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蒋淳

作品数:35 被引量:198H指数:8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2篇专利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2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7篇腰椎
  • 6篇椎体
  • 6篇细胞
  • 6篇关节
  • 5篇软骨
  • 5篇骨折
  • 5篇干细胞
  • 4篇融合术
  • 4篇椎体间
  • 4篇微重力
  • 4篇钢板
  • 3篇单侧
  • 3篇入路
  • 3篇退行性
  • 3篇切除
  • 3篇缺损
  • 3篇椎间融合
  • 3篇椎体间融合
  • 3篇螺钉
  • 3篇间充质干细胞

机构

  • 35篇复旦大学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作者

  • 35篇蒋淳
  • 21篇冯振洲
  • 19篇姜晓幸
  • 12篇陈峥嵘
  • 10篇陈子贤
  • 6篇梁运
  • 6篇曹渊武
  • 5篇霍建忠
  • 5篇阎作勤
  • 4篇郭常安
  • 4篇刘富兵
  • 3篇夏庆
  • 3篇余勇
  • 3篇陈云苏
  • 2篇张晓彪
  • 2篇王学建
  • 2篇杨轶
  • 2篇胡凡
  • 2篇万盛成
  • 2篇谢涛

传媒

  • 6篇中国临床医学
  • 6篇复旦学报(医...
  • 3篇2013年上...
  • 2篇中华创伤杂志
  • 2篇中华创伤骨科...
  • 2篇国际骨科学杂...
  • 1篇中华手外科杂...
  • 1篇中华骨科杂志
  • 1篇老年医学与保...
  • 1篇中华风湿病学...
  • 1篇中国药物与临...
  • 1篇中国现代神经...
  • 1篇中国骨与关节...

