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护理
  • 4篇健康
  • 3篇心病
  • 3篇心功能
  • 3篇自我管理
  • 3篇健康教育
  • 3篇冠心病
  • 2篇心肌
  • 2篇衰竭
  • 2篇自我管理能力
  • 2篇护理体会
  • 2篇干预
  • 1篇低温疗法
  • 1篇凋亡
  • 1篇冬眠低温疗法
  • 1篇动机
  • 1篇动脉
  • 1篇动脉介入
  • 1篇毒蕈
  • 1篇毒蕈中毒

机构

  • 11篇河南科技大学...
  • 1篇河南中医药大...
  • 1篇河南科技大学

作者

  • 12篇蔡丹霞
  • 5篇赵毅
  • 5篇郭燕
  • 4篇陈士芳
  • 1篇杨艳莉
  • 1篇赵鑫
  • 1篇刘俊奇
  • 1篇邢桃红
  • 1篇王贺
  • 1篇马敬
  • 1篇贾金芳
  • 1篇刘利艳
  • 1篇刘益丽
  • 1篇刘晓丽

传媒

  • 3篇海南医学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实用临床医学...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中国民康医学
  • 1篇中国医学创新
  • 1篇现代药物与临...
  • 1篇中国保健营养...
  • 1篇临床研究

