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蒋超

作品数:7 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暨南大学文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历史地理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文化科学
  • 2篇哲学宗教
  • 2篇历史地理

主题

  • 2篇校长
  • 2篇陈序经
  • 1篇大西
  • 1篇大西北
  • 1篇新月
  • 1篇新月派
  • 1篇学术
  • 1篇学术价值
  • 1篇学术生态
  • 1篇粤港
  • 1篇粤港澳
  • 1篇早年
  • 1篇中西文化交流
  • 1篇足迹
  • 1篇文化
  • 1篇文化促进
  • 1篇文化发展
  • 1篇校长研究
  • 1篇民国
  • 1篇民国时期

机构

  • 7篇暨南大学

作者

  • 7篇蒋超
  • 4篇夏泉

传媒

  • 1篇民族教育研究
  • 1篇高等教育研究
  • 1篇岭南文史
  • 1篇东南亚研究
  • 1篇社会科学论坛
  • 1篇基督宗教研究

年份

  • 2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岭南大学华人校长研究
基督教曾四次传入中国,第一次是唐朝初年景教的传入,后因唐武宗灭佛殃及而消亡;第二次是元朝时也里可温教的传入,但仅是昙花一现;第三次是明清之际的再度传入,因“中国礼仪之争”,1724年雍正禁教被驱逐出中国内地,传教活动仅被...
蒋超
关键词:陈序经
文献传递
民国时期甘南的藏族文化发展活动——以拉卜楞藏民文化促进会为中心的考察被引量:2
2015年
民国时期,随着宁海镇守马麒等军阀势力在甘南的崛起,甘南地区本已十分复杂的民族矛盾更加尖锐。为谋求生存、争取权利,五世嘉木样及其兄洛桑泽旺在国民军第七方面军总指挥部政治处党务特派员、共产党员宣侠父及社会进步人士的支持下,成立了藏民文化促进会,以促进会为中心开展有利于本民族生存发展的活动,创办学校、设置图书馆、刊发杂志、推行教育等,客观上促进了藏族文化的发展。
蒋超夏泉
关键词:文化发展
探寻曹聚仁先生早年的活动足迹:以暨南大学为中心的考察
2009年
曹聚仁是20世纪中国著名的作家、学者和记者,二三十年代和抗战胜利后曾两度任教暨南大学长达11年。其中二三十年代任教暨南大学9年的经历是曹聚仁人生历程中浓墨重彩的一笔。本文拟以曹聚仁任教暨南大学时的活动足迹为中心,探讨其与暨南大学的关系。
夏泉蒋超
关键词:曹聚仁华侨教育
三任华人校长与岭南大学的“中国化”转型被引量:1
2015年
岭南大学是我国第一所向国民政府注册立案并收回自办的基督教教会大学,先后由钟荣光、李应林、陈序经三任华人校长主持校务。他们面临风云变幻的时代背景,凭借出众的治校能力和个人素养,努力实现岭南大学办学主权(包括校长任命、内部管理与经费筹措)、办学定位(包括立足本土沟通中西文化、人才培养与服务地方)、办学内容(包括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与课程设置)的"中国化",积极引领岭南大学向中国世俗教育与本土化的方向发展。在三任华人校长的持续推动下,岭南大学的"中国化"转型呈现出渐进的特点。
夏泉蒋超
关键词:陈序经
民国学人的学术生态——以“新月派学人群”与上海国立暨南大学为视角被引量:1
2016年
1926年下半年始,中国文化格局出现了新文化运动阵营向上海集结的现象。加上原有学人及具有欧美留学背景的知识分子到来,上海一时名士云集。部分学人一边参与"新月书店"、《新月》的筹办运行,依托其出版著作、发表文章,一边在上海国立暨南大学从事教学学术活动。暨南大学一度成为"新月派"全盛时期的大本营。新月派学人围绕暨南大学的活动只是这个时期上海学术繁荣背景下的一个缩影。由于生计原因,在暨南大学从教的同时,部分新月学人还在上海其他高校兼职。但新月派学人们始终坚持围绕同人书店"新月书店"和同人刊物《新月》开展活动。对他们来说,主要以书店期刊为载体的媒介始终是维系学术旨趣的共鸣点,也是赖以展示学人身份象征的最好平台。这是民国学人的一种学术生态。
蒋超夏泉
关键词:新月派
中西文化交流视角下的明清粤港澳基督教教会教育——《明清基督教教会教育与粤港澳社会》述评
2008年
历史上,基督教曾四次传入中国。明清时期是第三次传入的重要历史阶段。在此过程中,不论是天主教,还是后来的基督新教,都把目光锁定到中国,试图用西方宗教文化来渗透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他们除了布道宣传以外,更多地利用其他手段开展宣教活动,其中教会教育是一种主要方式。粤港澳三地唇齿相依,潮汐相共,是中西文化最早碰撞的前沿。这与明清时期传教士的东来和随之而兴的教会学校有重要关系。对此,有论者指出:“教会的教育事业是基督教影响中国社会的一条重要渠道。”明清时期粤港澳教会教育,是中国近现代教育史、宗教史和中西文化交流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且对这一地区社会的各个方面产生了深刻影响。对明清粤港澳教会教育情况,学术界虽已做了大量研究,但仍嫌薄弱。
蒋超
关键词:中西文化交流教会教育明清时期粤港澳基督教
传教士笔下的民国西北印象——评《大西北的呼唤:女传教士见闻录》
2016年
传教士在中国近代历史进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金乐婷著《大西北的呼唤》从宗教、民族、社会等视角解读了20世纪20年代的西北历史图景。该书汉语译本《大西北的呼唤:女传教士西北见闻录》的正式出版,对深入洞悉民国时期西北社会风土人情,把握多元民族文化特征,窥见穆斯林、喇嘛等对基督教的认识,加深关于传教士在西北地区传教历史的理解具有重要的学术参考价值。
蒋超
关键词:学术价值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