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政
- 作品数:23 被引量:168H指数:4
- 供职机构: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连云港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项目连云港市卫生局科研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成年人双侧腋静脉大小差异的研究
- 2020年
- 目的研究成年人双侧腋静脉大小的差异,为制定介入手术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选择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住院患者145例(患者组)(高血压117例,心力衰竭28例)和同期健康志愿者87例(对照组)为研究对象,测量每个研究对象双侧腋静脉的大小并对其差异性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32例研究对象中,优势手为右手占95.7%(222/232)。研究对象个体左右两侧腋静脉大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患者组与对照组除年龄外,其他指标临床特征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男性腋静脉直径为(0.67±0.15)cm,女性为(0.53±0.13)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对照组优势手侧横截面积、非优势手侧横截面积、大侧横截面积分别为(0.54±0.17)mm^2、(0.54±0.15)mm^2、(0.60±0.16)mm^2,高血压组分别为(0.55±0.14)mm^2、(0.54±0.14)mm^2、(0.59±0.14)mm^2,心力衰竭组分别为(0.54±0.16)mm^2、(0.56±0.19)mm^2、(0.59±0.1)mm^2,三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成年人双侧腋静脉大小差异不明显,双侧腋静脉大小与优势手侧无相关性,不同性别的成年人腋静脉大小有差异,腋静脉的大小可通过受试者的性别预估,但并不能通过优势手及其他资料预测。
- 娄焕堃任玉菊汪明琅董政王罗卿曹荣元孙黎明王怡练
- 关键词:腋静脉横截面积性别因素成年人
- 一种腋静脉穿刺针
- 一种腋静脉穿刺针,包括穿刺针和管状套管座,在管状套管座的内部沿管状套管座轴向贯通有穿刺针通过的导向通道,所述穿刺针包括针头和安装针头用的针座,在导向通道的出口端设有穿刺针针头通过的留置软管,在导向通道的进入端开有穿刺针针...
- 王怡练董淑德任玉菊王罗卿董政
- 文献传递
- 孤立性房颤患者不对称二甲精氨酸水平变化的临床研究
- 2017年
- 目的:研究孤立性房颤(lone atrial fibrillation,LAF)患者不对称二甲精氨酸水平(asymmetric dimethylarginine,ADMA)的变化,探讨其内皮功能损害的特点。方法:选取在2014年12月—2017年1月80例符合入组条件的LAF病例为LAF组,选择同期体检的窦性心律志愿者80例为对照组。所有病例均以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ELISA)检测ADMA水平。结果:两组在年龄、性别等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AF组静息心率、体重指数、左房内径、ADMA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所有研究对象多因素回归分析提示房颤、心率、吸烟、胆固醇值是预测ADMA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对于LAF组病例多因素回归分析提示房颤持续时间、吸烟、胆固醇值是预测ADMA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或0.01)。结论:LAF同样可以引起全身血管内皮损害;房颤持续时间、吸烟、胆固醇值是房颤患者内皮功能受损程度的重要预测因子。
- 汪明琅董政王罗卿葛鲁敏姚力胡文静徐海涛孙黎明王怡练
- 关键词:孤立性房颤
-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PCI前后血清FSTLI的变化及临床意义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探讨血清卵泡抑素样蛋白-1(FSTL1)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CI)治疗效果评价及预后判断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100例ACS患者,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UAP)者26例、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者45例、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者29例,按照不同治疗方式分为PCI治疗组与药物治疗组,每组50例。PCI治疗组患者于明确诊断后12 h内完成PCI治疗,同时给予双联抗血小板、抗凝、血管活性药物、扩张冠状动脉、营养心肌、降血脂等药物综合治疗。药物治疗组患者给予双联抗血小板、抗凝、血管活性药物、扩张冠状动脉、营养心肌、降血脂等药物综合治疗。两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后24 h及7 d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FSTL1水平。所有患者均随访6个月,观察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的发生情况。结果PCI治疗组患者治疗后24 h、7 d血清FSTL1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治疗组患者治疗后7 d血清FSTL1水平[(8.35±3.26)ng/ml]较治疗前[(12.05±1.83)ng/ml]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I治疗组患者治疗后24 h及7 d血清FSTL1水平[(7.05±3.58)ng/ml、(4.68±1.63)ng/ml]较药物治疗组[(12.67±0.52)ng/ml、(8.35±3.26)ng/ml]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随访6月,共有8例患者发生MACE,其中PCI治疗组1例,药物治疗组7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发生MACE患者治疗前、治疗后24 h及治疗后7 dFSTL1水平[(12.05±2.21)ng/ml、(9.11±1.45)ng/ml、(4.95±2.27)ng/ml]均显著低于发生MACE患者的同期水平[(20.11±4.15)ng/ml、(15.52±3.65)ng/ml、(9.92±2.13)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CS患者PCI治
- 孙黎明苏行汪明琅王怡练董政王罗卿
- 关键词: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主要心脏不良事件
- PCI术后短期内应用强化他汀治疗对糖耐量异常患者血糖影响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短期内应用强化他汀类药物对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合并糖耐量异常(IGT)患者术后血糖影响的临床研究。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4年11月在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接受PCI治疗的IGT患者126例,将其随机分成强化组和常规组,各63例。强化组患者在PCI术前给予20mg瑞舒伐他汀顿服,术后以每晚20mg口服1个月,之后改为每晚10mg口服治疗;常规组患者在PCI术前后一直予以10mg瑞舒伐他汀口服治疗。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均规范化给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β受体阻滞剂、扩血管等药物常规治疗,在PCI围手术期均予以低分子量肝素抗凝治疗,随访并记录患者在术后1个月及3个月的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和新发糖尿病例数。结果两组与治疗前相比较,血脂指标TC、LDL—C(1、3个月)降低,血糖指标2hPG(1、3个月)升高,新发糖尿病例数(1、3个月)增加,而FPG、HbA1c(1、3个月)无显著变化,其中强化组治疗1个月后与常规组同期相比较,TC、LDL—C降低幅度更明显,2hPG、新发糖尿病例数升高幅度更明显,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在治疗3个月后两组相比较,上述指标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I术后短期内应用强化他汀治疗可使糖耐量异常患者易发生他汀类药物相关的糖尿病,且具有剂量依赖性。
