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蔡卫兵

作品数:6 被引量:34H指数:4
供职机构:安徽省林业厅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农业科学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2篇稀土
  • 1篇杜仲人工林
  • 1篇杨树
  • 1篇叶产量
  • 1篇叶量
  • 1篇油杉
  • 1篇幼林
  • 1篇幼林生长
  • 1篇幼苗
  • 1篇育苗
  • 1篇育苗技术
  • 1篇育种
  • 1篇容器苗
  • 1篇容器育苗
  • 1篇容器育苗技术
  • 1篇杉木
  • 1篇生态作用
  • 1篇生物技术
  • 1篇松材
  • 1篇松材线虫

机构

  • 6篇安徽省林业厅
  • 2篇安徽省林业科...
  • 1篇南京林业大学
  • 1篇铜陵县林业局

作者

  • 6篇蔡卫兵
  • 2篇徐六一
  • 1篇吕锡德
  • 1篇张文斌
  • 1篇吴中能
  • 1篇缪美琴
  • 1篇唐丽影
  • 1篇席启俊
  • 1篇马永春
  • 1篇姜明芳
  • 1篇高景斌
  • 1篇罗宁
  • 1篇刘德胜

传媒

  • 2篇林业科技开发
  • 2篇南京林业大学...
  • 1篇林业科技通讯
  • 1篇安徽林业科技

年份

  • 1篇2005
  • 1篇2002
  • 2篇2001
  • 1篇1998
  • 1篇1997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微量稀土对杜仲幼苗生长的影响被引量:1
2002年
微量稀土———稀宝P—O作为杜仲幼苗叶面喷施剂 ,试验结果表明 ,对杜仲幼苗的生长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使用溶液浓度不同 ,其幼苗增长效果也有差异。尤其是用稀宝P—O 2 5 0 0mg/kg溶液喷施幼苗 ,对苗高、根系生长效果明显 ,t值检验达到 0 0 1的极显著水平。
蔡卫兵
关键词:幼苗微量稀土喷施
接种用松材线虫分离种群的筛选被引量:6
2005年
自 2 0 0 1年 10月以来开展了“马尾松松材线虫抗性育种技术的开发”的项目工作 ,为选拔马尾松松材线虫抗性候补树 ,确保接种用的松材线虫虫源 ,对松材线虫分离种群的繁殖、致病力和增殖能力作了研究。对不同地区采取由松材线虫致死的 19棵当年枯死木样品 ,用贝曼漏斗法从中分离出 19个松材线虫分离种群 ,在 2 5℃条件下 ,成功培养 16个分离种群。在 2a生黑松苗上进行接种 ,测定松材线虫的致病力。 5 5d后在野外试验区的感病率为2 6 1%~ 97 6 % ,大棚试验区的感病率为 84 4 %~ 10 0 % ,野外与大棚内的加权平均感病率差 2 0 %以上 ,显示出松材线虫致病力由气温增高和土壤干燥而增强。分别对 16个分离种群以相同的接种头数在PDA培养 ,其繁殖面积的快慢不同 ;以大量繁殖为目的 ,在同量的小麦培养基中以相同的接种量 ,各自的繁殖量也不同 ,每培养皿的繁殖量为 98万~ 176万头。根据试验结果 ,选用致病力最强、繁殖力较强的广朱 3B松材线虫分离种群作为接种用松材线虫的接种虫源。
高景斌蔡卫兵徐六一席启俊户田忠雄
关键词:抗性育种抽提物松材线虫种群繁殖力
油杉容器育苗技术的研究被引量:13
1997年
根据油杉容器苗的施肥、育苗基质及容器规格的场圃对比试验结果,确定一年生油杉容器苗适宜的施肥量为:氮0.08~0.09g/株,磷0.114~0.132g/株;通过产量反应曲面方程求得理论上油杉合格容器苗最高产量为241万株/hm2;7月份针叶内适宜养分含量为:氮2.09%~2.75%,磷0.13%~0.18%,12月份适宜含量为:氮1.54%~1.83%,磷0.13%~0.20%;叶内适宜的N/P、N/K比值分别为13.6~15.0,2.4~2.6;在中亚热带山区,培育油杉容器苗宜采用森林表土为基质,使用6cm×20cm或8cm×20cm的容器规格,在当年8月出圃造林。
蔡卫兵缪美琴
关键词:油杉容器苗育苗
杜仲人工林丛干对皮、叶产量影响的研究
2001年
根据 6块标准地 2 13株调查样株材料 ,应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方法 ,进行了杜仲人工林丛干 (系指主干两个以上 )对皮、叶产量影响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杜仲胸径、丛干数、冠幅和树高生长与皮、叶产量关系非常密切 ,复回归检验和复相关分析均达到极显著水平 ,但不同因子对杜仲皮、叶产量的影响程度不同。胸径大小和丛干数多少是直接影响杜仲丛干皮重和全株皮重 (含侧枝皮重 )的主导因子 ;冠幅大小和树高是直接影响杜仲鲜叶产量的最关键的相关因子 ,而杜仲丛干数对鲜叶产量影响仅为冠幅、树高贡献率的 2 6.4 9%、32 .15%。
吴中能刘德胜吕锡德唐丽影姜明芳蔡卫兵马维信胡家能尹贤凤
关键词:人工林复相关
稀土对杉木、杨树幼林生长的影响被引量:7
2001年
对杉木 [Cunninghamia L anceolata (Lamb) Hook]、杨树 (Populuscv.‘Lux’)施用稀土后幼树的根系吸收等指标进行的观测结果表明 ,用不同浓度的稀土处理苗木 ,其单株幼树根系的总吸收面积、活跃吸收面积差异显著 ,根系的比表面差异不显著。杨树以 50 0 mg/kg的稀土溶液浸根时根系的吸收指标最高 ,杉木以 80 0 mg/kg浓度叶面喷施最高。经不同浓度稀土处理后 ,与对照相比 ,杉木、杨树在同时期所测得的高生长量、地径生长量。
马永春罗宁张文斌徐六一钟家铎蔡卫兵
关键词:稀土杉木杨树幼林生长
林木菌根生物技术研究与应用现状简述被引量:8
1998年
<正> 近年来,生物工程的研究与发展方兴未艾,引起世人瞩目。科学家断言,下个世纪将是生物工程时代。而菌根的研究与应用正是其中发展较为迅速的一项生物技术。自本世纪50年代菌根对林木生长重要性被发现以来,许多国家开始了大规模的菌根引种和造林工作。
蔡卫兵
关键词:林木菌根生态作用
全文增补中
共1页<1>
聚类工具0