00%(χ~2=27.30,P〈0.001)。结论哈尔滨市1-19岁健康人群腮腺炎抗体水平较高,需加强薄弱地区、重点年龄人群含腮腺炎成分疫苗的接种工作。
高晓丽姜立坤刘木子李玺琨胡丽楠范晨璐
关键词:流行性腮腺炎IGG抗体
哈尔滨市2009—2018年麻疹监测分析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分析2009—2018年哈尔滨市麻疹流行特征。方法:通过传染病监测信息系统和麻疹监测信息系统收集哈尔滨市2009—2018年麻疹发病数据,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哈尔滨市2009—2018年共报告麻疹2749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2.62/10万。在所有病例中,<8月龄、8~17月龄、18~23月龄、2~4岁、5~14岁、15~44岁、≥45岁分别占32.25%、37.05%、3.66%、14.58%、14.18%、50.60%和4.86%。含麻疹成分疫苗(MCV)0剂次、1剂次、2剂次和不详免疫史分别占41.72%、15.97%、10.15%和32.16%。结论:2009—2018年哈尔滨市麻疹发病整体呈现下降趋势,麻疹免疫防控效果较为显著。应加强适龄儿童的含麻疫苗常规免疫和查漏补种工作。
刘木子闫明宇范晨璐李梦奇李玺琨姜立坤
关键词:麻疹监测分析
哈尔滨市乙型病毒性肝炎血清流行病学分析被引量:20
2017年
目的了解哈尔滨市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病毒(HBV)流行和人群免疫情况,评价乙肝疫苗防治效果,为制定该市乙肝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于2015年3月在哈尔滨市辖区内10个区、县(市)抽取1~59岁人群2 705人,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并采用酶联免疫(ELISA)法检测乙肝HBsAb、HBsAg、HBcAb。结果全市共检测2 705人,HBsAb总阳性率为59.33%,HBsAg总携带率为2.74%,HBcAb总阳性率为3.84%;1~岁组HBsAb阳性率高于其他各年龄组。结论大年龄组人群为乙肝防控重点对象,在成人中开展乙肝疫苗补种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范晨璐姜立坤杨淑云刘木子李玺琨胡丽楠徐虹
关键词:乙肝血清流行病学疫苗
哈尔滨市2011-2015年风疹流行特征分析被引量:11
2017年
目的了解哈尔滨市风疹流行病学特征,为控制风疹提供依据。方法运用描述流行病学,对"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麻疹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报告的风疹病例资料开展分析。结果哈尔滨市风疹发病,总体呈现下降趋势,4-6月份为高发月份,发病数占总发病数的81.70%;城区发病率高于农村;高发年龄组为15~岁、20~岁组,总发病率分别为5.70/10万、4.87/10万。共监测到22例孕妇风疹疑似病例,11例为实验室确诊病例。结论由于含风疹成份疫苗的使用,哈尔滨市风疹发病呈现下降趋势,成年人成为高危人群,防控重点人群应由从儿童接种转移到成年人;应制定符合哈尔滨市风疹流行特征的风疹防控策略,减少成人风疹及先天性风疹综合征(CRS)的发生。
范晨璐姜立坤胡丽楠刘木子李岩徐虹
关键词:风疹流行病学孕妇成人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