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红梅
- 作品数:7 被引量:54H指数:4
-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日本血吸虫不同阶段抗原免疫抑制过敏性哮喘小鼠气道炎症的实验观察被引量:3
- 2008年
- 目的观察日本血吸虫不同生活史阶段抗原对过敏性哮喘小鼠气道炎症的影响。方法雌性BALB/c小鼠48只,随机均分8组,A组为健康对照组;B组为哮喘模型组,以鸡卵白蛋白(OVA)抗原腹腔注射致敏,OVA滴鼻诱发哮喘;C、D和E组小鼠分别用可溶性虫卵抗原(SEA)、可溶性成虫抗原(SWA)和童虫抗原(SSA)经腹部皮下免疫,共4次,每次间隔1周,末次免疫后1周再按B组方法诱发哮喘;F、G和H组分别用SEA、SWA和SSA免疫接种小鼠(免疫方法及剂量分别同C、D、E组),末次免疫后1周用等量生理盐水代替OVA处理小鼠,不诱发哮喘。诱发哮喘后48h剖杀各组小鼠,观察各组小鼠肺组织的病理变化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的相关细胞成分及细胞因子的变化。结果A组小鼠气道肺组织无明显炎症变化;B组小鼠气道肺组织可见明显的炎性细胞,尤其是嗜酸粒细胞的浸润;C、D和E组小鼠气道肺组织炎症明显轻于B组小鼠。B组小鼠BALF中白细胞总数[(98.4±16.1)×104/ml]、嗜酸粒细胞百分数[(17.6±4.3)×104/ml]和白细胞介素-5(IL-5)水平[(197.9±36.5)pg/ml]均明显高于A组[分别为(8.2±1.1)×104/ml、(0.02±0.01)×104/ml和(12.3±7.4)pg/ml],而IL-10和γ干扰素(IFN-γ)水平明显低于A组。C、D和E组小鼠BALF中白细胞总数、嗜酸粒细胞百分数和IL-5水平均明显低于B组,而IL-10,IFN-γ水平则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日本血吸虫不同抗原免疫后能有效调节过敏性哮喘小鼠的细胞因子平衡,同时对哮喘小鼠嗜酸粒细胞在肺组织中的浸润及肺组织炎症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 蒋自卫莫红梅王磊程喻力王淇泓雷家慧刘文琪李雍龙
- 关键词:日本血吸虫抗原哮喘细胞因子
- 日本血吸虫卵对小鼠溃疡性结肠炎保护机制的探讨被引量:2
- 2007年
- 目的探讨日本血吸虫卵对小鼠溃疡性结肠炎保护作用的免疫调节机制。方法以10 000个日本血吸虫卵经腹腔注射免疫小鼠4次,每次间隔1周,末次免疫后6 d用三硝基苯磺酸(TNBS)诱导结肠炎模型,观察虫卵免疫组和未免疫组小鼠的细胞因子和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s)亚群CD4+CD25+Foxp3+水平的变化。结果未经虫卵免疫的小鼠经TNBS诱导后结肠炎症状明显,细胞因子IFN-γ水平高达3.47±0.87 ng/ml,IL-4I、L-5和IL-10水平则较低分别为146.06±45.76 pg/ml,140.32±39.01 pg/ml,385.91±134.89 pg/ml;经虫卵免疫的结肠炎小鼠的炎症得到明显控制,IFN-γ表达被明显抑制其水平为1.53±0.51 ng/ml,IL-4I、L-5和IL-10水平显著升高分别为598.50±135.90 pg/ml,217.86±77.82 pg/ml,799.651±197.93 pg/ml。经虫卵免疫的结肠炎小鼠脾脏CD4+CD25+FoxP3+T细胞亚群比例为(3.55±0.81)%,显著高于未免疫组结肠炎小鼠的(2.31±0.39)%。结论日本血吸虫卵免疫对TNBS诱导的结肠炎小鼠具有保护作用,其保护性机制可能与CD4+CD25+FoxP3+T细胞对Th1过度反应的反馈性调节有关。
- 莫红梅刘文琪雷家慧程喻力王成祖李雍龙
- 关键词:日本血吸虫卵小鼠溃疡性结肠炎调节性T细胞
- 日本血吸虫Mr26000GSTDNA疫苗和重组蛋白疫苗联合免疫的保护作用研究被引量:21
