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董炳瑞

作品数:2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安徽省气象局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淮河流域气象开放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篇低洼
  • 1篇灾害
  • 1篇农业
  • 1篇农业结构
  • 1篇涝灾
  • 1篇洪涝
  • 1篇洪涝灾害

机构

  • 2篇安徽农业大学
  • 1篇安徽省气象局
  • 1篇安徽省民政厅

作者

  • 2篇黄小燕
  • 2篇董炳瑞
  • 2篇郁家成
  • 2篇郁阳
  • 1篇王华
  • 1篇陆太平
  • 1篇郭秀云
  • 1篇陈永山

传媒

  • 1篇安徽农学通报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年份

  • 1篇2009
  • 1篇2007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沿淮低洼区洪涝灾害特征分析及农业结构调整建议被引量:3
2007年
洪涝是沿淮低洼区自然灾害中影响最为严重的一种灾害,分析洪涝灾害特征并调整农业结构对沿淮低洼区防洪、减灾和治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论述沿淮低洼区洪涝灾害特征及其对农业的影响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沿淮低洼区水热气候资源、种植结构现况和避洪生态农业发展模式,探索了沿淮低洼区农业结构适应性调整及农业避洪减灾的对策和措施。
郁家成陈永山黄小燕董炳瑞郁阳
关键词:洪涝灾害
新的梅雨强度指数(IPRI)及其时空变化特征分析--以安徽省沿淮地区为例
2009年
【目的】探索新的简便而实用的梅雨强度指数(IPRI)的计算公式,并以安徽省沿淮地区为例分析梅雨强度的时空变化特征。【方法】在对本地区梅雨期降水基本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利用11个地面气象站1952-2004年的降水资料计算梅雨强度指数,并依据多年的梅雨强度指数和洪涝资料进行了相关回归分析。【结果】提出了新的简便而实用的梅雨强度指数(IPRI),并根据IPRI分析发现了安徽沿淮地区历年梅强指数呈波动上升趋势,洪涝面积与梅强指数之间存在极显著的回归关系。【结论】研究结果可用于沿淮地区洪涝灾害分析、评估和鉴定以及农业避洪。
郁家成黄小燕郁阳郭秀云董炳瑞陆太平王华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