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董红梅

作品数:33 被引量:237H指数:9
供职机构:西安科技大学管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国家旅游局规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0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4篇经济管理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天文地球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电气工程
  • 1篇医药卫生
  • 1篇政治法律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22篇旅游
  • 4篇游客
  • 4篇生态
  • 3篇地质公园
  • 3篇生态旅游
  • 3篇土壤
  • 3篇旅游景区
  • 3篇旅游资源
  • 3篇景区
  • 2篇意愿
  • 2篇隐私
  • 2篇游客管理
  • 2篇人性
  • 2篇人性化
  • 2篇生态旅游区
  • 2篇农村
  • 2篇自我表露
  • 2篇悖论
  • 2篇网站
  • 2篇旅游开发

机构

  • 31篇西安科技大学
  • 8篇陕西师范大学
  • 6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防卫科技...

作者

  • 32篇董红梅
  • 6篇王喜莲
  • 5篇宋友桂
  • 4篇于立新
  • 4篇赵景波
  • 1篇邢闪
  • 1篇侯满平
  • 1篇齐子云

传媒

  • 3篇资源开发与市...
  • 2篇干旱区资源与...
  • 2篇安徽农业科学
  • 2篇云南师范大学...
  • 2篇特区经济
  • 2篇山地学报
  • 2篇商业经济研究
  • 1篇商业时代
  • 1篇农村经济与科...
  • 1篇水土保持研究
  • 1篇商场现代化
  • 1篇海洋地质与第...
  • 1篇国土资源科技...
  • 1篇农业环境与发...
  • 1篇生态经济
  • 1篇第四纪研究
  • 1篇地理科学
  • 1篇农村经济
  • 1篇Journa...
  • 1篇新西部(中旬...