- 陈铁汉孙黎明王怡练徐海涛董政
- 关键词:强化他汀治疗PCI术糖耐量异常糖尿病
- 冠心病患者血清中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与超敏C反应蛋白变化被引量:9
- 2016年
- 目的调查冠心病患者血清中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与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的变化,进一步探索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2月来江苏省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心内科接受治疗的9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组,以同期在本院进行体检的30例健康个体作为对照组,观察组分为稳定型心绞痛(stable angina pectoris,SAP),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和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pectoris,UAP)亚组。采用ELISA法检测所有研究对象的血清VEGF和hs-CRP浓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清VEGF和hs-CRP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内3组患者两两比较时发现AMI组患者的血清VEGF和hs-CRP浓度显著高于SAP、UAP组,UAP组患者血清VEGF和hs-CRP浓度高于SAP组(P〈0.05);冠心病患者的VEGF和hs-CRP浓度呈显著正相关(r=0.626,P〈0.05);ROC则表明两指标对冠心病均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结论冠心病患者的血清VEGF和hs-CRP浓度的变化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和准确度比较高,可以作为评估冠心病患者病情变化及预测心血管事件事件发生与发展的指标。
- 董政孙黎明王怡练徐海涛王罗卿
- 关键词:冠心病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
- 房性心律失常患者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与不对称二甲精氨酸水平的变化
- 2014年
- 目的:研究房性心律失常患者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 WF)、不对称二甲精氨酸(ADMA)水平变化及其意义。方法:入选房颤、房性早搏、房性心动过速、房扑组的患者和年龄、性别等因素匹配的窦性心律组对照者,均以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ADMA、v WF水平。结果:除房性早搏(0.73±0.22)μmol/L之外的房性心律失常如持续性房颤(1.36±0.34)μmol/L、阵发性房颤(1.12±0.29)μmol/L、房性心动过速(1.08±0.26)μmol/L、心房扑动(1.22±0.31)μmol/L患者血浆ADMA水平与对照组(0.70±0.19)μmol/L相比显著升高(P<0.05);持续性房颤组与其他房性心律失常组ADMA水平相比有显著性升高(P<0.05);血浆v WF水平在持续性房颤(88.04±36.58)%组与窦性心律组(70.29±43.37)%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房性心律失常患者大多存在内皮功能受损,因此应重视房性心律失常患者的管理,积极从上游改善内皮功能,预防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 王怡练孙黎明徐海涛董政王罗卿汪明琅葛鲁敏
- 关键词:房性心律失常ADMAVWF
-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清卵泡抑素样蛋白1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10
- 2015年
- 目的通过测定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和正常对照者血清卵泡抑素样蛋白1(FSTL1)水平,探讨ACS患者血清FSTL1水平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ACS患者123例[不稳定型心绞痛43例(UAP组)、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34例(NSTEMI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46例(STEMI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25例(SAP组)及对照组30例(NC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FSTL1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1)NC组和SAP组患者血清FSTL1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CS各组患者血清FSTL1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CS各组患者血清FSTL1水平明显均高于NC组和SA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ACS患者血清FSTL1水平越高,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越高。(3)冠心病各组LDL-C水平与N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CS患者血清FSTL1水平明显升高,血清FSTL1水平检测对于ACS的辅助诊断、危险分层及预后评判等有一定临床价值。
- 孙黎明陈斌周哲朱映红董政汪明琅
- 关键词: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冠心病
- 经肱动脉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36例临床观察被引量:10
- 2014年
- 目前.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已成为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再灌注治疗的首选方法。近年来经桡动脉路径行急诊PCI已成为常规手术路径,但桡动脉较细,穿刺相对困难,且易因桡动脉痉挛等原因而延长再灌注时间。因此寻求新的手术路径行急诊PCI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我院收集分析了经肱动脉行急诊PCI患者的资料.现报告如下。
- 龚中庆孙黎明徐海涛王怡练董政
- 关键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肱动脉手术路径经桡动脉再灌注治疗
- 血清Apelin-13预测功能性心肌缺血的价值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 探讨血清Apelin-13对功能性心肌缺血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 共纳入77例冠状动脉造影证实为冠状动脉临界病变患者,根据心肌血流储备分数(FFR)值将患者分为FFR<0.80组(n=36)和FFR>0.80组(n=41).检测所有患者入院24h内血清Apelin-13水平,比较两组患者Apelin-13值的差异性,判断其诊断功能性心肌缺血的临床价值.结果 血清Apelin-13水平值在两组患者中有明显差异[(31.822±6.703)ng/ml比(45.163±5.071)ng/ml,P<0.01].ROC曲线分析提示,血清Apelin-13水平值在38.275 ng/ml时,预测FFR<0.80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均为94.4%,曲线下面积0.94[95%可信区间(CI)0.870~1.007].结论 低血清Apelin-13水平与功能性心肌缺血患者相关,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 王罗卿孙黎明王怡练徐海涛董政
- 关键词:冠状动脉临界病变APELIN-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