年份

  • 1篇2022
  • 5篇2015
  • 3篇2014
  • 5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7篇2005
  • 1篇2004
  • 2篇2003
  • 1篇2002
  • 1篇1998
3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改良型椎间隙撑开器在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中的应用及中期临床和影像随访研究
[目的]: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中椎体间隙的撑开、融合器大小的选择通常是经验性的,没有统一的标准.本研究将改良型撑开器应用于单侧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技术中,旨在观察其用来决定融合器尺寸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艾尼姜晓幸冯振洲蒋淳陈子贤
关键词: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骨性融合
锁骨钩钢板治疗锁骨肩峰端骨折和肩锁关节脱位被引量:2
2003年
目的 :评价锁骨钩钢板治疗锁骨肩峰端骨折和肩锁关节脱位的效果。方法 :对总共 2 3例新鲜的NeerIII型锁骨肩峰端骨折或III度肩锁关节脱位的患者 ,采用AO的锁骨钩钢板进行切开复位内固定 ,不同时修补喙锁韧带。术后平均随访 1年 ,采用Poigenfruit标准进行临床评价。结果 :优 18例 ,良 5例 ,优良率达到 10 0 %。结论
冯振洲蒋淳王晓峰
关键词:锁骨钩钢板锁骨肩峰端骨折肩锁关节脱位
转化生长因子-β1基因修饰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软骨细胞分化的影响被引量:25
2005年
目的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经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growthfactor,TGF-β1)基因修饰后增殖能力和向软骨细胞分化能力的变化。方法利用脂质体将pcDNA3-TGF-β1基因导入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通过大体形态观察、CCK-8测定转染前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代谢能力,同时RT-PCR和Westernblot法检测软骨特异性细胞外基质蛋白Ⅱ型胶原的表达。结果基因修饰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倍增能力明显增强,并且Ⅱ型胶原蛋白表达增加。结论经TGF-β1基因修饰的MSCs向软骨细胞分化能力增强,是优秀的软骨组织工程种子细胞。
霍建忠蒋淳郭常安陈峥嵘
关键词:转化生长因子-Β1基因修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软骨细胞细胞分化
神经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NSP)对大鼠急性脊髓损伤(SCI)后神经功能的修复作用
2014年
目的通过检测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胶质细胞源性神经生长因子(glial cell line-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GDNF)和轴突生长抑制因子(neurite outgrowth inhibitor A,Nogo-A)的表达情况,来评估神经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neuroserpin,NSP)对急性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大鼠神经功能的恢复情况并对其机制进行初步探索。方法 130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3组:SCI组(n=60),用改良Allen′s重物打击法制备SCI模型,鞘内注射生理盐水25μL。NSP组(n=60),大鼠SCI后立即鞘内注射NSP 25μL。正常对照组(n=10),只去除椎板,暴露脊髓,不造成SCI。各组定期行为学观察(BBB评分),Western blot检测SCI局部GDNF和Nogo-A的表达,real-time PCR检测SCI局部BDNF、GDNF和NogoA的表达情况。结果随时间延长,术后SCI组和NSP组大鼠BBB评分均逐渐升高,但是两组并无明显差异。Western blot和real-time PCR显示:急性SCI后1天GDNF表达明显升高,且随时间延长其表达量逐渐降低,同时,在1、3、7和14天各时间点NSP组GDNF表达量均高于SCI组。急性SCI后Nogo-A表达成逐渐升高趋势,同时,NSP组在各时间点的Nogo-A表达量均低于SCI组。real-time PCR显示:SCI 1天后BDNF表达水平显著提高,随时间推移,表达水平逐渐下降;同时,NSP组在1、3、7和14天各时间点BDNF水平均明显低于SCI组。结论急性SCI后,大鼠内源性BDNF、GDNF和Nogo-A的表达水平均升高。外源性给予NSP对大鼠急性SCI后的运动功能无明显改善,但在基因和蛋白质水平对大鼠的神经功能恢复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吕越昌施德源姜晓幸冯振洲蒋淳陈子贤
罕见腰椎椎旁非创伤性骨化性肌炎1例(英文)
2015年
Myositis ossificans(MO),also known as myositis ossificans circumscripta(MOC),describes a pathologic process of which localized,nonneoplastic heterotopic bone formation occurs in muscles]or other soft tissues[1-2.Although traumatic MO has been reported occasionally,MO located in lumbar paraspinal muscles without a history of trauma has been rarely seen.
刘富兵梁运冯振洲蒋淳陈子贤姜晓幸
关键词:非创伤性骨化性肌炎
肱骨近端锁定钢板与传统AO钢板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比较被引量:48
2006年
目的比较肱骨近端锁定钢板与传统AO钢板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方法2002年7月-2005年5月间收治37例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采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LPPH)治疗18例,年龄65-82岁(平均69岁),Neer分型三部分骨折12例,四部分骨折6例;采用传统AO钢板治疗19例,年龄65-84岁(平均71岁),Neer分型三部分骨折12例,四部分骨折7例。术后肩关节功能评估采用肩关节疼痛和功能障碍指数(SPADI)量表评分,对两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术后6周、12周、1年随访肩关节功能、骨折愈合及肱骨头坏死情况,发现LPPH治疗组的钢板螺丝钉松动发生率、术后肩关节评分均优于传统AO钢板治疗组。结论LPPH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患者的肱骨近端骨折相比传统AO钢板有明显的优势。
陈云苏杨轶蒋淳
关键词:肱骨近端骨折骨质疏松
应用微重力旋转培养系统构建组织工程软骨的实验研究
第一部分微重力旋转培养系统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增殖的影响。观察不同的培养方法对附着于三维载体上的骨髓间充干细胞(MSCs)增殖分化能力的作用。结论:经过微重力旋转培养,不同载体上的MSCs表现出更强的增殖能力和细胞活性...
蒋淳
关键词:转化生长因子种子细胞软骨细胞
一种带负压吸引结构的医用手术薄膜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负压吸引结构的医用手术薄膜。本实用新型的带负压吸引结构的医用手术薄膜包括其中一面为粘贴面的薄膜本体,所述薄膜本体粘贴面的四周边缘部设有塑料软管,所述塑料软管设有从薄膜本体延伸出来并用于连接抽吸瓶的延...
曹渊武陈子贤姜畅梁运万盛成姜晓幸蒋淳冯振洲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在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表达的变化被引量:4
2003年
目的 研究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 (MIF)在大鼠周围神经损伤后的表达变化 ,探讨MIF在周围神经损伤后再生中的作用。方法 通过核酸印迹杂交的方法了解MIF在神经损伤后表达的变化 ,并对损伤后 4d的神经进行免疫组化分析 ,观察其表达部位的改变。结果 ①MIF在神经损伤后出现空间和时间上的动态变化。在神经损伤后 4d ,其MIF表达的部位与正常坐骨神经表达的部位不同。在神经损伤的远端 ,MIF存在于吞饮髓鞘碎片的雪旺细胞中。而在损伤神经的近端 ,MIF不仅存在于雪旺细胞中 ,同时在轴突内也有较高水平。②对神经损伤后MIFmRNA的杂交定量分析显示 ,在损伤后的 12h内 ,MIF的mRNA水平维持在较低水平 ,2 4h后骤然上升至高水平并在 1周内维持较高水平 ,之后回落至正常水平。结论 MIF在周围神经损伤
陈云苏陈峥嵘阎作勤蒋淳
关键词: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免疫组化周围神经损伤神经再生
导航内镜下经鼻齿状突切除术治疗颅底凹陷畸形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介绍于神经导航引导下单纯内镜下经鼻腔行齿状突切除术治疗颅底凹陷畸形的手术方式,阐明与传统经口腔入路相比较的优势。方法自2009年9月-2010年2月共对2例先天性颅底凹陷畸形患者施行神经导航内镜下经鼻腔入路齿状突切除手术,其中例2同期接受经后路枕颈固定融合术。采用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17分法)系统评价手术前后患者脊髓神经功能变化。结果患者均于麻醉清醒后早期拔除气管插管,次日即可经口进食。术后头部CT重建和MRI扫描显示,硬脊膜压迫完全解除,减压效果满意。例2患者术后发生脑脊液漏,经腰椎穿刺引流10d治愈;术后无一例发生伤口感染。随访24个月以上,神经功能恢复良好,JOA评分分别从术前的12和8分恢复至最近一次随访的17和15分。结论于神经导航内镜下经鼻腔行齿状突切除术可以成功解除颅底凹陷畸形对延髓颈髓的压迫。相对于传统的经口腔入路,其微创优势包括改善术中视野、减轻舌体水肿、减少牙齿损伤、避免长时间插管或气管切开、无需鼻胃管营养,以及不影响术后发声功能等。
余勇胡凡张晓彪葛俊琦顾烨谢涛王学建姜晓幸蒋淳
关键词:颅底先天畸形颅骨切开术神经内窥镜检查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