- 2006年
- 目的观察日本血吸虫Mr26000谷胱甘肽S-转移酶(Sj26)DNA疫苗和重组蛋白(rSj26GST)疫苗联合免疫对小鼠的保护作用。方法将Sj26基因克隆入含有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的真核表达载体pEGFP-N3,构建重组质粒pEGFP-Sj26,并转染幼仓鼠肾细胞(BHK),用荧光显微镜和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蛋白的表达。联合免疫组BALB/c小鼠分别在第0、2周用pEGFP-Sj26免疫2次,第4周再用rSj26GST加强免疫1次;而单独免疫的pEGFP-Sj26组及rSj26GST组,与上组同步各自免疫3次。末次免疫后2周进行感染攻击,45d后剖杀,计数成虫及肝内虫卵。同时设PBS对照组。结果pEGFP-Sj26在BHK中能有效表达。联合免疫组的减虫率为50·8%,显著高于pEGFP-Sj26(28·0%)和rSj26GST组(25·5%)(P值均<0·01)。联合免疫组以及pEGFP-Sj26、rSj26GST组减卵率分别为32·7%、20·6%、33·0%;联合免疫组及rSj26GST组,肝组织中每条雌虫平均产卵数显著低于PBS对照组(P值均<0·01)。结论联合免疫组的保护作用优于pEGFP-Sj26和rSj26GST单独免疫组。
- 余光清刘文琪雷家慧莫红梅程喻力李雍龙
- 关键词:日本血吸虫谷胱甘肽S-转移酶DNA疫苗重组蛋白联合免疫
- 日本血吸虫卵抗TNBS诱导的小鼠结肠炎的观察被引量:2
- 2007年
- 目的探讨日本血吸虫卵对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诱导的小鼠结肠炎的抑制作用。方法50只6~8周龄BALB/c雌性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乙醇对照组、虫卵对照组、结肠炎组和虫卵免疫结肠炎组,10只/组。虫卵免疫结肠炎组以日本血吸虫卵经腹腔注射免疫小鼠4次,10000个卵/鼠,每次间隔1周,末次免疫后6d用TNBS诱导结肠炎模型。观察对照组和实验组小鼠的体重、结肠病理改变及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结果结肠炎组小鼠经TNBS诱导后,出现明显的粘液血便、体重下降、结肠充血水肿,肠黏膜呈现严重炎性浸润伴溃疡,IFN-γ水平为(3.47±0.87)ng/ml,IL-4水平为(146.06±45.76)pg/ml。虫卵免疫结肠炎组小鼠症状较轻,体重恢复较快,IFN-γ表达被明显抑制,其水平为(1.53±0.51)ng/ml,IL-4水平显著升高至(598.50±135.90)pg/ml。结论日本血吸虫卵对TNBS诱导的BALB/c小鼠结肠炎具有抑制作用。
- 莫红梅刘文琪雷家慧程喻力王成祖李雍龙
- 关键词:日本血吸虫虫卵小鼠结肠炎
- 慢性日本血吸虫感染对小鼠实验性1型糖尿病的影响被引量:4
- 2006年
- 目的探讨慢性日本血吸虫感染对小鼠实验性自身免疫性1型糖尿病发病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19只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3组:日本血吸虫感染+糖尿病造模组(A组,7只),糖尿病模型组(B组,6只)和正常对照组(C组,6只)。A组每只小鼠感染25条日本血吸虫尾蚴后9周,与B组小鼠同时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诱导1型糖尿病,动态观察血糖变化。至12周末剖杀小鼠,留取血清,取胰腺组织切片HE染色,进行胰岛炎评分,用ELISA测定血清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4(IL-4)水平。结果给药后,小鼠血糖逐渐升高,在第21d、28d两个时间点B组显著高于A组(P<0.05);A组<40%的胰岛可见淋巴细胞浸润,B组有80%的胰岛可见淋巴细胞浸润,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至感染12周末,A组小鼠血清IL-4水平显著高于B组(P<0.01);B组小鼠血清IFN-γ水平显著高于A组(P<0.05)和C组(P<0.01)。结论慢性日本血吸虫感染对小鼠实验性1型糖尿病具有拮抗作用,其机制与Th1/Th2免疫偏移有关。