年份

  • 5篇2024
  • 1篇2021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IIFAR微信护理结合聚焦干预在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24年
目的探讨基于初始核对-信息交流-准确性核对-反应(IIFAR)微信护理结合聚焦干预在急性心肌梗死(AMI)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4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02例AMI患者纳入研究,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两组患者均接受PCI术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干预,观察组于此基础上采取基于IIFAR微信护理与聚焦干预相结合的管理模式,干预时间共6个月。干预前和干预2个月、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冠心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CSMS)评分、运动自我效能量表(SEE)评分,术后24 h内和干预2个月、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心功能[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房内径(LAD)]和运动能力[无氧阈耗氧量(VO2AT)、峰值耗氧量(VO2peak)、6 min步行距离(6MWD)],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情况。结果干预2个月和6个月后,两组患者的CSMS和SEE评分均呈逐渐升高趋势,且观察组患者的CSMS、SEE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2个月和6个月后,两组患者的LVEF均呈逐渐升高趋势,而LVEDD、LAD均呈逐渐降低趋势,且观察组患者的LVEF明显高于对照组,LVEDD、LAD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2个月和6个月后,两组患者的VO2AT、VO2peak、6 MWD均呈逐渐升高趋势,且观察组患者的VO2AT、VO2peak、6 MWD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MACE总发生率为5.88%,略低于对照组的13.7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IIFAR微信护理结合聚焦干预有助于提高AMI PCI术后患者自我效能与自我管理能力,恢复心功能,提高运动能力。
蔡丹霞郭燕赵毅陈士芳
关键词:心肌梗死心功能自我管理能力自我效能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心理复原模型框架下的动机性访谈对冠心病老年患者健康管理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探讨心理复原模型框架下的动机性访谈对冠心病老年患者健康管理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1~4月于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164例老年冠心病患者纳入研究,按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各82例。常规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常规组护理的基础上联合心理复原模型框架下的动机性访谈,两组均干预3个月。干预前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心功能[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6 min步行试验结果、生活质量[西雅图心绞痛调查问卷(SAQ)]、自我管理行为[冠心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CSMS)]、心理状态[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同时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和干预后3个月的复发率。结果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LVESD、LVEDD分别为(46.25±3.25)mm、(45.39±1.17)mm,明显低于常规组的(50.14±4.19)mm、(49.87±1.39)mm,LVEF和6 min步行试验结果分别为(44.25±2.59)%、(362.27±12.35)m,明显高(长)于常规组的(39.98±2.21)%、(258.54±7.86)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CSMS、SAQ评分分别为(68.50±1.20)分、(242.21±7.85)分,明显高于常规组的(54.68±2.38)分、(222.05±6.52)分,SAS、SDS评分分别为(38.52±2.14)分、(35.97±1.14)分,明显低于常规组的(44.14±3.58)分、(40.49±2.59)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为3.66%,明显低于常规组的12.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3个月,研究组患者的复发率为5.00%,明显低于常规组的15.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复原模型框架下的动机性访谈应用于老年冠心病健康管理中可缓解患者负性情绪,改善患者自我管理行为,提升患者心功能及生活质量,降低不良事件发生风险,预防疾病复发。
郭燕蔡丹霞赵毅陈士芳车慧文
关键词:冠心病健康管理心功能
毒蕈中毒21例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2011年
我科于2010-07-2010-08共治疗毒蕈中毒患者21例,临床观察与护理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男16例,女5例,年龄15-62(平均38.5)岁。潜伏期0.5-12(平均7.5)h,胃肠炎型15例,溶血型3例,中毒肝炎型2例,混合型1例。
杨艳莉刘俊奇马敬蔡丹霞
医护患协同模式对心力衰竭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遵医行为的影响被引量:3
2024年
目的 探讨医护患协同模式对心力衰竭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1-6月该院收治的356例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签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78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基于对照组接受医护患协同模式干预,持续干预至出院,比较2组遵医行为、护理满意度、干预前后心功能[6 min步行距离、左室射血分数(LVEF)]、自我管理能力[成年人健康自我管理能力测评量表(AHSMSRS)]、自护能力[自我护理能力测定表(ESCA)]、心理状况[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结果 研究组干预后6 min步行距离、LVEF、AHSMSRS、ESCA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干预后SAS、SDS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遵医率、护理满意度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医护患协同模式应用于心力衰竭患者能显著改善患者心功能、心理状况,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提升患者遵医行为、护理满意度。
赵毅蔡丹霞郭燕陈士芳
关键词:自我管理能力遵医行为自护能力
基于HAPA理论的阶段性干预在冠心病PCI术后康复患者中的应用
2024年
