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董震

作品数:29 被引量:170H指数:8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9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9篇细胞
  • 16篇胶质
  • 14篇胶质瘤
  • 13篇树突
  • 13篇树突状
  • 13篇树突状细胞
  • 13篇免疫
  • 11篇脑胶质瘤
  • 9篇免疫治疗
  • 5篇肿瘤
  • 5篇细胞瘤
  • 4篇脑损伤
  • 3篇蛋白
  • 3篇肿瘤疫苗
  • 3篇颅脑
  • 3篇颅脑损伤
  • 3篇脑膜
  • 3篇脑膜瘤
  • 2篇星形
  • 2篇星形细胞

机构

  • 29篇华中科技大学
  • 4篇武汉市中心医...

作者

  • 29篇董震
  • 17篇雷霆
  • 16篇牛洪泉
  • 12篇董芳永
  • 12篇薛德麟
  • 6篇王煜
  • 5篇舒凯
  • 4篇席桂发
  • 4篇吕晓涓
  • 4篇陈坚
  • 3篇于家省
  • 3篇柳再明
  • 3篇张韬
  • 2篇厉春玲
  • 2篇李龄
  • 2篇韩娜
  • 2篇张孟贤
  • 2篇厉春林
  • 2篇郭东生
  • 2篇万锋

传媒

  • 6篇中国临床神经...
  • 4篇中华实验外科...
  • 3篇肿瘤防治研究
  • 2篇中华神经外科...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 2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实用肿瘤学杂...
  • 1篇中华物理医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中华创伤杂志
  • 1篇中华放射肿瘤...
  • 1篇中华神经外科...
  • 1篇中华神经医学...