- 邹玖明刘文琪雷家慧莫红梅王成祖余光清程喻力李雍龙
- 关键词:血吸虫1型糖尿病THLTH2
- 抗日本血吸虫SEA鸡卵黄抗体的制备与鉴定被引量:17
- 2007年
- 目的制备特异性抗日本血吸虫可溶性虫卵抗原(SEA)的鸡卵黄免疫球蛋白(IgY)并检测其特异性、敏感性。方法用日本血吸虫SEA经翅膀下静脉和皮下免疫25周龄海兰母鸡4次(首次剂量为60μg/只,加强剂量为30μg/只),每次间隔10d。取免疫前和首次免疫后35d的鸡蛋卵黄,分别用水稀释法提取IgY,BCA法测定蛋白含量,并进行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和蛋白质印迹(Westernblotting)分析,ELISA检测纯化后IgY特异性和敏感性。分别提取免疫后不同时间的卵黄抗体,观察抗体效价的变化。结果海兰母鸡经SEA首次免疫后35d,每枚蛋经提纯后可得到约61mg抗体,经SDS-PAGE和Westernblotting分析,纯化的IgY有1条主要蛋白带,相对分子质量(Mr)为130000,并可被SEA识别。母鸡初次免疫后第10天,经SDS-PAGE和ELISA分析,鸡蛋卵黄内即有抗体产生,初次免疫后31d效价可达1∶1600。双抗体夹心ELISA结果显示纯化后的IgY有较高的敏感性,可检测到的SEA达2.4ng/ml。结论制备的抗SEA鸡卵黄抗体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均较高。
- 王成祖莫红梅程喻力王磊蒋自卫刘文琪李雍龙
- 关键词:卵黄免疫球蛋白日本血吸虫免疫诊断循环抗原
- 日本血吸虫可溶性虫卵抗原和可溶性雄虫抗原免疫小鼠PD-1-PD-L的表达被引量:5
- 2008年
- 目的探讨日本血吸虫可溶性虫卵抗原(SEA)和可溶性雄虫抗原(SMWA)免疫小鼠PD-1-PD-L的表达,及其与相关细胞因子的关系。方法18只BALB/c雌性小鼠随机分为3组,健康对照组(A组)、SEA免疫组(B组)和SMWA免疫组(C组),B、C两组分别用日本血吸虫SEA和SMWA腹部皮下多点注射免疫,剂量均为50μg/次,免疫4次,每次间隔1周;健康对照组用PBS代替。末次免疫4周后收集脾细胞及其培养上清,刀豆球蛋白A(ConA)刺激后,流式细胞术检测淋巴细胞表面表达的程序性死亡-1(PD-1)、树突状细胞(DCs)表面表达的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和PD-L2。双抗夹心ELISA测定脾细胞分泌的白细胞介素-4(IL-4)和γ-干扰素(IFN-γ)的表达水平。结果A组小鼠脾T细胞的PD-1及DC的PD-L1和PD-L2的表达率分别为(1.19±0.15)%、(0.64±0.11)%和(1.12±0.21)%。两种抗原免疫均可使这些分子表达上调(P<0.01)。SEA免疫后,PD-1的表达[(8.24±1.31)%]高于SMWA免疫[(6.08±1.28)%],且主要使PD-L2表达上调[(5.26±1.73)%];而SMWA免疫后,主要表现为PD-L1表达上调[(10.82±2.33)%]。其中PD-L1的表达上调与脾细胞分泌的IFN-γ呈正相关,而PD-L2的表达上调与IL-4的分泌呈正相关。结论日本血吸虫SEA和SMWA抗原免疫可诱导BALB/c雌性小鼠PD-1-PDL的表达上调。
- 王磊莫红梅王淇泓蒋自卫程喻力刘文琪李雍龙
- 关键词:日本血吸虫程序性死亡配体白细胞介素-4Γ-干扰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