目的探讨基于健康行动过程取向(HAPA)理论的阶段性干预在中青年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康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0月至2023年3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02例中青年冠心病PCI术后患者纳入研究,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常规干预组和HAPA干预组各51例。两组患者均接受PCI手术治疗,常规干预组患者PCI术后采取常规干预,HAPA干预组患者在常规干预基础上实施基于HAPA理论的阶段性干预。干预前、干预3个月和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CSMS)、健康行为,术后24 h内、干预3个月和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心功能[左室收缩末径(LVESD)、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径(LVEDD)]、运动耐力[无氧阈耗氧量(VO_(2)AT)、峰值耗氧量(VO_(2)peak)、6 min步行试验(6 MWT)]、日常生活能力(ADL),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结果干预3个月和6个月后,HAPA干预组患者的CSMS评分、健康行为评分分别为(83.16±10.48)分、(87.04±4.96)分和(54.98±7.98)分、(60.75±6.45)分,明显高于常规干预组的(73.72±11.25)分、(75.10±6.74)分和(50.80±6.79)分、(56.79±7.3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个月和6个月后,HAPA干预组患者的LVEF水平明显高于常规干预组,LVEDD、LVESD水平明显低于常规干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个月和6个月后,HAPA干预组患者的VO2AT、VO2peak、6MWT明显高(长)于常规干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个月和6个月后,HAPA干预组患者的ADL评分分别为(30.48±3.75)分、(23.84±3.37)分,明显低于常规干预组的(35.64±4.03)分、(29.87±3.4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APA干预组患者的MACE发生率为5.88%,略低于常规干预组的15.69%,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HAPA理论的阶段性干预能提高中青年PCI术后患者自我管理能力,促使患者形成健康行为,改善�
赵毅蔡丹霞郭燕陈士芳
关键词:冠心病中青年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心功能自我管理
综合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健康行为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2016年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健康行为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1月我院收治的10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药物治疗和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干预。观察患者健康行为发生情况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干预后实验组控制体重、低盐饮食、低脂饮食、规律睡眠、戒烟戒酒、锻炼运动发生率高于干预前和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干预后实验组生活质量评分低于对照组和干预前,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健康行为和生活质量有积极影响。
蔡丹霞
关键词:综合护理干预冠心病生活质量
艾司洛尔对缺氧复氧诱导的心肌细胞AMPK/GSK-3β通路及凋亡的影响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讨艾司洛尔对缺氧复氧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并初步研究其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大鼠心肌细胞(H9c2),并建立缺氧/复氧(I/R)损伤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H/R组和艾司洛尔低、中、高剂量(0.2、5.0、25.0μmol/L)组;噻唑蓝(MTT)法检测各组H9c2细胞存活率变化情况;膜联蛋白V-异硫氰酸荧光素/碘化丙啶(AnnexinV-FITC/PI)法检测各组H9c2细胞凋亡情况;蛋白印迹分析法检测各组H9c2细胞Bcl-2相关X蛋白(Bax)、半胱天冬氨酸酶-3(Caspase-3)、Bcl-2蛋白及腺苷单磷酸激活的蛋白激酶(AMPK)、糖原合酶激酶3β(GSK-3β)磷酸化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q RT-PCR)法检测各组H9c2细胞AMPK、GSK-3βmRNA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H/R组H9c2细胞存活率、Bcl-2蛋白表达水平、AMPK、GSK-3β蛋白磷酸化水平显著降低(P<0.05),细胞凋亡率、Bax、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H/R组相比,艾司洛尔低、中、高剂量组H9c2细胞存活率、Bcl-2蛋白表达水平、AMPK、GSK-3β蛋白磷酸化水平依次升高(P<0.05),细胞凋亡率、H9c2细胞Bax、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依次降低(P<0.05),均呈剂量依赖性。结论艾司洛尔能够抑制I/R诱导下心肌细胞的凋亡,可能与激活AMPK/GSK-3β磷酸化水平相关。
赵鑫蔡丹霞王贺
关键词:艾司洛尔缺氧复氧心肌细胞凋亡糖原合酶激酶3Β
蜂蜇伤致多脏器功能衰竭的救治与护理
2011年
通过对27例蜂蜇伤患者的观察,通过药物及血液净化治疗,保护及维持各脏器的功能,探讨蜂蜇伤致多脏器功能衰竭的救治与护理,以及必要的预防措施。
蔡丹霞
关键词:蜂蜇伤护理健康教育
基于健康信念模式的健康教育在消化道早癌筛查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2
2024年
目的探讨基于健康信念模式的健康教育在消化道早癌筛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87例消化道早癌高危筛查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43)和对照组(n=44)。对照组接受常规的健康教育,观察组应用基于健康信念模式的健康教育,比较2组患者的筛查依从性,干预前后疾病知识掌握情况(包括消化道早癌相关知识、健康行为、筛查相关知识及心理疏导评分)、自我管理能力[自我管理能力测评量表(AHSMSRS)评分]、自护能力[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评分]、健康行为[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HPLP-Ⅱ)评分]、负性情绪状况[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护理满意度[纽卡斯尔护理服务满意度量表(NSNS)评分]。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疾病知识掌握情况各项评分、HPLP-Ⅱ、AHSMSRS和ESC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SAS和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01)。观察组总筛查依从率和总护理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97.67%比81.82%,P<0.05;97.67%比79.55%,P<0.001)。结论将基于健康信念模式的健康教育应用于消化道早癌筛查患者中,能促进患者健康行为的养成,提高患者自护能力、筛查依从性,改善患者负性情绪状况。
郭燕张腊梅邢桃红贾金芳王志航车慧文蔡丹霞赵毅
关键词:消化道早癌健康信念模式健康教育
心理及健康教育在射频消融围手术期PSVT患者中的应用
2017年
目的:观察射频消融围手术期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患者行心理及健康教育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98例行射频消融术治疗的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临床资料,按护理方式分为对照组(44例)和观察组(5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行围术期心理及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12.96%比对照组38.64%低(P<0.05)。结论:射频消融围手术期PSVT患者行心理及健康教育的临床效果优于常规护理。
蔡丹霞
关键词:射频消融围手术期室上性心动过速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