年份

  • 4篇2014
  • 1篇2011
  • 1篇2008
  • 3篇2007
  • 4篇2006
  • 7篇2005
  • 3篇2004
  • 4篇2003
  • 2篇2002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树突状细胞和小胶质细胞在脑胶质瘤自体免疫治疗中的作用机制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探讨树突状细胞(DC)和小胶质细胞(MG)在脑胶质瘤局部微环境中的关系及采用疫苗治疗后的变化。方法建立大鼠C6脑胶质瘤模型。采用C6细胞冻融抗原致敏DC制备疫苗,接种于造模第2天大鼠的皮下。以免疫组化法对大鼠脑内MG和DC的表达进行研究。结果治疗组DC表达均明显高于肿瘤组,而MG表达均明显低于肿瘤组。结论采用DC疫苗治疗可以增加局部微环境中的DC数量和改善免疫抑制状态,从而提高DC的功能。
牛洪泉王煜董震董芳永柳再明雷霆薛德麟
关键词:脑胶质瘤免疫治疗树突状细胞小胶质细胞
自体树突状细胞肿瘤疫苗治疗脑胶质瘤的临床初步观察被引量:4
2003年
目的本文研究自体树突状细胞肿瘤疫苗治疗人类脑胶质瘤的临床效果,并探讨其应用前景。方法将41例病理证实的脑胶质瘤患者分为3组,试验组9人接受自体树突状细胞肿瘤疫苗治疗,阳性对照组17人接受全肿瘤组织匀浆疫苗治疗,阴性对照组15人,手术后仅接受放疗。结果随访结果显示,试验组中位数生存时间大于22个月,阳性对照组为16个月,二者均高于阴性对照组(7个月)。生存分析示3组间的生存曲线分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自体树突状细胞肿瘤疫苗和全肿瘤组织匀浆疫苗可抑制脑胶质瘤的复发和进展,从而有效地延长脑胶质瘤患者的生存时间,且前者较后者具有更好的疗效,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董震牛洪泉雷霆董芳永厉春玲张韬薛德麟
关键词:脑胶质瘤免疫治疗树突细胞
奥拉西坦胶囊治疗颅脑外伤的临床评价被引量:15
2005年
目的研究和评价奥拉西坦胶囊对于颅脑外伤患者的作用效果。方法对120例中度颅脑外伤患者进行随机双盲阳性药物脑复康(吡拉西坦)对照实验。实验组采用口服奥拉西坦胶囊2.4g/d,30d为一疗程。疗效评价采用MMSE量表、GCS量表、GOS量表、自觉症状评分等。结果服用奥拉西坦胶囊显效20例(33.3%),有效30例(50.0%),总有效率83.3%。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奥拉西坦胶囊是安全,有效的促智药,可以治疗颅脑外伤所导致的神经功能障碍,促进患者的功能康复,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可以广泛地应用于临床。
舒凯席桂发牛洪泉董震于家省雷霆李龄
关键词:吡拉西坦颅脑损伤
自体血清培养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及其向神经细胞分化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目前多采用胎牛血清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实验应用自体血清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并诱导其向神细胞分化,拟验证其可行性及并分析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实验于2005-10/2006-08在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神经外科实验室完成。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所用骨髓来源为本院需行骨髓穿刺的健康成人(共3例,年龄26~44岁),本人及家属知情同意。梯度离心法分离成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并利用自体血清进行体外培养扩增。主要观察指标:采用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透射电镜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超微结构;流式细胞术鉴定细胞表面标记物;3~5代细胞利用生长因子和N2添加剂进行诱导分化,采用RT-PCR检测Netin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mRNA在诱导前后的表达。结果:①细胞形态变化:利用自体血清培养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主要呈长或宽扁的梭形,在体外传代扩增速度较快。②超微结构:电镜下细胞表面可见细胞核较大,不规则,核质比较小,胞质中有丰富的细胞器,可见缝隙连接。③细胞表面标记物鉴定:多数细胞为CD44、CD105阳性,CD34、CD45阴性。④Netin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mRNA的表达:诱导后部分细胞呈神经元样改变,Nestin mRNA表达水平于3d达高峰,随后减少,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mRNA于5~7d达高峰,并可持续数日。结论:应用自体血清可成功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并在体外条件下定向诱导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
董震张洪涛范月超王雄伟牛洪泉薛德麟
关键词:神经前体细胞自体血清
脑胶质瘤自体疫苗的临床实验研究被引量:20
2003年
目的探讨脑胶质瘤疫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切除下来的脑胶质瘤制成肿瘤组织匀浆,超低温保存,备用。将54例患者分成3组,每组疫苗的组成各有不同。第1组疫苗为单纯胶质瘤组织匀浆;第2组为胶质瘤组织匀浆加卡介苗(BCG);第3组为树突状细胞(DC)加入胶质瘤组织匀浆共同培养制成DC疫苗加BCG。分别评估每组的疗效。结果 3组中位生存期均高于未用DC,有明显的效果,但第2组优于第1组,第3组优于第2组。结论脑胶质瘤术后均可行肿瘤疫苗治疗,其疗效明显优于单纯手术切除、术后化疗或放疗。
薛德麟雷霆董震董芳永牛洪泉厉春玲张韬王凯
关键词:脑胶质瘤树突状细胞
颅后窝脑膜瘤的诊断与治疗
2002年
目的 探讨颅后窝脑膜瘤的诊断和治疗特点。方法 收集同济医院99年以来的颅后窝脑膜瘤25例,分析其在诊断与治疗上的临床特点和影响因素。结果 25例脑膜瘤中女性17例,男性8例,发病年龄多见于24~58岁(22/25),多以头痛起病,病程平均2~3年,增强CT或MRI显示肿瘤位于后颅窝,大小为3cm×3cm×2cm~5cm×5cm×6cm;所有25例经枕下或幕上入路,在显微镜下全切肿瘤。结论 后颅窝脑膜瘤多见于青壮年女性,病程较长且多以头痛起病,没有明显的听觉障碍,增强CT或MRI可明确诊断,按肿瘤生长部位可分为岩骨脊型和横窦型;手术是主要治疗方法,手术入路以枕下入路为主,采取幕上入路时注意Labbe静脉的保护。
胡文安雷霆舒凯董震
关键词:脑膜瘤后颅窝
脑胶质瘤特异性肿瘤疫苗的制备
2003年
目的探讨运用树突状细胞和肿瘤组织匀浆制成的特异性肿瘤疫苗(DC肿瘤疫苗)治疗脑胶质瘤的新途径。方法抽取脑胶质瘤患者外周血50 ml,体外培养扩增树突状细胞,再利用患者术中取出的肿瘤细胞裂解物体外致敏树突状细胞制成DC肿瘤疫苗,静脉回输病人体内。结果经临床41例120次的DC疫苗治疗,无一例发生不良反应和其他副作用,安全系数大。结论运用DC和肿瘤组织匀浆制备肿瘤疫苗安全有效,具有临床应用前景。
董芳永牛洪泉董震厉春林雷霆薛德麟
关键词:树突状细胞肿瘤疫苗
人类脑胶质瘤的生物学治疗
目的 脑胶质瘤是中枢神经系统常见肿瘤,虽然脑胶质瘤的治疗在手术、放疗及化疗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但其预后还是不容乐观,寻求更有效的治疗方法成为脑胶质瘤治疗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随着分子生物学、免疫学和细胞生物学等...
董震
关键词:脑胶质瘤树突状细胞免疫治疗T淋巴细胞亚群骨髓基质干细胞
文献传递
脑膜瘤DNA流式细胞术分析的临床病理学意义被引量:2
2003年
目的 探讨脑膜瘤细胞DNA倍体和增殖活性与脑膜瘤组织病理分型及生物学特性的关系。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42例脑膜瘤细胞DNA倍体和S期比例(SPF)、增殖指数(PI),结合肿瘤病理学类型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在不典型、恶性脑膜瘤细胞中,非整倍体比例、SPF、PI显著性增高(P<0.01);在组织亚型之间,各参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SPF、PI在非整倍体细胞系和复发脑膜瘤细胞中显著性增高(P<0.01)。结论 流式细胞术分析是研究脑膜瘤细胞动力学和生物学特性的重要方法。DNA非整倍体可作为判定肿瘤恶性程度的指标。SPF、PI作为细胞增殖的指标,对脑膜瘤恶性程度和预后的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董震陈贤斌陈坚
关键词:脑膜瘤DNA倍体流式细胞术临床病理学
胶原海绵人工硬膜在凸面脑膜瘤手术中的组织相容性被引量:4
2008年
回顾性分析2004-01/2007-09凸面脑膜瘤术中行硬膜缺损修补的病例共194例,使用胶原海绵人工硬膜89例和未使用胶原海绵人工硬膜105例。经统计学分析,两组病例的性别、年龄、病理分型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两组术后感染率、癫痫发生率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术后皮下积液发生率、脑脊液漏发生率使用胶原海绵人工硬膜组低于未使用胶原海绵人工硬膜组(P<0.05),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表明胶原海绵人工硬膜可以安全地应用于凸面脑膜瘤手术中的硬膜修补,并可以降低术后皮下积液、脑脊液漏的发生率。
董震王和平陈坚
关键词:脑膜瘤胶原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