年份

  • 1篇2024
  • 4篇2021
  • 3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4
  • 4篇2011
  • 4篇2010
  • 1篇2009
  • 3篇2008
  • 2篇2007
  • 5篇2006
  • 2篇2005
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加强生态旅游区游客管理的对策研究被引量:7
2006年
目前我国许多旅游区的大多数游客素质不高,对生态环境的责任感不强,直接影响了旅游业的持续发展,究其原因,是对游客的管理不善造成的。本文分析了现阶段我国生态旅游区在游客管理上所面临的一些困难和问题,并提出了具体的解决办法和对策。
董红梅王喜莲
关键词:生态旅游区游客管理人性化游客参与
旅游景区与其周边农村社区的协调发展研究被引量:19
2007年
旅游景区与其周边农村社区在社会、经济、文化及环境等方面存在着紧密关系,二者在旅游开发中应形成一个相互促进、合理分工的有机整体。但由于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管理体制不完善、政府管理与政策滞后等原因,在发展旅游的过程中,许多景区存在一些与其外围农村社区发展不协调的问题。本文通过对旅游景区与周边农村社区协调发展问题的分析,提出了一些对策:一是整合策略,包括旅游资源整合、旅游与农村社区产业的整合和人力资源整合;二是创新策略,包括价值观念创新和管理模式创新;三是发挥政府在协调中的主导职能。
董红梅王喜莲
关键词:农村社区旅游景区协调发展
中国高等级旅游资源数量与旅游人数、旅游收入的关系研究被引量:30
2011年
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其数量与质量直接影响区域旅游业发展的水平与规模。但在旅游资源质量基本一致的情况下,其数量对旅游发展的影响如何的研究较少,故文中选取全国及31个省区(不包括香港、澳门与台湾)17种世界级、国家级旅游资源数量、旅游人数、旅游收入的数据,对旅游资源数量与旅游人数、旅游收入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高等级旅游资源数量与旅游人数、旅游收入呈正相关性,说明高等级旅游资源在中国旅游业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各省区旅游资源数量与旅游人数、旅游收入均成正比例关系,但与旅游人数的相关性更大,说明高等级旅游资源数量对旅游接待人数的影响更强;旅游资源数量与国内旅游人数、旅游收入的相关性大,而与入境旅游人数、国际旅游外汇收入的相关性小,在一定程度上说明高等级旅游资源数量对国内旅游的影响较国际旅游更显著;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高等级旅游资源数量与其旅游人数均呈显著相关性,但与其旅游收入的相关性是中西部显著,东部不显著,说明目前高等级旅游资源对中西部的影响较东部地区大,中西部旅游发展在今后一段时间内还主要依靠高等级旅游资源的建设发展。
董红梅赵景波
关键词:丰度旅游业发展
西安蓝田杨家湾黄土中第一层古土壤(S_1)元素含量与环境被引量:5
2011年
研究地区处在关中平原的中南部,蓝田杨家湾剖面距西安市东约50km。在第一层古土壤(S_1)剖面中以10cm间隔采样,共采集样品41个。利用X-荧光元素分析仪进行了元素分析,根据野外观测确定了Fe_2O_3和CaCO_3的迁移深度、风化淋滤黄土的分层及厚度。野外观察识别出了S_1古土壤粘化层之下发育了深部风化黄土层,当时风化淋滤深度比现今大约2m;该层土壤剖面可分为粘化层(Bt)、含红色铁质粘粒胶膜的风化黄土层(Cs)、不含红色铁质粘粒胶膜的风化黄土层(Cl)和CaCO_3结核淀积层(Ck),剖面构成为Bt-Cs-Cl-Ck型。实验结果表明,S_1粘化层中SiO_2,Al_2O_3和Fe_2O_3平均含量分别为63.97%,15.33%和6.03%,比下部的风化淋滤黄土层高,显示有一定的富集。S_1古土壤的CIA平均值为69.25,表明S_1古土壤的风化程度中等,红色铁质粘粒胶膜的明显迁移指示当时达到了酸性风化阶段。蓝田杨家湾S_1土壤剖面中Fe_2O_3和CaCO_3的分布特征及风化黄土层的发育指示该层土壤为亚热带黄棕壤,属于酸性淋溶土壤,当时该区为亚热带气候,年均降水量和年均温度比现今明显高。S_1古土壤发育时东亚夏季风活动显著增强,并能够较频繁越过秦岭山脉,给该地区带来了丰富的降水。
赵景波邢闪董红梅齐子云
关键词:化学元素黄棕壤亚热带气候
无景点旅游对我国旅游景区开发的启示被引量:21
2008年
无景点旅游是与传统的景点旅游相对应的全新旅游形式,是在景区(点)旅游的人满为患而且门票价格过高的大背景下产生的,具有旅游主体的大众普及性、旅游对象的广泛性与空间开放性、旅游方式的自由自在性、旅游目的轻松体验性、主客互动性等特点。无景点旅游对于缓解传统旅游景区的游客压力、促进热点景区外围资源与社区的开发、推动边远农村地区的旅游发展有重要意义,也为一些旅游目的地尝试新的资源开发模式提供一定的启发。
董红梅
关键词:无景点旅游旅游资源自由自在
长安少陵塬S_4古土壤化学成分与环境变化被引量:9
2010年
通过对长安少陵塬双竹村S4古土壤的野外观察、元素分析及粒度分析,讨论其环境变化。结果表明:(1)根据剖面特点、元素淋溶迁移特征及脱离粘化层的钙淀积层,可判断S4属于酸性淋溶土,其剖面构型为Bts-Bs-BC-Bck-C;(2)根据S4的颜色、质地、结构及铁质胶膜和钙淀积层的特点,但又不具明显的铁铝化特征,可判断S4可能相当于现今中国北亚热带的黄棕壤;(3)根据CaCO3迁移深度、风化淋滤黄土层厚度及红色铁质粘土胶膜的最大深度与江苏六合地区现代黄棕壤的剖面很相似,可判断当时西安地区的年均温、年均降水量与六合地区较接近。
董红梅赵景波宋友桂
关键词:化学成分粒度环境变化
数字技术对旅游消费升级的空间溢出效应及其时空差异研究
2024年
数字技术催生旅游消费新业态、新模式,为揭示数字技术对旅游消费升级影响的空间溢出效应及时空变化,本文利用2011-2021年我国31个省域的面板数据,运用空间杜宾模型,研究数字技术对旅游消费升级影响的空间溢出效应及其时空差异。结果表明:数字技术对旅游消费升级影响存在明显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且具有显著的正向直接与间接效应;时序变化上,数字技术对旅游消费升级的影响存在正向溢出效应且呈波动下降趋势;空间上,中部、东部地区的数字技术对本地旅游消费升级有促进作用,而西部地区的溢出效应更明显。
曾佳丽董红梅
关键词:数字技术
谈老年人“候鸟式”旅游被引量:19
2006年
“候鸟式”旅游,是指老年人出于自身健康的考虑,为了回避长住地的不良气候环境而前往更适合自己生存的地方的旅行和游览活动。随着老年人消费观念及居家养老观念的逐渐改变,“候鸟式”旅游将成为老年旅游市场中的一种新兴旅游产品和旅游热点。本文分析了我国“候鸟式”旅游的产生背景、特点,并对目前影响“候鸟式”旅游市场开发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初步探讨。
董红梅王喜莲
陕西秦岭北麓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被引量:9
2011年
在分析秦岭北麓生态旅游现状与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秦岭北麓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与建议。对秦岭北麓生态旅游开发首先要做好调研,对旅游资源进行全面综合的评价,确立保护性开发原则,促进生态环境保护与旅游开发利用的有机统一,实现秦岭北麓生态经济旅游带的科学、可持续发展。
董红梅
关键词:秦岭北麓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
旅游开发中典型土地利用问题及对策探讨被引量:10
2007年
旅游用地是一种特殊的土地资源类型,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在实际利用中存在着许多突出问题,如旅游景点的土地利用规划与旅游规划不协调,旅游用地中的景观设计的人为性,旅游用地资源环境污染和破坏,旅游用地中的产权关系混乱,以及打生态旅游牌搞房地产开发等。研究提出了加强旅游用地立法,做好土地规划与旅游规划,对旅游用地进行估价,实行用地来源的多途径化与统一管理等对策。它是一项探索式研究,具有开创性,旨在为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做初步探讨。
侯满平董红梅
关键词:旅游土地利用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